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郝万山讲伤寒论1~9-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孩子放的屁特臭,在冬天我们屋子里窗户关得很严实,学生在那儿直煽(臭气),(凭这个)我就是知道这孩子肯定是有停食了。我说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啊,她说大夫我这孩子感冒了,开始高烧。然后我就想这个孩子感冒了发高烧,一定要增强抵抗力啊,才能使孩子恢复得快啊,我就给他炖元鱼汤,炖乌鸡汤,没想到越喝烧越高,吃了好多西药也不好,您来看看他是怎么回事?高烧不退,舌红苔黄腻,而且还怕冷包厚,我就给他在病历上写“着凉停食”,方子呢,外散表寒,内化食滞,我说就开两付药,吃完了大体烧就能退,回去之后果然是这样,吃了一付药后烧就退了。

过了三个月后这个妈妈又带着这个孩子来了,这已经是春天了,她说我们孩子又发烧了,这一次呢幼儿园其他孩子都没有感冒,就我们孩子感冒,又是发高烧不退,我说这次是怎么回事啊?她说,大夫,我为什么来找你啊,上次就是吃了你那两付药后,我这孩子不仅发烧退了,(而且)食欲还特别好。你想我用了内化食滞的药(食欲当然会好转),感冒好了之后,这孩子的胃肠功能恢复很快,然后他的食欲特别好,他吃的特别多,我就每天给他吃,所以妈妈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吃点。没想到现在我们幼儿园其他孩子都还没有感冒,就是那天温度稍稍降了一点点,我给他穿得少了一点点,结果我们的孩子就高烧不退。我就给他写病历,“停食着凉”,方药呢还是开外散表寒,内化食滞的药,这个妈妈拿着这个方子就走了。过了一会儿,她怎么又回来了,还没有去拿药呢?她说,大夫啊,我看了您写的这个病历和您开的这个方子,三个月前您写的是“着凉停食”,那(用的)也是这几个药,现在呢,您写的是“停食着凉”,用的也是这几个药,您两次的诊断不一样。我说怎么不一样,(她说)一个“着凉停食”,一个“停食着凉”,可不诊断不一样,怎么用的药都是一样的啊?我说你还适合学医啊,你怎么这么细心。我这个时候就给她讲了,我说,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说第一次你知道你那孩子为什么感冒了高烧不退呢?感冒了以后,正气抗邪于表,里气相对的就不足,消化能力它就低下,这个时候应当饮食清淡,(你不能这样想)你想要增加抵抗力,你又是炖元鱼汤,又是炖乌鸡汤,这样的话,孩子就消化不良,这人体的正气是顾得着在表抗表邪啊,还是顾得着在里消化饮食啊?所以两头顾不着,着凉导致的停食,内外把正气都牵扯住了,所以这孩子就高烧不退,我说第一次是不是这样?她说,对,第一次是这样。我说你第二次呢,孩子食欲好,你应当保证他三分饥,七分饱就可以了,孩子要多少你就给他多少,你先导致他的停食,停食了之后,正气趋向于体内来消化这些饮食,他的表气就不足,所以还没有什么风吹草动,幼儿园的孩子其他都没有得感冒,你的孩子最先得。

她说,对对对,我觉得给他吃得很好,孩子的体重也长得很快,个子长得也很快,他怎么倒先感冒了啊。我说先饮食停滞,正气趋向于体内来消化这些饮食,体表的正气就不足,所以这叫停食而后着凉。她一听(觉得)挺有道理,说那我今后带孩子怎么办啊?我说,今后你要保证这孩子三分寒,七分暖,三分饥,七分饱,这样养的孩子就少得病。

所以我们这里的呕逆,不是风寒邪气直接侵犯胃肠,而是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得一种表现。在临床上可以有这么四种情况(食欲不振、呕逆、下利、不大便),都属于这种病机,因此呕逆不是太阳伤寒的一个主证,而是一个副证或者说一个兼证。

“脉阴阳俱紧”,这个阳脉指的是寸脉,这个阴脉指的是尺脉。实际上阴阳指的是寸关尺三部脉,它在太阳病的前提下讲紧,那就应当是说寸关尺三部脉都浮紧。紧主寒邪盛,因为寒是主收引的,寒伤肌表,使肌肤的气血涩滞、筋脉拘挛,血管也属于筋脉之一啊,血管拘挛,紧张度增高,所以脉摸起来就是紧张度很高的,所以紧主寒邪盛,浮主邪在表。以后我们学习了(后面的内容)之后就会知道,在《伤寒论》中出现脉阴阳俱紧的有两个证候,一个是太阳病,太阳伤寒,一个是少阴病,少阴伤寒。当寒邪盛伤少阴里阳的时候,也可以出现脉阴阳俱紧,只不过少阴病的脉阴阳俱紧是寸关尺三部脉都沉紧,而太阳病的脉阴阳俱紧是寸关尺三部脉都浮紧。为什么特别强调寸关尺三部脉都浮紧呢?

如果只是寸脉浮紧、关脉浮紧,而尺脉不浮紧的话,比方说尺脉沉,那可能伴有少阴的里阳虚,所以如果要想诊断为单纯的、典型的太阳伤寒表实证的话,一定是寸关尺三部脉都浮紧。

上述的证候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个寒邪闭表、卫闭营郁的证候。卫闭,卫阳被闭郁,它的临床特征,一个是卫郁以后出现的发热,一个是卫闭以后表现的无汗。在这一条里没有提无汗这个症状,而在第35条里提到了“无汗而喘”,这叫详于后而略于前,在《伤寒论》中经常有这种情况,或者详于前而略于后,或者详于后而略于前。所以我们在读《伤寒论》的时候,常常要前后对比,相互补充,甚至还要从无字句处来探求它的含义。以后我会提到的从无字句处,它文字表面并没有写出这个主证来,但是从它的字里行间,从它的鉴别比较,你可以体会出它的主证。它在这里并没有用文字直接写出来,我们以后会学到桂枝二越婢一汤,它的主证有心烦,它的原文里并没有,但是在它在字里行间里,它和少阴病相鉴别,我们就知道它的主证有心烦,所以这一条虽然没有提到无汗,但是它有卫阳闭郁的特征,所以他是无汗的,发热无汗时卫闭,身痛是营郁的表现,所以太阳伤寒的病机是卫闭营郁。当然这个无汗既是卫闭的表现也是营郁的特征,营阴郁滞的特征。

我们以上讲了太阳病的中风和伤寒两个主要证候,从病机分析的角度我们是从风邪、寒邪的性质来分析它的病机的。但是中医对病因的认识,中医有这么一段名言,说“外邪感人,受本难知”,它没有发病时候,你不知道感受的什么邪气,“因发知受,发则可辨”,西医对病因的认识,比方说他所说的结核杆菌,他在实验室里可以找得到,可以培养它,它所说的大肠杆菌、链球菌在没有感染人而发病的时候,它都可以在实验室里找到。中医不行,说你拿风邪来给我看看,自然界的风就是风邪吗?这是正常的气候,所以人不感受邪气,或者是人不发病的时候,我们很难判断他受的是什么邪气,这就是“外邪感人,受本难知”,“因发知受,发则可辨”,但事实上人一旦发病出现症状之后,他说表现的这组症状就不仅仅是致病因素所决定的,最主要的是(由)机体的反应能力、机体的反应状态来决定的,所以我们所说的风也罢,寒也罢,中风也罢,伤寒也罢,主要是这个人平素体质偏于卫阳不足的他得病就容易多汗,容易得中风。如果这个病人平素体质卫阳偏盛的,相对来说偏盛的,他得了病之后就容易寒邪闭表,就容易得伤寒,体质因素不一样。

有一年,我记得是前年还是大前年得冬天,北京流感流行,流感流行呢,我们东直门医院根据流感的特征做了协定处方,然后在一楼大厅里排了一排桌子,因为流感病人非常多,我们预先加班加点地把这个协定处方的药煮好了,病人一来,每个人就给几袋子煮好的药,所以我们一个月的利润大概就超过了半年的利润。有一天,也就是在那次流感流行的时候,一对年轻夫妇找我看病,发烧大概接近一个星期了。这两个人也是得的流感,开始吃了两天西药不退烧,然后就到我们东直门医院拿那个协定处方吃了,还是不退烧。找我看病的时候,这个女的快言快语,她说,大夫我是可以报销的,他是不可以报销的,你开中药的话你就开我一个人的名字,把计量加的大大的,然后我们回去呢省事,两个人的药一锅煮,我喝一碗,他喝一碗。我这个时候并没有理她,我在问这两个人的具体症状,看这两个人(具体的)脉象。看完了以后,我说,你得的是风热外感,你的丈夫得的是风寒外感。她说,不对大夫,不瞒你说,我们俩刚结婚二十天,我们同住一间房,同睡一张床,同吃一锅饭,他怎么受的是风寒,我怎么受的是风热呀?我们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