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引起的。丹毒好发于下肢和面部,蔓延很快,很少有组织坏死,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为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并稍隆起。手指按压可使红色消退,手指离开后,红色可迅速恢复。红肿向四周蔓延时,中央的红色消退、脱屑,颜色转为棕黄。足癣或丝虫感染可引起下肢丹毒的反复发作。有时可引起皮下淋巴管阻塞、增生而形成橡皮腿。并可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
全身表现: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头痛、畏寒和高热的表现。
中医治疗
基本方:玄参15克,当归10克,银花20克,甘草6克。发于颜面者加牛蒡子、桑叶、菊花;发于胸腹加柴胡、龙胆草、黄芩、郁金;发于下肢者加黄柏、猪苓、赤小豆、牛膝。同时局部用马勃、朴硝各90克,冰片5克,加捣烂的鲜马齿苋90克,外敷。强直性脊柱炎验方
外科 炎症类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累及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早期表现大多以腰部酸痛及下肢大关节肿痛为临床症状,该病病因不明朗,疗效不肯定,病程迁延,致残率高,其根治方法尚属世界难题。本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用自制壮督除痹汤治疗该病多人,取得较好疗效,特介绍如下。
组成:桑寄生、千年健、木瓜、川牛膝、怀牛膝、川断、杜仲各15克,鹿角片(先煎)、乌梢蛇各10克,生草6克。
用法:用武火先煎鹿角片10分钟,再将用水浸泡约15分钟许的其他药物和适量的水放入砂锅中。继用武火烧开,并再以文火煎20分钟,取汁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若服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可连服3月。
功效:壮督除痹祛风通络 乳腺增生中药方剂 妇科 乳腺癌 中药方剂(一)
【辨证】肝胆气滞血瘀,肝经血虚风热。
【治法】清肝解郁,凉血散结。
【方名】清肝解郁汤。
【组成】人参(去芦)3克,茯苓3克,熟地黄3克,贝母(去心)3克,炒山栀3克,白术4。5克,当归4。5克,柴胡2。4克,牡丹皮2。4克,川芎2。4克,陈皮2。4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外科枢要》卷四。
中药方剂(二)
【辨证】痰气凝结。
【治法】滋阴清热,化痰散结,行气破瘀。
【方名】攻坚散。
【组成】夏枯草30克,玄参30克,生牡蛎30克,昆布15克,姜半夏12克,海藻12克,青皮9克,陈皮9克,三棱6克,莪术6克。
【用法】水煎服,或研末,开水冲服。
【出处】《山东中医学术经验交流文选》。
中药方剂(三)
【辨证】肝气郁滞,痰凝聚结,肾阴不足。
【治法】疏肝散郁止痛,化痰结,补肾水镇阳。
【方名】消乳汤。
【组成】山楂15克,五味子15克,麦芽5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杨驰方。
中药方剂(四)
【辨证】气滞血瘀,气阻痰凝。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痰散结。
【方名】乳核饮。
【组成】柴胡12克,白芍12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青皮9克,丹参9克,三棱9克,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花蛇舌草15克,夏枯草30克,黄芪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吴熙方。
中药方剂(五)
【辨证】肝郁气滞,兼血瘀痰凝。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祛瘀,去痰散结。
【方名】乳块消汤。
【组成】瓜蒌15克,生牡蛎15克,夏枯草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丹参15克,柴胡9克,天门冬9克,三棱9克,莪术9克,橘叶9克,橘核9克,半夏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兆俊方。
中药方剂(六)
【辨证】气血不足,肝气郁结,经脉瘀阻。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名】加味瓜蒌汤。
【组成】当归12克,瓜蒌30克,乳香3克,没药3克,甘草3克,橘核15克,荔核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广盛方 急性淋巴结炎中药方剂 外科 炎症类 中医处方(一)
【辨证】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炼液成痰,痰火上升,结于颈部。
【治法】散结消瘰。
【方名】独味白头翁汤。
【组成】白头翁1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杨铎方 急性乳腺炎中药方剂 妇科 乳腺癌 中药方剂(一)
【辨证】气滞血瘀,乳汁结聚,蕴而成毒热。
【治法】活血化瘀,清热散结。
【方名】血竭瓜蒌汤。
【组成】血竭1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青皮15克,公英15克,丹参15克,瓜蒌50克,金银花25克,柴胡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田忠智方 胸椎骨结核中药方剂 外科 炎症类 中医方剂(一)
【辨证】肾气不足,精血亏损,致使气血失和,痰浊凝聚,留于骨骼。
【治法】活血化瘀,解毒散结。
【方名】骨痨散。
【组成】虫120克,蜈蚣50克,川山甲15克,全虫30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面,每次3克,日服2次,以温白开水送下。
【出处】丁世名方 膝关节滑膜炎中药方剂 外科 炎症类 中医方剂(一)
【辨证】湿热阻络。
【治法】健脾除湿,清热解毒,通利关节。
【方名】二术苓皮汤。
【组成】苍术12克,白术12克,茯苓皮20克,薏苡仁30克,金银花30克,川牛膝15克。
【用法】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王永昌方 乳腺小叶增生中药方剂 妇科 乳腺癌 中药方剂(一)
【辨证】气郁痰结。
【治法】疏肝豁痰,软坚散结。
【方名】露蜂房汤。
【组成】露蜂房10克,山茨菇10克,郁金10克,青皮10克,贝母12克,柴胡10克,橘叶10克,香附12克,夏枯草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郭子光方 急性淋茵性尿道炎中药方剂 外科 炎症类 中药方剂(一)
【辨证】湿热毒邪。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止痛。
【方名】土茯苓通淋止痛汤。
【组成】土茯苓100克,苦参20克,虎杖30克,夏枯草30克,栀子15克,元胡15克,萆解30克,匾蓄30克,滑石3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王少金方。
中药方剂(二)
【辨证】毒热内侵,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方名】淋病解毒,利湿方。
【组成】银花15克,黄柏10克,萆解12克,白茅根20克,茵陈12克,竹叶10克,灯芯4扎,淮山12克,车前子10克,苡米2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巧方 结核性关节炎中药方剂 外科 炎症类 中药处方(一)
【辨证】阳虚血亏,阴寒内滞。
【治法】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方名】阳和汤。
【组成】熟地黄30克,鹿角胶9克,上肉桂3克,甘草3克,炮姜1。5克,麻黄1。5克,白芥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郑艺文方 肩关节周围炎中药方剂 外科 炎症类 中药处方(一)
【辨证】久伤入络,筋肉失养。
【治法】活血养血,舒筋通络。
【方名】舒筋养血汤。
【组成】当归12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鸡血藤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威灵仙10克,桂枝6克,蜈蚣6克,橘络6克,黄芪15克,细辛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余锡明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寒邪祛瘀,痹阻经络。
【治法】温经散寒,化痰祛瘀。
【方名】阳和活络汤加减。
【组成】麻黄5克,白芥子10克,熟地15克,桂枝10克,甘草3克,炮附子10克,姜黄6克,淫羊藿15克,当归10克,川芎6克,制乳没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出处】郑国珍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肝肾两虚,痹阻关节。
【治法】滋补肝肾,温经通络。
【方名】三痹汤加减。
【组成】羌活12克,党参12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狗脊10克,熟地15克,黄芪15克,白芍10克,细辛2克,蜈蚣2条,川芎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余锡明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寒凝血滞,兼有气虚。
【治法】温经散寒,益气活血。
【方名】肩凝汤加味。
【组成】黄芪30克,川草乌各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