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名《中医入门讲稿》
副标题:带你体验中医的12堂课
作者:天下无疾
简介
学一点中医
今天的我们,享受着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带来的成果,却也同时承受着发展带来的弊病:无形的精神压力催人折腰,吞噬着我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我们有心锻炼身体,却无力持之以恒,渴望轻松上阵,却往往疾病缠身;父母千里之外的牵挂需要安慰,多年来积劳而成的疾患更是令人焦心;子女的教育通常被认作头等大事,但更为重要的,还应该是他们的健康成人。对父母的孝道,对子女的慈爱,对伴侣的情意,对自己的关怀,都为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要学习一点医学知识。
近两年来,中医养生书籍的海量涌现,正体现了人们对医学知识的渴望。国家一系列卫生政策的调整,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这种渴望的必然。通过一些简便易行的按摩导引、饮食配合,我们体验到了养生给身体带来的益处,但同时也出现了各种问题:说法众多,各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该如何取舍?各种方法,或效或不效,甚至导致问题加重,其原因何在?一些养。。。 (展开全部) 学一点中医
今天的我们,享受着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带来的成果,却也同时承受着发展带来的弊病:无形的精神压力催人折腰,吞噬着我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我们有心锻炼身体,却无力持之以恒,渴望轻松上阵,却往往疾病缠身;父母千里之外的牵挂需要安慰,多年来积劳而成的疾患更是令人焦心;子女的教育通常被认作头等大事,但更为重要的,还应该是他们的健康成人。对父母的孝道,对子女的慈爱,对伴侣的情意,对自己的关怀,都为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要学习一点医学知识。
近两年来,中医养生书籍的海量涌现,正体现了人们对医学知识的渴望。国家一系列卫生政策的调整,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这种渴望的必然。通过一些简便易行的按摩导引、饮食配合,我们体验到了养生给身体带来的益处,但同时也出现了各种问题:说法众多,各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该如何取舍?各种方法,或效或不效,甚至导致问题加重,其原因何在?一些养生观点与医生的嘱咐不符,甚至相互矛盾,究竟熟是熟非?
当我们遇到困惑,无所适从时,常常正是一次提高认识、增长智慧的机遇。因困而学,因学而进。当您在医学茫茫的大海中迷惘不知方向,在人体病症纷繁的面纱前迥厄不得要领,翻开这本小小的中医入门书,或许能得到点滴的启发,收获些许的知识。
有了这一点知识,我们就不必在晨起急迫出恭多年后,还不知这是由肾阳亏虚引起的病症;不会在体重渐增、食欲渐减时,仍强迫自己每天饮下大量白水;不致在平日即大汗淋漓的气虚状况下,为图一时之快而大嚼辣椒;不想一遇大便不通,就用大黄、番泻叶攻罚脾胃生机。怕冷未必是寒,上火未必是热;保健品保不了每个人的健康,减肥药减不掉每个人的赘肉。
医者仁术。但以医为名,谋财者有之,坑蒙者有之,以致害命者亦有之。学一点中医,增加一点判别真假是非的能力,拿来一点有益于生命健康的知识,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必要的。
作者简介
天下无疾,一名热爱中医事业的老师,一位潜心针灸临床的医生,一个将传统文化根植于心的中国人。
2008年8月开始,天下无疾在新浪博客上举办了面向中医爱好者的中医入门系列讲座,众多网友踊跃参加,学习讲稿,讨论困惑,交流心得,从中受益。短短半年的时间,使得大家对中医、对人体、对疾病有了基本的认识,掌握了中医自学的要领,为步入中医之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目 录
体验——中医入门之道
第一讲 初识中医
一、中医学都讲了什么
(一)关于人体的生理
(二)关于人体的病
(三)关于治疗
· · · · · · (更多)
体验——中医入门之道
第一讲 初识中医
一、中医学都讲了什么
(一)关于人体的生理
(二)关于人体的病
(三)关于治疗
二、中医是怎样看病的
三、学习中医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古今思维方式的关系
(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三)自学与求师的关系
第二讲 中医思想之谜——阴阳五行
一、体验阴阳五行
(一)体验阴阳
(二)细说阴阳
(三)体验五行
(四)细说五行
二、阴阳五行与中医学
(一)阴阳五行与人体
(二)阴阳五行与疾病
第三讲 人体生理之谜——脏腑经络
一、脏腑
(一)五脏
(二)六腑
二、气血
第四讲 人体病理之谜——正邪之争
一、对正气的解说
二、对邪气的解说
(一)外感之邪
(二)内生之邪
三、正邪之争
四、关于体质
第五讲 中医诊法之谜——望闻问切
一、望诊
(一)望神
(二)望色
(三)望形
(四)望态
(五)望舌
二、闻诊
三、问诊
(一)系统问诊
(二)特定问诊
四、切诊
(一)脉诊的基础知识
(二)中医诊脉,诊什么
(三)脉诊的意义
(四)如何诊脉
第六讲 中医辨证之谜——八纲脏腑
第七讲 中药性味之谜——四气五味
第八讲 中药配伍之谜——君臣佐使
第九讲 名医成就之谜——医案解读
第十讲 针灸奇效之谜——经脉原理
第十一讲 针灸奇效之谜——经络辨治
第十二讲 再识中医
附录A 自学呀知入门必读
附录B 辨证练习参考答案
附录C 网友学习感言
后记
自学中医入门必读
有不少中医爱好者,和中医初学者,都面对着同样的一个困惑:我想学好中医,但究竟该怎样学呢?
中医的学习,大致可以划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一、蒙学阶段:
启蒙是此阶段的重点。需要学习的内容,在古代就是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与汤头歌诀这四小经典。现代的中医教育,已经在内容上更加充实,在结构上更加完善了,分作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这五门核心课程。作为在校学生,是要求系统学习的,无须多说。
对于自学者,无论内容,还是方式,都需要做适当的调整才好。因为在缺少老师指点的情况下,要系统学习上述几门课程,存在几个常见的问题:
1、内容枯燥,难以入目。课堂的讲解可以是很丰富的,加入很多趣味的东西;而且教师是活的,可以根据学生的状况,随时进行调整。这与整天面对一本死沉沉的教科书是皆然不同的。
2、没有重点。一本中医基础理论,绝不是每一个章节都是同等重要的。同是脏象学说,绝不是五脏的位置在任何状态下都是同等重要的。同是脾脏的生理功能,绝不是对临证起到相同的指导意义的。所有的这些不同,这些轻重,是需要老师指点的。
3、易生误解。中医理论,非常崇尚“理解”与“领悟”。而所有的理解和领悟,都需要有一个认识的平台,即对概念和关系的基本认识。自学者由于缺少前辈指导,很容易在起点上走偏,从而产生对整个中医学的偏激认识。
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上述种种问题,建议自学中医者在启蒙阶段,采取以下的学习方法:
1、 多读中医前辈的传记,以及他们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性文章。他们走过的路,看起来笨拙的很,实际上常常是中医入门的最佳捷径。多向前辈学习他们的学习方法,帮助将会是非常大的。这里强烈推荐一本书:《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把这本书熟读过三遍,不但是学习方法方面可以豁然开朗,在此过程中就可以学习到这些老先生很多宝贵的学习体会,临证心得。
2 、利用好丰富的网络资源。现今信息的时代,已经把学校的大门很大程度上打开了。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比较轻松的得到机会,向各中医院校的名师学习,收看他们讲课的视频,而且全部免费。这样的学习,虽比不得在教室的环境里,聆听面对面的传授更有感觉,但比起死读书本,总要强的多了。
3、 教材的选择要兼顾权威性和趣味性两项原则。学习,自然是离不开教材和参考书。教材方面,还是主张正规的全日制教材。每本书都是经过几十位专家严格把关,权威性是最好的。至于版本,个人比较倾向于七版教材。除针灸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