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50-医脉摘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汤。

外感头痛,痛甚不休;内伤头痛,乍痛乍止。昼痛暮止者,气虚也;暮痛昼止者,血虚也。

身痛

身痛而发热无汗者,表实也,宜麻黄汤。身痛而不能转侧者,风湿也,宜桂枝加附子汤。身痛如被杖者,阴证也,宜四逆汤。身痛而脉迟者,血虚也,宜黄耆建中汤。若劳伤,身痛、脉虚、体倦者,宜补中益气汤。

头重

(原注:浊阴寒湿之邪,上干清阳之位,故使人头重。)

太阳项强恶寒,而头重不能举者,表邪也,宜汗之。若阴阳易病,眼中生花者,宜烧军散。若杂病,百节解散者,宜补剂。若湿痰随气上升而头重者,宜涤痰利湿。

头眩

上虚则眩。头旋者,为眩运;头昏者,为眩冒。有因风、因痰、因火、因虚之不同。

项强

项背儿儿(音殊)强太阳,脉浮无汗葛根汤;有汗桂枝添葛入,脉沉括蒌桂枝方;结胸项强如柔痉,大陷胸丸下必康;但见少阳休汗下,小柴去(半)夏入(栝)蒌良。



痉病汗多血液伤,恶寒身热脉弦长,颈项强急面目赤,头摇口噤背反张。

咽痛咽痒

咽痛有二,脉浮数、面赤、吐浓血而咽痛者,阳毒证也;脉沉迟、手足冷、或吐利而咽痛者,少阴证也。咽痒亦有二,或实火上攻,或虚火上冲,随证治之。

耳聋

耳暴聋者,邪传少阳之经也。未汗者,宜和解;已汗者,宜养阴。若脱精而耳聋者,虚极之候也,宜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汤治之。

胸胁满

邪气传里必先胸,由胸引胁少阳经。胸满桂枝加杏仁,胁满宜和小柴平。干呕潮热胸胁满,大柴加硝两解行。

心下痞满结胸脏结

不应下而下之,实邪留结,则硬满而痛,为结胸(宜陷胸汤)。虚邪留滞,则硬满而不痛,为痞气(宜泻心汤)。热微而头汗者,水结胸也(宜半夏茯苓汤)。漱水不欲咽者,血结胸也(宜桃仁承气汤)。若未下而胸满者,邪尚在表也,宜小柴胡汤加枳桔。若状如结胸、舌胎白滑、饮食如故、时时下利者,藏结也,难治,宜用温散之剂。

阳证痞硬为热痞,大黄黄连泻心汤。汗出恶寒寒热痞,附子泻心芩连黄。

腹满

(原注:满而可按者,为虚满;而不可按者,为实。).

腹满而痛者,为里实,当下之,宜承气汤。腹满时减者,为虚寒,当温之,宜参夏朴姜甘草汤。若吐利而腹满者,属太阴证,宜理中。(原注:藏寒生满病。)

小腹满

(原注:脐下为小腹,小腹左右为少腹。)

脐下满而小便利者,畜血也;小便不利者,畜水也。若厥逆尿白者,阴寒凝结也,宜桂附吴萸。(原注:肾虚,则寒动于中,当温之。)

烦躁

烦出于心,阳盛而内热也。躁出于肾,阳浮而外热也。太阳有不汗出之烦躁,宜大青龙汤。阳明有心下硬满之烦躁,宜大承气汤。少阴有吐利厥逆之烦躁,宜吴茱萸汤。若汗下之后身无大热,脉沉微而昼臼烦躁者,阳虚也,宜附子干姜汤。若不烦而躁,面赤身热,欲入水而不能饮水者,阴盛格阳也(原注:戴阳证),宜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原注:冷服)。惟结胸证具而烦躁、恶寒蜷卧而烦躁者,不治。

不得眠

(原注:凡病喜仰卧者,实热;喜合面卧者,虚邪;喜向里卧者阴证。)

夜以阴为主,阳不入阴,故烦躁不得眠也。或汗后而心血大虚,或热甚而神气不宁,或新愈而阴气未复,各随见证治之。又有胆气虚而不眠者,宜枣仁汤;胃不和而不眠者,宜半夏秫米汤。(原注:开目欲见人者,阳证也。闭目不欲见人者,阴证也。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目赤、目黄、目眩,皆热证。瞠目直视,目胞陷下,戴眼反折,皆难治。)

欲寐

(原注:足太阳之筋,为目上纲。足阳明之筋,为目下纲。热甚而目不开者,筋纵也。寒甚而目不暝者,筋急也。)

阳虚则欲寐,脾亏则嗜卧。汗出、身重而鼾睡者,风温也。唇黑、声哑而多眠者,狐惑也。若汗下之后,身凉、脉静而酣睡者,荣卫和也。

懊依

懊侬者,心中郁闷也。或表邪内陷,或余热未清,或汗下之后水火不交,当随证治之。

衄血

(原注:阳经热甚,迫血妄行,而上出于鼻也。)

阳明衄血热在里,太阳衄血热瘀经。太阳头痛目瞑兆,阳明漱水不咽徵。衄后身凉知作解,不解犀角地黄清。未衄表实麻黄汗,里热犀角益连芩。

哕噫气

哕与干呕相似,其声浊而长。盖因胃气本虚或汗下太过,胃中虚冷;或恣饮冷水,水寒相搏,理中汤加半夏丁香主之。噫气者,中焦.不和,不能消谷,故气逆不降也,宜香砂六君子汤;兼痞硬者,宜代赭旋覆汤。(原注:连声哕者,属中焦。声断续,时微时甚者,属下焦。)

呃逆

(原注:呃逆从脐下起者,肾气虚寒也。在胸臆间者,胃热上冲也。)

呃逆者,气由腹中上冲,其声连续也。有热逆而呃者,以柿蒂枇杷叶(原注:二味烧灰存性,竹茹汤调下)治之。有寒逆而呃者,理中汤加丁香、半夏主之。若水停者,宜分利。食积者,宜消导。火盛者,宜凉膈。痰壅者,宜开豁。惟久病作呃,乃除中之候,不治。

喘短气

喘息喝喝数张口,短气似喘不抬肩。促难布息为实证,短不续息作虚观。表喘桂麻加杏朴,里喘承气陷胸丸。水气正苓加葶苈,痰喘苏葶二陈全。

呕吐

(原注:朝食暮吐,脾寒也。食入即吐,胃热也。吐清水者,为寒。吐痰涎酸水者,为热。)

有声无物曰干呕,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有物曰呕吐,多由表邪传里、里气上逆也。有胃热而呕吐者,脉弦数、口燥渴是也。有胃寒而呕吐者,脉弦迟、手足冷是也。有水饮而呕吐者,先渴后呕,呕而复渴是也。若太阳汗出而干呕者,宜桂枝汤;少阴下利而干呕者,宜四逆汤;厥阴吐涎沫而干呕者,宜吴茱萸汤。(凌波按:温病作呕用玉枢丹,亦可用于中毒)

口渴

三法伤津胃燥干,阳往乘阴渴亦然。渴欲饮水少少与,莫使停留饮病干。太阳尿少五苓散,阳明大渴白虎先。少阳证具心烦渴,小柴去半加粉添。

若邪热聚胃,耗其津液,以致口燥舌干者,宜急下。若汗下太过,竭其津液,以致口燥咽干者,宜救阴。



(原注:火邪惊悸者,宜桂枝汤去芍药,加龙骨、牡蛎。)

悸者,心中筑筑然,动而不能自安,即怔忡也。有水停心下,心火畏水而不能安者,宜半夏茯苓汤。有发汗过多,液去心虚而无依者,宜归脾汤。



振者耸然动摇,由汗、吐、下后,气血大虚也,或以真武汤温之,或以人参养荣汤补之。

战栗

身动为战,心惕为栗,阴阳相争之象也。正气胜而战者,得汗则解。阴气盛而栗者,助阳为急。

发黄

湿热发黄头汗出,小便不利渴阳明。素有寒湿发汗后,黄从湿化太阴经。阳色鲜明阴色暗,太阳血蓄并狂生,表实麻翘赤小豆(原注:加甘草、杏仁、姜、枣、名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里实栀子大黄茵(原注:加黄柏、甘草、名栀子大黄汤),阴黄茵陈入四逆,便溏尿秘茵五苓。环口黎黑柔污(原注:冷汗也)死,体若烟薰阳绝征。

发狂

(原注:阳邪并于阳,则狂。阴邪并于阴,则颠。)

神昏胃热重阳狂,或用三承(气汤)或三黄(石膏汤)。蓄血发狂小便利,少腹满痛属太阳。阳明蓄血大便黑,其人如狂而喜忘。劫汗惊狂频卧起,参(白)薇龙(骨)牡(蛎)茯神良。

发癍(附痧疹)

(原注:斑疹邪在血络,只宜轻宣凉解,误用升提则衄;或厥,或呛咳,或昏痉,用壅补则雾乱。)

伤寒疹斑失汗下,感而即出时气然。表邪伏郁荣卫分,外泛皮肤血热缠。痧白疹红如肤粟,癍红如豆片连连。红轻赤重黑多死,淡红秽暗毒宜宣,化斑白虎去粳米(加元参犀角),热甚三黄石膏煎。(原注:咽喉肿痛者,宜射干、牛蒡子、连翘、玄参。)

谵语郑声

(原注:谵语而直视者、喘满者、下利者、脉短者,均不治。)

谵语为实声长旺,乱言无次数更端。郑声为虚声短细,频言重复更呢喃。实主热邪宜清解,虚为神散独参煎。

胃有燥屎则谵语,邪热盛极亦谵语。大便秘而谵语者,宜大承气汤。大便通而谵语者,宜三黄栀子汤。大下血而谵语者,宜补血汤。温病谵语,宜清荣汤。(原注:伤寒谵语,舍燥屎,无他证。温病谵语,有因燥屎,有因邪陷心包。)

循衣摸床撮空

一为阳明热极,宜承汤。然脉实则可下,虚则难治也。一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