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6-中国医籍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旁注俞穴所会。刻题其名。并为图法。并主疗之术。刻板传于世。夏竦为序。明堂者。谓雷公问道。黄帝授 
之。故名云。 
王应麟曰。天圣五年十月壬辰。医官院上所铸 穴铜人式二。诏一置医官院。一置大相国寺仁济殿。先是上 
以针砭之法。传述不同。命尚药奉御王唯一。考明气穴经络之会。铸铜人式。又纂集旧闻。订正讹谬。为铜人 
穴针灸图经三卷。至是上之。摹印颁行。翰林学士夏竦序。以四年岁次析木秋八月丙申上。七年闰二月乙未。赐 
诸州。 
明一统志曰。三皇庙。在顺天府治南明照坊。元元贞初建。内有三皇并历代名医像。东有神机堂。内置铜 
人针灸图二十有四。凡五脏旁注。为 谷所会。各为小窍。以导其源委。又刻针灸经于石,其碑之题篆。则宋仁 
宗御书。元至元间。自汴移置。此洪武初。铜人取入内府。图经犹存。 
熊均曰。宋咸淳间。翰林医宦朝散大夫殿中省尚药奉御骑都尉王唯一编修铜人 穴针灸图经五卷。 
高武曰。铜人针灸图三卷。宋仁宗诏王维德考次针灸之法。铸铜人为式。分腑脏十二经,旁注俞穴所会。 
刻题其名。并为图法。并主疗之术。刻板传于世。夏竦为序。然其 穴。比之灵枢本输骨空等篇。颇亦繁杂也。 
明英宗御制序曰。人之生。禀阴阳五行而成。故人之身。皆应乎天。人身经脉十二。实应天之节气。周身气穴。 
三百六十。亦应周天之度数。其理微矣。而医家砭 之功。尤神且速。欲后之造其突奥。识其微妙。厥亦难哉。 
宋天圣中。创作铜人 穴针灸图经三卷。刻诸石。复范铜肖人。分布 穴于周身。画焉窍 
焉。脉络条贯。纤悉明备。考经案图。甚便来学。其亦心前圣之心。以仁夫生民者矣。于今四百余年。石刻漫灭 
而不完。铜象昏暗而难辨。朕重民命之所资。念良制之当继。乃命砻石范铜。仿前重作。加精致焉。建诸医官。 
式广教诏。呜呼。保民者君人之事。医虽其道之一端。然民命所系。故圣人肇之。历代尚之。夫使斯民。皆获保 
终其天年者。宜必资于此。斯朕所为 体前圣之仁。以贻无穷也。来者尚敬之哉。故引诸其端。大明正统八年 
三月二十一日。 
按先子曰。读书后志。唯一作惟德。针灸聚英。古今医统亦同。可疑。咸淳。南宋度宗时号。而此书旧凡三 
卷。其为五卷者。金大定中所刻。补注本也。熊氏云。宋咸淳间。王唯一编。书五卷。误甚。针科医官山崎子政 
先生善曰。明滑寿着十四经发挥。一据金兰循经云。然其所引循经文。与此书毫无差异。乃知循经全取诸铜人。 
而滑寿未尝见铜人图经也。盖元明之际。隐晦罕传。英宗之重修。抑由此乎。 
〔亡名氏补注铜人 穴针灸图经〕五卷 存 
按此书不知出于何人。第三卷。载大定丙午岁上元日。平水闲邪 叟针灸避忌太一图序。序后有书轩陈氏印 
行木记。考丙午,金世宗大定十六年。即宋孝宗淳熙十三年也。涉园山崎子政先生尝得此刻。将重雕行于世。使 
余序之。先子称虽天圣之旧。尤可贵重焉。 
〔铜人 穴针灸图经都数〕一卷 存 
按此明英宗重修石本所附。徐三友校刊。为第四卷。盖非宋板之旧也。 
〔王氏(唯一)明堂经〕宋志三卷 佚 
〔亡名氏灸经背面相〕宋志二卷 佚 
〔许氏(希)神应针经要诀〕宋志一卷 未见 
宋史本传曰。许希。开封人。以医为业。补翰林医学。景 元年。仁宗不豫。侍医数进药不效。人心忧恐。 
冀国大 
长公主荐希。希诊曰。针心下包络之间。可亟愈。左右争以为不可。诸黄门祈以身试。试之无所害。遂以针进。 
而帝疾愈。命为翰林医官。赐绯衣纸鱼及器币。希拜谢已。又西向拜。帝问其故。对曰。扁鹊臣师也。今者非臣 
之功。殆臣之赐。安敢忘师乎,乃请以所得金。兴扁鹊庙。帝为筑庙于城西隅。封灵应侯。其后庙益完。学医者 
归趋之。因立太医局于其旁。希至殿中省尚药奉御。卒。着神应针经要诀。行于世。录其子宗道。为内殿崇班。 
〔王氏(处明)玄秘会要针经〕宋志五卷 佚 
〔亡名氏明堂玄真经诀〕宋志一卷 佚 
〔刺法〕宋志一卷 佚 
〔刘氏(元宾)洞天针灸经〕佚 
按上见于安福县志。 
〔赐大师刘真人大本琼瑶发明神书〕二卷 未见 
四库全书提要曰。大本琼瑶发明神书二卷。旧本题赐太师刘真人撰。不着其名。前有崇宁元年序。则当为宋 
徽宗时人。然序称许昌滑君伯仁。尝看经络专专。(案专专二字疑误。姑仍原本录之。)手足三阴三阳。及任督 
也。观其图彰训释。(案图彰二字未详。今亦姑仍旧本。)纲举目张云云。伯仁。滑寿字也。元人入明。明史载 
之方技传。崇宁中人。何自见之。其伪可知矣。书中所言。皆针灸之法及方药。盖庸妄者所托名也。 
〔琼瑶真人针经〕读书敏求记三卷 未见 
钱曾曰。题云赐大师刘真人集。未详何时人。神农煮针法。他书俱失载。独备于此。亦可宝也。 
〔琼瑶真人八法神针紫芝春谷全书〕读书敏求记二卷未见 
钱曾曰。峨眉山人黄士真序而传之。录于至正乙未仲秋。 
〔庄氏(绰)膏肓 穴灸法〕宋志一卷(书录解题。作二卷。)存 
跋曰。余自许昌。遭笋狄之难。忧劳难危。冲冒寒暑。避地东下。丁未八月。抵渭滨。感 疟。既至琴川。 
为医妄治。荣卫衰耗。明年春末。尚苦 肿腹胀。气促不能食。而大便利。身足重痿。杖而后起。得陈了翁家。 
专为灸膏肓愉。自丁亥至癸巳。积三百壮灸之。次日即胸中气平。肿胀俱损。利止而食进。甲午已能肩舆出谒。 
后再报之。仍得百壮。自是疾证浸减。以至康宁。特新旧间见此殊切。灸者数人。宿 皆除。孙真人谓。若能用 
心方便。求得其穴而灸之。无疾不愈。信不虚也。因考医经同异。参以诸家之说。及所亲试。自量寸以至补养 
之法。分为十篇。一绘身指屈伸坐立之像。图于逐篇之后。令览之者易解。而无徒冤之失。亦使真人求穴。济众 
之仁。盖广于天下也。建炎二年。二月十二日。朝奉郎前南道都总管同干办公事赐绯鱼袋庄绰记。 
〔明堂针灸经〕书录解题二卷 佚 
〔王氏(执中)针灸资生经〕读书附志七卷 存 
赵希弁曰。上王执中所编也。执中。东嘉人。尝为从政郎澧州教授云。 
徐正卿序曰。铜人明堂。黄帝岐伯鬼臾区留以活天下后世。自隔胆透肤之妙无传。乃谓是能绝筋脉。伤血肉。 
至望而畏之。有疾则甘心于庸医。百药之俱试。不知病在巅者。必灸风池风府。非桂枝辈所能攻。病在膺者。必 
灸刺魂门。虽枳实辈不能下。遂至于束手无策。岂不哀哉。近世朱肱庞安常俱为针法。许知可亦谓病当以刺愈。 
三衢邹握虎以治法为歌诗该括行。古圣贤活人之意。赖以复传。今东嘉王叔权 
又取三百六十穴。背面巅末。行分类别。以穴对病。凡百氏之说切于理。自己之见得于心者。悉疏于下。针灸之 
书。至是始略备。古圣贤活人之意。至是始无遗憾。传谓为人子者。不可不学医。予亲年八十。精力强健。非赖 
此书耶。因俾医卫世杰订证。不传见者。十有八条。锓木庚司。以补惠民之阙。时嘉定庚辰孟夏朔。承议郎提举 
淮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徐正卿序。赵纶后序曰。予得 澧阳。吏以图经来迓。暇日阅之。见文籍之目。有灸经焉。 
意其非明堂。即铜人也。只役以来。亲故惠书。及士夫之经从者。多以印置此书为托。扣其所以。乃前郡博士王 
君执中之所编着也。求其版则亡之矣。岂好事者。携之以去。或守藏者不谨。而散逸之邪。然是经流传既久。岂 
无存者。冥加搜访。竟未得之。忆箧中有淮东庾使徐君正卿所刊针灸资生经。取而视之。其序引。历述东嘉王叔 
权发明编类之功。且谓针灸之书。至是始略备。古圣贤活人之意。至是始无遗憾。则知王君之用心。亦仁且至矣。 
所谓叔权者。其王君之字欤。一日出示医谕刘 。刘一见惊且喜曰。王君所刊。正此书也。今之刻画精致。视昔 
有加。究所由来。盖徐君尝主民曹。于是邦得此书。归而刊之耳。吁是经也。王君首刊之澧阳。今不复存。徐君 
继刻之海陵。其存与否。又未可知。版之不存。则二君之志。将遂湮微。岂不惜哉。予负丞于此。适携以偕。殆 
非偶然者。亟命工锓梓。以广其传,使是书得不泯绝,其于卫生。岂曰小补。绍定四年四月望。朝散郎澧阳郡丞 
赵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