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葱,炉炒后捞出,烹入料酒,加入肉汤、盐、酱油、海参、虾子,煨透成浓汤汁,用淀粉勾芡,加味精,起锅。功能补阴养血,补肾润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适用于便秘、头晕、贫血、耳呜及防癌和癌症病人的辅助治疗。
大蒜泥 保健 补气补血 '原料'生大蒜3瓣。
'做法'将生大蒜捣烂如泥,摊在布上如硬币大小,贴在脚底涌泉穴,包扎固定。左鼻出血贴左足,右鼻出血贴右足,两鼻出血贴双足,至足底疼痛欲起泡即可。
'作用'大蒜辛温,解毒,以蒜泥敷足心,引肝火下行,为“上病下取”之法,能治鼻衄与吐血等。
'评注'实验表明,大蒜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所含的脂溶性挥发油可增强巨噬细胞的活性,从而加强机体免疫功能,起到消炎止血的作用。但应注意敷贴时间不可过长,感发热即去掉。若时间过长足底红肿影响走路。
波莱粥 保健 补气补血
波蔽菜(即波莱)100克,粳米50克。将波菜洗净细切,与米同煮为粥。功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适用于血虚萎黄,衅血,便血,消渇,大便涩滯诸症。
枸杞汁大排 保健 补气补血
排骨1000克,枸杞子30克,调料适量。枸杞子按水煮提取法,提取浓缩汁30毫升;将大排洗净控水后,剁成6~7厘米宽的扇面块,用刀背将排骨的两面拍过,使肉松软,并在排骨下端用刀切一小口,以防油炸时排骨卷缩;将排骨放于搪瓷容器中,加料酒、酱油、葱段、姜末拌匀俺渍半小时,取出控去酱油汁;锅中油烧至七成热时,放排骨推散,翻动,约炸2分钟,呈金黄色时,捞出沥油,装盘;另取锅上火,加入香油烧热,加白糖、番茄酱各适量,及枸杞浓缩汁、清汤少许,烧开后用湿淀粉勾流水芡,浇入装盘之排骨上。功能滋阴补血,明目健身。适用于体虚乏力,神疲;血虚眩晕,心悸;肾虚阳揍,腰痛;及贫血,性功能低下,神经衰弱等。
民间补血方法3 保健 补气补血
鲜桑椹1000克,糯米500克。鲜桑椹洗净捣汁(或以干品300克煎汁去渣),再将药汁,与糯米共同烧煮,做成糯米干饭,待冷,加酒曲适量,拌匀,发酵成为酒酿。
每日随量佐餐食用。适用于肝肾阴亏消渴、便秘、耳鸣、目暗、瘰疬、关节不利等症。桑椹滋阴补血力强,辅以糯米补中益气,提高疗效。
枸杞地黄酒 保健 补气补血
①糯米(黍米亦得)6万克,曲(计常酿酒米6万克用曲6000克,此药加3000克为佳,末用之)9000克,枸杞根(刮去赤皮半寸,挫之,以水6万毫升渍经3日,煮取汁3万毫升(1。2万毫升,生地黄(洗去土,细切,和米炊之)1。2万克,秋麻子(微蒸,以枸杞汤淋取汁)1。8万毫升,香鼓(以枸杞汤煮取汁)1。2万毫升。上4味,地黄和米蒸之,3味药汁总和得3万毫升,地黄湿即2。4万克分半渍米馈,半及曲和酿饭,即总和一起密盖瓮口,经14日后压取,封泥。随个人酒量慢饮服,服酒时忌生冷、炸滑鸡鱼面蒜、油腻、白酒、房事1等,服讫7~14日,将息。本方可疗五内邪气,消渴风湿,下胸胁气,头风(本方作痛)坚筋骨,疆阴,利大小便,填骨髓,长肌肉,破除结气,五劳七伤,去胃中宿食,利耳目,吐血,风症,补中逐水,破积淤脓血石淋,长发,伤寒瘴疬毒气,烦躁胸闷,虚劳喘咳,逐热破血,及脚气肝痹悉主人。见《外台秘要》。②枸杞子1200克,生地黄汁2000毫升。上2味药,每以10月壬癸日,先以好酒1400毫升,于瓷瓶内浸21日。开封再入地黄汁不犯生水者同浸、勿搅,以纸3重封头,候至立春前30日开瓶。每空腹温饮1杯。适用于精血虚损之症,有延年益寿之效。
枸杞蒸蛋 保健 补气补血
鸡蛋2个,枸杞15克,熟猪油40克,调料适量。鸡蛋破壳入碗中搅散,加精盐、味精、湿淀粉、冷清汤各适量,调散成蛋糊,枸杞沸水浸胀,蛋糊入笼,沸水武火蒸约10分钟,散上枸杞蒸5分钟;另将熟猪油加酱油同蒸化后,淋在蛋面上。功能补养阴血。适用于血虚头痛,头晕心悸,神疲乏力,遇劳加重,或血虚发热,热势或高或低,劳则加剧,肌热烦渴,面色不华等症。
民间补血方法6 保健 补气补血 鲜牡蛎250克。将其洗净,用黄酒、食盐、葱姜腌泡半小时后,取出,人火上烤熟,即可。佐餐食用。
牡蛎的保健作用古已载之。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一书就记载:牡蛎“气味甘温无毒。煮食,治虚损,调中……炙食甚美,令人细肌肤,美颜色。”日本古书也记载牡蛎“甘温,无毒,去脾胃内热,消汗,止渴,解酒,补阴养血,久食皮肤娇嫩。”牡蛎的美容作用源于它所含的蛋白质、糖类、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铜、碘、硒等营养物质,它们既能滋补强壮身体,又对皮肤起保健作用。
尽管牡蛎营养丰富,但远离海边的人们是很难吃到牡蛎的。为了使更多的人受益,中国和日本科学家联合研制成“牡蛎精”。“牡蛎精”是通过先进的工艺处理,提取牡蛎中的有效成分制成的,它保留了牡蛎的营养,并使其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民间补血方法4 保健 补气补血 羊乳250克,羊脂60克。羊乳、羊脂放人锅中,煮作羹食。
本方有补虚劳,益精血功效。适用于虚劳羸瘦。
本方出自《食疗本草》,原方用于“补肾虚,亦主中风”,为补虚劳,益精血方。久病体虚,脏腑耗损,精血亏虚,则见虚劳羸瘦,法宜补虚劳,益精血。方中以羊乳为主,补虚劳,益精血;以羊脂为辅佐,补虚润燥以助羊乳滋补,合用而成补虚劳,益精血之方。本晶补虚滋润之力较强,对于虚劳羸瘦,肌肤枯憔者尤为适宜。
本晶温润补虚,对于外感未清及痰火内盛者不宜食用。
民间补血方法5 保健 补气补血
猪里脊、粳米各50克,花椒、食盐、茴香、香油皆适量。将里脊肉洗净,剁成肉末,入食盐、花椒、茴香、香油调拌,待用;粳米煮粥,粥将成时放入上述原料,再煮至肉熟米烂;每日2次。
猪里脊即猪脊背上的瘦肉,结缔组织较少,质地细嫩柔软,无腥臊异味,入馔效佳。含蛋白质20%左右,并富含B族维生素和铁等,脂肪约为8%。
据中医古书记载,猪肉味甘咸性平,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本草备要》谓:“猪肉其味隽永,食之润肠胃,生津液,丰肌体,泽皮肤。”《随息居饮食谱》称:“补肾液,充胃汁,滋肝肾,润肌肤。”
配方中猪里脊滋阴血,润肌肤;粳米健脾益气;花椒、茴香既可调味,又可温中补虚。全方滋养阴血,补中益气,常服可收肌肤滑润光泽之效。
痰湿内蕴者不宜服用。
民间补血方法7 保健 补气补血
猪皮500克,黄酒、大蒜、生姜、酱油、食盐皆适量。猪皮去毛,洗净,切成长条,放人锅内,加适量清水、葱、姜、黄酒,以小火煨炖肉皮将熟时加食盐、酱油、待肉皮熟烂,汁液粘稠时即可停火,倒人碗内,冷藏备用。佐餐用。
猪皮味甘性寒,养阴清热,传统用于解除少阴肾经邪热所致的音哑症。近年来多用于润肤美容。
猪皮的胶原组织经过熬炼,水解成明胶,它是和构成人体皮肤的胶原结构相似的一种动物蛋白,其分子量较低,易被人体吸收,这种胶质蛋白有增加皮肤弹性,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猪皮需要长期连续使用,才能产生较好的润肤作用。
有关单位从猪皮中提取出水解蛋白,研制成系列护肤晶。皮肤试验表明,它们无任何刺激性和副作用,易被皮肤吸收,滋润皮肤,有明显的止痒作用;能修补和促进伤口愈合,减退色斑,使皮肤变得光滑、洁白、细腻而富有弹性,可使皱纹变浅。
民间补血方法9 保健 补气补血
藕适量,粳米二两,砂糖少许。将藕洗净,切成薄片,同粳米、砂糖同入砂锅内煮成稀粥。本方健脾、开胃、益血、止泻,适用于食欲不佳,大便溏薄,热病后口干烦渴。
民间补血方法10 保健 补气补血
干红枣50克,花生米100克,红糖50克。枣洗净泡发,花生略煮后取花生衣,将枣与花生衣同放人煮花生的水中,加冷水适量,文火煮半小时,捞出花生衣,人红糖,溶化后收汁,作点心服用。
本方益气养血,适用于血虚证。
民间补血方法8 保健 补气补血
大猪蹄1个,松子仁、核桃仁各30克。猪蹄去净毛,人锅煮至半熟,去骨取皮,皮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