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抵御能力及调节能力,因此往往经历什么就接受什么,无论好的或者坏的影响,对于儿童
来说,其作用都要远大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只不过有些是立即表现的,有些是以后表现
的,有时表现得明显,有时表现得隐蔽。但不管怎样,儿童是极易受外界影响并且意义深
远的年龄阶段,必须充分予以关注。儿童期的心理健康是一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可以说,
一个国家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以儿童所达到的,心理健康程度而言的。为此,加强儿童心理健
康,应是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    .·    ·
一、胎儿期的心理卫生
    提到心理卫生,应该从胎儿期就开始注意。胎儿期的心理卫生主要指孕妇所需要注意
的问题。胎儿能否正常发育,除了遗传因素之外,主要取决于母体的心身健康状况。
    遗传因素与胎儿及儿童的身心发育有重要的关系。现代科学已发现遗传性疾病有三千
多种。由于遗传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对于遗传的作用及其物质基础已有了越来越深入的了
解。遗传因素会给人的先天素质以很大的影响,因此,应该避免一切可能对人造成不良影
响的遗传因素。    ·
    孕妇的身心健康状况对胎儿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母孕期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
腺炎等)、药物或其他中毒、腹部撞伤、趾血型因子不合等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而造成
先天性的精神发育不全。孕妇的情绪变化能引起母体内神经内分泌及一系列生理、生化的
变化。孕妇是否能保持积极健康和稳定的情绪状态,对胎儿的正常发育和心理卫生是一个

相当重要的问题。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二、婴幼儿期的心理卫生
    婴幼儿期的心理卫生是指婴儿出生到三岁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促进与维护。这一阶段
是儿童身心发育迅速变化的时期,婴儿刚出生时,即新生儿期,由于脱离了母体开始进行
独立的生理活动,如呼吸、排泄、营养等,同时开始与外界建立联系。但这时,脑细胞间
的联系还没有很好地发展,神经纤维还没有髓鞘化,只能依靠大脑皮层下中枢的无条件反
射活动,如呼吸、吞咽、定向和防御反射等本能活动与外界环境发生反应和联系。然而,
标志心理活动的条件反射正是在这个无条件的、本能的反射活动基础上形成起来的。
    随着大脑皮层的逐渐成熟和外界环境刺激的不断增加,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越来越多,
范围也愈广泛,感知觉也愈复杂,情绪的分化也愈明显。如婴儿除了母亲怀抱外,当看到
母亲的形象,听到母亲的声音都会引起吸吮反射,这是婴儿心理发展最初的标志。这种变
化与婴儿期大脑的迅速发育是有很大关系的,而且,大量皮层神经细胞体积增大,神经突
触无论在数量上或长度上都不断增加,神经纤维髓鞘化也逐渐得到改善,保证了神经兴奋
的迅速传导,为条件反射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
    就婴幼儿期的心理卫生而言,需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充足的营养和睡眠对婴儿是特别需要的。保证足够的营养对于孩子的体质和智
力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应予充分的重视。喂养方式也很重要,母亲喂奶或人工喂奶都
应该做到定时定量,这样不仅有利于婴儿的消化,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有
节律的生活习惯。
    其次,要密切关注婴幼儿的情感需要。婴儿从第五六个月开始,就可出现并不饥饿而
要求母亲在旁陪伴,对其爱抚或与其玩耍的现象;对母亲或家人的出现与引逗报以微笑;
见到鲜艳的色彩或听到动听的乐声也会表示注意和高兴。这说明婴幼儿对情感的需要有时
显得比食物的需要更为重要。婴儿迫切需要丰富的精神接触和爱抚等刺激。母乳喂养不仅
供给婴儿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更重要的是给了婴儿无限的母爱。
    再者,要根据规律对婴幼儿进行训练和教育。家长对孩子进行训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
的重要手段,例如,学习行走、学习说话以及生活习惯的训练,都是在父母的教育和训练
中建立的。婴儿这些心理行为的发育有一定的科学规律,必须最适合的内容选择最合适的
时机,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详见第三章“发展心理学”部分)。
    要特别注意促进认知活动,也就是说促进智力发展的诸因素,采取充分利用并发展各
种感知觉能力去认知外界环境,如让孩子在各项活动中多看、多听、多尝、多摸,让他们
尽量多感知些外界事物,这样可使孩子既获得直观经验,又发展了智力。
    最后,注意加强人格的塑造。这一时期儿童的人格开始逐渐显现,要塑造一个健康的
人格,应把握这个最佳时机。因此,要按照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充分利用亲子之间情感
交流、言语和行为的榜样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孩子行为和人格,养成儿童行为
的准则,初步培养礼貌和对待别人和事物的观点与方法。此期对行为和人格的塑造十分重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199·
    幼儿约到三岁的时候,随着言语的发展和经验的增加,一方面大人的言语对儿童行为
的调节作用明显地发展起来。大人可按照自己的意见用言语来强化儿童的行为。这时大人
的榜样作用十分重要,因为这会给儿童最初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及道德品质产生深刻的
影响。另一方面幼儿逐渐萌发想象能力,虽然想象的水平很低,内容也贫乏,却喜欢夸大。
这时大人要特别注意防止某些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有些父母或祖辈在小儿不听话时,常常
爱用恐吓的办法,试图让小儿就范,但小儿却常常在想象中加以夸大,会引起很大的惊恐。
三、童年期的心理卫生
    是指儿童在四五岁到十一二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对学龄儿童的早期教育与训
练问题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这就是所谓教育的关键年龄或关键期。
    为了促进童年期心理卫生,可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组织游戏活动:进入儿童期,儿童大脑的内抑制过程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这时
抑制过程相对来说还是较弱的,兴奋过程仍占优势,所以儿童容易兴奋、激动和喧闹,“好
动”成了这一时期的普遍现象。宜适时组织游戏活动。游戏是儿童尤其是早期儿童的重要
活动形式,也是儿童增长知识,诱发思维和想象力的最好途径。通过游戏可以了解到人与
人、人与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并初步受到遵守规则、纪律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由于儿
童的想象还较肤浅、幼稚,游戏活动需要得到成人指导才能发挥积极作用。组织好儿童游
戏活动,对推动儿童的社会交往,培育心理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创造性游戏。
    2.着手早期教育:儿童时期的人格特点还在形成之中,还很不稳定。五岁以前主要是
父母和家庭的影响。从这以后,进入了幼儿园或小学就受同学的集体生活和教师的影响。
这时,父母和老师以及集体能否正确地对儿童进行引导和教育,能否合理地提出要求并给
予良好的影响,对于儿童能否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儿童进行正
确的引导和教育,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儿童的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从而避免人格障
碍的发生,这是儿童心理卫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3.鼓励学习活动:儿童从进入幼儿园和学校,从此便开始以学习为主要的活动,这是
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时期。儿童入学后,首先要培养他们有正确学习动机和态度,并要引
导他们对学习发生兴趣,把学习变为自觉的行动。有些儿童拒绝上学,出现“学校恐怖”。
家长和老师应该弄清原因,采取适当的教育、引导或治疗的方法,鼓励和帮助儿童顺利地
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4.促进社会化发展:儿童期社会化发展,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由对成人的依存到自
己独立的过程,一是获得处理对人际关系的能力的过程。作为社会集体中的一员,在生活
成长的过程中必定和父母、教师、伺伴接触交往,因此,要适应自己所在的集体,就要有
适应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学会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和独立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5.警惕不良心理行为:童年时期,如果教育不当,常容易发生许多不良心理行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