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5-医宗金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 
名曰沉之「沉」字,当是「强」字,玩下文自知。 
【注】 
此详上条,脉之来去盛衰之状也。寸口,通指寸、关、尺而言也。卫主气为阳以候表 
,荣主血为阴以候里。脉随指有力上来,卫气盛也,谓之高;脉随指有力下去,荣气 
盛也,谓之章。高者长盛也,章者分明也。高章相合,名曰纲,纲者以荣卫俱有余, 
有总揽之意也。脉随指无力上来,卫气弱也,谓之惵;脉随指无力下去,荣气弱也, 
谓之卑,惵者恍惚也,卑者缩下也。惵卑相合,名曰损;损者,以荣卫俱不足,有消 
缩之意也。若高章、惵卑之脉,与不疾、不徐缓迟之脉同见,则为盛者不过,弱者不 
衰,皆名和脉。强者,即下文所着是也。 
@@@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 
生,血脉满,肌肉紧,薄鲜□,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 
【按】 
「薄鲜□」三字不成句,应是衍文,当删之。 
【注】 
此承上条,以释「强」字之义。言凡人禀阳气盛,则得高章之盛;禀阴气盛,则得惵 
卑之弱,此平人之常。若能兼见缓迟平脉,斯为阴阳相抱,荣卫相和,始名曰强。强 
者即色鲜颜光,血满肉紧之谓也。 
【集注】 
方有执曰:缓以候胃,迟以候脾。阳气长者,言胃气有余也。颜色声音毛发,皆阳也 
。鲜,丽也。光,辉也。商,清也。长,美也。形容胃阳之有余也。阴气盛者,言脾 
气充足也。骨髓生,血脉满,肌肉紧,骨髓血肉皆阴也,形容脾阴之充足也。相抱, 
言和洽也。俱行,言周流也。相搏,言合一也。极言二气得其和平,皆由脾、胃盈余 
之所致,必如此,则其人之健王而强壮可知,故曰:强也。 
@@@ 
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注】 
上条以脉之盛衰,候人之强弱,此条以脉之浮中沉,分人之皮、脉、肉、筋、骨,以 
候五藏之诊法也。心肺俱浮,肝肾俱沉。以皮之浮、脉之浮而别心肺之浮也;以筋之 
沉、骨之沉而别肝肾之沉也。脾主肌肉,在浮沉之间,故候中也。肥人肌肤厚,脉当 
沉;瘦人肌肤薄,脉当浮,今肥人脉反浮,瘦人脉反沉,故当责其病在何藏也。 
【集注】 
方有执曰:责,求也。肥人当沉者,饥肤厚,其脉深也,故求其病于浮。瘦人当浮者 
,肌肤薄,其脉浅也,故求其病于沉。 
@@@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可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 
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 
;按之至骨者,肾气也。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 
,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脉来,至为难治。 
【注】 
此承上条详言皮、脉、肉、筋、骨,各有所主,以候五藏之病也。菽,豆也,约略轻 
重言之,非谓有其形也。『难经』曰: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六菽之 
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九菽之重,与肌肉相等者,脾部也;十二菽之重,与筋 
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之来疾者,肾部也,各随所主之部,以候藏气也。至于 
寸口、关上、尺中,亦各有所主之位,以候藏气。左寸心也,右寸肺也,左关肝也, 
右关脾也,尺中肾也,今特举肾藏之部例之,以概其余也。假令下利而甚,元气暴夺 
于中,寸口、关上、尺中全不见脉,法当死;其不死者,必是尺中时有一小见之脉也 
。再举头者,谓一呼再起头,一吸再起头,合为四至也。夫尺中时一小见之脉四至, 
则是肾间生气之源未绝,即下利未止,尚为易治。若一息二至,名曰损脉,是气衰无 
胃,故为难治也。 
【集注】 
程知曰:『难经』三菽、六菽之说,盖言下指轻重有差等,以候五藏之气也。又云: 
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者,是胃之阳气已绝也。『难经』以损脉为阳气下 
脱之脉,故曰损脉,至为难治也。 
@@@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藏,假令脉迟,此为在藏也。 
【注】 
寸口,通指三部言也。此以浮、沉、迟、数,候人表、里、藏、府之诊法也。浮者, 
皮肤取而得之脉也,浮主表,故曰:浮为在表。沉者,筋骨取而得之脉也,沉主里, 
故曰:沉为在里。数者,一息六至之脉也,数主阳,府属阳,故曰:数为在府。迟者 
,一息三至之脉,迟主阴,藏属阴,故曰:迟为在藏。假令诊其人脉迟,此为病在藏 
,举一迟脉以例其余也。 
【集注】 
程知曰:躯壳之外,荣卫为表,躯壳之内,藏府为里,故以浮沉别之。诸阳虽皆属府 
,诸阴虽皆属藏,当以迟数别之,然伤寒中之传变,亦有数而入藏,迟而入府者,熟 
读经文自知也。 
张璐曰:此以浮、沉、迟、数,定表、里、藏、府,而全重于「迟为在藏」句,故重 
申以明之。设脉见浮迟,虽有表证,祗以小建中和之,终非麻黄、青龙所宜,以藏气 
本虚也。 
@@@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注】 
此以阴阳同等,发明平人和缓之脉也。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谓浮、中、沉 
,阴阳同等也。名曰缓者,谓和缓之脉也。然缓脉有二义,和缓之缓,脉有力濡柔, 
不大不小,以形状之缓,验二气之和也。至数之缓,脉来四至从容,不徐不疾,以至 
数之缓,验胃气之和也。 
【集注】 
方有执曰:缓有二义,此以相兼言,盖谓气血和平也。 
程知曰:缓有和缓之义,宽缓之义,与浮大相类,不与迟相类。故经谓之浮大而濡, 
不曰浮大而迟也。盖脉之迟数,以至数言,缓急以形状言耳! 
张璐曰:脉虽浮大而濡,按之仍不绝者为缓,若按之即无,是虚脉非缓脉也。 
@@@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 
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 
藏伤,故知死也。 
【注】 
此以下四时五藏平脉、病脉、死脉之诊法也。东方属木,主春令风,在天为风,在地 
为木,在人为肝,故曰肝者木也,名足厥阴经,其脉当弦。若得微弦濡弱而长,此弦 
而有胃,是肝平脉也,病自易愈也;若得微弦而长,而少濡弱和缓,为弦多胃少,肝 
病脉也;若得纯弦而直,无濡弱和缓,为但弦无胃,是肝死脉也。下三藏虽无纯洪、 
纯浮、纯沉之文,省文也,当仿此。 
【集注】 
方有执曰:微非脉名,盖微微之弦,有胃气之谓也。 
魏荔彤曰:微弦不甚弦,且带濡弱,如短促,亦非木之本性,又必兼长脉,是象木之 
柔和而修长,此肝之本脉。肝脉见此,肝藏平脉,如有微疾,亦易愈也。假令纯弦, 
如树木将枯,枝干干硬,故知死也。 
@@@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 
,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脉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脉者,是肺脉也,肺属 
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注】 
二月春令也,毛浮秋脉也,春得秋脉,何以断言至秋当死?盖春肝木旺,秋肺金旺, 
二月肝旺之时,尚得毛浮肺脉,其衰可知,至秋金气愈旺,金乘木,木愈受克则绝, 
故知至秋当死也。余藏皆仿此。 
【集注】 
方有执曰:此以四时脉气属五行生□应病,以主吉凶生死之理,揭一以例其余,所以 
示人持诊之要法也。 
@@@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 
得洪大者愈也。 
【注】 
南方属火,主夏令热,在天为火,在地为热,在人为心,故曰:心者火也,名手少阴 
经,其脉当洪。若得洪大和缓,此洪而有胃,是心平脉也,虽有心病,自易愈也。若 
得洪大而少和缓,此洪多胃少,是心病脉也,若得洪大而无和缓,此但洪无胃,是心 
死脉也。 
【集注】 
方有执曰:其脉洪大而长,应万物盛长之象也。 
@@@ 
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 
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