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纠缠不清。膜原二字,古人多未讲明。夫膜在脏腑之外,肌肉
之里,乃肌肉之里层皮也。俗名膜壑。原乃经穴,六腑皆有之。
经谓横连膜原,言不但邪在脏腑,并横及于肌肉之里,而伏于膜
壑之原,伏甚深矣。亦太阴、阳明所主。所谓少阳,亦犹伏暑之
寒热往来,脾胃升降失职,木郁不达耳。惟脾胃失化,湿浊阻
遏,所以疟必有痰,痰即湿饮。故疟发时能呕出黄涎苦水,其愈
较易。治能开其中焦,化其湿饮,最为先着。观古人清脾,休疟,
四兽等方,无不为开中化痰立法。即久而为疟母,为黄胆、中
满,皆湿热痰浊纠结不化,伤其脾胃所致。即各种疟疾,所因不
同,所治各异,要不离太阴、阳明脾胃也。脾胃一病,痰湿自生。谚云“无痰不作疟”,其信然欤!
卷之一
痢疾门
属性:马 高年下痢,一日夜百余次。舌苔白 ,身热恶心,诊脉
细,饮食不纳,痢下五色,皆为忌款。败毒散法初起的是,然须
人参扶正和胃。若喻氏痢疾门中,五色噤口,不治者多。尚祈商政是荷。
参须 败毒散 陈米(荷叶包) 石菖蒲
苗 湿伤于下,风伤于上,热处于中。湿夹热而成痢,痢下
红血,湿热伤血分也。风夹热而咳嗽,痰稠舌白,风热伤气分也。从手太阴、阳明,一脏一腑立法。
豆豉 荆芥炭 黄芩 薄荷 焦六曲 桑叶 黑山栀 杏仁 桔梗 薤白头 赤芍 通草
孙 湿温邪陷厥阴,下痢色紫后重,左脉沉小,右脉弦大,
舌黄,晡热,是阳明积热内恋,而木来乘土。高年体虚神怯,防其厥脱。
沙参 川连 白头翁 升麻 淡芩 焦六曲 川朴 通草 楂肉 秦皮 葛根 金银花 白芍 砂仁
又 前方升阳明,泄厥阴,以提下陷之邪。今改用败毒法,祛其邪,从表解,即喻氏逆流挽舟之意也。
人参败毒散去薄荷、生姜,加神曲。陈米煎汤代水。
又 舌苔灰黄,腹痛下痢,是阳明湿热积滞。而倦怠音低,
正气大虚,饮食不纳,虑延噤口重症。仍以苦辛寒化肠胃之湿
热,而开通其气,冀其谷进、热和、痢减为妙。
北沙参 川石斛 川连 木香 石菖蒲 川朴 枳实 滑石 白芍 淡芩 焦楂肉 陈皮 荷叶 鲜藕
又 下痢不减,胃气略开。病将半月,高年元气内亏,湿热未化,深恐生变。
沙参 淡芩 川连 川朴 枳实 白芍 广木香 木瓜 西洋参 茯苓 通草 荷梗
又 痢将半月,色如败酱,腹痛后重,舌苔灰黄。湿热胶滞,肠胃不和,纳谷殊少。高年防其虚脱。
西洋参 川连 陈皮 六神曲 谷芽 青皮 当归 白芍 地榆炭 淡芩 砂仁 茯苓皮
又 考治痢方法,因于暑湿热阻滞肠胃者,不出苦辛寒药疏
通理气。若胃不纳者,谓之噤口痢,九死一生。今高年体弱,胃
不纳谷,舌色灰黄,身热腹痛,既不可补,又难用攻,只得宣通化滞,开其胃气。
白头翁汤加枳实、红曲、白芍、青皮、楂肉炭、木香、荷叶蒂、茉莉花蒂、砂仁(半生半熟炒研)、稻叶。
某 红痢日久,脾气必虚,营气必耗。前方理中汤下驻车
丸,颇验。奈轻听人言,服红曲、滑石末,致痢复剧。脉迟缓而
涩,舌薄白而底绛。渴不贪饮,口恶甜味。素体多湿,今脾阳失
运,湿又动于中矣。徐灵胎云∶血痢挟湿者,胃风汤最妙。《医
归·痢疾门》亦采是法。
八珍汤去地、草,加肉桂、升麻、粳米。
渊按∶理中汤温运中阳,驻车丸分导湿热,从脉象迟涩看出。红曲、滑石适与相反。
李 久吃洋烟,脉沉而细。病方三日,微寒微热,头略胀痛,
昼不痢,痢在夜,是属寒邪;而反色赤者,寒伤营也。当以和营散寒、温通阳气为法。勿与常痢同治。
防风根 白术 陈皮 木香 白芍(桂枝三分,煎汤炒) 炮姜 砂仁
服二剂愈,应手之至。
渊按∶脉细肢寒,昼不痢,痢在夜,乃脾阳不能统摄营阴也。
蔡 右脉细弦,木侮土也;左脉细弱,肾水亏也。病由肝气
而起,水不涵木也。兹患下痢赤白,木胜土衰,湿热不化也。华
先生用补中升阳,参入育阴,从本求治,极有见地。鄙意再参温化,乃兼顾脾肾之阳气也。
党参 茯苓 冬术 归身 阿胶 杜仲 白芍 炮姜 木香 川连 神曲 菟丝饼
尤 伏暑挟积,湿热内蕴。胸痞呕恶,发热舌燥。通腑之后,
变为下痢,痢色红白腻冻,饮食不纳,虑成噤口。须得胃开谷纳,痢减不呕为妙。高年颇为重症。
川连 淡芩 白芍 陈皮 青皮 茯苓 焦楂肉 川朴 沙参 砂仁 谷芽 玫瑰花
此病两脉虚濡,脾胃元气大弱,似宜参入扶正为善。然下痢
古称滞下,起于湿热居多,早补早敛,往往受累,此河间苦辛宣
通腑滞之法,所以为痢门必采之方。若补阴阳,治脾胃,多为久痢而设也。
宋 远行伤饥,饮酒伤胃,而成休息下痢。痢经两载不愈,许学士香茸丸最妙。今师其意,变汤服之。
杜仲 菟丝饼 丁香 当归 白芍 炮姜 鹿角霜 木香 茯苓 砂仁
陆 《脉经》云∶代则气衰,细则气少。多指阳气为言。今
下痢而得促脉,脾胃之阳微特着。况形衰畏冷,而小便清长者
乎!惟是下痢赤者属血分,腹中痛为有积,立方从此设想,寻其罅而通之补之,亦治病之机巧也。
附子枳实理中汤送下驻车丸。
薛 先患红痢,续加以疟,又变泄泻,泻止仍痢,两月有余。
脉弦硬,昼无小便,每交子后至辰便痢数次,小溲亦得稍通。此
伏暑湿热蕴于肠胃及厥阴。厥阴之表便是少阳,故先见热痢,后
兼疟象,乃厥阴、少阳表里同病也。疟后大便溏泄者,少阳木邪
侮土也。泻止而疟痢仍作者,胃气强旺,土不受邪,仍还厥、少
两经也。小便少者,阴气亏则渗愈少,当滋其化源也。今清厥阴
之热而举清阳,兼益肾之阴,运脾之湿,从白头翁合胃风汤意。
白头翁汤加防风、白术、白芍、五味子、大熟地、伏苓、神曲、谷芽、北沙参。
渊按∶议论如秋月寒潭,开后学心思不少。方亦精妙。
王 厥阴有寒,肠中有热。少腹冷痛,下痢红粘,身热肢寒,
汗出舌腻,恶心不食,虑成噤口。拟辛通厥阴之寒,苦泄肠中之
热,用姜萸当归四逆汤加香、连、芩、楂主之。
桂枝 白芍 吴茱萸 炮姜 炙甘草 木通 当归 川连 木香 黄芩 楂肉炭 砂仁
渊按∶有热深厥深之象,乃湿热积重遏肠胃,气机不得通化,宜佐通因通用法,使胶粘之邪速去。
范 肝胃不和,湿热积滞为痢。痢延半载,仍脘腹胀痛,恶心。治以苦辛泄肝和胃,佐以分消运化。
川连 茯苓 川朴 木香 楂肉 青皮 陈皮 砂仁 赤芍 白芍
另用驻车丸三钱,乌梅丸一钱,相和服。
又 痢减腹仍痛,肝胃未和也。现值经来,脉弦寒热,血虚木郁。拟养血疏肝。
八珍汤去草,加香附、木香、陈皮、神曲、砂仁。另驻车丸、乌梅丸、归脾丸各一钱,相和服。
张 便痢白腻如水晶鱼脑色,小便不利,少腹偏右板窒。诸
医以为肠痈,固以相似。然考肠痈为病,有寒有热。《金匮》并
出二方,如大黄牡丹汤,苡仁附子败酱散,概可见矣。但此症则属寒积,脉弦紧而数,面色青而不渴,宜用温通。
肉桂五苓散加楂肉、砂仁。
又 温通已效,仍从前方加炮姜、木香。
又 欲溺不爽,溺后气向下坠,便痢白腻虽稀,然腰尻酸
痛如折。全属阳虚气陷之象。仿东垣参入前法。
西党参 升麻 冬术 肉桂 茯苓 泽泻 炮姜 木香 诃子(煨) 砂仁 生鹿角
此方连三剂,大便白腻全无,脾胃已开。按此症并非肠痈,
乃寒积下痢耳。因诸医皆云肠痈,只得委曲周旋,但从肠痈有寒
有热,轻轻转笔,折入温通方法,既不碍医,又与病相合,不得
不然之事也。故志之。
某 休息痢将及五年,腹中块垒时痛,痢下仍兼干粪。脉弦
迟,苔灰白。此虚而有寒积也。《本事方》云∶痼冷在肠胃,泄
泻腹痛,宜先取去,然后调理,不可畏虚养病。此症的是。姑拟
一方备采。信则服之,疑则勿服。
参须(三钱) 熟附子(三钱) 干姜(二钱,炒) 甘草(钱半) 当归(钱半,酒炒)
大黄(三钱,酒炒) 川朴(三钱) 枳实(三钱,土炒) 元明粉(二钱)
共研细末,蜜水泛丸。每日三钱,砂仁汤送下。
渊按∶痢疾湿热未清,早服兜涩,往往延成休息,用温下法
颇为合拍。但大黄分量宜重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