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17-古今医统大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治其旺气,是以反也。 
旺气,时旺之气也。如夏月感寒,郁而为热,宜辛散之药。医见其身热,其时旺之气亦热, 
乃以寒药治之。寒性收敛,表邪不能发散而热反甚矣。发冬月伤寒,失于汗下,邪气传变,亢阳 
内郁而身寒者,宜苦攻之。医见身寒,时旺之气亦寒,乃以热药治之。热性 悍,内邪未得疏通 
而寒反甚矣。是皆治其旺气而有所失也,正发表不远热,攻裹不远寒,相同一意。 
曰∶不治旺而然者何也?曰∶不味旺味属也。 
此承上文而言,上味玩味也,下味药味也。如肺之气虚而身寒,其寒也由于肺气之不足也, 
宜补其气则生阳矣。若误投以辛热之药味。则阳虚阴必凑而身寒反甚。盖徒知寒者热之,而不玩 
味乎味之辛者旺于秋,而属于肺,辛先入肺,以散肺气,如之何其弗寒也?如心血虚内身热,其 
热也由于心血之不足也,宜补其血则生阴矣。若误投以苦寒之味,则阴虚阳必乘而身热反炽。盖 
徒知热者寒之,而不玩味乎味之苦者旺于夏,而属于心,苦先入心,以泻心血,如之何其弗热也? 
故曰不味旺味,而有所犯也。 
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 
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五味久服,各增其气,如黄连服久而反热,故曰久而增气,物化之常。增气不已,脏气 
偏胜,气有偏胜则有偏绝,故曰夭之由也。 
x五常政大论x曰∶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夭殃;无致邪,无失 
正,绝人长命。 
此言人应天地阴阳,虚实寒热,治之宜各察其岁气天和,无实实虚虚之误,庶不失其正 
而夭人命也。 
《大要》曰∶无伐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此之谓也。 
此承上文而言,引古经以证无伐天和之义也。 
x五脏别论x 曰∶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 
x藏气法时论x 曰∶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 
李齑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肾色黑, 
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 
服之,以补精益气。 
毒药,谓金玉土石草木菜果虫鱼鸟兽之类,然辟邪安正,惟毒药为能,故通谓毒药也。五谷, 
粳米小豆大豆麦黄黍;五果,桃李杏栗枣;五菜,葵藿薤葱韭。食以存性,药以防命,气味温补 
以存精形,此谓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也。 
x宣明五气篇x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 
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味太过则致病,病者则愈甚,故无多食。下文之义可见矣。 
x五脏生成篇x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 
爪枯;多食酸,则肉胝KT 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五味入口,内养五脏,各有所欲。所欲太过,则互有所伤,故不宜过欲也。 
x阴阳应象大论x 阳为气,阴为味。味浓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浓者为阳,薄为阳 
之阴。味浓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浓则发热。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味浓者为阴中之阴则泄,如大黄之类。味薄者为阴中之阳则通,如苦茶之类。气浓者为阳 
中之阳则发热,如附子之类。气薄者为阳中之阴则发泄,如麻黄、桂枝之类是也。故辛甘发散为 
阳,酸苦涌泄为阴也。 

卷之二内经要旨(下)
脉候篇第五
属性:x脉要精微篇x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 
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血气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平旦未劳于事,阴气未扰,阳气未耗,故可以候有过之病脉也。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神气也。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 
决死生之分。 
参伍,视察五色等事,与所切脉参合比伍,而其决死生之分也。 
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安也。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 
则气胀,上盛,谓寸口;下盛,谓尺中。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 
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者,死。 
浑浑,脉混乱也。革至,谓脉弦实。如涌泉,脉迫迫而出不反也。绵锦其去,脉来绵绵, 
相续不见其去,如弦之数绝,主病色而死矣。 
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 
察脉在手阴阳升降之妙,故曰纪纲。始之有经,言知其经常之大概,次从五行之生旺,次 
从四时之所宜,所谓有度也。如此,微妙皆可察而知也。 
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 
此申上文微妙不可不察,而各有合之之理是也。 
持脉有道,虚静为宝。(虚心静性。)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不甚浮也。)夏日在肤, 
泛泛乎万物有余;盛大充足。秋日下肤,蛰虫将去,(随气而降,故曰下肤,观蛰虫可见。)冬 
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深沉之义。) 
此言四时之常脉,所谓始之有经是也。 
尺内两旁则季胁,(季,末也,极下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关上也。) 
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寸上也。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 
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 
膝足中事也。 
自尺内至于上附上,六部之分位,以诊十二候也。上竟上者之四句,总结上文诊候之各得其宜也。 
x平人气象篇x 帝曰∶平人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 
五动,闰以定息,命曰平人。 
一呼一吸,脉各再动,定息脉又一动,为五动也,曰平。 
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 
呼吸定息五动曰平。今呼吸各一息,脉为迟,以减平人之半,少气可知矣。 
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 
躁,烦躁也。尺热,尺分皮肤热,是为病瘟。尺不热而滑为风,涩为血少,故病痿痹。 
是为数脉也。 
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一呼四动,一吸亦四动,是倍平人之半,此数而又甚者也。脉绝不至,乍疏乍数,皆其谷 
气绝亡,故皆主死。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无胃气,四时之脉不得其本脏和气也。观下文,可以知之。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 
春胃气则弦而软是也。弦多,谓弦甚。五注如始张弓弦。胃气少者,乃本气自病。纯弦绝 
无胃气者死,胃而毛秋病,毛甚者金克木,故即病。 
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 
夏胃气则弦而滑是也。但钩谓洪大而坚,有石谓沉伏得冬脉,故冬病石甚,水克火,故即病也。 
长夏胃微 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 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 
长夏胃气软弱是也。弱多,无力也,代,不能还也,主死。弱而沉为冬病,弱甚曰即病。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 
秋胃气浮是也。毛多,浮微也,为肺气不足而病也。浮微而欲绝者死,浮而弦为春病,弦 
甚曰为即病。 
年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 
冬胃气沉是也。石多,沉伏也,为肾气不充也。但石沉而坚也,石而有钩,沉滑也,而病于 
夏。石甚为即病也。 
x玉机真藏篇x 曰∶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长而紧也。) 
曰肝病。死肝脉至,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 
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 
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 
曰心死。 
带钩,陷下不动也。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