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28-医医小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受病,寸尺俱长。少阳受病,寸尺俱弦。太阴受病,寸尺俱细。少阴受病,寸尺俱弱。厥 
阴受病,寸尺俱微而缓,故曰脉异。太阳汗不出名伤寒,汗自出名中风。阳明能食为中 
风,不能食为伤寒。少阳耳聋,目赤,胸满,心烦,为中风;头痛,发热,而脉弦细,为 
伤寒。太阴中风,手足自温,伤寒自利,不渴。少阴中风,自利而渴,伤寒欲吐欲寐。厥 
阴中风,舌卷囊缩,伤寒饥不欲食。故曰证专在三阳,脉则浮,三阴脉则沉,其缓紧迟 
细则一。若浮不缓,不紧,而滑数,沉不细,不迟,而濡急,则即风温与湿温之脉。再审 
其证,庶无错误。至于阳证见阴脉,阴证见阳脉,舍从两难,乃系疫证,与寒温异治矣。 
寒本阴邪,何以伤寒证中又有中风?温乃阳邪,何以温证之中,又有湿温?要知阴 
中有阳,阳中有阴。寒证中伤寒是主,中风是宾。温证中风温是主,湿温是宾。湿温与 
伤寒相对待,风温与中风相对待。而疫则有寒有温,温疫是其常,寒疫是其变。知常知 
变,知对待,知宾主,可与言阴阳互根之理矣!彼囿于一偏者,不肆用寒凉,即概用温 
补。曾亦思偏寒偏热之证,不多见耶。 


说寒
属性:寒最要者,表里二字。而表里中,又有兼风兼湿之别。风寒病太阳,湿寒病太阴。伏 
气治少阴,感冒治少阳。第拘标本言,少阴太阳司此气耳。余惟太阴亦多,至少阳阳明 
厥阴三经,即系寒病,每从热化,和解可也。当与前六气参看。 


说温
属性:温热之论,叶香岩寻其源。风湿之分,陈平伯溯其流。厥后吴氏鞠通,祖述叶案,而 
着《条辨》。王氏孟英,宪章平伯,而纂《经纬》。治温津梁诸书备已。然一则界划三焦, 
一则伏气未达,智者一失,殊为二先生惜。今将风湿分两段,持前人言,以明其义,庶长 
夜一灯,不致盲人摸索。 


风温
属性:吴鞠通曰∶风有温有寒。风寒之风,此风从北方来,乃触发之寒风也。最善收引,阴盛 
必伤阳,故首郁遏太阳经中之阳气,而为头痛,身热等证。太阳阳腑也,伤寒阴邪也,阴盛 
伤人之阳也,故曰风寒。风温之风,此风从东方来,乃解冻之温风也。最善发泄,阳盛必伤 
阴,故首郁遏太阴经中之阴气,而为咳嗽,自汗,口渴,头痛,身热等证。太阴阴脏也,温热 
阳邪也,阳盛伤人之阴也,故曰风温。 


湿温
属性:叶子雨曰∶湿温之因有三,阳脉濡而弱,阴脉小而急,此先受暑,后中湿,乃暑邪蒸湿 
者是也。证见两胫冷,腹满,又胸头目痛,妄言,治在足太阴,不可发汗。由先伤于脾,因而 
中,湿热相搏者是也。脉濡弱,舌苔白或绛底,呕逆口干,不能汤饮,胸满闷,身潮热,汗 
出稍凉,少顷又热,此春分后,秋分前,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三气合行,加以天气 
热下降,地气湿上腾,由口鼻吸受,着于脾胃者是也。误治变证,非一端所能尽。夫湿自外 
来,上焦气分受之,潮热,自汗,表之不解,清之不应,宜宣通气分。若冒雨雾,湿留太阴,肌 
表发热,自汗,不渴,不饮,舌苔灰白,粘腻,身虽热,不欲去衣被者,宜解肌和表。论证不清, 
鲜有不偾事者。 


说疫
属性:疫者,役也。犹徭役之谓,多见于旱潦兵燹之余,烈日郁蒸,尸骸之气,与亢胜之气,混 
合化而为厉毒,散漫于天地之间,受之者大则一郡一城,小则一村一镇,互相传染,所感之 
因虽同,所患之证不一。如东坡所论寒湿之疫也,东垣所论虚疫也,吴又可所论湿热相搏之 
疫也,余师愚所论暑燥之疫也,故刘温舒《素问遗篇》有五疫之刺,庞安常《总病论》有五色 
之治,然不可泥也。越人《五十八难》言,伤寒有五,其中风,伤寒,湿温,热病,证脉委曲详 
尽,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盖随其经所在而取之。盖天地 厉之气,不可以常理测, 
不得以常法治。彼见温病,动手发汗,是误以伤寒法治温病。每遇疫病,往往失下,则又是 
以温病法施治于疫,更误之甚矣。 


辨证
属性:x发热x 
寒证发热恶寒者,病发于太阳也。无热恶寒者,病发于少阴也。温疫发热是潮热,非若 
伤寒壮热,初起间有恶风,及次日即口渴畏热。而疫证憎寒壮热,有如瘅疟是已。 
x呕利x 
少阳胆木,挟火披猖,呕是上冲,利由下迫,此谓风温之呕利也。中虚始利,聚饮而呕, 
此湿温之呕利也。若夫胃气不降,肺气不和之呕利,疫多有之。盖或温或疫,凡呕利者,是其 
邪之出路,不可遽止,寒病反是。 
x诸痛x 
头痛目痛,太阳阳明伤寒者不至侧倾难举,温与疫则头痛如劈,两目昏瞀,势若难支, 
骨烦疼,腰如被杖。寒病责在伤阳,温疫责在亏阴。 
x肢冷x 
在寒证是肾阳不通,在温证、疫证是肝阳不宣,所以寒踞少阴,与热伏厥阴有别。 
x鼻衄x 
寒证见之是邪气之将退,温疫见之乃邪气之正进。 
x蓄血x 
寒证当汗不汗,热结膀胱,温疫当下失下,火郁膜原,均有此证。凡发热不退,小便自 
利,其人如狂,而喜忘者皆是。 


治法
属性:寒病宜汗者,是外感之风寒。而中寒则宜温,虽有里证,总以先汗后下为是。温病风温 
慎汗,治当辛凉,湿温禁下,治宜苦寒。疫病表里双解,内外分消,偏汗偏下,两非所宜。 


指南
属性:病证有相类者,不可不辨。湿从寒化曰痹,湿从热化曰痿。中风,寒中衰食饮,热中消 
肌肉。厥冒血厥由风,气厥由痰,煎厥是风,薄厥是热,痛厥是寒,蛔厥是湿。此风痹痿厥相 
类而实殊。重阳者狂,重阴者癫,阴阳相搏者痫,津液两亏者痉,此癫狂痫痉,相类而实殊。 
清不升则呕,浊不降则吐,清浊不分则哕,营卫不和则噫,此呕吐哕噫,相类而实殊。气分 
六聚, 癖是已,血分五积, 瘕是已,此 瘕癖,相类而实殊。虚损宜补精,劳瘵宜攻血, 
蛊宜开肺,膈宜调胃,此蛊膈虚劳,各从其类。 
黄瘅黄汗,湿与风别,脏结脏燥,寒与热分。咳嗽当别痰饮,消渴须分寒水。水逆火逆,少阴 
手足不同。风温湿温,太阴手足各异。九痛七疝,虚实自喜按拒按而定。三冲五郁,燥湿由 
善怒多恐而明。各门别类,毫厘千里,医当辨记,勿谓不然。 


审脉
属性:浮沉以审表里之虚实,迟数以审脏腑之寒热,大小以审邪气之进退,长短以审正气之 
浓薄,滑涩以审血气之盛衰,左右以审生克之顺逆,合望闻问思过半矣。此所云者,聊举一 
隅,是在善悟者,触类旁通可耳。 


附∶游艺志略
属性:x营卫,血气也。何以《内经》或云一昼夜五十周于身,或云一昼夜一周于身?其运 
行之道,生会之理,盍详陈之。x 
答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有三气存乎其间。譬如阴静也。阳动也。所以使其动静者, 
又一也。识此则明三才之指归,知互根之为用矣。营主血,卫主气,然营血何以能循行 
经脉,卫气何以能濡润皮毛?盖血中有气,气中有血,不可斯须之相离,此即阴阳互根之 
理也。请参中西之说以证明之。西士言食入于胃,其精汁有微丝液管吸至颈,过肺入心, 
化赤为血,由总脉管达下焦,散布十二经脉,此即行十六丈二尺,脉道以应漏水百刻,五 
十度周于身之营血也。经言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 
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又言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 
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周营不休,五 
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者是也。人之饮食五味杂投,奚能无毒?其清者,奉心 
化赤为血。其浊者,积于胸中,随经脉中之血气,出诸气街,散布周身,以卫护阳气,故 
谓之卫气。西士言血由脉管之尾,入微丝血管,缠布周身,以充肤热肉。其所谓微丝血 
管者,孙络也。微丝血管之血行遍周身,渐并渐粗,而入回血管。回血管者,络脉也。血 
入回血管,则其色渐变为紫,中含毒瓦斯故也。其管两支,一支向上,一支向下,皆与十二 
经脉,逆顺皆行,至总回管入心右房,由心至肺,呼出毒瓦斯,吸入生气,其血复变为赤。 
从心左房而入总脉管,往来如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