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性:小儿多因饮食之时,忽被惊邪所触而吐,其证频吐青涎,身体发热,心神烦躁,睡卧不宁,古法主先用全蝎
观音散截其风〔如人参、蜜制黄 、炒扁豆、茯苓、莲肉、煨木香、白芷、羌活、防风、天麻、全蝎(去毒)、
炙甘草,共为细末,姜、枣煎汤调服〕。
次用定吐丸止其呕(如丁香二十一粒,蝎梢四十九条,姜制半夏三个,共为细末,令匀煮枣肉为丸,如黍米大,每
服七丸,白滚汤化服)。
〔真按〕小儿因夹惊而吐,古人散剂丸剂,均不宜服,但用朱茯苓钱半,姜汁炒竹茹一钱,天竺黄一钱,
连翘壳八分,生甘草梢五分,先以金银器煎汤,再煎药服。
卷七吐证门
痰饮吐
属性:小儿饮水过多,以致停留胸膈,变而为痰,痰因气逆,遂成呕吐之证,其候头目眩晕,面青,呕吐痰水涎沫也。
古法主香砂二陈汤(如二陈汤本方加藿香、砂仁)。
虚者古方主香砂六君子汤(如六君子汤本方加藿香、砂仁)。
〔真按〕小儿因痰饮而吐,但用化州橘红一钱,炒茯苓钱半,半夏曲八分,藿香叶五分,川朴花一朵,炙
甘草三分,引用北干姜一薄片,虚者加炒党参八分,炒白术一钱。
卷七吐证门
虫吐
属性:小儿虫吐之证有二∶(甲)因胃经热蒸而吐;(乙)因胃经寒迫而吐,皆能令虫不安,扰乱胃中而作吐也,
其证唇色或红或白,胃口时痛时止,频呕清涎。属寒属热,当从阴阳之证辨之。热者,古法主化虫丸(如芜荑、
鹤虱、苦楝根皮、胡粉、使君子肉、槟榔、枯矾,共为细末,面糊为丸)量儿大小与之。寒者,古法主加减理中
汤(如人参、干姜、炒白术、川椒,引用乌梅一个)。
〔真按〕小儿因虫而吐,不但治吐,且当治虫。热者,但用淡竹茹二钱,花槟榔八分,使君子肉一钱,芜
荑三分,雷丸三分,炙甘草五分。寒者,除去淡竹茹不用,加川朴五分,木香五分。
卷七吐证门
虚吐
属性:小儿虚吐,多因胃气虚弱,不能消纳乳食,致成此证。其候精神倦怠,囟门煽动,睡卧露睛,自利不渴,频
频呕吐,古法主丁沉四君子汤(如人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丁香、沉香,引用煨姜)。
〔真按〕小儿因虚而吐,但用炒党参一钱,炒于术钱半,茯苓块钱半,炙甘草五分,丁香八分,引用煨姜二片。
卷七吐证门
实吐
属性:小儿平素壮实,偶而停滞,胸腹胀满,二便秘涩,痞硬疼痛,口渴思饮寒凉,吐多酸臭,古法主三一承气汤
(如芒硝、生大黄、炒枳实、生甘草、浓朴,引用生姜)。
〔真按〕小儿因实而吐,但用油浓朴八分,小枳实八分,飞滑石一钱,生甘草五分,玄明粉一钱,引用灯芯十
茎,生白蜜一汤匙。
卷七吐证门
寒吐
属性:小儿过食生冷,或乳母当风取凉,使寒气入乳,小儿饮之,则成寒吐。其候朝食暮吐、乳食不化,吐出之物,
不臭不酸,四肢逆冷,面唇色白,治当温中定吐。
胃寒者,古法主姜橘散(如白姜一钱,陈皮一两,炙甘草一钱,共为细末)每服一钱,温枣汤调服。
寒甚者,古法主丁萸理中汤(如理中汤本方加丁香、吴茱萸)。
〔真按〕小儿因寒而吐,但用制川朴一钱,广陈皮钱半,丁香五分,北干姜五分,炙甘草五分,引用小红
枣一枚。寒甚者加饴糖一钱。
卷七吐证门
热吐
属性:小儿热吐之证,或因小儿过食煎 之物,或因乳母过食浓味,以致热积胃中,遂令食入即吐,口渴饮冷,呕
吐酸涎,身热唇红,小便赤色,古法主加味温胆汤(如陈皮、半夏、茯苓、麦冬、炒枳实、生甘草、竹茹、姜炒
黄连,引用灯芯)。
〔真按〕小儿因热而吐,自当以清热为主,虽方名温胆,药品本不甚温,然陈皮、半夏二味,究嫌过燥,但
用鲜竹茹钱半,茯苓块钱半,小枳实五分,炒黄连三分,熟石膏钱半,生甘草五分,引用竹沥汁十滴,灯芯十茎。
卷七泻证门
泻解
属性:《经》曰∶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泻泄。夫泄泻无不本于
脾胃,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脾健则胃和,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脾胃
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泻泄作矣。
如肠鸣腹不痛者,是湿,宜用燥渗。
饮食入胃,不能留住,或完谷不化者,是气虚,宜用温补。
腹痛肠鸣,如水声,痛一阵、泻一阵者,是火,宜用清利。
时泻时止,或多或少,是疾枳,宜豁之。
腹痛甚而泻,泻后痛减者,宜消之,体实者宜下之。
脾泻已久,大肠不禁者,宜涩之,元气下陷者,宜用升提。
小儿之泻,多因脾被湿浸,土不胜水而成,然致病之原不同,或乳食停滞,或感受寒暑,或惊邪外触,或脏
受寒冷,或脾
虚作泻,更有飧泻水泻之证,均须详细明辨,因作泻解。
卷七泻证门
伤乳食泻
属性:小儿因乳食过饱,损伤脾胃,乳食不化,故频泻酸脓也,噫臭腹热,胀满疼痛,口渴恶食,小便赤涩,古法
主保安丸消其滞(如醋炒香附、缩砂仁、炮白姜、醋炒青皮、陈皮、三棱、莪术、炙甘草,共为细末,面糊为
丸,量儿大小与之,白汤化下)。
次用平胃汤和其脾(如炒苍术、陈皮、姜炒浓朴、炙甘草、炒麦芽、砂仁,引用姜)。
〔真按〕小儿因伤乳而泻,但用炒麦芽八分,焦谷芽八分,广橘红五分,茯苓块二钱,赤茯苓一钱,炒泽泻
一钱,山楂炭钱半,炙甘草五分。
如因伤食而泻,则用炒枳壳八分,炒神曲一钱,广陈皮一钱,五谷虫八分,炒麦芽一钱,扁豆衣一钱,川朴
花一朵,赤茯苓钱半,炙甘草五分,引用生姜一片。
卷七泻证门
中寒泻
属性:小儿过食生冷,以致寒邪凝结,肠鸣腹胀,时复疼痛,所泻皆澄澈清冷,面色淡白,四肢厥冷,饮食懒进,
古方主理中汤以温中(方见前)。
止泻,古方主诃子散(如面煨诃子、肉豆蔻、土炒白术、人参、茯苓、煨木香、陈皮、炙甘草,共为细末),
每服一钱,姜汤调服。
〔真按〕小儿寒泻,但用炒白术钱半,赤茯苓二钱,白通草五分,结猪苓二钱,白泽泻钱半,引用北干姜二片。
卷七泻证门
火泻
属性:小儿因脏腑积热,或外伤暑热,故泻时暴注下迫,肚腹疼
痛,心烦口渴,泻多黄水,小便赤色,古法主先用玉露饮清其热(如寒水石、石膏、生甘草,共为细末),量儿
大小,温汤不拘时调服,再用四苓汤利其水(如茯苓、白术、猪苓、泽泻,引用灯芯)。
〔真按〕小儿火泻,但用飞滑石三钱,生甘草五分,煎服后,再以云茯苓二钱,生金钱术一钱,结猪苓钱半,
炒泽泻钱半,车前子八分,淡竹叶一钱,引用灯芯七茎,荷叶露半两,冲服。
卷七泻证门
惊泻
属性:小儿因气弱受惊,其候夜卧不安,昼则惊惕,粪稠若胶,色青如苔,古法主镇心抑肝。先以抑脾定惊散定其
惊(如人参、白术、茯苓各三钱,镜面朱砂八分,钩藤二钱,炙甘草五分,共为细末)。每服一钱,灯芯汤调服。
次以养脾丸理其脾(如人参、白术、当归、川芎各三钱,醋炒青皮、煨木香、姜炒黄连、陈皮各二钱,炒神
曲、山楂、缩砂仁、炒麦芽各一钱,共研细末。神曲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陈仓米煎汤化服。
〔真按〕小儿惊泻,若用古之镇惊理脾二方,诚恐肝不能抑,心不能镇,而脾亦不能理,多生变端,盖儿因惊而
始泻,只要化其惊而泻自无不止,方用朱砂拌茯苓钱半,白泽泻一钱,细木通八分,赤茯苓一钱,炒白芍一钱,
引用金银器煎汤,代水煎药。
卷七泻证门
脐寒泻
属性:小儿多因断脐失护,风冷乘入,传于大肠,遂成寒泻之证,其候粪色青白,腹痛肠鸣,古法主先用和气饮温散
之(如苍术、紫苏、防风、赤苓、豆豉、藿香、陈皮、浓朴、炙甘草,引用生
姜、灯芯)。
再以调中汤温补之(如人参、茯苓、藿香、炒白术、炙甘草、煨木香、制香附、缩砂仁,引用煨姜)。
〔真按〕小儿既因脐寒而泻,古方断不宜服。若儿未盈月,但用暖脐膏贴之可愈,不必服药,若泄泻过甚,
但用炒白术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