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管理中的心理学--陆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规律、思想规律,通过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改善人际关系等方法,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和管理效率。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为搞好人本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如果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手段和成果,找到人类活动的客观规律,管理一定有好办法。古人云:“人事之最难在于知人”。如何使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管理的难题和研究重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动是由思想支配的,思想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人的每个行为都直接或间接、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当需要得到满足,行为结束后,又会有新的需要产生新的动机,引起新的行为。因此,“需要”是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根本动力。做好人本管理工作,首先就要研究和满足人的心理需要。
  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结构的。人们的现实需要主要包括:改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成就的需要、求知成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以上这些需要,物质需要是前提和基础。因此,人本管理工作要重视人的物质需要,贯彻物质利益原则,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调动人的积极性。贯彻物质利益原则,最主要的是要关心群众生活,从多方面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管理者要时刻关心下属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关心他们的工资、奖金、住房、医疗、保险等物质利益。要确立这样的认识,那就是管理工作一旦撇开了人们的物质需要,势必会软弱无力。
  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地位、职业、文化程度、社会关系等的不同,各类人员的需要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因此,管理工作者要善于观察人,了解人的需要,这样才能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采取不同方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调动不同类型的人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力。同时,管理工作还应该通过分析具体人的具体需要来掌握人的行为的规律,以提高对可能出现的行为的预见性和控制力。
  人由于先天素质、后天社会生活及所受教育的不同,他们的心理也各有特点。人的心理是复杂的,又是多变的,而且还具有锁闭性的特征,即心灵深处的东西往往不愿意轻易地暴露。因此,企业的管理工作者只有了解和掌握了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也正是我们出版这本书的初衷,希望通过本书使企业各阶层的管理者懂得一些心理学的理论。这样不仅可以使管理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完善自己,加强自我修养,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工作对象的个性差异,讲究审时度势、“量体裁衣”,使工作更有针对性和预见性,从而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第一篇 自我的心理管理 做好心理准备

  所谓心理管理即是人通过对自己心理的调节,力图保持某种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自我的心理管理从始至终起着一种内部调控的作用。自我管理是人类对自身的管理,是一个人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作为管理者,进行管理活动是工作的重点,这其中除了对员工的管理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管理者还要进行自我的心理管理。也就是说,管理者应该从自己的心理上进行准备和提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管理的水平,把管理工作做好。
  心理准备就是在进行某项行为之前所做的心理管理,就是将自己的心理机能提高到和行为相适应的高度上来,以便行为的顺利实施。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活动之前,首先应该从心理上对所要进行的管理行为做必要的心理准备,在自己的心里有一个预期和提前量,这样才能在管理的过程中将管理行为和管理思想真正贯彻到位。
  做个无私的管理者
  作为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和表现是很重要的,因为员工会将你的行为在潜意识里形成自己的行为标准。而一个管理者首先应该在思想上将所有员工装在自己心里,用一杆秤去衡量所有员工的表现。这就要求作为管理者应该是一个无私的人,一个会将所有员工平等对待的人。这是管理者必须要做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培养。
  一个管理者不可能离开自己的员工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在管理者完成自我的心理管理过程之后,他需要将自己的这个心理能力运用到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去。比如,他要考虑如何把所有员工的心力集中到一起,调动和发挥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协力完成共同的目标。因此,管理者要从心理上认识到其工作的重点应该在员工身上,而不是工作本身。尤其是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他们比那些高层管理者更多地接触到员工。既然是与员工接触,管理者必须首先做到心底无私,在自己的心里将员工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管理者的心既不能偏左,也不能靠右。如果一个管理者不能真正从心理上完成这样的自我管理,那么他就很难要求自己的员工,甚至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反感。因此,管理者必须首先做到“心底无私”,才能赢得“天地宽”。
  在工作中,往往为了工作的需要,管理者要抛开自己的心理偏向,比如手下得力员工的调动,就是一件让每个管理者头疼的事情。因为,本身得力下级就是管理者自己很器重和欣赏的,是从心理上得到认可的,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工作方法自己都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在长期的共同工作中,相互已经建立了心理默契和愉快的工作关系,甚至私下的交情也不错。现在要被突然从你的团队中调走,的确令人苦恼。但是为了工作的整体需要,那么此时就需要你首先从公司的人事部署、经营策略和本部门的工作方针考虑,明确自己的工作需要;再仔细分析下级的工作能力、性质、耐力和其他的潜质;然后,就是你运用自己心理管理能力的时候了,你就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决定取舍。当然,你还必须和你的下级讲清楚,说服他们改变自己的心理趋向,这需要诚恳的态度和心理上的沟通。如果你真的做到了以上的心理准备,那么你就可以开门见山地去说:“这是出于整个公司和工作的考虑,尽管你一直工作很努力,工作成绩也很好,但你对本部门工作的熟悉正是你的优势,何况从整体上和将来的发展考虑,在别的部门更能发挥你的能力。”这虽然总是让人感到难堪,但你要知道,在公事上你应该是对公司负责,而不是对某个下级负责。这自然也与你的心理偏向和个人感情无关,你私下里可以耐心地向他做出更详细的解释,就不至于因此而影响相互的关系。
  我们常说“公事公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心底无私才是你赢得员工认可和尊重的前提。这尤其在你解雇自己得力和喜欢的员工时表现得更加突出。当然要做到公事公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你要放弃自己已经形成的心理认同,进行自我的心理调试和管理,不让你的心理判断影响思想的理性判断。这可能很难,但你必须这么去做,因为,心理判断往往应该服从思想的理性判断。但如果你不能很好地做到,甚至公私不分,那你的下级也会效仿,从而导致公司秩序混乱。不仅如此,员工也会因此对上级产生不信任,并产生反抗的心理。尤其是那些富有正义感的员工,总会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那公司的情况就会更糟糕。
  由此可见,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赏罚分明,在内心不能掺杂任何私人感情。当然,从赏罚的角度来说,人们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一般人都喜欢奖赏而害怕惩罚,但赏罚分明可以让员工士气大增,更容易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这同样也是管理者进行自我心理管理必须经历的过程。
  我们都熟知“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历来都被人们津津乐道,这可以说是赏罚分明的一个典范事例。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很熟知那段历史,当时,街亭是魏蜀两军的必争之地。蜀将马谡熟读兵书,深得诸葛亮的赏识,诸葛亮在心理上已经建立了对马谡的高度认同。当马谡自己力争为先锋去镇守街亭时,诸葛亮明白事关重大,让他立下了军令状,还任命大将王平做他的助手。但是由于马谡并没有完全理解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加上他自己刚愎自用,不理王平等人的劝阻,弃城不守,舍水上山,犯了兵家大忌。结果,魏军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