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简明中国神谱大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道故。’
  佛法说‘多闻’,决不是一般广博的学问,如《杂阿含经》卷一说(大正2·5c):‘若闻色,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如是闻受想行识,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
  多闻,是能于色等生厌离等,引向解脱的。五音是出世法,与《杂阿含经》义有关,多闻部是依此而名为多闻的。在这第二阶段,上座与大众部的再分派,都标揭一家独到的教义,作为自部的名称。
  【制多山部】
  梵名Caitya-va^din,或Caitika,巴利名Cetiya-va^da^。印度部派佛教二十部之一,因该部部众住于制多山而得名。又作支提山部、制多部、支提加部、只底舸部、支提罗阿婆、游迦部、摩诃提婆部。据异部宗轮论载,佛陀入灭后二百年顷,外道“大天”(梵Maha^deva)在大众部出家,与该部僧众再度争论“五事”,乃率众自大众部分离而出,形成三部,依住处不同,分别称为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或谓分裂之事应在大天南游宏化数十年之后,承袭大天五事之大众部学者,因思想、住处之长期隔离,乃渐分裂成数派。另据部执异论载,当时分裂为支提山、北山二部;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分部品则载,分为东山住部、北山住部等二部,而未提及制多山部之名。
  有关本部分裂之原因,据异部宗轮论载,系由再议大天五事而起。然据三论玄义载,系因得戒问题而起争论,以致分裂。又异部宗轮论将上座部、大众部等根本二部之分裂,归因于大天五事之争议,其后有同名之大天(贼住大天),以重提五事而引致制多山等三部之分裂;部执异论等书则仅述及贼住大天一人,于根本二部分裂时,未提及另一大天之事。盖大天二人、五事再议等说,有待商榷。
  关于本部之宗义,据异部宗轮论载,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等三部本宗同义,均主张诸菩萨仍然不脱恶趣;纵然供养窣堵波(安置佛舍利之塔),亦不得大果;阿罗汉虽无淫欲烦恼而漏失不净,然有时会遭恶魔将不净置于罗汉之衣。又有关五事及余义门,所执论点多同于大众部之说。(十八部论、四分律疏饰宗义记卷三本、五教章通路记卷十六)
  【说出世部】
  梵名Lokottara-va^da。音译卢俱多罗婆拖、卢迦尉多罗,或卢俱多罗婆地(梵Lokottara-va^din)。又作出世说部、出世间语言部、出世间说部、超出世间家、出世部。为小乘二十部派之一。佛陀入灭后二百年自大众部分出。据异部宗轮论述记所载,此派与说一切有部主张“三世实有”相反,认为世间法但有假名,都无实体,唯有出世法(涅槃等精神境界)方为真实。即以苦、集二谛之世间法为假名,道、灭二谛之出世法为真实。窥基、法藏等以此派配于小乘六宗中之俗妄真实宗。一说此派原与鸡胤部为同一部派,以其认为世间有漏为假,而强调佛之出世无漏,故又称说出世部,后因其说渐有变化,遂成为一独立部派。南传典籍及多罗那他(梵Ta^rana^tha)印度佛教史大众部传、正量部传,与西藏所传清辨(梵Bhavya)第三说中,均未载列此派之名称。(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分部品、异部宗轮论、部执异论、十八部论、三论玄义、俱舍论宝疏卷一、华严五教章卷一)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