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5-医宗金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8。 浮沉巳辨; 滑涩当明。 涩为血滞; 滑为气壅。 
【注】此上六脉; 为诸脉之提纲。 以浮沉统诸浮上沉下之部位也; 以 
迟数统诸三至; 六至之至数也; 以滑涩统诸滑流涩滞之形状也。 脉像 
虽多; 然不属部位; 则属至数; 不属至数; 则属形状; 总不外此六脉 
; 故为诸脉之提纲也。 
19。 浮脉皮脉; 沉脉筋骨; 肌肉候中; 部位统属。 
【注】皮脉取之而得者; 谓之浮脉。 筋骨取之而得者; 谓之沉脉。 此 
以上; 下部位而得名也。 凡脉因部位而得名者; 皆统乎浮沉; 故曰部 
位统属也。 心肺俱浮; 以皮毛取之而得者; 肺之浮也; 以血脉取之而 
得者; 心之浮也。 故曰浮脉皮脉。 肝肾俱沉; 以筋平取之而得者; 肝 
之沉也; 以至骨取之而得者; 肾之沉也。 故曰沉脉筋骨。 肌肉在浮沉 
之间; 故曰候中也。 
20。浮无力濡; 沉无力弱; 沉极力牢; 浮极力革。 
【注】浮而无力谓之濡脉; 沉而无力谓之弱脉; 浮而极有力谓之革脉 
;沉而极有力谓之牢脉。 
21。三部有力; 其名曰实。 三部无力; 其名曰虚。 
【注】浮; 中; 沉三部俱有力; 谓之实脉。 浮; 中; 沉三部俱无力; 
谓之虚脉。 
22。三部无力; 按之且小; 似有似无; 微脉可考。 
【注】浮; 中; 沉二部极无力; 按之且小; 似有似无; 谓之微脉。 
23。三部无力; 按之且大; 涣漫不收; 散脉可察。 
【注】浮; 中; 沉三部极无力; 按之且大; 涣漫不收; 谓之散脉。 
24。惟中无力; 其名曰芤; 推筋着骨; 伏脉可求。 
【注】浮; 沉有力; 中取无力; 谓之芤脉。 推筋着骨; 按之始得; 谓 
之伏脉。 以上十脉; 皆以部位而得名者; 故皆统于浮沉也。 
25。三至为迟; 六至为数。 
【注】一呼一吸; 谓之之一息。 一息三至; 谓之迟脉。 一息六至; 谓 
之数脉。 此以脉之至数而得名也。 凡脉因至数而得名者; 皆统乎迟数 
也。 
26。四至为缓; 七至疾脉。 一息四至谓之缓脉; 一息七至谓之疾脉。 
27。缓止曰结; 数止曰促。 凡此之诊; 皆统至数。 动而中止; 不能自 
还; 至数不乖; 代则难痊。 
【注】四至缓脉; 时而一止; 谓之结脉。 六至数脉; 时而一止; 谓之 
促脉。 结促之脉; 动而中止; 即能自还。 若动而中止; 不能自还; 须 
臾复动; 或十至或二; 三十至一止; 其至数不乖; 谓之代脉。 难痊; 
谓不满五十动而止; 合经难痊之死脉也。 以上五脉; 皆以至数而得名 
者; 故皆统于迟数也。 
28。形状如珠; 滑溜不定。 往来涩滞; 涩脉可证。 
【注】形状如珠; 滑溜不定; 谓之滑脉。 进退维艰; 往来滞涩; 谓之 
涩脉。 此以脉之形状而得名也。 凡脉以形状而得名者; 皆统乎滑涩也 。 
29。弦细端直; 且劲曰弦。 紧比弦粗; 劲左右弹。 
【注】状类弓弦; 细而端直; 按之且劲; 谓之弦脉。 较弦则粗; 按之 
且劲; 左右弹指; 谓之紧脉。 
30。来盛去衰; 洪脉名显。 大则宽阔; 小则细减。 
【注】上来应指而盛; 下去减力而衰; 谓之洪脉。 脉形粗大阔然; 谓 
之大脉。 脉形细减如丝; 谓之小脉; 即细脉也。 
31。 如豆乱动; 不移约约。 长则迢迢; 短则缩缩。 
【注】其形如豆; 乱动约约; 动摇不移; 谓之动脉。 来去迢迢而长; 
谓之长脉。 来去缩缩而短; 谓之短脉。 以上八脉; 皆以形状而得名者 
;故皆统于滑涩也。 
32。浮阳主表; 风淫六气; 有力表实; 无力表虚。 浮迟表冷; 浮缓风 
湿; 浮濡伤暑; 浮散虚极; 浮洪阳盛; 浮大阳实; 浮细气少; 浮涩血 
虚; 浮数风热; 浮紧风寒; 浮弦风饮; 浮滑风痰。 
【注】浮; 阳脉主表。 风邪六气外因之病; 皆从表入; 故属之也。 浮 
而有力; 表实风病也; 浮而无力; 表虚风病也。 迟; 寒脉也; 故曰表 
冷。 缓; 湿脉也; 故曰风湿。 濡; 气虚脉也; 气虚则伤暑; 故曰浮濡 
伤暑也。 散; 气散脉也; 气散则虚极; 故曰浮散虚极也。 浮洪; 阳盛 
脉; 故曰阳盛也。 浮大; 阳实脉; 故曰阳实也。 细; 气少脉; 气少不 
充; 故曰气少也。 涩; 血少脉; 血少枯滞; 故曰血虚也。 数; 热脉也 
;故曰风热。 紧; 寒脉也; 故曰风寒。 弦; 饮脉也; 故曰风饮。 滑; 
痰脉也; 故曰风痰。 
33。沉阴主里; 七情气食。 沉大里实; 沉小里虚; 沉迟里冷; 沉缓里 
湿; 沉紧冷痛; 沉数热极; 沉涩痹气; 沉滑痰食; 沉伏闭郁; 沉弦饮 
疾。 
【注】沉; 阴脉主里。 七情气食内因之病; 皆由里生; 故属之也。 大 
;有余脉也; 故曰里实。 小; 不足脉也; 故曰里虚。 迟; 寒脉也; 故 
曰里冷。 缓; 湿脉也; 故曰里湿。 紧; 寒脉也; 故曰冷痛。 数; 热脉 
也; 故曰热极。 涩; 血滞脉; 故曰痹气。 滑; 痰食脉; 故曰痰食。 伏 
; 痛甚不得吐泻脉也; 故曰闭郁。 弦; 饮脉也; 故曰饮疾。 
34。濡阳虚病; 弱阴虚疾; 微主诸虚; 散为虚剧。 
【注】濡; 为阳分无力脉; 故主诸阳虚之病。 弱; 为阴分无力脉; 故 
主诸阴虚之病。 微; 为阴阳血气不足脉; 故主诸虚。 散; 为元气散之 脉; 故曰虚剧也。 
35。革伤精血; 半产带崩。 牢疝症瘕; 心腹寒疼。 
【注】革; 内空之脉; 故主男子亡血; 伤精之病; 妇人半产; 崩。 带 
之疾。 牢; 内坚之脉; 故主诸疝; 症瘕; 心腹寒冷; 疼痛之病也。 
36。虚主诸虚; 实主诸实; 芤主失血; 随见可知。 
【注】虚; 为三部无力脉; 故主诸虚。 实; 为三部有力脉; 故主诸实 
。芤; 为营空之脉; 故主失血。 然此三脉; 皆随所见之部位; 可知其 
上下; 内外之病也。 
37。迟寒主脏; 阴冷相干; 有力寒痛; 无力虚寒。 
【注】迟; 阴脉也; 脏属阴; 故主之。 凡阴冷之病; 皆属之也。 有力 
为寒实作痛; 无力为寒虚痛也。 
38。数热主腑; 数细阴伤; 有力实热; 无力虚疮。 
【注】数; 阳脉也; 腑属阳; 故主之。 凡阳属之病; 皆属之也。 数为 
阳盛; 细为不足; 故曰伤阴。 有力为实热; 无力为虚热。 数亦主疮; 故曰虚疮。 
39。缓湿脾胃; 坚大湿壅。 促为阳郁; 结则阴凝。 
【注】缓; 脾胃脉; 又主湿邪; 故缓主湿邪脾胃之病。 若搏指坚大; 
则为湿邪壅胀之病。 促; 为阳盛而郁之脉; 结; 为阴盛而凝之脉也。 
40。代则气乏; 跌打闷绝; 夺气痛疮; 女始三月。 
【注】代者; 真气乏而求代之脉也。 若不因跌打气闷; 暴病夺气; 痛 
疮伤气; 女胎气阻者; 而无故见之; 则必死也。 
41。滑司痰病; 关主食风; 寸候吐逆; 尺便血脓。 
【注】滑; 阳脉; 阳盛为痰; 故司痰病。 右关候胃; 故主痰食。 左关 
候肝; 故主风痰。 寸候上焦; 故主吐逆。 尺候下焦; 故主便血脓也。 
42。 涩虚湿痹; 尺精血伤; 寸汗津竭; 关膈液亡。 
【注】涩; 血少滞涩脉也; 六脉见之; 则主营虚受湿痹之病。 若两尺 
见之; 则主伤精伤血之病。 两寸见之; 则主汗多津伤之病。 两关见之 ; 
则主噎膈反胃; 液亡结肠之病也。 
43。弦关主饮; 木侮脾经; 寸弦头痛; 尺弦腹疼。 
【注】弦; 阴脉; 阴盛为饮; 弦; 木脉; 木旺侮土; 土虚不能制湿; 
故饮病生焉。 寸弦; 阴乘阳也; 故主头痛。 尺弦; 阴乘阴也; 故主腹 疼。 
44。紧主寒痛; 洪是火伤。 动主痛热; 崩汗惊狂。 
【注】紧; 寒实脉; 故主寒痛。 洪; 热实脉; 故主火伤。 动; 为阴阳 
相搏之阳脉; 故主诸痛; 阳动主发热; 主惊狂; 阴动主汗出; 血崩也 。 
45。长则气治; 短则气病; 细则气衰; 大则病进。 
【注】长者; 气之畅也; 故曰气治。 短者; 气之缩也; 故曰气病。 小 
者; 正气衰也。 大者; 邪病进也。 
46。脉之主病; 有宜不宜; 阴阳顺逆; 吉凶可推。 
【注】病有阴阳; 脉亦有阴阳。 顺应则吉; 逆见则凶。 此以下至其死 
可测句; 凡二十七节; 详分某病见某脉吉; 某病见某脉凶也。 
47。中风之脉; 却喜浮迟; 坚大急疾; 其凶可知。 
【注】中风虚见虚脉; 以浮迟为顺。 若反见坚大急疾为逆; 决无生理。 
48。伤寒热病; 脉喜浮洪; 沉微涩小; 证反必凶。 汗后脉静; 身凉则 
安; 汗后脉躁; 热甚必难。 阳证见阴; 命必危殆; 阴证见阳; 虽困无 害。 
【注】此节皆言伤寒之顺逆也。 伤寒热病传里属热; 脉以浮洪阳脉为 
吉; 若见沉; 微; 涩; 小阴脉; 是证与脉反; 故凶。 汗后邪解; 盒饭 
脉静身凉; 若躁而热; 所谓汗后不为汗衰; 名曰: 阴阳交; 必难治矣 
。 阳证而见沉; 涩; 细; 微; 弱; 迟之阴脉; 则脉与证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