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乃用楝实、茴香、穿山甲诸药,入牵牛加倍,水煎服之,一剂而减,三剂而平。牵牛能达右肾
命门,走于精隧,人所不知。
卷十五·数集
大便血
属性:大便下血,血清者,谓之肠风;血浊者,谓之脏毒。盖此风非外来之风,乃肠中热极则生风
也。毒非痈疽之毒,因大肠积热,猝难开解,下血不止,故有脏毒之名也。按经言∶结阴者,便血。盖
气为阳,血为阴,邪热结于阴分,故当便血。初起宜清热凉血为主,久远不愈,阴分大伤,当滋阴
〔二地、龟甲。〕养血〔枣仁、白芍。〕清热〔银花、麦冬。〕佐以酸敛收涩〔萸、味、首乌。〕引
导〔或肚入莲肉,或脏入槐花,煮烂为丸。〕之品。丹溪云∶凡治下血,不可纯用寒凉,必加辛味升举
药为佐。虞氏云∶人身精血,皆生于谷气,脾胃统血,久病虚弱,必资归脾、补中等汤,脾胃气旺,则
能摄血而不下行矣。虽方书论血,从下流为顺,易治,若大下数升,形肉枯槁,面浮肢肿,喘息脾泄诸
症悉至,正所谓轻则易治,甚则难痊。
x槐榆生地汤x〔自制。〕治肠风脏毒下血。〔仲淳云∶属湿热。〕
槐花 地榆 黄芩 银花〔清热除湿。〕生地 白芍 生鸡子〔补阴凉血。〕甘
草〔调和诸药。〕荆芥〔能入血分。性升上行。炒焦。〕荷叶蒂〔补助脾胃,升发阳气。〕
热甚,加犀角、黄连,或用猪脏丸服。〔另用槐花填入脏中煮烂。去槐花,捣和丸药。取其引入大肠。〕
此方清热除湿凉血。佐以升举,便血初起者甚效。《广笔记》载一方,治便血,或因酒毒发
者。先用黄连酒炒为末,空心白酒调服三钱,忌荤腥,一日服后必腹痛,去血愈多;复用白芍一
两,白术五钱,甘草三钱,同炒拣开、先以白芍煎服,腹痛自止;后用术草煎服必愈。补胃气则阳明
调,而便血自止。
x广笔记方x 治肠风甚效。
人参〔一、二、三钱。〕黄 〔蜜炙,三钱。〕甘草〔补气以摄之。炙一钱。〕生
地〔四钱。〕麦冬〔五钱。〕地榆〔凉血。以止之。酒洗。〕白芍〔酒炒。各三
钱。〕当归〔血去多,则补益之。〕萸肉〔各二钱。〕北五味〔血滑脱则酸敛之。八
分。〕荆芥〔炒黑一钱。〕柴胡 白芷〔血下渗则升举之。各五分。〕
此方补气养血,滋阴清热,酸敛升举,诸法尽备,以治便血,自神效也。
x八仙长寿丸x〔见虚劳。〕
宜加首乌〔益血而涩。〕白芍〔凉血而敛。〕莲肉〔补脾止血〕女贞子 龟甲
胶〔益阴除热。〕可用槐花煮猪脏,〔法同上方。〕加黄蜡〔涩能止血。〕丸服。
此方滋阴养血清热,佐以酸涩,便血久远者宜之。或左归丸饮,人参固本丸等方,俱可参酌上药
用之。一方、只用北五味、熟地等分为丸,服久必效,如虚人初起,胃弱难胜苦寒药者,用以上等方,须
去酸涩之品。
x归脾丸x〔见虚劳。〕
x补中益气汤x〔见泄泻。〕便血过多,脾胃虚弱者,选而加减用之。
宜加莲肉、糯米、白芍、麦冬、五味、龟甲之属。
此二方皆补脾以统血之治法也。均宜加滋阴凉血酸敛之药以治之。要之去血过多,阴分大伤,
若但用补气健脾温热等药,则阳愈旺而阴愈消矣。
卷十五·数集大便血
举例
属性:一 一人久患肠风,百药不效,用人胞〔一具煮烂。〕侧柏〔向东南者二斤,同胞捣烂,晒干
为末。〕二味蜜丸,空心淡盐汤服〔五钱。〕顿愈。〔治弱症吐血亦效,〕
二 一童子病内伤,大小便俱血。用桃仁、红花,病愈甚。仲淳曰∶血既下行,奈何又重伤之,
伤之则补之而已。以生地、牛膝、杜仲、续断等药饮之,稍平而腹痛不已。因加人参,〔二钱。〕一
剂即止。此经言强者气行则愈之验也。
三 一人大便下血甚多,面色痿黄,发热倦怠,盗汗遗精。士材诊之曰∶脾虚不能统血,肾虚不
能闭藏,法当以补中益气,五帖并一而进之。十日汗止,二十日血止。再以六味地黄丸,间服一月而安。
卷十五·数集
痉
属性:痉者,筋病强劲不柔和也。甚者,头动摇,背反张,脚挛急,口噤 齿。按经言∶诸暴强直,皆
属于风。又言∶痉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又言∶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考《金匮》论痉。亦以风、
寒、湿立言。谓∶太阳病发热无汗为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为柔痉。又谓∶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
为痉,为难治。盖太阴湿邪,淫于太阳,故令背项强直。若寒、湿相合,则成刚痉∶风、湿相合,则
成柔痉∶以太阳为病,而见太阴贼克之脉,故曰难治。徐忠可注云∶痉虽概为风、寒、湿所中,然原其
因,多由亡血,筋无所荣,故邪得以袭之。故仲景撤消痉病之由,而曰∶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夫
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疮家发汗则痉。虽汗下后,或有邪乘,总由阴虚液脱筋燥致痉,则一
也。此丹溪论治痉,所以有不可纯用风药之戒。景岳注《内经》,亦言肝主筋,其化风,故诸暴强直,皆
属于风,非外来之风。内风多燥,若与风剂则益燥,宜补阴以制阳,养荣以润燥。故有治风先治血,血行
风自灭之说也。《千金》谓∶温病热入肾中,亦为痉,小儿痫热盛,亦为痉,俱当养阴清热润燥。盖痉病
皆属阴虚液脱筋燥所致。忠可之说,深得病情,所以产后及金疮折伤,失血过多,痈疽脓溃之后,每有此
症,亦宜养阴清热润燥为主。或金疮所伤,痈疽溃后,冒风致痉者∶即所谓破伤风也。当养血疏风,方为
善治。产后血
舍空虚,外风袭入而成痉者,即《金匮》所言∶新产血虚,多汗出,易中风,故令病痉是也。宜海藏
防风当归为主治之。嘉言谓∶庸愚不知此症,昔贤各从血舍驱风,自有成法可遵。辄称产后惊风,妄用
镇惊之药。千中千死而不悟,深为可慨。又小儿体脆神怯,不耐外感壮热,多如痉病,后世妄以惊风
立名,不治外淫之邪,反投金石脑麝等药,镇坠外邪,深入脏腑,亦千中千死,此通国所当共禁。沈氏
谓∶此乃少阴、少阳客邪所至,为惊为螈,感冒热邪所致,实非惊风,并非痉病,治者审焉。
x养阴清热润燥汤x〔见燥。〕治汗、下后,产后及金疮折伤,失血过多,痈疽溃后,一切发
痉,可用此方。
宜加牛膝〔入肝养血,拘挛可解。〕木瓜〔入肝养筋,缓急皆宜。〕猪脂〔甘寒润
燥养筋。〕羚羊角〔入血除热舒筋。〕汗多酌加参、 、〔实表敛汗。〕枣、芍。〔收阴敛
汗。〕此养血清热之剂,须对症加减,活泼泼地用之可也。按嘉言云∶痉病之坏,不出亡阴亡阳两途。
亡阴者,精血津液素亏,不能荣养其筋脉,此宜急救其阴。亦间有亡阳者,阳气素虚,不能充养柔和其
筋脉,此宜急救其阳,参、 之品,在所必用。以气主煦之,故益气则津自生也。
x海藏防风当归汤x 治汗下后及产后,中〔同伤。〕风病痉。并一切破伤风发痉。
防风〔风药之润剂,故用以疏风。〕当归 地黄〔养血。〕川芎〔治一切风,一切
血。〕宜加荆芥〔能入血分而
驱风。〕秦艽 甘菊 胡麻〔养血驱风。〕黑豆〔活血散风。〕竹沥〔逐痰除热,产后及
小儿中风,并破伤风发痉皆用。〕
此养血疏风之剂,果有冒风的症,可用此加减治之。
热而痉者死。〔此系热极生风,大伤阴血而然,既热且痉,乃为死候。〕痉病有灸疮难治。〔火热
内盛,阴血太亏故也。〕
卷十五·数集
香港脚
属性:香港脚皆由湿热所致。经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湿郁成热,湿热相搏,其病生矣。然湿有因外
而得者,有自内而生者,其致病不同,见症则一。发热恶寒,或亦头痛,状若伤寒,但起于脚胫红肿,筋
挛掣痛,举步艰难为异耳。轻者,止于足痛,重者,由足痛入阴器,抵少腹,历胁肋上头。又重者,则
香港脚冲心,神昏谵语,喘急不止,呕吐不休,每多致毙。治宜清热除湿利水为主。盖香港脚之疾壅疾也。喜
通而恶塞,故孙真人云∶香港脚病皆由气实而死,终无一人以服药
致虚而死。仲淳论治香港脚,忌用补气温燥升提等药,然又不可大泻,及纯用破气之剂。按《金匮》治香港脚
上入,少腹不仁,责之寒湿上逆,痹着少腹,用八味丸以壮真阳,逐寒湿。然香港脚之属寒湿者绝少,
误投温热,必立致祸,审之慎之。昔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