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73-伤寒证治准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际一寸旁三分各三凡六 巅上一总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池二天柱一(内经云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若气口人迎皆静者勿 
刺也人迎谓结喉动脉也)王太仆注素问五十九刺云刺头上五行五行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谓头中行上星总会前项百会后 
顶五穴头第二行两旁五穴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十穴第三行两旁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十穴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 
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 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 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五脏俞旁五此十者 
以泻五脏之热也(谓背第五行两旁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十穴也) 
x附x 
x云x 伤寒汗下不愈而过经其证尚在而不除者亦温病也经曰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随其经之所在而取之如 
太阳证汗下后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浮者太阳温病也如身热目疼汗下后过经不愈诊得尺寸脉俱长者阳明温病也如胸胁痛 
汗下后过经不愈诊得尺寸脉俱弦者少阳温病也如腹满嗌干诊得尺寸脉俱沉细过经不愈者太阴温病也如口燥舌干而渴诊 
得尺寸俱沉过经不愈者少阴温病也如烦满囊缩诊得尺寸俱微缓过经不愈者厥阴温病也是故随其经而取之随其证而治之 
如发斑乃温毒也 
x汪x 愚谓温与热有轻重之分故仲景云若遇温气则为温病更遇温热则为温毒热比温为尤重故也苟但冬伤于寒至春而 
发不感异气名曰温病此病之稍轻者也温病未已更遇温气变为温毒亦可名曰温病此病之稍重者也伤寒例以再遇温气名曰 
温疫又有不因冬月伤寒至春而病温者此特感春温之气可名曰春温如冬之伤寒秋之伤湿夏之中暑相同也以此观之是春之 
病温有三种不同有冬伤于寒至春发为温病者有温病未已更遇温气则为温病与重感温气相杂而为温病者有不因冬伤于寒 
不因更遇温气只于春时感春温之气而病者若此三者皆可名为温病不必各立名色只要知其病源之不同也 
x升麻解肌汤方x 治伤寒温病天行头痛壮热 
葛根(一两) 麻黄(去节汤泡七钱半) 黄芩 芍药(各半两) 桂心 甘草(炙各二钱半)上 咀每服四钱水 
一盏半枣一枚煮八分服日三三四日不解脉浮者宜重服取汗脉沉实者宜下之 
x升麻葛根汤x 治大人小儿时气温疫头痛发热及疮疹已发未发皆可服之 
升麻 芍药 甘草(各二钱半) 干葛(三钱)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x柴胡升麻汤x 治时行瘟疫壮热恶风头痛体疼鼻塞咽干咳嗽涕唾稠粘 
柴胡(去苗) 干葛 荆芥(去梗) 赤芍药 石膏(各一钱半) 前胡(去苗) 升麻 桑白皮 黄芩(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豆豉二十粒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x三黄石膏汤x 
石膏(四钱) 黄芩 黄连(各二钱) 黄柏 山栀仁(各一钱五分) 香豉(百粒) 麻黄(二钱若天寒用三钱) 
甘草(一钱)上作一服用水二钟煎至一钟滤清通口服以衣被覆取汗而愈 

卷七四时伤寒不同
夏为暑病
属性:按中 中暑中热名虽不同实一病也若冬伤于寒至夏而变为热病者此则过时而发自内达表之病俗谓晚发是也又非暴 
中暑热新病之可比或曰新中暑病脉虚晚发热病脉盛 
病治法有清热有解肌 
太阳中热者 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成 汗出恶寒身热而不渴者中风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者中 也白虎 
汤)太阳中 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 
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成 病有在表有在里者有表里俱病者此则表里俱病者也发热恶寒身重疼痛者表中 也 
脉弦细芤迟者中暑脉虚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者太阳经气不足也小有劳身即热者谓劳动其阳而 即发也口开前 
板齿燥者重有热也内经曰因于暑汗烦则喘喝口开谓喘喝也以喘喝不止故前板齿干燥若发汗以去表邪则外虚阳气故恶寒 
甚若以温针助阳则火热内攻故发热甚若下之以除里热则内虚而膀胱燥故淋甚○徐氏曰此条无治法东垣以清暑益气汤主 
之所谓发千古之秘也)太阳中 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亦夏日伤于水水行皮中所致也(成 经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身热 
脉微弱者 也身体疼重者水也夏时暑热以水灌溉而得之○瓜蒂一物散或云五苓散) 
x中 与伤寒相似而异x 
张氏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其风寒湿者皆地之气系浊邪所以俱中足经惟暑乃天之气系清邪所 
以中手少阴心经也其证多与伤寒相似但 与伤寒脉不同耳夫伤寒虽恶寒发热初病未至于烦渴惟暑则不然初病即渴所以 
与伤寒为异也且伤寒之脉必浮盛中暑之脉必虚弱或弦细芤迟者有之经曰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此之谓也 
假如太阳病项背强八八反汗出恶风若当炎暑之时岂不与中 相似惟其不渴故与桂枝加葛汤主之凡居夏秋之令炎暑之时 
必当根据经详审则无差失之患矣 
x汪x 以证言之伤寒恶寒伤热恶热以脉言之伤寒脉盛伤暑脉虚且暑脉虚细与湿痉之脉有相似 
者而证则不同暑则自汗而渴湿则不渴痉则身疼也 
x脉洪身热恶寒为热病x 
活人云夏月发热恶寒头疼身体肢节痛重其脉洪盛者热病也冬伤于寒因暑气而发为热病治热 
病与伤寒同有汗宜桂枝汤无汗宜麻黄汤如烦躁者宜大青龙汤然夏月药性须带凉不可太温桂枝麻黄大青龙须用加减夏至 
前桂枝加黄芩半两夏至后桂枝麻黄大青龙加知母一两石膏二两或加升麻半两盖桂枝麻黄汤性热及暖处非西北之比夏月 
服之必有发黄斑出之失热病三日外与前汤不瘥脉势仍数邪气犹在经络未入脏腑者桂枝石膏汤主之此方夏至后代桂枝证 
用若加麻黄一两可代麻黄青龙证用也若三月至夏为晚发伤寒栀子升麻汤亦可选用之(万历癸卯兴化李氏一婿应举于南京 
时方盛暑伤寒太学生新读仲景书自诧知医投以桂枝汤入腹即毙大抵麻桂二汤乃隆冬正伤寒之药施之温病尚不可况热病 
乎) 
x桂枝石膏汤x 治法见前论有汗脉缓为桂枝证无汗脉紧为麻黄青龙证 
桂枝(去粗皮) 黄芩(各半两) 栀子(三钱) 白芍药 升麻 干葛 生姜(以上各七钱半) 石膏(碎) 甘 
草(炙各一两)上 咀每服五钱半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食顷再服得汗即停后服 
x栀子升麻汤x 治晚发伤寒三月至夏为晚发 
生地黄(切碎半斤) 栀子(十枚劈) 升麻(一两半) 柴胡 石膏(各二两半)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八 
分顿服病不解更服 
x吴x 自夏至以后时令炎暑有人壮热烦渴而不恶寒者乃热病也凡脉浮洪者发于太阳也洪而长者阳明也弦而数者少阳 
也然此发在三阳为可治若脉沉细微小足冷者发在三阴为难治也大抵热病大热须得脉洪大有力或滑数有力乃为脉病相应 
为之可治若小弱无力为之难治若人虚脉弱者宜人参汤与之而扶其元气也不可以攻其热如脉洪身疼壮业无汗烦乱者宜六 
神汤解散发汗则愈或人参羌活散加葛根淡豆豉生姜以汗之轻者只用十味芎苏散汗之亦佳如夹暑加香薷扁豆双解之若兼 
有内伤生冷冻饮料食停滞或呕吐恶心中脘痞闷或恶风或增寒拘急者宜藿香正气散加香薷扁豆葛根以发汗名二香汤若发散热 
不解者在太阳经宜用人参羌活散加黄芩在阳明经宜用升麻葛根汤加黄芩热甚燥渴脉大者白虎汤加人参主之在少阳宜用 
小柴胡汤随证增损治之若夹暑者加黄连香薷主之若热而大便自利小便不利烦渴者五苓散去桂加葛根黄连香薷滑石之类 
主之若表里俱热而自利脉浮数而小便不利者小柴胡汤合四苓散主之若其不解或传经变证或里实可下或阴寒可温或发斑 
黄等证皆从正伤寒条内治之大抵热病一二日泄利腹满热甚者死三四日目昏谵语热盛而脉小者死四五日热盛脉小足冷者 
死五六日汗不出呕吐谵语昏沉脉急促者死六七日舌本焦黑燥者死七八日衄血吐血燥热脉大者死九日发痉搐搦昏乱者死 
凡热病脉促结代沉小者皆难治也热病不得汗而脉躁急者死以得汗而热反盛脉躁急者死也 
x脉虚身热恶寒为中暑x 
治法方论详杂病本门及后条 
x胫冷腹满头痛渴而无热者湿温x 
活人云湿温者两胫逆冷胸腹满多汗头痛妄言其人常伤于湿因而中暑湿热相搏则发 
湿温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治在太阳不可发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聋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变名曰重 如此死者医杀之耳白 
虎加苍术汤主之 
x许x 癸丑年故人王彦龙作毗陵仓官季夏时病胸项多汗两足逆冷谵语医者不晓杂进药已经旬日予诊之其脉关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