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5-医宗金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按】 
可刺,仲景未言可刺何穴。常器之云:可刺足少阴幽门、交信。郭壅曰:可灸。考幽 
门二穴,在鸠尾下一寸,巨阙两傍各五分陷者中,治泻利脓血,刺五分灸五壮。交信 
二穴,在内踝上二寸,少阴前太阴后,廉筋骨间,治泻利赤白,刺四分留五呼,灸三 
壮。两说皆是。 
(图)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按】 
灸之,仲景未言当灸何穴。常器之云:灸太冲。郭雍云:灸太溪。此穴皆不治呕而汗 
出,里急下利,惟幽门主治干哕,呕吐,里急,下利,亦当灸幽门为是。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按】 
灸厥阴,仲景未言当灸可穴。常器之云:可灸太冲。以太冲二穴,为足厥阴之所注, 
凡病诊太冲脉,可决人之生死。其穴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跗间陷者中,动脉应手, 
是其穴也,灸三壮。 
(图) 
伤寒脉促,手足厥者 ,可灸之。 
【按】 
可灸之,仲景未言当灸何穴,常器之云:太冲穴。前条手足厥逆,灸太冲;此条亦手 
足厥逆,亦当灸太冲。 
2 清·吴谦等编··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卷二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属性:『伤寒论』论伤寒,『金匮要略』论杂病,乃仲景全书。『伤寒论』得成无已创注, 
续者五十余家,故得昌明宇内;『金匮要略』人罕言之,虽有赵良、徐彬等注释,但 
其文义古奥,系千载残编错简,颇多疑义,阙文亦复不少,承□袭谬,随文蔓衍,宜 
后人视为迂远,束诸高阁。今于其失次者序之,残缺者补之,博采群书,详加注释, 
俾二书并行于世,庶后之业医者,不为俗说所误,知仲景能治伤寒,未尝不能治杂证 
也。 

卷二
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属性:@@@ 
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 
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 
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 
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府藏,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 
,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 
甘,不遣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 
者,是皮肤藏府之文理也。 
【按】 
此篇乃一书之纲领,前人误编为次篇,先后失序,今冠于首,以统大意。 
【注】 
五常者,五行也。五行之气--风、暑、湿、燥、寒、也;五行之味--酸、苦、甘 
、辛、咸也。夫人禀此而有其形,则藏府日与气味相通,不曰五气,而曰风气者,该 
他气而言也。盖风贯四气,犹仁贯四德,故曰:因风气而生长也。然风气虽能生万物 
,亦能害万物者,盖主气正风,从其所居之乡而来,主长养万物者也,客气邪风,从 
其冲后而来,主杀害万物者也。人在气交之中,其生其害,犹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也。 
天之五气,人得之则为五藏真元之气,若通畅相生,虽有客气邪风,勿之能害,人自 
安和;如不通畅,则客气邪风,乘隙而入,中人多死。然人致死之由,虽有千般疢难 
,大要不外三因:一者中虚,经络受邪,即入藏府,此为内所因也;二者中实,虽感 
于邪,藏府不受,惟外病躯体,四肢九窍,血脉壅塞,此为外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 
,虫兽所伤,非由中外虚实,感召其邪,是为不内外因也。以此三者详之,千般疢难 
,病由悉尽矣。若人能慎养形气,不令客气邪风干忤经络,即适中经络,未传藏府, 
送医治之,自可愈也。四肢九窍,才觉重滞,尚未闭塞,即导引、吐纳、针灸、按摩 
,亦可愈也。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五味各得其 
宜,不使形气有衰,万病疢难无由而入其腠理矣。腠者,一身空隙,血气往来之处, 
三焦通会真元之道路也。理者,皮肤藏府,内外井然,不乱之条理也。 
【按】 
正风者,从八方应时而来,相生和缓之主气也;邪风者,从其冲后而来,相□冲烈之 
客气也。如时当东风而来西风也,所谓后者以已过之时言也。 
【集注】 
赵良曰:人在气交中,秉地之刚柔,以成五藏百骸之形,秉天之阴阳,以成六经之气 
,形气合一,神机发用,驾行谷气,出入内外,同乎天度,升降浮沉,应夫四时,主 
宰于身形之中,谓之元真。外感者,客气也。『灵枢』曰:虚邪不能独伤,必因身形 
之虚而后客之。盖天人之气,各有正、不正,人气正则不受邪,不正则邪乘之;天气 
正则助其生长,不正则害之。人气不正者,由七情动中,服食不节,房欲过度,金刃 
虫兽,伤其气血,尽足以受病也。天气不正者,由四时不和,八风不常,尽足以伤万 
物也。 
@@@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 
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 
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人心,甘入脾,脾能伤肾 
,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 
不行,则肝气盛,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 
再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藏准此。 
【注】 
此承上条受病三因,以明其治。上工,良医也。中工,常医也。已病,已然之病也。 
未病,未然之病也。假如现在肝病,此已然之病也;肝病将来传脾,此未然之病也。 
良医知肝病传脾,见人病肝,先审天时衰旺,次审脾土虚实,时旺脾实则知不受肝邪 
,不须补脾,直治已病之肝,若时衰脾虚,则知肝必传脾,先补未病之脾,兼治已病 
之肝。彼常医不晓四时所胜,五藏相传之理,见肝之病,惟泻已病之肝,不知补未病 
之脾也。上工不但知肝实必传,脾虚之病,而且知肝虚不传,脾虚反受肺邪之病,故 
治肝虚,脾虚之病,则用酸入肝,以补已病之肝,用焦苦入心,以助不病之心,用甘 
入脾,以益不实之脾。使火生土,使土制水,水弱则火旺,火旺则制金,金被制则木 
不受邪,而肝病自愈矣,此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化生不病之理,隔二、隔三 
之治,故曰: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然肝虚则用此法,若肝实则不用此法也。中工不 
晓虚实,虚者泻之,是为虚虚;实者补之,是为实实,非其义也。上工知其虚实,补 
其不足,损其有余,是其义也。其余四藏,皆准此法。伤字,作制字看。 
【集注】 
徐彬曰:假如肝经之病,肝木胜脾土,知邪必传脾经,治宜实脾为先,此脾未病而先 
实之,所谓治未病也。不忧本藏之虚,而忧相传不已,其病益深,故先以实脾为急务 
也。 
程林曰:经云: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所谓因者,乘其机也 
。治未病者,谓治未病之藏府,非治未病之人也。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使土旺则能 
胜水,水不行则火盛而制金,金不能干木,肝自愈矣。此治肝补脾,治未病之法也。 
高世栻曰:实脾专为制水,使火盛金衰,肝不受制,则肝自愈,其理甚精微,故曰: 
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 
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 
:腹中冷,苦痛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 
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 
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注】 
气色见于面部,而知病之死生者,以五气入鼻,藏以五藏,其精外荣于面也。色者, 
青、赤、黄、白、黑也。气者,五色之光华也。气色相得者,有气有色,平人之色也 
,即经云: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