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大
第传
药汤
不贻结
表里之剂第五
水解散
属性:(《肘后》)
治天行一二日,头痛壮热。
麻黄(四两) 桂心 甘草(炙) 白芍(二两) 大黄 黄芩(三两)
此足太阳、阳明药也。麻黄能开腠发汗,桂心能引血化汗,黄芩以清上中之热,大黄以
泻中下之热,甘草、白芍能调胃而和中。盖天行温疫,郁热自内达外,与伤寒由表传里者不
同,
表里之剂第五
防风通圣散
属性:(河间)
治一切风寒暑湿,饥饱劳役,内外诸邪所伤,气血怫郁,表里三焦俱实,憎寒壮热,头
目昏
便赤涩,疮疡(音羊)肿毒,折跌损伤,瘀血便血,肠风痔漏,手足螈 ,惊狂谵妄,丹斑
瘾疹(憎寒壮热,邪在表也;头眩目赤,风热上攻也;耳鸣口苦,邪在少阳也;便秘痔漏,
热结大腑也;小便赤涩,热蓄膀胱也;疮疡痈肿,气血怫郁也;丹斑瘾疹,风热在胃也;手
足螈 、惊
防风 荆芥 连翘 麻黄 薄荷 川芎 当归 白芍(炒) 白术 山栀(炒黑) 大
黄(
加生姜、葱白煎
此足太阳、阳明表里血气药也。防风、荆芥、薄荷、麻黄轻浮升散,解表散寒,使风热
从汗
风
黄芩清中上之火;连翘散气聚血凝,甘草缓峻而和中重(用甘草、滑石,亦犹六一利水泻火
之意),白术健脾而燥湿,上下分消,表里交治,而能散泻之中,犹寓温养之意,所以汗不
伤表,
本方再加人参补气,熟地益血,黄柏、黄连除热,羌活、独活、天麻、细辛、全蝎祛风
;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茶酒任下;名祛风至宝丹(喻嘉言曰∶此中风门中不易之专方
也)。本方除大黄、芒硝,名双解散(麻黄、防风、荆芥、薄荷、川芎以解表,黄芩、栀子、
连翘、石
表里之剂第五
葛根黄连黄芩汤
属性:(仲景)
治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此汤主之(发
热头痛,恶风自汗,所谓桂枝证也。此邪在表而反下之,虚其肠胃,表邪乘虚入里,遂协热
而利
致,
葛根(半斤) 甘草(炙) 黄芩(二两) 黄连(二两。)先煮葛根,内诸药煎(或
加姜枣)。
此足太阳、阳明药也。表证尚在,医反误下,邪入阳明之腑,其汗外越,气上奔则喘,
下陷则利,故舍桂枝而用葛根,专治阳明之表(葛根能升阳明清气,又为治泻圣药),加芩
连以清里热,甘草以调胃气,不治利而利自止,不治喘而喘自止矣。又太阳表里两解之变法
也。
表里之剂第五
三黄石膏汤
属性:治伤寒温毒表里俱热,狂叫欲走,烦躁大渴,面赤鼻干,两目如火,身形拘急,而不得
汗;或已经汗下,过经不解,三焦大热,谵狂鼻衄,身目俱黄,六脉洪数;及阳毒发斑(陶
节庵曰
石膏(两半) 黄芩 黄连 黄柏(七钱) 栀子(三十个) 麻黄 淡豉(二合。)
每服一两
此足太阳、手少阳药也。表里之邪俱盛,欲治内则表未除,欲发表则里又急,故以黄芩
泻上
表邪
表里之剂第五
五积散
属性:(《局方》)
治少阴伤寒及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身热无汗,头痛身痛,项背拘急,胸满恶食,呕吐
腹痛,寒热往来;香港脚肿痛;冷秘寒疝;寒疟恶寒无汗;妇人经水不调(上证皆寒湿为病也)。
白芷 陈皮 浓朴(六分) 当归 川芎 芍药 茯苓 桔梗(八分) 苍术 枳壳(七
分)
又法除桂、芷、枳壳、陈皮,余药慢火炒,摊冷,入桂芷同煎,名熟料五积散(用炒者,助
其温散也)。有汗去苍术、麻黄,气虚去枳桔,加人参、白术,腹痛挟气加吴茱萸,胃寒加
煨姜,阴证伤寒、肢冷虚汗加附子
此阴阳表里通用之剂也。麻黄、桂枝所以解表散寒,甘草、芍药所以和里止痛,苍术、
浓朴
梗利
方也。一方统治多病,惟活法者变而通之(本方能散寒积、食积、气积、血积、痰积。王海
藏曰∶
半夏
方,
通之
沉迟
误
便是浮阴,急与五积散一服,通解表里之寒。若内有沉寒,必须姜附温之,若作热治而用凉
药,则渴愈甚而躁愈急,岂得生乎。此取脉不取证也。按∶伤寒有舍证取脉者,又有舍脉取
证者)。
本方合人参败毒散,名五积交加散。治寒湿身体重痛,腰脚酸疼。
表里之剂第五
麻黄白术汤
属性:(东垣)
治大便不通,小便赤涩,身面俱肿,色黄,麻木,身重如山,喘促无力,吐痰唾沫,发
热时躁,躁已振寒,项额如冰,目中溜火,鼻不闻香,脐有动气,小腹急痛(东垣曰∶此宿
有湿热伏于荣血之中,木火乘于阳道,为上盛,短气喘促,为阴火伤气,四肢痿弱,为肾水
不足,
青皮 陈皮 黄连(酒炒) 黄柏(酒炒) 甘草(炙) 升麻(二分) 柴胡 桂枝 人
参
分) 白豆蔻
此足三阳、三阴通治之剂也。前证盖因表里俱伤,阳气抑不得升,故风火湿热郁而为病
也。桂枝、麻黄解表祛风,升麻、柴胡升阳散火,黄连、黄柏燥湿清热,而黄柏又能补肾滋
阴,
吴萸
尝有
吴萸
与五
表里之剂第五
参苏饮
属性:(《元戎》)
治外感内伤,发热头痛,呕逆咳嗽,痰塞中焦,眩运嘈烦,伤风泄泻;及伤寒已汗发热
不止(发热头痛,外感也;咳嗽痰壅、呕逆泄泻,内伤也;已汗而热不止,阴虚也)。
人参 紫苏 干葛 前胡 半夏(姜汁炒) 茯苓(七钱半) 陈皮(去白) 甘草 枳
壳(
火,去人
此手足太阴药也。风寒宜解表,故用苏、葛、前胡;劳伤宜补中,故用参、苓、甘草;
橘半除痰止呕,枳桔利膈宽肠,木香行气破滞。使内外俱和则邪散矣(溢饮身重注痛者,亦
宜此方和解之。刘宗浓曰∶此出少阳柴胡例药,治感冒异气挟痰饮之病。本方云前胡葛根自
能解肌
谓参
合四物,名茯苓补心汤,尤能治虚热及吐衄便血,乃虚实表里兼治之剂,然不可过)。
本方去人参、前胡,加川芎、柴胡,姜枣煎,名芎苏饮《澹疗》∶治伤风寒,外有发热
头痛恶寒,内有咳嗽吐痰气涌(此或肺有实热,故去人参,加川芎,为通阴阳血气之使也)。
表里之剂第五
香苏饮
属性:(《局方》)
治四时感冒,头痛发热,或兼内伤,胸膈满闷,嗳气恶食(《内经》曰∶卑下之地,春
气常在。故东南卑湿之区,风气柔弱,易伤风寒,俗称感冒,受邪肤浅之名也。由鼻而入,
在于上部,客于皮肤,故无六经形证,惟发热头痛而已;胸满嗳气恶食,则兼内伤也。轻为
感冒,
香附(炒) 紫苏(二钱) 陈皮(去白。一钱) 甘草(七分。)加姜、葱煎。伤食
加消导药
汗加麻黄、干姜,伤风
此手太阴药也。紫苏疏表气而散外寒,香附行里气而消内壅,橘红能兼行表里以佐之橘
(红利气,兼能发表散寒,盖气行则寒散,而食亦消矣,甘草和中,亦能解表,为使也)。
表里之剂第五
茵陈丸
属性:(《外台》)
治时气、瘴气,黄病, 疟,赤白痢等证。
茵陈 栀子 鳖甲(炙) 芒硝(二两) 大黄(五两) 常山 杏仁(炒。三两) 巴
豆(一
应,再服
此足太阳、太阴、阳明、厥阴药也。栀子、淡豉,栀豉汤也;合常山可以涌吐,合杏仁
可以解肌;大黄、芒硝,承气汤也,可以荡热去实;合茵陈可以利湿退黄(三药名茵陈汤,
治黄正药),加巴豆大热以祛脏腑积寒,加鳖甲滋阴以退血分寒热。此方备汗吐下三法,故
能统治诸
和解之剂第六
属性:邪在表宜汗,在上宜吐,在里宜下;若在半表半里,则从中治,宜和解。故仲景于少阳
证,而以汗吐下三者为戒也。昔贤云∶或热病脉躁盛而不得汗者,阳脉之极也,死。然有当
和解
剂,
和解之剂第六
小柴胡汤
属性:(仲景)
治伤寒中风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痞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腹中痛,或胁下
痛,或渴,或咳,或利,或悸,小便不利,口苦耳聋,脉弦;或汗后余热不解;及春月时嗽,
疟发寒热,妇人伤寒热入血室(寒为阴,热为阳;里为阴,表为阳;邪客于半表半里,阴出
与阳争,阴胜则寒;阳入与阴争,阳胜则热;阳不足则先寒,阴不足则先热。又曰∶太阳行
身之后,属膀胱寒水,为表;阳明行身之前,属胃燥金,为表之里;邪在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