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细胞不能释放出足够的氧气供给大脑、心脏或其他脏器,出现头晕眼花、易疲劳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又容易引起更浅短的呼吸,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说出来有人可能不信,婴儿时期的我们都是健康呼吸的典范。那时我们的生理结构还没有发育完全,这决定了呼吸时主要依靠膈肌运动,全身随着呼吸起伏而不仅仅是胸部,这恰恰是最自然健康的呼吸方式。可告别了婴儿期,发育健全的我们却忘记了该如何“呼吸”,也失去了从呼吸中获得健康的能力。为了重启呼吸能量、重回身体的最舒适状态,现在就看看你是否在健康的呼吸……
你在健康呼吸吗?
以下方法能帮你判断自己的呼吸方式是否健康:在休息状态下,将一只手轻放在胸部,另一只手轻放在腹部。
· 健康呼吸状态下,吸气时胸部和腹部鼓起、呼气时落下,且放在腹部的手比放在胸部的手起伏明显;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18次。
· 如果吸气时胸部和腹部收紧,呼气时反而鼓起,则说明呼吸方式错误。
· 如果放在胸部的手比放在腹部的手起伏明显,或者放在腹部的手几乎静止不动,则说明呼吸方式不健康,呼吸过于浅短。
冬季健康呼吸处方
按照以下处方练习,就可以在这个冬季培养起健康的呼吸习惯,让自己的每一次吸气、呼气都充分发挥能量。
日常练习:坐直,集中注意力;将一只手轻轻放在腹部;用鼻子慢慢吸气,让气体逐渐充满腹部,感觉你的手被鼓起的腹部向外推;接着让气体慢慢充满高一点的胸部,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秒钟;屏住呼吸5秒钟以上;现在用鼻子慢慢向外呼气,首先感到腹部肌肉放松,接着是胸部,这个过程一般也需要5秒钟;休息1~2秒钟后重复练习。
情绪激动时练习:情绪激动时特别容易出现浅而短的呼吸。此时立刻用双手围住鼻子或用一次性纸杯罩住鼻子深呼吸几次,吸入一些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以提高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浓度,平衡血液碱性;接着再按照“日常练习”的方法练习。
失眠时练习:健康的呼吸有助于纠正不平衡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缓解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失眠。
TIPS:
锻炼时的特别呼吸提醒:锻炼中正确的呼吸,不仅有助于获得更好的健身效果,还能有效避免可能出现的运动伤害。因此,专业健身指导特别提醒我们在锻炼时注意以下三点:
· 控制呼吸频率
运动医学专家建议,普通人从事日常锻炼时尽量将呼吸频率控制在每分钟30次以内,这样最有利于健康。过快则会导致摄氧量更加不足,氧债越欠越多,锻炼效果明显下降,甚至感到胸闷、呼吸困难,无法将锻炼持续下去。
· 减小呼吸道阻力
锻炼过程中采取口鼻并用的呼吸方式或以口代鼻呼吸,能减小呼吸道阻力、增加摄氧量、推迟疲劳的出现。
但需特别注意的是,冬季若在室外锻炼,开口不可太大,这样才能保证吸入的空气经口腔加温后再通过咽喉进入肺部。
· 呼吸与运动技术相配合
实践证明,锻炼过程中呼吸与不同运动技术相配合能有效避免可能出现的运动伤害。例如:
网球——挥拍击球时深呼气;
力量练习——用力推、拉、举、蹬时深呼气;
仰卧起坐——仰卧时吸气,坐起时呼气;
俯卧撑——俯卧时吸气,撑起时呼气;
慢跑——2~4个单步一吸,2~4个单步一呼;
太极——上肢向上、向外、向后运动时吸气;上肢向下、向内、向前运动时呼气百岁寿星养生秘诀 药膳
长寿究竟有没有“秘诀”?古人云:“我命在我,不在于天。昧用者夭,善用者延。”可见一个人的生命主动权很大程度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养生得法,保健有方,便可延年益寿。
“善用”即“养生得法”之法,“保健有方”之方。笔者查阅了大量百岁寿星的养生资料,走访了不少百岁人瑞,从而发现一些百岁寿星的生活习性与众不同,吃住起居颇为独特,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即是他们的养生“秘诀”。
起居规律
湖北省赤壁市107岁的寿星汪贻生活极有规律。每天清晨,他总要在床上按摩天庭、太阳等穴位后方起床,梳洗后到户外远眺15分钟,早餐后再散步15分钟,午餐后,气聚神凝地静坐15分钟。
睡前洗澡
对于著名经济学家、百岁寿星马寅初来说,洗澡是一门学问。他认为:用冷热水交替洗澡可延年益寿。每晚就寝前,他先在热水盆里泡洗15分钟,用毛巾擦摩后,再用冷水擦洗几分钟。冷热交替的洗法使他的血管一张一弛,保持了弹性,因此他到七八十岁时,血压还和年轻人一样正常。
音乐陶冶
著名经济学家、百岁寿星陈翰笙把欣赏轻音乐作为他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内容。他认为:欣赏轻音乐不仅是自娱,更可以陶冶情操,优美的旋律,能把人带到无限美好的境界。一个人在悠扬的乐曲声中能忘却心中的烦恼,享受人生的无穷乐趣。
刮痧排毒
广州市荔湾区104岁的李淑贞,每月总要刮一次痧,每刮一次约30分钟,刮到背部由红至微黑即可。据说刮痧后睡一觉,第二天自我感觉十分舒适。
茶叶为枕
用茶叶做枕芯可以起到醒脑、明目、清心等作用。湖南省桃花县的百岁老人范香秀,以茶叶和谷壳为枕芯,如今她已年逾百岁,但背不驼,眼不花,耳不聋健康饮食八分饱 药膳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试验:一组大鼠限制饮食,只给吃八分饱,一组大鼠自由取食,随便吃,结果发现,只吃八分饱的大鼠寿命比较长。美国人用蠕虫、白鼠、老鼠和猴子做观察,把它们摄入的食品减少30%的热量,则它们的寿命比普通饮食的同类长30%。观察人类,长寿者肥胖的少。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南宁北郊山区,经济欠发达,但却是长寿县,年逾百岁者很多见。他们的养生之道之一就是吃饭只吃八分饱,而且经常素食。当然,长寿的后天因素还有很多,养生之道的方法也不少,但长寿者们食不过饱,只吃八分饱的习惯是值得仿效的。
在中国民间有“少吃香,多吃伤”和“饥不暴食,渴不狂饮”的谚语。《寿亲养老新书》有言:“尊年之人,不可顿饱。”《内经》强调:“饮食有节……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些都是长寿者的经验总结。如果热量摄入过多,造成人体肥胖,则会产生“富贵病”,自然短寿。
为什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热量的摄入会延长寿命,还有待更深入的生理学研究。有人设想,当身体自身感到提供的热量有限时,新陈代谢的速度便会放慢,用以储备一定的能量。新陈代谢减慢,人体有毒产物和废料的产生也少,自身吸收的数量和解毒的负担也会减少,从而减少了旺盛的代谢和亢奋的生理过程。机体在相对较低水平代谢过程中运转,分解代谢相对减少,从而获得寿命的延长。自然,这些假说有待进一步验证,动物试验的结论也不一定完全符合人类,但是吃八分饱长寿的启示还是值得重视和探讨的。
如何做到“八分饱”?首先要有毅力,面对山珍海味不动摇,在还稍有饥饿感的情况下,毅然离开饭桌。在下一顿该就餐时确实有饥饿感了,这就说明你脾胃好,有食欲。饭前先喝汤或喝稀饭会提前产生饱腹感,有助于防止暴饮暴食。肥胖身材的人常食欲亢进,暴饮暴食,这是因为脂肪细胞可以分泌促进食欲的物质,精美的食品又可刺激食欲,越吃越馋,使胃的体积越撑越大,较难形成饱腹感,所以越吃越多,恶性循环。中医有“胃有伏火,消谷善饥”一说,也认为食欲太好是病态。吃八分饱的原则应以自身的状况为基础,灵活掌握。有些患者营养缺乏,肿瘤晚期出现恶液质,低蛋白血症等营养明显不足者,则不提倡必须吃八分饱天多变上班族要防寒保暖
药膳 酒吧狂欢导致胃出血
情人节晚上,朱先生和几位单身朋友到酒吧狂欢,不知不觉中他们喝下了洋酒、黑啤、干红等数种酒,凌晨3:30,几个人醉醺醺地踏上回家路。在出租车上,朱先生感到胃部有点痛,以为是酒喝多了,回家喝了几口醋解酒。第二天上午,他依旧感觉胃部持续疼痛,后来又出现了胃痉挛,经同济医院检查;发现是胃出血,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医院消化内科许医生认为,接踵而至的节日是主要原因。元宵前后,人们都要吃汤团,而汤团本身不易消化,对肠胃功能不佳的人来说,会加重对胃部的刺激,诱发胃出血。情人节吃饭狂欢,太多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