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场国家奥林匹克比赛的决赛上,盲人运动员米奇尔?斯通面临着他撑竿跳高生涯中最富挑战性的时刻。在一次次的助跑、跳跃中,横竿的高度逐渐上升,最后定格在17英尺6。5英寸的高度。他知道只要跳过这个高度,他就能够顺利捧回冠军的桂冠。只见他从容地拿起撑竿,开始全速助跑,朝着梦想飞跃而去。当他落地的时候,米奇尔马上被欢呼的人群包围。人们与他拥抱,祝贺他生命中辉煌的成就:他所跳跃的高度是一项全国乃至世界的青年锦标赛纪录。
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有了这一扇窗,足以欣赏到一帧独好的风景。诚然,失去光明的米奇尔不能像常人那样享受绚烂的阳光和鲜花,但与此同时,他也会因为看不见面前的横竿而避免心生胆怯,反而能够将能力发挥到极致。
这对我们的启示是,当我们遇到横在眼前的困难时,不妨将全部的精力专注于如何去克服它,这样有助于我们放下心理忧虑,激发出全部的潜能。心理学家也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我们在愉悦的心态下去做一件事情时,常常能够自动自发地去完成它;相反,如果我们将这件事情视为一种障碍或困难,完成的时候反而畏首畏尾,怀疑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因此,我们对待事情要乐观,把战胜困难视为强者的跨栏游戏,不论对于工作还是生活,都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那么,不论情况如何紧急,我们都能泰然处之,所有的困难也都能够化解于无形之中。
第177节:跨栏定律:困难决定了成就的高度(3)
缺陷与困难是上帝赐予人类的别出心裁的礼物,与其在舒适的顺境中碌碌无为,还不如接受逆境的磨砺,创造出辉煌的事业。人生的困境,所有人都无法回避,唯有义无反顾地迎接挑战,才有可能走出低迷的境遇。
在美国华尔街的股票市场交易所,依文斯工业公司是一家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但很少有人知道,公司的创始人爱德华?依文斯曾经有过一段曲折的经历。依文斯早年曾卖过报纸,做过杂货店的店员。当他鼓起勇气开始事业时,厄运降临了:他替一个朋友担保一张面额巨大的支票,那位朋友破产后,公司债台高筑,濒临破产。
他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身体每况愈下。终于有一天,他晕倒在路边,医生检查后告诉他,只剩下两个星期的寿命。听到这个噩耗,他突然意识到生命是那么的宝贵,于是他安定下来,准备好好把握剩下的日子。
后来,奇迹出现了,两个星期后依文斯依然生龙活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后,他又能开始工作了。经此一劫,他豁然明白:患得患失是无济于事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现在,渡过难关。也许是奇迹拯救了依文斯,也许是心态唤来了奇迹。几年过后,他不仅摆脱了厄运,还成了依文斯工业公司的董事长,迎来了事业的巅峰。
世界名著《飘》中有一句名言:“如果你在最坏的情形下幸存下来,那你将不再害怕任何困难。”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如果能够在逆境中生存下来,那么一定能够在风雨过后的顺境中创造出更多的辉煌。面对困难和挑战,你是选择在恐惧中坐以待毙,还是在困境中崛起,做一个勇敢的跨栏者?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不在于起点的高低,而在于面临困境时做出怎样的选择。
如果你想拥有非凡的人生,就不要拒绝那些困难和挑战,它们都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你会在一次次战胜它们的过程中,逐渐变得强大起来;如果一遇到磨难就听天由命,那么就会永无出头之日,永远只是一个弱者。
第178节:马太效应:成功是成功之母(1)
困难并不是绝对的,它对弱者是万丈深渊,对强者则是向上攀登的阶梯。关键在于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它,是心生厌恶、被动地接受,还是坦然面对,将挑战困难看做一种快乐?
良好的心态能够维持充沛的精力,帮助我们以最佳的身体状态,越过一个个横空出现的障碍。因此,我们不妨学学跨栏的人,面对一次次升高的横竿,及时调整好心态,愉快地接受新的挑战,在最好的状态下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69。 马太效应:成功是成功之母
《圣经?新约》在“马太福音”这一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哲理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便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国王听后,立即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了第一个仆人。这个故事的结尾,这样写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借用《圣经?马太福音》中的这几句话,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会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会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研究生完成的。”
莫顿将种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意为“强者越强,弱者愈弱”。一个人所拥有的财富和声望越多,社会给予他的就越多;一个人拥有的越少,社会给予他的反而更少。“马太效应”一经提出,便被广泛引入经济学领域,用以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贫富悬殊的经济现象。后来,它又被引入心理学。
第179节:马太效应:成功是成功之母(2)
在社会生活中,“马太效应”的现象十分常见。比如,社会总是给予名人更多的荣誉和嘉奖,而对于那些尚未成名的人才,即使他研究出了惊人的成果,也很难被社会承认,甚至遭到非议和质疑;那些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即使定价很高,人们也愿意排队购买,而一些鲜为人知的杂牌子,即使物美价廉,也很少有人问津;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能够获得老师更多的夸奖和鼓励,他们变得更加品学兼优,而那些成绩平平的学生,长期缺乏关注和赞许,常常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越来越差。
失败固然是成功之母,成功则更是成功之母。成功能够带给人充足的满足感和自信心,一次小的成功本身便是一种激励,鼓励人们朝着更大的目标迈进。但如果一个人屡战屡败,从未感受过成功的喜悦,他的信念便会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消失殆尽。只有一个好的开端,一小步的成功,经过一次次的积淀,最终才能造就大功告成的耀眼光环。
在人生的角逐中,每个人的起点都差不多,但就是这微小的差别,铸就了天壤之别的人生境遇。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很多人都在抱怨,那些当年跟自己不争上下的人,怎么现在都成了身居高位的局长、总裁,地位崇高的博士、教授,而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
当年的班主任微微一笑,说道:“你们的人生经历好比打保龄球。保龄球的规矩是,一局10个球,每一个球得分是0~10分。起初,看似只有10分和9分的差别,几个回合下来,分数的差距可就大了。这是因为,打满分的人要加下一个球的得分,这样一局下来,得分300分的高手也有,打270分、280分的能人也不少,同样也有一些只打90分的低手。”
“你们毕业的时候,好比只打完了第一个回合,10分和9分的差距而已。然而,人生那么漫长,有数不清的回合。在接下来的较量中,有的人毕业后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地朝前走,最终获取巨大的成功,成为打300分的高手。还有一些人,吊儿郎当地混着,多年以后,就只有那么90分的成就。一局终了,你们自然就会有天壤之别。”大家听后,都点头赞成。
第180节:马太效应:成功是成功之母(3)
“马太效应”固然能够激励强者更强,富者更富,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功成名就的人,在接踵而至的荣誉下居功自傲,逐渐迷失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