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种预定倾向。心理要发展起来,还必须有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教育传授人类的文化知识,
同时引导和促进心理的发展。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能够很好地说明教育
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
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这个差异就是
教育所带来的发展,被称为“人为的发展”。诚然,处理得不好的教育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对
心理发展起着促退的作用。教育差别对发展的影响大于遗传差别的影响。
2.教育的效果也取决于选择启发的时期
研究表明,在某些心理过程或心理特征发展的不同时期,教育引导和启发的效果也不
一致。在发展的快速期即将出现前的一段时间效果最好,因此这个时期被称为引导和启发
的最佳有效期,被认为是儿童最易接受有关教育影响的时期(李文馥,1989)。 ·
3.教材和教法应适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教材和教法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适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并使之对儿童的
发展具有适度挑战性,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效果,而且有利于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教
育具有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而选择最适宜的时机、采取最适合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是
十分重要的。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单元 遗传与心理发展
遗传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一)遗传及遗传机制
1.遗传和变异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母生九子,九子有别”,这是中国民间对遗传和变异
现象的形象概括。遗传就是亲代把生物信息传给子代,子代按照所得的信息而发育、分化,
因此子代总是具有和亲代相同或相似的性状。但是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
之间,总是有差异的,这种现象即为变异。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物因素的影响,也重视社会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过程是自我
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不断整合的过程。他以人格特征为标准把个体一生划分为8个阶段,
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见第155页图3—8)。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01岁半),发展的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
希望的实现,儿童获得的积极成果是身体舒适和安全感。
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或称学步期,1岁半一3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
耻感和疑惑,体现着意志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坚持的能力和自
…‘主的能力。
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称游戏期,3'6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
体验着目的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掌握新任务的主动性。
第四个阶段为学龄期(612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
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创造力发展和掌握技能。
第五阶段为青年期(1218岁),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
忠诚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自我同感能力的发展。
第六阶段为成年早期(18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立感,体验着爱
情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亲爱。
第七阶段为成年中期(25—50岁),主要获得生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
现,积极的成果是关怀后代。
第八阶段为成年晚期(50岁以后直到死亡),主要为获得综合的完善感,避免失望和
厌恶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积极的成果为体验完成人生的使命感。
5.列昂节夫以儿童的主导活动为标准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
列昂节夫(A.H.JIeombeB)是前苏联的心理学家,是维果茨基(Ⅱ.C.Blnom3卤)的
学生。维果茨基是苏联儿童心理学的奠基者,他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文化历史的
产物,个体心理发展是在社会中、在人际交往中实现的,并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前苏
联心理学重视活动过程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列昂节夫也是活动理论的一个倡导者,他和厄
里康宁以不同时期儿童的特殊活动类型,即主导活动为依据,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6个年
龄阶段:
(1)直接的情感性交际活动(01岁)。
(2)操作实物的活动(13岁)。
(3)游戏活动(3—7岁)。
(4)学习活动(7—11岁)。
(5)社会公益活动(11—15岁)。
(6)专业的学习活动(1517岁)。
6.施太伦(W.Stem)以种系演化作为分期标准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施太伦主张复演说。他从广义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按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演化历程把
儿童心理发展的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
(1)幼儿期(6岁以前):相当于从哺乳类动物到原始人类的阶段。
(2)意识的学习期(从入学到13岁):相当于人类古老的文化阶段。
(3)青年成熟期(1418岁):相当于近代文化阶段。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对的稳定性,从而表现出与年龄阶段的大体对应关系。但是这种对应关系并不是机械的,
而是相对的。
(3)心理发展与年龄的关系不是因与果的关系
心理是在时间维度上发展,主要由遗传决定的生理成熟程度,即用年龄来表示。个体
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经验与年龄只是大致对应关系,在不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儿童心理
发展水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前或推后,表现出发展中的个别差异和不平衡性。这说明心
理发展与年龄的关系不是因果关系。
(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教育具有引导和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
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来说,遗传素质是它的生物前提,遗传素质为心理发展提供的是
一种预定倾向。心理要发展起来,还必须有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教育传授人类的文化知识,
同时引导和促进心理的发展。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能够很好地说明教育
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
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这个差异就是
教育所带来的发展,被称为“人为的发展”。诚然,处理得不好的教育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对
心理发展起着促退的作用。教育差别对发展的影响大于遗传差别的影响。
2.教育的效果也取决于选择启发的时期
研究表明,在某些心理过程或心理特征发展的不同时期,教育引导和启发的效果也不
一致。在发展的快速期即将出现前的一段时间效果最好,因此这个时期被称为引导和启发
的最佳有效期,被认为是儿童最易接受有关教育影响的时期(李文馥,1989)。 ·
3.教材和教法应适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教材和教法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适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并使之对儿童的
发展具有适度挑战性,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效果,而且有利于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教
育具有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而选择最适宜的时机、采取最适合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是
十分重要的。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单元 遗传与心理发展
遗传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一)遗传及遗传机制
1.遗传和变异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母生九子,九子有别”,这是中国民间对遗传和变异
现象的形象概括。遗传就是亲代把生物信息传给子代,子代按照所得的信息而发育、分化,
因此子代总是具有和亲代相同或相似的性状。但是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
之间,总是有差异的,这种现象即为变异。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2.遗传机制——染色体、DNA和基因
新的生命开始于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的时刻,此时新生命就以包含全部生物遗传
的46个染色体开始自己的生命历程。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一种结构,其主要成分是一种叫
做脱氧核糖核酸的化学物质,简称DNA。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决定着生物体的各
种性状和生物功能,其化学本质是一条很长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链结构。每个人的DNA分
子在结构上都是有差异的。基因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父母的生物特征就是通过基因
传递给下一代的。由于基因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