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间偏方大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处】刘玉瑛方。
(六)
【辨证】气虚痰浊。
【治法】补气健脾,除痰通瘀。
【方名】益气除痰汤。
【组成】党参18克,五爪龙50克,法半夏10克,橘红6克,竹茹10克,枳实6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楂15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七)
【辨证】心气不足,心阳不振。
【治法】养心定志。
【方名】养心定志汤加减。
【组成】太子参10克,茯苓10克,菖蒲8克,远志8克,炙甘草5克,桂枝8克,小麦10克,大枣5枚,丹参10克,佛手8克,龙骨15克,珍珠母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高辉远方。高血脂症 其他 中医方剂 高血脂症
(一)
【辨证】肝肾不足,气血虚弱。
【治法】滋补肝肾,益气养血。
【方名】复方降脂汤。
【组成】桑寄生18克,制首乌20克,制黄精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长华方
(二)
【辨证】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
【方名】降脂汤。
【组成】丹参15克,首乌15克,黄精15克,泽泻15克,山楂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杨其廉方。
(三)
【辨证】肝肾阴虚,气滞血瘀。
【治法】益阴化瘀。
【方名】降脂饮。
【组成】枸杞子10克,何首乌15克,草决明15克,山楂15克,丹参20克。
【用法】文火水煎,取汁储于保温瓶中,作茶频饮。
【出处】石景亮方。高血压 其他 中医方剂 高血压
(一)
【辨证】肝郁化火上炎。
【治法】清肝泻火,行血通经,缓急解痉。
【方名】三草汤。
【组成】夏枯草10克,龙胆草3克,益母草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渡舟方。
(二)
【辨证】阴虚阳亢。
【治法】滋阴平肝。
【方名】玄参钩藤汤。
【组成】元参21克,生地15克,白芍12克,麦冬10克,夏枯草15克,钩藤15克,菊花10克,丹参15克,泽泻10克,生山楂10克,木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0天为1疗程。
【出处】傅云江方。
(三)
【辨证】瘀热。
【治法】化瘀清热。
【方名】化瘀清散汤。
【组成】柴胡10克,葛根15克,丹参15克,杭菊15克,桑枝15克,丹皮12克,赤芍10克,红花12克,地龙12克,薄荷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润民方。
(四)
【辨证】气虚痰浊阻滞。
【治法】益气化痰。
【方名】赭决九味汤。
【组成】黄芪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草决明24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白术9克,甘草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五)
【辨证】肝火上扰清空。
【治法】平肝清热,通络止痛。
【方名】清肝汤。
【组成】川芎15克,川牛膝15克,地骨皮15克,菊花20克,地龙10克,夏枯草30克,玉米须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龚志贤方。
(六)
【辨证】肝肾阴虚,阴虚阳亢。
【治法】滋阴补肾,平肝潜阳。
【方名】莲椹汤。
【组成】莲须12克,桑椹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山药15克,牛膝15克,龟板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出处】邓铁涛方。
(七)
【辨证】肾阴阳两虚。
【治法】平肝滋肾潜阳。
【方名】脾肾双补汤。
【组成】桑寄生30克,玉米须30克,生龙骨30克(先煎),磁石30克(先煎),首乌24克,川芎9克,淫羊藿9克,杜仲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八)
【辨证】阴阳两虚,虚阳上亢。
【治法】滋阴潜阳。
【方名】附子龟板汤。
【组成】附块6克,龟板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9克,何首乌15克,丹参15克,磁石30克,石决明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九)
【辨证】脾肾阳虚,痰湿内盛,水气上逆。
【治法】温阳利水,健脾化痰。
【方名】龙牡真武汤。
【组成】茯苓9克,清半夏9克,白术6克,白芍6克,附片6克,生龙骨12克,生牡蛎12克,生姜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蒲辅周方。
(十)
【辨证】肝阳上亢。
【治法】清肝,平肝,潜阳,镇痉熄风。
【方名】红龙夏海汤。
【组成】红牛膝12克,地龙12克,海藻30克(另包水洗),夏枯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黎炯方。
(十一)
【辨证】肝阳上亢,肝肾阴虚。
【治法】平肝熄风,育阴潜阳。
【方名】清脑降压汤。
【组成】珍珠母20克,石决明25克,何首乌50克,白菊花15克,钩藤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张成思方。
(十二)
【辨证】肝经热盛,痰浊中阻。
【治法】清肝熄风,活血散瘀。
【方名】八味降压汤。
【组成】紫丹参30克,怀牛膝15克,夏枯草30克,丹皮15克,马兜铃30克,钩藤15克,刺蒺藜15克,代赭石30克(碾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来春茂方。
(十三)
【辨证】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降压熄风。
【方名】七子汤。
【组成】决明子24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女贞子15克,金樱子9克,沙苑子12克,桑椹子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文亮方。感冒 其他 中医方剂 感冒
(一)
【辨证】血虚外感。
【治法】辛凉解表。
【方名】桑枝茅根汤。
【组成】嫩桑枝30克,白茅根30克,霜桑叶9克,净连翘9克,苦桔梗9克,生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冷方南方。
(二)
【辨证】外感时疫邪毒。
【治法】发汗解表,清热解毒。
【方名】青银汤。
【组成】青蒿6克(后下),银柴胡12克,桔梗12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银花12克,板蓝根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炯抗方。
(三)
【辨证】外感风热。
【治法】辛凉解表,清热肃肺。
【方名】银栀汤。
【组成】银花12克,连翘12克,栀子10克,薄荷5克,牛蒡子10克,桔梗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朱广华方。
(四)
【辨证】阴虚外感。
【治法】养阴清热,宣肺解毒。
【方名】蓝地汤。
【组成】板蓝根50克,生地50克,寸冬20克,知母20克,桑叶20克,桔梗15克,蝉退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程光正方。
(五)
【辨证】湿邪犯表,内阻脾胃。
【治法】芳香化湿,发汗解表,理气健脾,调整胃肠。。
【方名】藿朴三仁汤。
【组成】藿香8克,厚朴6克,法夏6克,茯苓9克,杏仁6克,苡仁12克,白蔻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孙克勤方。
(六)
【辨证】外感风寒。
【治法】辛温解表。
【方名】荆防排毒汤加减。
【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桑叶9克,豆豉12克,羌独活各10克,前胡6克,陈皮6克,薄荷6克(后下),鲜姜2片,杏仁10克,苏叶9克,焦枳壳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施闻鸡方。肝硬化腹水 其他 中医方剂 肝硬化腹水
(一)
【辨证】肝郁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化瘀,清热通腑。
【方名】理气化瘀消肿汤。
【组成】瞿麦30克,防己9克,椒目5克,葶苈子15克,制军9克,莪术5克,枳壳5克,失笑散15克,桃仁5克,丹参15克,川朴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文亮方。
(二)
【辨证】气滞血瘀,水湿内停。
【治法】活血化瘀,益气健脾,利水消肿。
【方名】活肝汤。
【组成】金钱草30克,车前子30克,茯苓皮30克,炮甲10克,泽兰10克,大腹皮12克,丹参15克,山药15克,泽泻15克,黄芪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姚公树方。
(三)
【辨证】肝肾阴虚。
【治法】养阴利水,佐以化瘀。
【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