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25-医经原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脉经,纷纷凿说,其谬甚矣。)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 
人者,不病也。(出气曰呼,入气曰吸,一呼一吸,总名曰息。动,至也。再动,两至也。 
常人之脉,一呼两至,一吸亦两至;呼吸定息,谓一息既尽而换息未起之际也;脉又一至,故曰五动。闰,余 
也,犹闰月之谓。言平人常息之外,间有一息甚长者,是为闰以太息,而又不止五至也。此即平人不病之常 
度。总计定息太息之数,大约一息脉当六至,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乃合一至一寸也。)常以不病调病患。医 
不病,故为病患平息以调之为法。(不病者,其息匀;病者,其息乱。医者不病,故能为病患平息以调 
之,以其息匀也。是为调诊之法。)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脉为血气之道路,而脉之营运 
在乎气,若一呼一吸脉各一动,则一息二至,减于常人之半矣。以正气衰竭也,故曰“少气”,谓之离经。 
)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若不因定息、太息而呼吸 
各三动,是一息六至矣,亦谓之离经。躁者,急疾之谓。尺热,言尺中近臂之处有热者,必其 
通身皆热也。脉数躁而身有热,故知为病温。数滑而尺不热者,阳邪盛也,故当病风。然风之伤人,其变 
不一,不独在于肌表,故尺不热也。涩为血不调,故当病痹。滑,不涩也,往来流利;涩,不滑也,如雨沾沙。 
滑为血实气壅,涩为气滞血少。)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一呼四动,则 
一息八至矣,况以上乎?谓之夺精。四至曰脱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尽,是皆一呼四至以上也,故 
死。脉绝不至则元气已竭,乍疏乍数则阴阳败乱无主,均为死脉。)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 
者,名曰狂生。(营,运也。人之经脉营运于身者,一日一夜凡五十周,以营五脏之精气。其数则 
周身上下、左右前后凡二十八脉,共长十六丈二尺。人之宗气积于胸中,主呼吸而行经隧。一呼气行三寸, 
一吸气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以 
一息六寸推之,则一昼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通计五十周于身,则脉行八百一十丈。其有太过、不及而不 
应此数者,名曰“狂生”。狂犹妄也,言虽生未可必也。)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 
也。(凡此五十营者,即五脏所受之气也。但诊持脉口而数其至,则脏气之衰王可知矣。)五十动而不一代 
者,五脏皆受气;(代,更代之义。谓于平脉之中而忽见 弱,或乍数乍疏,或断而复起,盖其脏有所损则气 
有所亏,故变易若此,均名为代。若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受气皆足,乃为和平之脉。)四十动一代者, 
一脏无气;(四十动一代者,是五脏中一脏亏损也。一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然则五脏和者气脉长,五 
脏病者气脉短。观此一脏无气,必先乎肾,二脏、三脏、四脏、五脏,当自远而近,以次而短,则由肾及肝, 
由肝及脾,由脾及心,由心及肺。故凡病将危者,必气促似喘,仅呼吸于胸中数寸之间,盖其真阴绝于下, 
孤阳浮于上,此气短之极也。医于此际而尚欲平之、散之,未有不随扑而灭者也。)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 
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 
短期,要在终始。(予、与同。短期,死期也。言五脏无气,可与之定死期矣。终始,十二经终之义。) 
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以为常者,言 
人之常脉当如是也,故可因此以察五脏之气。若欲知其短期,只在乎乍疏乍数。此其时相变代,乃与常代者不 
同,盖以脏气衰败,无所主持而失常如此,故云“乍疏乍数”者死。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经名曰 
“代”。又脉五来一止,不复增减者死。脉七来,是人一息半时,不复增减,亦名曰“代”,正死不疑。后 
世以结、促、代并言,均目之为止脉,岂足以尽其义哉!夫缓而一止为结,数而一止为促,其止则或三、或 
五、或七八至不等,然皆至数分明,起止有力。所主之病,有因气逆痰壅而为间 
阻者,有因血气虚脱而为断续者,有因生平禀赋多滞而脉道不流利者,此 
自结、促之谓也。至于代脉之辨,则有不同,非谓代而止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乃至数之代。若脉本平匀 
而忽强忽弱者,乃形体之代。若脾主四季而随时更代者,乃气候之代。脉无定候,更变不常,均谓之代。当 
因其变而察其情,庶得其妙。若本无病而脉得四十投而一止者,一脏无气,却后四岁春草生而死;脉来三十投 
而一止者,二脏无气,却后三岁麦熟而死;脉来二十投而一止者,三脏无气,却后二岁桑椹赤而死;脉来十投而 
一止者,四脏无气,岁中死。脉来五动而一止者,五脏无气,却后五日而死。是从无事中而预测其危,固 
有足理,惟达者能之,勿谓是说出自后人而谩诋其非也。)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数始于一而终于 
九,天地自然之数也。以天而言,岁则一岁统四季,一季统九十日,是天数之九也∶以地而言,位则戴九履 
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位中宫,是《洛书》之九也;以人而言,事则黄钟之数起于九,九 
而九之,则九九八十一分,以为万事之本,是人事之九也。九数之外是为十,十则复变为一矣。故曰“天地 
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也。)─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一者,奇 
也,故应天;二者,偶也,故应地;三者,参也,故应人。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所谓三才也。 
三而三之,以应九野。九野者,即《洛书》九宫,《禹贡》九州之义。)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 
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以天地人言,上中下谓之三才;以人身而言,上中下谓之三部。于三部 
中而各分其三,谓之三候。三而三之,是谓三部九候。其通身经隧由此出入,故可以决死生,处百病,调 
虚实而除邪疾也。三部九候,非独以寸口为言也。如仲景脉法上取寸口,下取趺阳,可以三隅反矣。)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额旁动脉,当颔厌之分,足少阳脉气所行也。)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两颊动脉, 
即地仓、大迎之分,足阳明脉气所行也。)上部人,耳前之动脉。(耳前动脉,即和 之分,手 
少阳脉气所行也。)中部天,手太阴也;(掌后寸口 
动脉,经渠之次,肺经脉气所行也。)中部地,手阳明也;(手大指、次指岐骨间动脉,合谷之次,大肠 
经脉气所行也。)中部人,手少阴也。(掌后锐骨下动脉,神门之次,心经脉气所行也。)下部天,足厥阴也; 
(气冲下三寸动脉,五里之分,肝经脉气所行也,卧而取之;女子取太冲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陷中。)下 
部地,足少阴也;(内踝后跟骨旁动脉,太溪之分,肾经脉气所行也。)下部人,足太阴也。(鱼腹上越经 
间动脉,直五里下箕门之分,沉取乃得之,脾经脉气所行也。若候胃气者,当取足跗上之冲阳。)故下部之 
天以候肝,(足厥阴脉也,故以候肝。)地以候肾,(足少阴脉也,故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足太阴 
脉也,脾胃以膜相连,故可以候脾胃之气。)中部之天以候肺,(手太阴脉也,故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 
气;(手阳明大肠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胃脘通于胸中,故以候胸中。)人以候心。(手少阴脉也,故 
以候心。)上部之天,以候头角之气;(两额动脉,故以候头角。)地,以候口齿之气; 
(两颊动脉,故以候口齿。)人,以候耳目之气。(耳前动脉,故以候耳目。)三部者,各有天、地、人。 
三天、三地、三人。(是为三部九候。)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 
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九藏,即九候之谓。神藏五,以肝藏魂,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 
也。形藏四,即头角、耳目、口齿、胸中,共为九藏。此言人之九藏,正应地之九野,乃合于天地之至数。) 
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色者神之帜,脏者神之舍。其色夭者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