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19-王旭高临证医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旋复花 麦冬 六神曲 黑山栀 赤苓 半夏 豆豉 陈皮 杏仁 竹茹 海蜇 荸荠 枇杷叶 
吴 情志郁结,阳明津液内枯,少阴之气上逆。少腹气上冲咽,咽喉觉胀,纳食哽噎。拟温养津液, 
以降浊阴之气。 
旋复花 代赭石 苁蓉干 枸杞子 橘红 茯苓 川贝 半夏 沉香 鸡冠 地栗 
盛 气郁痰凝,胸中失旷,背寒脊痛,纳少哽噎。甚则吐出。膈症之根。 
旋复花 桂枝 栝蒌皮 杏仁 竹茹 代赭石 薤白头 半夏 茯苓 
又 诸恙仍然,痰稍易出。 
桂枝 栝蒌皮 干姜 薤白头 陈皮 杏仁 旋复花 生鹿角 竹茹 枇杷叶 
又 服温通阳气之药,呕出寒痰甚多,未始不美,惟纳食哽噎之势未除。仍以温通,再观动静。 
川熟附 桂枝 薤白头 半夏 陈皮 杏仁 桃仁 栝蒌仁 姜汁 韭菜根汁 
又 上焦吐者从乎气,中焦吐者因乎积。此纳食哽噎,少顷则吐出数口,且多清水粘痰,是有 
痰积在中焦也。然究属膈症之根。 
川熟附 半夏 瓦楞子 陈皮 苏子 莱菔子 旋复花 白芥子 桃仁 荜茇 
高 坤土阳微湿胜,腹中不和。用平胃、理中合剂。 
平胃散合理中汤。加延胡者,因有瘀凝也。 
某 叠进温中运湿,腹中呱呱有声,朝食则安,暮食则滞,卧则筋惕肉 ,时吐酸水。中土阳微, 
下焦阴浊之气上逆,病属反胃。温中不效,法当益火之源,舍时从症,用茅术附子理中合真 
武法。 
附子理中加茯苓、陈皮、生姜。 
渊按∶水谷不化精微而生酸痰,肝木失于濡润,筋惕肉 ,是肝有燥火也。徒事温燥无益。 
张 胃汁干枯,肠脂燥涸,上焦饮食尽生为痰,不生津血。纳食则吐,痰随吐出。膈症之根渐深, 
高年静养为宜。 
鲜苁蓉(一两) 青盐半夏(三钱) 茯苓 当归 陈皮 沉香 枳壳 
又 津枯气结噎膈,苁蓉丸是主方。 
照前方加炒香柏子仁、陈海蛰、地栗。每日用柿饼一枚,饭上蒸软,随意嚼咽。 
盛 背为阳位,心为阳脏。心之下,胃之上也。痰饮窃踞于胃之上口,则心阳失其清旷,而背常恶寒, 
纳食哽噎,是为膈症之根。盖痰饮为阴以碍阳故也。 
熟附子 桂枝 杏仁 神曲 薤白头 栝蒌皮 旋复花 蔻仁 豆豉 丁香 竹茹 枇杷叶 
渊按∶温中化饮,降逆润肠,不失古人法度。惟豆豉一味不解是何意思。 
孔 先曾呕血,胃中空虚,寒饮停留,阳气不通,水谷不化,食入呕吐酸水,谷食随之而出。脉细肢 
寒,阳微已甚。证成翻胃,虑延脾败难治。 
熟附子 干姜 丁香 橘饼 苁蓉干 九香虫 二陈汤(其中甘草炙黑) 
渊按∶噎膈反胃从呕血而起者甚多。盖血虽阴物,多呕则胃阳伤而不复,不能运水谷而化精微,失 
其顺下之职,始则病反胃,久则肠液枯槁而为膈证矣。 
严 噎膈、反胃,胃脘之病也。上焦主纳,中焦司运,能纳 
而不能运,故复吐出。朝食暮吐,责其下焦无阳。拟化上焦之 
痰,运中焦之气,益下焦之火,俾得三焦各司其权,而水谷熟腐,自无反出之恙。然不易矣。 
旋复花 代赭石 熟附子 茯苓 枳壳 沉香 半夏 新会皮 益智仁 淡苁蓉 地栗 陈鸡冠 海蛰 
仁渊曰∶噎膈证,昔张鸡峰谓神思问病,而有不尽然者。过于谋虑忧思,脾阴伤而肝火起,固有是证。 
而得之呕血过多,或餐凉食冷者不少,是皆脾胃阳伤也。胃阳伤则不化而失其顺降, 
脾阳伤则不运而失其升腾,饮食到胃,精微不化气血津液而变酸水痰涎。中土既失温和松燥,肝胆失其条达, 
郁结不舒,横克脾胃,气结而为痛,逆升而为吐,将稼穑甘味化为木火酸苦之味呕 
出,胸膈稍快。明日再积再呕,久之中焦之气日伤,津液日竭,胃管之口缩小,纳食哽嗌作痛。胃气既失 
顺降,二肠自少灌溉,渣滓留滞不行,加以肝胆郁结之火日加煽灼,大便自然燥而不 
通,甚至经旬始通。通下如羊矢黑粒者,不可治矣。夫噎膈固属难治,而古人治此者亦少精妙之方。云岐子 
九方,劫霸攻克,固不足道。《局方》过于香燥。近惟喻嘉言黄连汤进退之议,深中 
窍要。此外如丹溪五汁安中饮、左金丸等,尚可取法。若大便不通,断不可以硝、黄硬下。要知阳明气降, 
始二肠津液流润,不通自通矣。若夫反胃,即噎膈之根。古人谓食不得入是有火,食 
入反出是无火。盖肝胆相火,郁于胸中,清旷之地,变为燎原之场,胃口被灼,气不得降,致食不能下。 
此不独噎膈,噤口痢亦是此意。若噎膈证如此,则五液被焚,不可为矣。至食入反出, 
虽属无火,乃中宫失温运之职,升降不灵,木火更从而为患,与火不生土,土虚阳衰之无火大异,未可以温 
燥从事。仲景论胸中有寒,丹田有热,与此相近。喻氏黄连汤,即仿其意为之进退。 
治此者能想明孰寒孰热、孰虚孰实,得其机巧,则为良工矣。 

卷之三
三消门
属性:李 稚龄阳亢阴亏,一水不能胜五火之气,燔灼而成三消,上 
渴,中饥,下则溲多。形体消削,身常发热。法当壮水以制亢阳。 
大生地 川连 麦冬 知母 五味子 茯苓 生甘草 生石膏 牡蛎 花粉 
又 夫三消,火病也。火能消水,一身津液皆干。惟水可以胜火,大养其阴,大清其火,乃治本之图。 
病由远行受热,肾水内乏,当救生水之源。 
大生地 沙参 五味子 麦冬 牡蛎 西洋参 桑白皮 蛤壳 天冬 
侯 脾胃虚而有火,故善饥而能食;肝气盛,故又腹胀也。甘寒益胃,甘温扶脾,苦辛酸以泄肝,兼而行之。 
玉竹 川石斛 麦冬 党参 冬术 白芍 吴萸炒川连 茯苓 乌梅 橘饼 
渊按∶深得古人制方之意,而又心灵手敏。 
查 脉沉细数而涩,血虚气郁,经事不来。夫五志郁极,皆从火化。饥而善食,小溲如脓,三消之渐。 
然胸痛吐酸水,肝郁无疑。 
川连 麦冬 蛤壳 鲜楝树根皮(一两,洗) 建兰叶 
又 服药后,大便之坚难者化溏粪而出,原得苦泄之功也。然脉仍数涩,郁热日盛,脏阴日消。 
舌红而碎,口渴消饮,血日干而火日炽。头眩、目花、带下、皆阴虚阳亢之征。当寓清泄于补正之中。 
川连 淡芩 黑山栀 大生地 当归 阿胶 川芎 白芍 建兰叶 
大黄 虫丸,早晚各服五丸。 
渊按∶建兰叶不香无用,徐灵胎论之矣。 
又 诸恙皆减。内热未退,带下未止,经事未通。仍从前法。 
川连 当归 洋参 白芍 女贞子 茯苓 麦冬 丹参 沙 
苑子 大生地 
又 经曰∶二阳之病发心脾,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风消者,火盛而生风,渴饮而消水也。先辈谓 
三消为火疾,久必发痈疽。屡用凉血清火之药为此。自六七月间足跗生疽之后,消症稍 
重。其阴愈伤,其阳愈炽。今胸中如燔,牙痛齿落,阳明之火为剧。考阳明气血两燔者,叶氏每用玉女煎,姑仿之。 
鲜生地 石膏 知母 元参 牛膝 大生地 天冬 川连 麦冬 茯苓 生甘草 枇杷叶 
钱 古称三消为火病,火有余,由水不足也。十余年来常服滋阴降火,虽不加甚,终莫能除。然年逾 
六旬,得久延已幸。今就舌苔黄腻而论,中焦必有湿热。近加手足麻木,气血不能灌溉 
四末,暗藏类中之机。拟疏一方培养气血之虚,另立一法以化湿热之气。标本兼顾,希冀弋获。 
大生地 当归 山萸肉 麦冬 洋参 怀山药 龟板 建莲肉 
猪肚丸三钱,另服,开水下。 
朱 脉左寸关搏数,心肝之火极炽。口干,小溲频数而混浊,此下消症也。久有香港脚,湿热蕴于下焦。 
拟清心肝之火,而化肾与膀胱之湿。 
大生地 川连(盐水炒) 牡蛎 黄 茅术 麦冬 赤苓 黄柏(盐水炒) 蛤粉 升麻 
猪肚丸,每朝三钱,开水送。 
庞 胃热移胆,善食而瘦,谓之食 。大便常坚结而不通者,胃移热于大肠也。胆移热于心,故又 
心跳,头昏。今拟清胃凉胆为主,安神润肠佐之。 
鲜石斛 淡芩 郁李仁 火麻仁 枳壳 枣仁 栝蒌皮 龙胆草 茯神 猪胆汁 
另更衣丸一钱,淡盐花汤送下。 
此病服此方五、六剂后,用滋阴如二地、二冬、沙洋参等煎胶,常服可愈。 
渊按∶此似消非消之证。胆腑郁热移胃,传所不胜,故用苦寒直泻胆火。 
方 脾阴虚而善饥;肾阴虚而溲数。肝气不舒,则腹中耕痛;胃气不降,则脘中痞窒。此二有余二不 
足也。然有余不可泻,不足则宜补;肾充则肝自平,脾升则胃自降耳。 
党参 怀山药 五味子 茯神 麦冬 冬术 大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