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葛洪认为:“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为天神,遨游上下,使役万灵,体生毛羽,行厨立至。”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第196页。
故服饵丹砂、玉札、曾青、雄黄、雌黄、云母等皆可令人飞行长生。而“中药养性,下药除病,能令毒虫不加,猛兽不犯,恶气不行,众妖并辟”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第196页。。
第五部分:化化不间——道教外丹黄白术与古代化学思想道教外丹黄白术的崛起和兴盛(5)
再次,葛洪详细地总结和论述了晋代以前的各种丹经、丹法和黄白之方,具体介绍了各种金液、还丹的配方、炼制程序和实验操作方法。
晋代以前成书的有关外丹黄白术著作,大都缺乏详细的丹药配方和具体的实验操作记载。如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虽被道教尊奉为“丹经王”,但他对炼丹方术只看重从理论上论述,缺乏具体方法和实验记载。葛洪在《抱朴子·内篇》的《金丹》、《黄白》卷里,则系统总结了战国以来的炼丹、炼金成就,具体介绍了许多丹经和炼制方法。在《金丹》卷中,记载了《黄帝九鼎神仙经》、《太清丹经》、《五灵丹经》等古代丹经,而且还记载了《岷山丹法》、《务成子丹法》、《羡门子丹法》、《立成丹》、《取伏丹法》、《赤松子丹法》、《石先生丹法》、《康风子丹法》、《崔文子丹法》、《刘元丹法》、《乐子长丹法》、《李文丹法》、《尹子丹法》、《太乙招魂魄丹法》、《采女丹法》、《稷丘子丹法》、《墨子丹法》、《张子和丹法》、《绮里丹黄》、《玉柱丹法》、《肘后丹法》、《李公丹法》、《刘生丹法》、《王君丹法》、《陈生丹法》、《韩终丹法》、《以金液为夷喜巨胜之法》、《小神丹方》、《小丹法》、《小饵黄金法》、《两仪子饵黄金法》等三十多种丹法。
关于炼金术(黄白术),在《黄白》开篇中葛洪首先就指出了当时有《神仙经黄白之方》二十五卷,一千多首。“抱朴子曰:《神仙经黄白之方》二十五首,千有余首。黄者,金也。白者,银也。古人秘重其道,不欲指斥,故隐之云尔”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第283页。。在《黄白》卷中,葛洪详细记载了“武都雄黄法”、“作丹砂水法”、“金楼先生所从青林子受作黄金法”、“治作赤盐法”、“NFDC7里先生从稷丘子所授化黄金法”、“治作雄黄水法”、“小儿作金法”、“务成子法”等多种黄白方。通过葛洪的这些记载,使得晋代以前的许多已失传的金丹文献得以见其梗概,弥补了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之不足。
东晋葛洪金丹道教理论的建立,标志着道教开创时期上层士族道教理论基础的奠定。从此以后,在上层社会里,道教的活动逐步趋于活跃,一些高级士族、贵族纷纷加入道教,道教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些帝王如晋哀帝对道教金丹术也颇感兴趣。据《晋书·哀帝记》记载,晋哀帝司马丕“雅好黄好,断谷,饵长生药,服食过多,遂中毒,不识万机”。
除了这些帝王外,当时在高级士族中雅好服食养性的也不少,晋代的大书法家,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就是一例。
《晋书·王羲之传》云:“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叹曰:“我卒当以乐死。”
南北朝时期道士和帝王热衷于金丹术的事迹亦屡屡见于史书中。据《宋书》载,宋太祖时,梁、益二州刺史刘亮曾“迎武当山道士孙道胤,令合仙药,泰豫元年(472)药始成,而未出火毒”,刘亮服后,“心动如刺,中间便绝”。而萧齐时代的道士陈惠度,颖川人,先后在茅山、南岳等名山炼丹,“炼丹深夜,被鬼所扰,三捣丹炉,运石摧压,唯冥心蟠坐石上,诵《黄庭经》,佩五岳真形图……后丹成,光气满山,明彻远近,后服之,以齐武帝永明三年五月十三日冲天”《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三,《道藏》第5册,第290页。。据《南史·邓郁传》记载,梁代的道士邓郁,荆州建平人也。少而不仕,隐居衡山极峻之岭。立小板屋两间,足不下山。断谷三十余载……梁武帝敬信殊笃,为帝合丹,帝不敢服,起五岳楼贮之。虽然梁武帝对丹药的功效有所畏惧,但邓郁本人却深信不疑。又据《华阳陶隐居内传》,梁武帝曾敕给邓郁九转丹具,令还山营合,丹成开鼎,“邓不以献奉,自饵之,须臾即死”。南朝如此,北朝也不甘落后。北魏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皀十分崇信道教外丹黄白术,曾置仙人博士,立仙坊,煮炼百药以求长生。但同样由于惧怕丹药的毒性,于是就“令死罪者试服之,非其本心,多死无验”。此外,据《北史》卷八九中记载,方士张远游曾为北齐文宣帝炼成丹药。文宣帝也不敢服,说:“我贪人间作乐,不能飞上天;待临死进,取服耳。”这简直就是一幕叶公好龙故事的再现,同时也表明了南北朝时期道教外丹黄白术已在朝野上下广为流行,人们已对丹毒有所警觉和认识。
第五部分:化化不间——道教外丹黄白术与古代化学思想道教外丹黄白术的崛起和兴盛(6)
在南北朝时期众多的道教金丹家中,对外丹黄白术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则要数南朝的陶弘景。陶弘景是继葛洪之后中国外丹黄白术史上又一个著名的金丹家和医药学家。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南京)人,生于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公元456年),卒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历经南朝的宋、齐、梁三个朝代。陶弘景自幼勤奋好学,一生中“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据《南史·陶弘景传》,十岁时潜研葛洪《神仙传》,受到熏陶,便对神仙养生之术发生了浓厚兴趣。陶弘景早年曾在齐朝任过诸王侍读之类的闲官,由于宦途颇不遂意,37岁那年便弃官入道,曾师从孙游岳受上清经法与符图,后来便长期隐居句曲山(茅山)潜心修炼。在此期间,梁武帝屡次礼聘不出,但朝廷大事梁武帝仍辄就咨询,书问不绝,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作为一名著名的炼丹家,陶弘景直接从事炼丹活动长达二十年之久,曾数次营合“九转神丹”,最终获得成功,炼成了著名的飞丹:“弘景既得神符秘诀,以为神丹可成,而苦无药物。帝给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后合飞丹,色如霜雪,服之体轻。及帝服飞丹有验,益敬重之。每得其书,烧香虔受”《南史》卷七十六《陶弘景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6册,第1899页。。
陶弘景在外丹黄白术方面著有《合丹药诸法式节度》一卷,《集金丹黄白方》一卷,《太清诸丹集要》四卷,《炼化杂术》一卷等著作。可惜这些金丹著作已全部散佚,这就给后人全面评价陶弘景在道教金丹术发展史上的作用和贡献留下了巨大的困难。关于陶弘景从事金丹活动的事迹和具体的炼丹成就,目前我们只能从他传世下来的一些著作,以及引用过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资料的历代本草学著作中窥见一二。
例如陶弘景在长期炼丹实践中认识到金、银两种金属能和水银化合成汞齐。他指出:水银“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重修政和证类本草》卷四“水银条”。。在这里,陶弘景一方面清楚地说明了金、银两种金属能够和水银形成汞齐的现象,这比汞齐具有可塑性(“成泥”);另一方面又对这类合金镀金镀银的用途首次做了说明。
陶弘景在长期炼丹过程中,对一些炼丹原料的性质、制法、产地都较明确认识。如陶弘景明确说明胡粉(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铅)是“化铅而作”,黄丹(化学成分是四氧化三铅)是“熬铅所作”,都是人工制造出来的。
陶弘景在炼丹实践中还掌握了鉴别钾盐和钠盐的思想方法。他指出,消石(即硝酸钾)以火烧之,紫青烟起,就是真硝石;而燃烧芒硝(硫酸钠)就不会产生这种颜色的烟《重修政和证类本草》卷三“硝石条”:“陶隐居云;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而这个方法和近代分析化学用以鉴别钾盐和钠盐的火焰分析方法是相同的,由此也可窥见陶弘景科学思想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