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6-中国医籍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后。又文本相质难之祖也。(难经汇考) 
虞集曰。史记不载越人着难经。而隋唐经籍艺文志。定着越人难经之目。作史记正义者。直载难经数章。愚 
意以为古人因经设难。或极闸人弟子问答偶得此八十一章耳。未必经之当难者。止此八十一条。难由经发。不特 
立言。且古人不求托名于书。故传之者。唯专门名家而已。其后流传寝广。官府得以录而着其目。注家得以引而 
成文耳。(难经汇考) 
滑寿曰。史记越人传。载赵简子号太子齐桓侯三疾之治。而无着难经之说。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俱有 
秦越人黄帝八十一难经。二卷之目。又唐诸王侍读张守节作史记正义。于扁鹊仓公传。则全引难经文以释其义。 
后全载四十二难。与第一难。三十七难全文。由此则知古传以为秦越人所作者。不诬也。详其设问之辞。称经言 
者。出于灵枢素问二经之文。在灵枢者尤多。亦有二经无所见者。岂越人别有摭于古经。或自设为问答也耶。 
又曰。难经八十一篇。辞若甚简。然而荣卫度数。尺寸位置。阴阳旺相。脏腑内外。脉法病能。与夫经络 
流注。针 
刺俞穴。莫不该尽。昔人有以十三类统之者。于乎此经之义。大无不包。细无不举。十三类果足以尽之。与八十 
一篇。果不出于十三类与。学人求之篇章之间。则其义自见矣。 
又曰。此书固有类例。但当如大学朱子分章。以见记者之意则可。不当以已之立类。统经之篇章也。今观 
一难至二十一难。皆言脉。二十二难至二十九难。论经络流注始终。长短度数。奇经之行,及病之吉凶也。其间 
有云脉者。非谓尺寸之脉。乃经隧之脉也。三十难至四十三难。言荣卫三焦脏腑肠胃之详。四十四五难。言七冲 
门。乃人身资生之用。八会。为热病在内之气穴也。四十六七难。言老幼寐寤。以明气血之盛衰。言人面耐寒。 
以见阴阳之走会。四十八难至六十一难。言诊候病能。脏腑积聚。泄利伤寒杂病之别。而继之以望闻问切。医之 
能事毕矣。六十二难至八十一难。言脏腑荣俞。用针补泻之法。又全体之学所不可无者。此记者以类相从。始终 
之意备矣。 
吕复曰。难经十三卷。乃秦越人祖述黄帝内经。设为问答之辞。以示学人。所引经言。多非灵素本文。盖古 
有其书。而今亡之耳。 
王 曰。秦越人八十一难。盖举黄帝岐伯之要旨而推明之。亚于内经者也。(音岩丛说。) 
胡应麟曰。医方等录。虽亦称述黄岐。然文本古奥。语致玄妙。盖周秦之际。上士哲人之作。其徒欲以惊世。 
窃附岐黄耳。考班志。扁鹊有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或即今难经也。 
王文洁曰。扁鹊者,轩辕时扁鹊也。隐居岩岳。不登于 
七人之列。而自作八十一难经。以后秦越人注之。今书称扁鹊秦越人。 
四库全书提要曰。难经八十一篇。汉艺文志不载。隋唐志始载难经二卷。秦越人着。吴太医令吕广尝注之。 
则其文当出三国前。广书今不传。未审即此本否。然唐张守节注史记扁鹊列传。所引难经。悉与今合。则今书犹 
古本矣。其曰难经者。谓经文有疑。各设问难以答之。其中有此称经云。而素问灵枢无之者。则今本内经。传写 
脱简也。其文辨析精微。词致简远。读者不能遽晓。故历代医家。多有注释。 
姚际恒曰。伤寒论序云。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八十一难者。即指素问九卷而言也。六朝人又为此。绝 
可笑。(伪书考) 
徐大椿曰。难经。非经也。以经文难解者。设为问难以明之。故曰难经。言以经文为难而释之也、是书之 
旨。盖欲推本经旨。发挥至道。剖晰疑义。垂示后学。真读内经之津梁也。但其中亦有未尽善者。其问答之词。 
有即引经文以释之者。经文本自明显。引之或反遗其要。以至经语反晦。或则无所发明。或则与两经相背。或则 
以此语彼。此其所短也。其中有自出机杼。发挥妙道。未尝见于内经。而实能显内经之奥义。补内经之所未发。 
此盖别有师承。足与内经并垂千古。不知创自越人乎。抑上古亦有此书。而越人引以为证乎。自隋唐以来。其书 
盛着。尊崇之者固多。而无能驳正之者。盖业医之辈。读难经而识其大义也。为医道中杰出之流。安能更深考内 
经。求其异同得失乎。古今流传之载籍。凡有舛误。后人无敢议者。比比然也。独难经乎哉。 
按先子曰。八十一难之目。 见于张仲景伤寒论序。难是问难之 
谓。隋萧吉五行大义。唐李善文选七发注。太平御览引此经。作八十一问。则其义可证焉。其冠以黄帝二字者。 
正与内经同。盖出假托也。此经未详成于何人。考杨玄操序云。秦越人之所作也。司马迁云。天下至今言脉者由 
扁鹊。盖论脉莫精于难经。则其说之所以起也。自仲景以来。叔和脉经。士安甲乙。往往引其文。则汉人所撰。 
要之不失为古医经。亦何必论其作者。而其为说。一本素灵之精要。以发其蕴奥。而较之经义。往往有相诡。是 
果何也。素问灵枢。旧称古之内经。而取两书较之。亦往往有其义相乖者。二经中已如此。又取素问灵枢。而篇 
篇较之。其言有前后相畔者。一书中亦复如此。况难经虽原二经。而其实别是一家言。春秋三传。各异其辞。古 
之说经立言。率皆为然。亦何遽取彼举此。而致轩轾耶。姚际恒伪书考。谓六朝人所为。疏谬亦甚。 
又按八十一难经。较之于素问灵枢。其语气稍弱。似出于东都以后之人。而其所记又有与当时之语相类者。 
若元气之称。始见于董仲舒春秋繁露。扬雄解嘲。而至后汉。比比称之。男生于寅。女生于申。说文包字注。高 
诱淮南子注。离骚章句。俱载其说。木所以沉。金所以浮。出于白虎通。金生于巳。水生于申。泻南方火。补北 
方水之类。并是五行纬说家之言。而素灵中未有道及者。特见于此经。且此经诊脉之法。分以三部。其事约易明。 
自张仲景王叔和辈。执而用之。乃在医家。实为不磨之矜式。然征之素灵。业已不同。稽之仓公诊籍。复又不合。 
则想其古法隐奥。以不遽易识别。故至后汉或罕传其术者。于是时师据素问有三部九候之称。仿而演之。以作一 
家言者欤。其决非西京之文者。可以观矣。 
又按千金翼方。诊脉大意。引一难五难五难文。外台。载删繁方六极论。引二十四难文。并称扁鹊曰。其文 
虽稍异。而并似原于是经。考隋志。载删繁方十三卷。谢士泰撰。是士泰系于隋以上人。则是经属之于越人者。 
不特创于杨玄操。余尝观宋板史记扁鹊传。僧幻云附标。所引难经。似是玄操原本。载其卷首名衔。曰。卢国秦 
越人 
撰。吴太医令吕广注。前歙州歙县尉杨玄操演。据此。吕广注本。似署越人名。然则士泰所称。殆循其旧者欤。 
〔吕氏(博望)注众难经〕七录一卷(艺文略作二卷)佚 
亡名氏玉匮针经序曰。吕博少以医术知名。善诊脉论疾。多所着述。吴赤乌二年。为太医令。撰玉匮针经。 
及注八十一难经。大行于世。(太平御览) 
熊均曰。按名医图。有吕博无吕广。予疑博即广也。 
按僧幻云史记扁仓传附标曰。黄帝八十一难经。吴太医令吕广注。一本作吕博。按吕氏本名广。隋代避国讳。 
遂转为博。先子曰。吕博望。即吕广也。魏张楫广雅。隋曹宪为之音解。避炀帝讳。更名博雅。据此吕名作博者。 
系于隋人所易。岂甘氏名医图。偶不改之乎。盖医经之有注。莫先于此书。其说辑在于王翰林集注。几乎所谓名 
亡而实不亡者。亦幸哉。 
〔杨氏(玄操)黄帝八十一难经注〕读书后志一卷(文献通考作五卷。本朝现下书目作九卷。)佚 
自序曰。黄帝八十一难者。斯乃勃海秦越人所作也。越人受桑君之秘术。遂洞明医道。至能彻视腑脏。刳 
肠剔心。以其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乃号之为扁鹊。又家于卢国。因命之曰卢医。世或以卢扁为二人者。斯实谬矣。 
按黄帝有内经二帙。帙各九卷。而其义幽赜。殆难穷览。越人乃采摘英华。抄撮精要。二部经内。凡八十一章。 
勒成滚动条。伸演其首。探微索隐。传示后昆。名为八十一难。以其理趣深远。非卒易了故也。既弘畅圣言。故首 
称黄帝。斯乃医经之心髓。救疾之枢机。所谓脱牙角于象犀。收羽毛于翡翠者矣。逮于吴太医令吕广为之注解。 
亦会合玄宗。足可垂训。而所释未半。余皆见阙。余性好医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