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炒盐汤或二陈汤探吐之。通则可救。即定后周时。勿进粒米。得食复发。慎之慎
之。集论曰。中暑一证。不过清心利小便。解暑毒。补真气而已。即脉来虚弱。重者伏
匿。喘促逆冷。卒然昏晕。不可用温。此热伤阴气。用温则助阳耗阴。且冬月脉浮紧
浮缓。分中风伤寒。夏月弦紧伤风。弦缓中暑。表疏自汗则脉缓。表致无汗则脉紧
耳。世俗不明。曰夏月阴气在内。大顺为必用之药。夫阴非寒也。阳外而阴内耳。丹
溪云。伏阴在内。阴字有虚之义。作阴冷则误矣。火令之时。烁石流金。何阴冷之有。
孙真人用生脉散。气虚可知也。古人用大顺。非谓伏阴。本治冰果所伤。冷香饮子。
治阳气大虚。多欲厥逆。浆水散治汗多亡阳。脉微欲绝。其余不过清暑益气汤。消
暑十全散。十味香薷饮之类足矣。
薛氏曰。若中 者。乃阴寒之证。法当补阳为主。先哲多用姜、桂、附子。或云 字当
作暑字看。然何不竟用暑字。而滋后人之惑耶。
周禹载曰,薛氏本东垣大顺散而有此说。其乖谬不可胜言。草菅人命。难逃作俑之罪。
卷三·暑病方论
服药总法
属性:伤寒伤暑。温凉诸证。皆邪气欺正气也。用药如对敌。药入则邪渐退。药力尽则邪
复炽。必一服周时。即详势诊脉。药对则日夜连进三五服。以邪退病安为主。此法
惟张长沙伤寒论。孙思邈千金方中载之。孙云。夏月日五夜三服。冬月日三夜五
服。必期病退而后止。如御敌者。愈驱逐愈加精锐。荡平而后班师。此万全之胜算
也。自宋以后不传。故取效寡而活人之功疏。予用此法。屡获神效。
卷三·暑病方论
李东垣暑伤胃气论
属性:刺志论云。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热伤气故也。痿论云。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
则阳气内伐。热舍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能胜火。则骨枯而髓虚。足不任身。发
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此湿热成痿。令人骨乏无力。故治痿独取
阳明。时当长夏。湿热大胜。蒸蒸而炽。人感之。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
气促。肢节沉痛。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膨痞。小便黄而少。大便溏而频。或利
出黄如糜。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不思饮食。自汗体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气不
病也。其脉中得洪缓。若湿气相搏。必加之以迟。病虽互换少瘥。其天暑湿令则一
也。宜以清燥之剂治之。内经云。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炅则气泄。今暑邪干卫。故
身热自汗。以黄 、人参甘温补之为君。甘草、橘皮、当归甘辛微温。补中益气为臣。
苍术、白术、泽泻。渗利而除湿。升麻、葛根苦甘平。善解肌热。又以风胜湿也。湿胜则
食不消。而作痞满。故炒曲甘辛。青皮辛温。消食快气。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以黄
柏苦辛寒。借其气味。泻热补水。虚者滋其化源。以五味子、麦门冬酸甘微寒。救天
暑之伤于庚金为佐。名曰清暑益气汤。
卷三·暑病方论
王宇泰复立清暑益气变证加减法
属性:如心火乘脾。乃血受火邪。而不能升发。阳气伏于地中。地者人之脾也。必用当归
和血。少用黄柏以益真阴。
如脾胃不足之证。须少用升麻。盖升麻乃足阳明太阴引经之药也。使行阳道。自
脾胃中左迁。少阳行春令。生万物之根蒂也。更少加柴胡。使诸经右迁。生发阴阳之气。以滋春之和气也。
如脾虚缘心火亢盛。而乘其土也。其次肺气受邪。为热所伤。必用黄 最多。甘草
次之。人参又次之。三者皆甘温阳药也。盖脾虚肺气先绝。故用黄 之甘温。以益
皮毛之气。而闭腠理。不令自汗而损元气也。上喘气短懒言语。须用人参以补之。
心火乘脾。须用炙甘草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然甘草最少者。恐滋满也。若
脾胃之急痛。并脾胃大虚。腹中急缩。腹皮急缩者。却宜多用。经曰急者缓之之义
也。若从权治。必加升麻以引之。恐左迁之邪坚盛。卒不肯退。反致项上及臀尻肉
添而行阴道。故引之以行阳道。使清气出地。右迁而上行。以和阴阳之气也。若中
满者去甘草。咳甚者去人参。口干嗌干者加干葛。
如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荣血大亏。荣气伏于地中。阴火炽
盛。日渐煎熬。血气亏少。且心胞络与心主血。血减则心无所养。致使心乱而烦。病
名曰 。 者心惑而烦闷不安也。是由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干。乱于胸中。
使周身血气逆行而乱。经曰。从下上者。引而去之。故当加辛温甘温之剂生阳。阳
生而阴长也。或曰。甘温何能生血。又非血药也。曰。仲景之法。血虚以人参补之。阳
旺则能生阴血也。更加当归和血。又宜稍加黄柏。以救肾水。盖甘寒泻热火。火减
则心气得平而安也。如烦乱犹不能止。少加黄连以去之。盖将补肾水。使肾水旺
而心火自降。扶持地中阳气也。
如气浮心乱。则以朱砂安神丸镇固之。得烦减。勿再服。以防泻阳气之反陷也。如
心中痞。亦少加黄连。气乱于胸。为清浊相干。故以陈皮理之。能助阳气之升而分
滞气。又助诸甘辛为用。故长夏湿土。客邪火旺。可从权加苍术、白术、泽泻。上下散
消其湿热之气。湿气大盛。主食不消化。故食减不知谷味。加炒曲以消之。更加五
味子、麦门冬、人参。泻火益肺气。助秋损也。此三伏中长夏正旺之时之药也。
按东垣意见精密。立方中和。清暑益气汤。近世多宗之。然气血虚弱之人。用之最
宜。如遇强壮者。不能取效。且助湿火。不可不斟酌也。
卷三·暑病方论
朱丹溪辨动静二暑
属性:苦暑之时。无病之人。或避暑热。纳凉于深堂大厦。凉亭冷馆。大扇风车得之者。是
静而得之阴证也。其病必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而心烦。肌肤大热无汗。
此为阴寒所遏。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宜用辛温之剂。以解表散寒。用浓朴、紫苏、
干葛、藿香、羌活、苍术之类。若外既受寒。内复伤冰水生冷瓜果者。前药再加干姜、
缩砂、神曲之类。此皆非治暑也。治因暑而致之病也。
按静得动得。分中暑伤暑。此论出自张洁古。后皆因之。夫盛暑之时。炎火若炙。无
之非是。故古人闻避暑而未闻避寒。深堂广厦。正以避暑。安得入而中之。且房室
阴凉。正可护卫阳气。又安得而遏伤之乎。即膏粱深处。必不能无。冒暑应接。其伤
暑者。亦于动中得之耳。老子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一。静即可祛暑。何从而
中也。至于冰水瓜果等寒物。多食自伤脾胃。亦生杂证。谓泻利诸证。内有此物积
聚则可。谓专以此致暑病则不可。若执口得寒物。身犯寒气。同冬时寒病治之。则谬以千里矣。
卷三·暑病方论
方古庵论
属性:寒则伤形。热则伤气。何以言之。人与天地同一橐 。夏月天之气浮于地表。则人
之气浮于肌表。况被盛暑所伤。肤腠疏豁。气液为汗。发泄于外。是表里之气俱虚
矣。不善摄生者。暑热伤于外。生冷戕于中。若之何而能运化也。是以水谷停积。而
为湿热。发为呕吐。为泄泻。甚则吐泻俱作。而挥霍闷乱也。若不即病。湿热拂郁于
内。他日为疟为利之所由矣。今大顺散非治暑热之药。乃治暑月饮凉过多为病之剂也欤。
卷三·暑病方论
王安道中暑中热辨
属性:洁古云。静而得之为中暑。动而得之为中热。中暑者阴证。中热者阳证。东垣云。避
暑热于深堂大厦。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头痛恶寒。身形俱急。肢节疼痛而烦
心。肌肤火热无汗。为房室之阴寒所遏。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大顺散主之。若行
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者。名曰中热。其病必苦头痛。发躁热恶热。扪之肌肤
大热。必大渴引饮。汗大泄。无气以动。乃为天热外伤肺气。苍术白虎汤主之。窃谓
暑热者。夏之令也。大行于天地之间。人或劳动。或饥饿。元气亏乏。不足以御天令
亢极。于是受伤而为病。名曰中暑。亦名曰中热。其实一也。今乃以动静所得分之
何哉。夫中暑热者。固多在劳役之人。劳役则虚。虚则邪入。邪入则病。不虚则天令
虽亢。亦无由以伤之。彼避暑于深堂大厦。得头痛恶寒等证者。盖亦感冒微风。或
静夜着凉耳。不可以中暑名之。其所以烦心与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