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5-医宗金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性:〔伤寒所致〕太阳病,痉湿暍,此三种,宜应别论。 
【按】 
「伤寒所致」四字,甚无所谓,当删之。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按】 
反恶寒之「反」字,衍文也,刚痉证应恶寒,非反也,当删之。 

卷二伤寒论注正误存疑全篇
霍乱篇正误
属性:恶寒脉微而复利,「利不止亡阳」〔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 
【按】 
利止亡血,如何用大热补药?利止应是「利不止」,亡血应是「亡阳」,当改之。 

卷二伤寒论注正误存疑全篇
辨可下篇正误
属性: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大」〔微 
〕而涩,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按】 
尺中「微」字,当是「大」字,若是「微」字,断无可下之理,当改之。 

卷二伤寒论注正误存疑全篇
平脉法正误
属性: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大去小」〔脉来头小本大〕,故名覆, 
病在表也。「上微小者为阴盛」〔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小者为阳盛」〔下 
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按】 
脉来头小本大,当是「脉来大去小」。上微头小者,当是「上微小者为阴盛」。下微 
本大者,当是「下微小者为阳盛」。始与上下之义相属,当改之,补之。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荣气盛名曰章,高章相抟,名曰纲。卫气弱名曰惵,荣气弱名曰 
卑,惵卑相抟,名曰损。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迟缓相抟,名曰「强」。〔 
沉〕 
【按】 
名曰沉之「沉」字,应是「强」字,玩下文可知,当改之。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 
生,血满,肌肉紧〔薄鲜□〕,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 
【按】 
「薄鲜□」三字,不成句,应是衍文,当删之。 
北方肾脉,其形何似?师曰:肾者水也,名曰少阴,其脉沉滑,是肾脉也。肾病自得 
沉滑而濡者,愈也。 
【按】 
东南西方,皆有其文,惟缺北方,仿经文补之 。 
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师曰: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 
,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 
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 
【按】 
「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二句,与上下之义不属,当是错简。 
阳脉「濡」〔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弱」〔沉〕者,荣气 
微也;其脉「濡」〔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 
【按】 
阳脉浮,其脉浮之二「浮」字,当是「濡」字,若是「浮」字,则与卫气衰,汗出如 
流珠之义不属。其脉沉之「沉」字,当是「弱」字,若是「沉」字,则与血虚荣气微 
之义不属,当改之。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 
脉「自」〔不〕和,处言已愈。 
【按】 
不和应是「自和」,若不和 ,如何言愈?当改之。 

卷二伤寒论注正误存疑全篇
辨脉法正误
属性: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阳盛则促,阴盛 
则结,此皆病脉。〔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动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 
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 
【按】 
「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动,至名曰结阴也」数语,文义不顺,且前论促结之脉已明 
,衍文也,当删之。 
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发热」〔汗出〕,阴动则「汗出」〔发热〕,形冷恶寒 
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按】 
阳动则「汗出」二字,当是「发热」二字;阴动则「发热」二字,当是「汗出」二字 
。阳加于阳,岂有汗出之理?『素问』曰:阳加于阴,谓之汗,遵经移之。 
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人」〔入〕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 
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 
【按】 
紧去入安之「入」字,当是「人」字,人安谓不吐利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二 
句,与上下文义不属,应是衍文,当改之,删之。 
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热」〔虚风为热虚为寒〕,风「热」〔虚〕相搏,则洒淅 
恶寒也。 
【按】 
数为虚之「虚」字,应是「热」字。「风为热,虚为寒」二句,应是衍文。风虚相抟 
之「虚」字,亦应是「热」字。当改之。 
寸口诸微亡阳,诸濡「卫虚」〔亡血〕,诸弱「荣虚」〔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 
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 
【按】 
诸濡亡血,当是「诸濡卫虚」,诸弱发热,当是「诸弱荣虚」。濡、浮而无力,候阳 
虚也,岂有亡血之理?弱、沉而无力,候阴虚也,岂止发热而已,当改之。 
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 
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着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 
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 
,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 
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血亡也〕 
【按】 
「又阴迟涩,故知血亡也」二句,与上文义不属,衍文也,当删之。 
寸口脉弱而迟,弱者「阳」〔卫〕气微,迟者「脾」〔荣〕中寒,「阳气微,脾中寒 
」〔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按】 
条末「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句,此是论脾胃,不关荣卫。故弱者卫气微,当是 
「阳气微」;迟者荣中寒,当是「脾中寒」;上下文义始属。荣为血,岂有血寒发热 
之理?卫为气,气微者,皆不成文,今悉易之。当是「阳气微,脾中寒者心内饥」, 
阅下条言胃气有余自知,当改之。 
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 
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沉而滑」〔弦 
而浮〕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尿脓也。 
【按】 
「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二句,与上下文义不属,当删之。少阴脉弦而浮,岂可 
谓如经乎?当改「沉」、「滑」二字。 
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入」〔化〕,涩则「不得小便」〔食不得入〕, 
名曰关格。 
【按】 
水谷不化之「化」字,当是「入」字,若是「化」字,是能食也,何名曰格?「食不 
得入」当是「不得小便」,若有小便,是水道通也,何名曰关?悉改之。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抟,肠鸣而转,转即 
气动,膈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痛」〔虚〕也。 
【按】 
阴肿大而虚之「虚」字,应改「痛」字,细玩自知。 

卷二伤寒论注正误存疑全篇
太阳上篇存疑
属性: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若灌之,其热被却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 
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 
自覆者,若水以噀之洗之,益令热被却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 
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卷二伤寒论注正误存疑全篇
太阳下篇存疑
属性:太阳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 
,十余日,振憟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 
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小盒饭数,而反不数,及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 
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 
大热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