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表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展开的。在幼儿期,儿童生活活动范围扩大、
经验开始增长、词汇量急速增加、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与人交往能力等都迅速发展起
来,这促使儿童的思维由直接行动思维向间接形式过渡,转化为具体形象思维。以下从思
维的具体形象性、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掌握概念的某些特点以及思维的规律几个方
面介绍幼儿思维的特点。
·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①具体形象思维与直觉行动思维的主要区别在于感知行动内化为表象。原有思维中的
各种感知与行动被简化、被压缩,而内化为头脑中的表象,通过表象之间的联系、运演进
行思维活动。具体形象思维与直觉行动思维的另一区别在于词的符号功能。词的符号功能
在于思维的概括性与言语的调节作用。归根结底,儿童思维活动的发展在于识别、运用和
创造符号功能的发展。
    ②符号功能: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形象符号能力的发展是衡量其思维发展的
主要标志之一。幼儿符号能力的形成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最明显的符号能力是儿童绘画
所使用的图像符号。二三岁儿童的绘画表现符号是象征性的,1岁到4岁、5岁,儿童的绘
画中就出现了具有一般性质的符号。这些符号是约定俗成的普遍标志,是具有与人们交往
性质的,也是儿童进入成人社会人口的交流手段,这些符号都是用词标志的,是可以通过
言语调节的。
    ③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由于思维具有了一定的词的概括性和言语的调节性,他们
便可以思考不在眼前的事物,思考过去的经验,联想有关的形象,从而能计划自己的行动,
预见行为的结果,解决面临的问题。这就是思维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④不清晰性和易变性:幼儿的认识水平还基本上处于了解事物的鲜明特点、表面现象
和外部联系的阶段,因此往往具有不清晰、不确切、缺乏连续性和易变性的特点。这是思
维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和非本质联系的特点。
    (2)抽象逻辑思维获得初步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欲求的发展,幼儿不再满足于对事物的表面关系和形象联系的
认识水平,他们开始追求对事物的内在关联和本质特征的认识。这势必促使思维的具体形
象性中萌发出抽象逻辑性。幼儿抽象思维的初步发展主要表现在提问的类型的变化和概念
形成的特点上。
    ①提问类型的变化: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高涨,好奇心强,他们经常不厌其烦地
向成人提出各种问题,二三岁儿童的提问以“……是什么”为主,这反映他们的求知水平
局限在追求个别事物的特点上。四五岁儿童的提问类型就变成以“为什么”为主导。这与
儿童所渴望理解的内容、与儿童的思维发展相适应。大量的“为什么”说明儿童对客观世
界的了解欲望开始指向事物的内在道理、现象的本质特征和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性。
    ②概念形成的特点:对概念的概括水平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有关研究表明:
幼儿并不是以形状和颜色这样的外部特征作为概念概括的主要标准;四五岁儿童以功用关
系为概括的主要依据;从5岁开始按类别进行概括的能力迅速发展,这说明从幼儿后期开
始概念的抽象概括水平得以迅速发展。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Jb理咨询师
    ③儿童获得概念的基本方式有4种,通过典型事例获取概念是幼儿学习概念的主要方
式。成人总是把一类事物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指出(如水果中的苹果),并与词结合起来
教给儿童。这是儿童,特别是幼儿获取概念的最基本的方式。此外还有通过定义获得科学
概念,通过言语讲解和概括文章命脉获得概念以及通过概念名称的组合推知组合后的复合
概念。后三种掌握概念的途径都可归结为言语理解方式。事例的方式是各种言语理解方式
的前提。儿童早期获得的概念几乎都是以典型事例为依据的。
    概念的层级性(也称层级类概念):事例概念按抽象程度不同可分为上级概念、基本概
念、下级概念三个层次,如植物、树、松树的概括层次关系。下级概念所负荷的信息量大,
上级概念抽象程度高有可能失去更多的信息。为了便于儿童掌握和运用概念,需要选择详
细情报与高层次概括之间的均衡点。这个均衡点就是基本概念。如前例中的“树”。幼儿掌
握概念和成人对他们的教示,几乎都是以基本概念为主,此后才发展出上级概念和下级概
念。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对这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自然概念的获得以及层级类概念
越来越关注,研究工作也迅速发展成为近二三十年来儿童概念获得研究的新趋势。
    (三)认知发展的过程    ,
    儿童的认知发展表现为几种趋向:
    第一,儿童认知发展由近及远。幼儿凭自己的经验认识事物,往往以自己的看法代替
他人的看法。认知的范围由自身接触的事物扩展至家庭、学校、社会及至世界。
    第二,儿童认知发展由表及里。幼儿只认识事物的外部的、直观的表面现象,以后随
着年龄的增长,才认识事物的内在的本质属性。
    第三,儿童认知发展由片面到比较全面。幼儿认知事物由局部到整体,由对事物片面
的认识到比较全面。他们往往先是专注于事物的某一部分而忽略其他部分,以偏概全,逐
渐才能认识到事物的不同方面。
    第四,儿童认知发展由浅到深。如幼儿对概念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由表层意义、
功用、再到本质特征,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第五,儿童认知发展由绝对到相对,由自我中心到脱中心化的过程。儿童最初对事物
的认识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对方的观点,不能转换角度或同时从多个角度观察某一
事物,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到了小学末期,通过脱自我中心化才能了解事物的相
对性,才能比较客观地认识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四、幼JL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在儿童个性形成过程中,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发展起着核心的作用。
    (一)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3岁前儿童自我意识已经发展到“自—他分化”阶段,把自己作为主体来认识。幼儿
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上。
    1.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    ·
    2.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向内在品质评价转化。
    3.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4.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向初步客观性评价发展。
(二)道德判断和道德发展过程
1.道德判断的不同阶段
    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前):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还不能作出道德意义上的
判断。
    (2)他律道德阶段(四五岁—七八岁):只注重行为规则;·注重行为后果,不考虑行为
意向和动机。也称为道德现实主义。
    (3)自律道德阶段(~…10岁以后):不盲目服从权威,认识道德规范的相对性;既考
虑行为结果,又考虑行为动机。也称为道德相对主义。
  2.儿童道德发展过程
  柯尔伯格(L.Kohlberg)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又分为两个阶
段,共六个阶段(如表3—,5)。
表3—5  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
(引自王振宇《儿童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儿童道德的发展向着成熟阶段所经历的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只能
决定发展的速度或改变其道德的内容,而不能改变它的发展顺序。
  (三)自立欲求与反抗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自主欲求也逐渐提高。婴儿非常乐意在母亲怀抱中做各种
游戏,可是进入幼儿期就要逐渐拉开与母亲的距离,他们能在母亲身边玩耍,把母亲作为
外在需求的安全基地。他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展,从对母亲的全面依赖状态,向一定程度
的自立发展,并为自己一个人发挥自立的能力而满足和高兴。继而,对周围的事都想当然
地要“我自己做”,对父母的帮助、指示、禁止总要用“不”来反抗。这种现象就是第一反
抗期。这种现象与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紧密联系,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