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幼科概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幼科概论
作者: 
朝代: 
年份: 


总论
属性:光致所讲幼科,注重在实用二字,不尚虚文。以自己二十余年临证延医之经验,兼采各家学说医理,简易 
明通。于临证实用者,均采集不嫌其浅俗,以求对于病者实用,对症治疗。平日体察小儿所常得的各种病症, 
与成人的病症根本不同,临征延医方法自异。至于小儿又分乳婴与成童,其病症与治法更不能同。成人之病症, 
虽亦不外乎寒热虚实燥湿积滞伤风寒及肺病血病,千头万绪,似觉不易措手,延医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非细 
心体察,加以阅历,潜心研求,真知灼见,不能定症名,用药治疗。然成人能自道病之所在,及身体的痛苦见 
端,再证以望闻问切等手续,自能见到症之象,及症之状,即可定出症之属于内伤外感,及内外兼病。症象即 
得,即可因症用以疗治,似难而实不难。非若小儿之病症,自己既不知病之所在,尤不能自言病之痛苦及症象。 
身体细小,四肢百骸均未长成,不能任猛烈性的药。然小儿又多不易服药,又不能与平常缓性药,使之慢慢而 
愈,如惊风等症,不能稍延者。虽小儿无七情六欲,得病似觉简单,而临证用药则甚烦难,稍有出入,遗害无 
穷,似易而实难也。故幼科另立一门,俗呼为哑科,以望闻切又不能问也。是以非有经验,不足以话幼科,非 
有一二十年之经验不能治幼科病。至于辨指纹诊脉治病不过补助云耳。 


幼科论治
属性:小儿之病,百倍难于方脉。其疾病 痒,不能自言,旁人又不能代言,全恃医之意揣之,揣之不合,杀人 
易如反掌。即揣得当,而小儿纯阳之体,易虚易实,药一过分,变幻百端。此非顶聪明,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未可 
胜任也。至于护惜之深,姑息之至,则饱暖失宜,果物恣食,畏若废药,或求速杂投,则又非医家之咎矣。然揣之之法, 
不过辨其表里虚实寒热。其法与方脉无异,其症亦与方脉同,方脉中之病,小儿亦无不有也。故不能幼科者,或能治 
方脉,不能方脉者,必不能治幼科。 


初生保胎
属性:初生三朝,即用三黄汤解其胎毒。服三四日后,每日投金银花汤至弥月而止,可保其痘稀而少疮疹之患。能 
遇寒冬之月,或小儿体寒质薄,而专用金银花汤亦可。弥月间,声直发搐,撮口脐风,是胎风也,俗名腹里惊。 
因其母,肝气素郁,儿禀受之,再浴时断脐时,或有进风,得外风,则内风动。此症发之太早,泣不出声,泣而 
无泪者,皆难治。治法痰盛者,先治痰,先清火,或用益黄散治之。视其牙龈有泡,急以棉裹指擦破之,用青黛冰 
片略涂口内为妙。至三岁以前,形质微弱,无脉可凭,但察其脉之强弱缓急而已。复更察其食指,寅卯辰三关, 
男左女右。食指近手,第一节为寅关,次节为卯关,上节为辰关。凡儿有病,必有脉纹外见。如现纹在寅关,不 
过卯关者易治,过卯关者难治,过辰关者更难治。若一条纹从寅关直透辰者,必死。其纹青色为风,紫为泻利, 
青紫为肝木乘脾,红则为热。合之唇舌面色,亦可得其大概也。三岁后,六七至为平脉,四五至为寒,九十至为 
困脉,弦急为气不和,沉缓为伤食,促急为虚惊,浮为风,沉细为寒,脉乱者不治。 


外热内热辨
属性:外热与内热不同。外热者,身终日发热,或拘束肢冷,有青涕咳嗽,头痛鼻塞之象,内则脉浮而不渴,此外 
解之症也。不可用凉药,宜荆防散表之,得汗自愈。内热者,如夜热潮热,昼轻夜重,病最缠绵,或口渴,或腹 
胀,或盗汗,其症有因伤食停痞,伏燥伏火,阴虚阳虚等异,宜分别而治,此内解之症也,不可用表药。伤食者, 
保和丸加地骨皮消之;停痞者,和中丸加鳖甲、牡蛎消之;伏燥者,贝母栝楼散润之,伏火者,黄芩芍药汤加 
山栀、丹皮等清之;阴虚者,蒿皮四物汤退之;阳虚者,四君子汤养之。此等热必伤阴,口渐削瘦,成为疳痨,慎之。 


非惊论
属性:方脉中有中寒中暑诸症,时医混以为中风,东垣、景岳以非风别之善矣。幼科有急惊风、慢惊风二症,不惟惊 
字全无干涉,即风字亦未可混称,乃自有惊风之名,而滥以丸子相投,从此小儿之遭其劫者,不知万万矣。试思 
惊字何解,凡受吓者,谓之惊。吓者神魂失守,心神恍惚,惕惕悸动,唯心虚者易犯。此在方脉中亦有之,幼科 
中大惊猝恐一症即此候也。是真惊也,故用药以人参、五味、枣仁、丹参等安神定魄为主,断无有攻痰散风而能 
治惊症者。且风字亦有二义,在外感则为风邪,宜用表散;在内病则为肝风,宜用镇息。今混言之曰风,究竟外 
风乎?内风乎?治外风之药,不可以治肝,治肝风之药,不可以解表,甚矣哉!其混也。盖时俗所谓急惊风者, 
痰火闭也。小儿受暑热,则生火,乳积则生痰,痰火相搏,则血虚而肝失所养。肝主筋,筋脉肝热,则抽搐,故外 
作拘挛,面现青色,是肝燥而风内动,非 
外风也。是痰火闭其窍,而目窜牙紧发厥,非吓惊也。但利其窍,清其火,降其痰,则神醒矣。此症即不医亦能 
自醒,而漫以惊风之名可乎?世俗所谓慢惊风者,脾虚生风也。小儿或吐、或泻,久则脾虚,肝木乘之,手足微 
搐,是内风侮土,非外风也。阳衰神怠,气息短促,是中风脱之,非惊吓也。宜补其脾,回其阳,则土振而木静 
矣。此症不补必死,而谬以惊风名之可乎?故急惊实为火症,慢惊为虚寒症,如水火然。治急惊药,不可以治慢, 
治慢惊药,不可以治急,而世俗竟有以一粒丹名之曰治急慢惊风,欺人乎?欺天乎?兹特并揭之曰非惊,而分为痰火闭 
症,木侮土症,则为实,为虚,各当求其病源而治之,而小儿庶不至于枉死。 


痰火闭症
属性:痰火之症,即俗所谓急惊风也。小儿或感风寒,或积乳食,皆生痰,痰积则化火。或受暑热,亦生火,失于 
清解,则火升而痰亦生。痰火上壅,闭其肺窍,则诸窍皆闭。其症目直气喘,昏闷不醒,且火甚则肝燥筋急,为抽 
搐掣颤,反引窜视而八候生焉。总因痰火郁结,肝风内动而成。当其拘挛弓仰之时,但以手扶,不可用力抱紧, 
伤其经络,致成废疾。起初以通关散开其嚏,得嚏则醒,轻者利火降痰汤,重者清□煎,加石膏、菖蒲、竹茹, 
或抱龙丸,醒后清热养血汤。 


木侮土症
属性:木侮土症,即俗所谓慢惊风也。小儿受暑受寒或伤乳食,皆能作吐作泻,或吐泻交作,久则脾土虚弱,肝木乘 
之。其泻渐见青色,面部痿白带青,手足微搐无力,神气恹恹不振,而慢惊成矣。初起即宜异功散,吐则加藿香、煨姜。 
若病已数日,粪见青色,即加木香,或肉桂。若手足皆冷,脉息微细,唇舌痿白,此将脱之症,宜急用附子理中汤,以 
温中回阳,尚有可救。诸脏之症皆缓,独脾病之变甚速,尽有吐泻一昼夜,而即脱者,甚勿缓视也。 


指纹晰义
属性:幼科指纹总无正论,且游移不定,莫可稽驳。有谓不必用者,有用而至于怪诞不经,诬民惑世者,是皆未中之 
理,所以有用有不用之殊议。请以一得之愚,聊发其要。盖此指纹,与寸关尺同一脉也。按《内经》十二经脉, 
始于手太阴(纹者关旁支也,从手腕后出食指之端,而交通营卫于手阳明太阴之经)即此指纹是也。明如景岳, 
犹谓此纹为手阳明浮络。不知手太阴经起于中府,而终于大拇之少商;手阴明经起于食指,商阳不相值,若无 
此旁支交通营卫,不儿令太阴阳明表里断绝乎?况此脉可诊,人所不知,其迟数代促,与太渊一毫无异。但脉体 
差小,由旁支也。指纹之法,起于宋人钱仲阳,以食指分为三关,寅曰风关,卯曰气关,辰曰命关,其诀谓风 
轻气重命危。虽未必其言悉验,而其义可取。盖位则自下而上,邪则自浅而深,证则自轻而重,人皆可信。只恨 
复出诡异之谬说(惊风门类),致后贤多歧亡羊,反成疑案。予意仲阳宋之名人,以孝见称,岂肯为此误世。 
大抵后之俗子,假托其名而为之者。惟有识者,知其语言鄙俚,证论荒唐,便能弃置不用,如张景岳、夏禹铸 
辈,皆谓可不必用。盖非不用,实恶其妄诞不经,而无可用耳,近世医家不知真伪,不辨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