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约翰逊的死让医生们意识到,治疗儿童抑郁症并不简单,他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难道治疗比疾病本身还要复杂?自杀只是服用抗抑郁药的潜在危险之一,多个实验结果显示,百忧解类药物可能干扰儿童大脑的正常发育模式。虽然这项研究并未得到决定性证据,但用抗抑郁药治疗儿童抑郁症,很可能是饮鸩止渴。服药后,孩子的症状在短期内可能会得到缓解,但长大后会变得急躁、焦虑,并出现心理障碍。
服用百忧解、帕罗西汀、佐洛复等抗抑郁药,会影响儿童大脑中一种化学物质—— 5…羟色胺的浓度,上述药物都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它们能抑制5…羟色胺在突触间隙的再摄取过程,提高5…羟色胺的浓度。很多科学家赞成儿童服用百忧解等成年人的抗抑郁药物,但也有科学家坚决反对:儿童时期是大脑成形的关键时期,如果这时服用抗抑郁药物,改变了大脑成形,孩子的一生都会受到影响。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精神病学系的临床神经学教授阿米尔?拉兹就是其中一位反对的科学家。他说:“大脑在幼年时期呈指数成长,服用抗抑郁药可能影响或者改变大脑的成形,特别是在应对某些特定因素的时候,比如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干扰儿童大脑中的5…羟色胺不是件好事。”
拉兹的观点得到了另一位科学家的支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萨克勒发育心理学研究所的精神病学教授杰伊?A。金格里奇做了这样的试验:让正常老鼠从小服用百忧解,在它们成年后,再测试它们的压力反应。2004年,他发表了两项试验结果。“它们的确有心理问题,”金格里奇说,“因为它们大脑成形的方式被改变了,而改变的原因是服用了百忧解。”
虽然百忧解是否会影响人类的心理健康,还需要另外的实验来证实,但动物试验已经起到了该起的作用:寻找可能的安全隐患。金格里奇的工作让人们不得不正视儿童使用抗抑郁药物的安全性问题。
爱德华·蒙克:《忧虑》
图片介绍:
作品沿袭了《呐喊》的风格,天空依然滚动着血的波浪,色彩更为稠暗,大地仿佛陷入异样的黄昏,也让作品中的情绪更显压抑。背后奇形怪状的面孔,仿佛喻示作者对人群不可名状的恐惧和陌生感。主角以童年的形象显现,暗示作者对自我心理年龄的认知,或者表达儿童期的伤害,而与《呐喊》中的惊恐挣扎相比,他的黯然眼神更传达出内心的无助。
闪回之四:食人蛛、井底蛙和跑过百年的人
黑暗,浓得化不开。我失败了,在3个月后阿米替林血药浓度达到高峰、副作用也随之登临顶点的时候,我脆弱的心脏,已不能承受夜以继日的狂跳。我决定放弃,我不想要虚假的兴奋、不踏实的快乐,我想要完完全全的健康,回归原来的真实的自我,恢复敏锐、高效、聪明的、思考能力,药物的效果与我的需要如此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第一颗水晶球(鱼肚白色)(10)
只有亲身体会抑郁症,才能理解为什么最坚强的患者也会自杀。抗抑郁药效果就像时灵时不灵的“六脉神剑”,重度抑郁症不仅很难治愈,反而被拖延得越来越重。一年又一年的地狱生活,身心在碾压蹂躏中窒息,远方灰蒙蒙,未来令人绝望。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换了多种副作用小的药物进行控制,我的症状仍像冲破堤岸的洪水,愈发泛滥得不可收拾:身体里有一种极度寒冷的感觉,像是里边包着一块寒冰,当洗澡的时候,寒意更明显浮现出来,浑身打冷战,皮肤起鸡皮疙瘩,这让我宁可忍受肮脏也不敢洗澡。夏天吃西瓜必须热着吃,吃点凉东西就会拉肚子。怕被风吹而不敢出门,着一点凉几天都缓不过来。极度害怕声音,开启易拉罐的响声都会吓我一跳,让我惊魂不定,还逐渐出现了强迫症状—— 手指不停地划圈,必须如此才能安心。
在最严重的时期,我陷入一种唤不醒的自闭,不吃也不动,唯一做的就是闭目养神,对外界置若罔闻。我失去了自己,成了一架空壳子,被抑郁症这只蜘蛛吸干了生命力,知觉仿佛都不属于我,四肢不受指挥,像被丢在沙漠一样遥远。
看到璀璨的星空,我也不会再为之激动,它们激发不起我的任何感觉,星星在我眼中都是灰蒙蒙的,仿佛不存在。我那曾经的探索宇宙的崇高理想,现在就像一颗冰冻的泪,远远地离开我的视线,隐藏在冥王星轨道之外。
到了1993年,我被埋在抑郁症的井底很深很深,自由的天空只剩下一个小圆点,未来将这样冷寂下去,此生将在痛苦的休眠中终结吗?我已无力去问。家人也跟着受拖累,气氛很压抑,他们脸上难见笑容。就在这个时候,我的姐姐鬼使神差地迷恋上了心理医疗,她去图书馆借阅精神分析图书,要亲自学会心理疗法为我治病。
弗洛伊德?我醒了,朦胧中睁开久闭的双目,不就是犹太三杰中名声最差的那位吗?*大师的光辉思想照亮了东西方,爱因斯坦大师的相对论统治了科学界,而这位老弗,因为“毕业”早、知识体系过时,不懂5…羟色胺的K线图,更不晓杏仁核、海马区为何物,因此孤苦伶仃、郁郁寡欢,被丢在故纸堆里,他创立的精神分析也被拒绝在当代科学研究的学院派门外。
我看见老弗背着医药箱,穿越100年的风尘跑步而来,他还是老样子,紧缩着眉头,一副花白的胡子,脸上写满严肃和沧桑,就像一位从乡下来的老学究。他打开了箱子,潜意识、性、力比多、病态动机、创伤经历、梦……一个个闪光的符号腾空而起,不由分说就要给我演示讲解,“这个……”“不!不!弗老师”,我的脸刷地一下红了,嗫喏地说,“不要给我讲神经症的性动机哦,我还小,听不懂……”
休息·讨论·观察·嘉宾室
解剖心灵病毒
阳光:因为精神科医生的职业,我很关注这方面的科技资讯和出版信息,最近市面上出现多本抑郁症患者的*,洛生你是否了解?我很佩服这些作者的意志,有的因为在写作中回忆刺激内容而抑郁症复发几欲自杀,有的自诉揭开了血淋淋的心灵之痂,我很想知道你在写这本*时是什么感觉?你有没有担心勾起抑郁症复发的压力?
回答:人们说,时间是最好的治疗师,它会抚平一切伤口,这个真理却不适用于神经症心灵。作为一台“生物计算机”,我很奇怪为什么它在保存“伤痛数据”方面做得如此出色,这或许源于亿万年生命演变中为躲避危险而进化出的本能。精神分析的作用是“检测记忆”,彻底医好所有的伤口,记忆里会留下伤疤,但不再有痛感。如果一个痊愈患者细致地讲述患病过程,有复发的感觉或者“心在流血”,那说明他(她)的记忆中仍留存大量刺激性内容,没有被清理干净,那么这种痊愈是不彻底的。我写这本书是将自己当作一个研究标本,从心灵感知的内部视角写出对心理医疗治愈神经症的观察,它是透明的,一场奉献给读者的“开放式手术”,我把它看作有趣的科学实验(尽管曾经如此痛苦)!写作它时我有点神经质,生怕遗漏细节,看来还是有点影响吧,再次感谢你的关注与关心!书包网 bookbao
第一颗水晶球(鱼肚白色)(11)
彝夕:于先生你好,我是一个大学生,神经症在大学校园里太常见了,我们宿舍里就有两个患者,我自己高中时也被强迫症困扰过,现在还偶有焦虑发作。心灵是一个主宰思维和理性的器官,心灵的疾病真的可以用理性本身来医治吗?在我看来这不是医学而是哲学问题,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交锋!我为之着迷和困惑,如何理解可否解答?
回答:即使在心灵这一天然的“唯心主义”领地,我们仍然该坚定唯物主义立场。心灵首先是一个物质存在的器官,是一个地球亿万年生命演化制造出的“生物计算机”,尽管思维、想象、理性是“虚拟形态”,但是它们仍然是储存在“大脑硬盘”,或运算在“自我意识内存”中的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数据信息。“心灵病毒”既可能在每个神经症患者身上发作,也可能在大多数健康人的心灵中潜伏,影响他们的智力和生命活力。你提出的问题,是否可以用心灵的理性医治其非理性(比如抑郁、焦虑、强迫),这是完全可能的。心灵具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调节是神经的基本功能),它自身带有“系统修复工具”,具备“系统自检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