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60-玉机微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 
上 咀水煎服下血者加地榆 
按此二方手足少阴太阴药也 
局方槐角丸治五种肠风下血痔痿脱肛下血并宜服之 
槐角(炒一两) 地榆 黄芩 当归 防风 枳壳(面炒各半斤)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三四十丸空心米饮下 
按此虽有治风例而性味辛苦寒故从热剂少阳药也 
秘方枳壳汤治便血下血 
枳壳(一两面炒) 黄连(一两以槐花四两同炒去花不用) 
上二味水煎取浓食前温服 
按此又气例药也 

卷十七血证治法
治火之剂
属性:黄连解毒汤 
大金花丸 
方并见火门 

卷十七血证治法
理气之剂
属性:三因茯苓补心汤治心气虚耗不能藏血以致面色黄瘁五心烦热咳嗽唾血 
半夏 前胡 紫苏 茯苓 人参 枳壳(炒) 桔梗 甘草 干葛(各半两) 当归(一两 
三钱) 川芎(三分) 陈皮 白芍(各二两) 熟地黄(一两半) 
上 咀每半两入姜枣煎 
本事槐角散治肠胃不调胀满下血 
苍术 浓朴 陈皮 当归 枳壳(各一两) 槐角(二两) 甘草 乌梅(各半两) 
上 咀每五钱水煎服 
按以上又气血药也然三因方虽云补剂而杂以发表之药姑存之收入此理气例 

卷十七血证治法
补剂
属性:济生鸡苏散治劳伤肺经唾内有血咽喉不利 
鸡苏叶 黄 生地黄 阿胶(炒) 贝母 白茅根(各一两) 桔梗 麦门冬 蒲黄 甘 
草(各半两炒) 
上 咀每四五钱入姜煎 
归脾汤治思虑伤脾不能统摄心血以此致妄行或吐血下血 
白术 茯神 黄 龙眼肉 酸枣仁(各一两) 人参 木香(各半两) 甘草(炙二钱半) 
上 咀每四五钱入枣姜煎 
东垣麦门冬饮子治吐血久不愈者 
五味子(十个) 麦门冬(去心) 黄 (各一钱) 当归身 人参 生地黄(各半钱) 
上 咀水煎服 
金匮赤豆当归散治先血后粪此近血也 
赤豆(浸出芽) 当归 
上二味为散浆水调服 
三因伏龙肝汤治先粪后血此远血也 
伏龙肝(半斤) 甘草(炙) 白术 阿胶 黄芩 熟地黄(各三两) 
上 咀每四五钱水煎服 
发灰散治小便尿血或便前便后亦远近之谓也发灰 
上一味每二钱以米醋二合汤少许服井花水调亦得 
玉屑膏治尿血 
黄 人参(等分) 
上为末用萝卜大者切一指浓四五片蜜淹少时蜜炙干尽蜜二两为度勿令焦点药末吃不以 
时仍以盐汤送下 
按以上诸方平补药也然病体亦有寒热气积等因不同用者自宜求责 

卷十七血证治法
止涩之剂
属性:三因龙骨散治衄过多 
龙骨不以多少研为末以少许吹入鼻中凡九窍出血皆可用 
御药院方麝香散治衄不止 
白矾(枯) 龙骨(粘舌者各另研半两) 麝香(半字) 
上拌匀每先将冷水洗净鼻内然后用药吹入孔内或以湿纸蘸入尤妙 
济生乌梅丸治便血不止 
乌梅三两烧存性为末用好米醋打糊丸如梧子大每七十丸米饮下 
经验方治泻血 
百药煎一两(半两烧为灰) 
上和饭丸如梧子大每三四十丸空心米饮下或作末服三二钱 
又方干柿烧灰饮调下二三钱 
杂方 
试效方治吐血不止以三棱针于气冲出血立愈 
鼻衄不止或素有热而暴作诸药无验者 
以纸一张作八帖或十帖于极冷水内湿过置项中不止仍以热熨斗于湿纸上熨之立止 

卷十七血证治法
灸法
属性:便血不止宜灸等穴 
劳宫(手厥阴经) 
大白(足太阴经) 
会阳(足太阳经) 
三里(足阳明经) 
按血证宜灸等穴详见资生等经兹不备录然火热脉盛实者非所宜也 

卷十七血证治法
通利之剂
属性:拔萃犀角地黄汤治热郁血结上焦寸脉芤 
犀角 生地黄(二两) 黄芩(一两半) 黄连(一两) 大黄(半两) 
上 咀每两水煎食后服之 
桃仁承气汤治血结胸中心下手不可近为中焦蓄血无寒热胸满嗽水不欲咽喜妄昏迷其人如 
狂 
桃仁(半两) 大黄(一两) 甘草(二钱半) 桂 芒硝(各三钱) 
上 咀每两入姜煎服 
抵当汤治下部蓄血即脐下手不可近或其人发狂少腹满硬小便自利大便反黑如狂者在中发 
狂者在下也 
大黄 水蛭(炒各半两) 虻虫(三钱去翅足) 桃仁(三钱) 
上制每五钱水煎服如作丸炼蜜和 
当归导滞汤治跌搏坠击损伤血滞于中 
大黄 当归(等分) 
上 咀每一两或半两水煎服 
按以上血滞证诸方也盖蓄血有上中下之分故药亦随而轻重之也至血热血积阴虚等证例见 
各门兹不详录 

卷十七血证治法
解郁之剂
属性:丹溪越鞠丸治血郁 
桃仁 香附子 红花 抚芎 青黛(等分) 
上为末糊丸每四五十丸食前服 

卷十八
内伤门
属性:按此一门东垣先生内外伤辨法也议论方制精备故不取他书但其间不系内伤法皆节而不 
录内论暑证者附入暑门 

卷十八内伤门
辨脉法
属性:古人以脉上辨内外伤于人迎气口人迎脉大于气口为外伤气口脉大于人迎为内伤此辨固是 
但其 
说有所未尽耳外感风寒皆有余之证是从前客邪来也其病必见于左手左手主表乃行阳二十五度 
内伤饮食及饮食不节劳役所伤皆不足之病也必见于右手右手主里乃行阴二十五度故外感寒邪 
则独左手人迎脉浮紧按之洪大紧者急甚于弦是足太阳寒水之脉按之洪大而有力中见手少阴 
心火之脉丁与壬合内显洪大乃伤寒脉也若外感风邪则人迎脉缓而大或大于气口一倍或两倍三 
倍内伤饮食则右寸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伤之重者过在少阴则两倍太阴则三倍此内伤饮食之脉 
若 
饮食不节劳役过甚则心脉变见于气口是心火刑肺其肝木挟心火之势亦来薄肺经云侮所不胜寡 
于畏者是也故气口脉急大而数时一代而涩也涩者肺之本脉大者元气不相接脾胃不及之脉洪大 
而数者心脉刑肺也急者肝木挟心火而反克肺金也若不甚劳役惟右关脾脉大而数谓独大于五脉 
数中显缓时一代也如饮食不节寒暑失所则先右关胃脉损弱甚则隐而不见惟内显脾脉之大数微 
缓时一代也宿食不消则独右关脉沉而滑经云脉滑者有宿食也 

卷十八内伤门
辨内伤诸证与外感不同
属性:甚哉阴阳之证不可不详也遍观内经中所说变化百病其源皆由喜怒过度饮食失节寒温不适 
劳役 
所伤而然夫元气谷气营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 
其实一也既脾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腑阳气皆绝于外故经言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是 
六腑之元气病也气伤脏乃病脏病则形乃应是五脏六腑真气皆不足也惟阴大独旺上乘阳分 
故荣卫失守诸病生焉其中变化皆由中气不足乃生发耳后有脾胃已受劳役之疾饮食又复失节耽 
病日久事息心安饱食太甚病乃大作概其外伤风寒六淫客邪皆有余之病当泻不当补饮食失节中 
气不足之病当补不当泻举世医者皆以饮食失节劳役所伤中气不足当补之证认作外感风寒有余 
客邪之病重泻其表使荣卫之气外绝其死只在旬日之间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可不详辨乎按阴 
阳应象论云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是八益之邪乃风邪伤人筋骨风从上受之风伤筋寒伤骨盖有 
形质之物受病也紧在下焦肝肾是也肝肾者地之气难经解云肝肾之气已绝于内以其肝主筋肾主 
骨故风邪感人则筋骨疼痛筋骨之绝则肝肾之本亦绝矣乃有余之证也又云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 
六腑是七损之病乃内伤饮食也黄帝针经解云适饮食不节劳役所伤湿从下受之谓脾胃之气不足 
而反下行极则冲脉之火逆而上是无形质之元气受病也系在上焦心肺是也心肺者天之气故难经 
解云心肺之气已绝于外以其心主荣肺主卫荣者血也脉者血之府神之所居也卫者元气也神之别 
行卫护周身在于皮毛之间者肺绝故皮毛先绝神无所根据故内伤饮食则亦恶风寒是荣卫失守皮肤 
间无阳以滋养不能任风寒也皮毛之绝则心肺之本亦绝矣盖胃气不升元气不生无以滋养心肺乃 
不足之证也谓受病之人饮食失节劳役所伤因而饱食内伤者极多外伤者间而有之世俗不知往往 
将元气不足之证便作外伤风寒表实之证而反泻心肺是重绝其表也安得不死乎古人所谓实实虚 
虚医杀之耳若曰不然请以众人之耳目闻见者证之向者壬辰改元京师戒严迫三月受敌者凡半月 
围解之后都人之不受病者万无一二既而病死者继踵不绝都门十有二所每日各门所送多者二千 
少不下一千似此者几三月此百万人岂俱感风寒外伤者耶大抵人在围城中饮食不节乃劳役所伤 
不待言而知由其朝饥暮饱起居不时寒温失所动经两三月胃气亏乏久矣一旦饱食太过感而伤人 
而又调治失宜其死也无疑矣非惟大梁为然远在真 与定间如东平如太原如凤翔解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