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28-时病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但罔效,尤增咳血频频。细诊其脉,左部缓小,右部搏指,舌尖绛色而根凝黄。 
此属燥之伏气,化火刑金,虽干咳吐红,真阴未损。前以辛散治之固谬,以滋补治之亦非,斯宜清畅其肺,以 
理其燥,肺得清肃,则咳自平,而血不止自止。即用桑叶、杏仁、兜铃、浙贝、栀皮、杷叶、蒌壳、梨皮, 
再加橄榄为引。请服三煎,忌食煎炒之物,服下稍知中 ,继进三剂,遂获全可。 
x阴虚之体伏燥化火刑金x 
古黔刘某妇,素吸洋烟,清 弱体,自孟冬偶沾咳逆,一月有余,未效来商丰诊。阅前所用之药,颇为 
合理,以桑、菊、蒌、蒡、杏、苏、桔、贝等药,透其燥气之邪。但服下其咳益增,其体更怠,昼轻夜剧, 
痰内夹杂红丝,脉形沉数而来,舌绛无苔而燥。丰曰∶此属真阴虚损,伏燥化火刑金之候也。思金为水之 
母,水为金之子,金既被刑,则水愈亏,而火愈炽。制火者,莫如水也,今水既亏,不能为母复仇。必须 
大补肾水,以平其火,而保其金。金得清,则水有源,水有源,则金可保,金水相生,自乏燎原之患。倘或见 
咳治咳,见血治血,即是舍本求末也。丰用知柏八味除去山萸,加入阿胶、天、麦,连进五剂,一如久旱逢 
霖,而诸 尽屏却矣。 

卷之八
冬伤于寒大意
属性:经曰∶冬伤于寒。谓交立冬之后,寒气伤人。其能固密者,何伤之有?一有不谨,则寒遂伤于寒水之经, 
即病寒热无汗,脉来浮紧,名曰伤寒是也。一交春令,便不可以伤寒名之。然冬令受寒,有浅深之别焉,深 
者为中,浅者为冒。盖中寒者,寒邪直中于三阴之里,故有吐泻腹痛,急宜热剂祛寒。冒寒者,寒邪冒于躯 
壳之外,则有寒热身疼,不难一汗而愈。伤寒、中寒、冒寒,略述其概。犹有冬温之证,不可不详。冬温者, 
冬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人感之而即病者是也。宜用辛凉之法,慎勿误用麻、桂、青龙,若误用之, 
必变证百出矣。此四者,乃冬时即病之新感也,倘受微寒微温之气,当时未发,必待来春而发者,便是伏气 
之病,须别诸温而治之。 
或问曰∶曾见东垣之书,已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论。先生拾前人之唾余,竟以为独开生面之创,欺人 
乎?抑亦自欺之甚也?答曰∶子言过矣!丰亦见《此事难知》之内,有论四篇,所云都是五行生克有余不足, 
所胜所不胜之理,其义难明,诚难知之书也。丰今分论八篇,以为时证提纲,其理透彻,阅 
者易知,明出冬伤于寒之新感,所见何证;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伏气,所见何证;一一详明,了如指掌。 
与东垣之论,意思悬殊,何尝拾其唾余,以为己出耶!此犹应试,共一题目,而文本 
实不雷同,奚敢欺人复自欺耳!然乎否乎? 

卷之八冬伤于寒大意
伤寒
属性:伤寒者,由冬令之寒邪,伤于寒水之经也。考诸贤之书,皆谓霜降之后,春分以前,有感触者,是为伤 
寒。据六气而推之,似乎不然。盖霜降之后,犹是燥金主气,有感之者,是凉气也。如或天气大寒,即《 
金匮》所谓未至而至也,春分以前,正是风木司权,有感之者,是风邪也,如或天气大寒,即《金匮》 
所谓至而不去也,若此则界限分矣。其实伤寒之病,确在乎立冬之后,寒水主政之时,一交春令,风木主政, 
便不可以伤寒名之。即有寒热为病,与伤寒相似者,便是先贤所谓春应温而反寒,寒疫之病也。夫伤寒之 
为病,头疼身痛,寒热无汗,脉来浮紧者,宜用辛散太阳法去前胡、红枣,加紫苏、葱白治之,如体 
实邪盛者,仲圣麻黄汤亦可用之。若果有汗,脉浮而缓,便是伤风之病,倘误用之,变证蜂起矣。此略述寒 
邪初伤太阳寒水之经之证也。其传经、两感,合痛、并病,及误治、变证、坏证,仲景书中细详,可毋重赘。 
丰尝谓凡学时病者,必须参读仲景《伤寒论》,庶可融会贯通,否则不可以言医也。 

卷之八冬伤于寒大意
中寒
属性:中寒者,交一阳之后,时令过于严寒,突受寒淫杀厉之气,卒然腹痛,面青吐泻,四肢逆冷,手足挛蜷, 
或昏闭身凉,或微热不渴等证。丹溪曰∶仓卒中寒,病发而暴,难分经络,温补自解,斯说似乎灭裂,其实 
有三阴之别焉。盖太阴中寒,则脘中作痛,少阴则脐腹作痛,厥阴则少腹作痛。见证既分,更当审其脉象, 
如沉缓中太阴,沉细中少阴,沉迟中厥阴,若此别之,庶几导 。如果脉微欲绝,昏不知人,问之不能答, 
似此难分经络,始可遵丹溪用温补之剂,急拟挽正回阳法治之。三阴 
中寒,皆以甘热祛寒法治之。若寒中太阴,以干姜为君,少阴以附子为君,厥阴以吴萸为君。吐甚加藿香、豆 
蔻,泻甚加苍术、木香,筋挛者佐以木瓜、橘络,呃逆者佐以柿蒂、丁香。临证之间,切宜细辨而治,庶无贻误。 

卷之八冬伤于寒大意
冒寒
属性:冒寒之病,偶因外冒寒邪,较伤寒则轻,比中寒甚缓。盖伤寒伤乎六经,中寒直中乎里,惟冒寒之病,乃寒 
气罩冒于躯壳之外,而未传经入里也。是以遍体 疼,头亦微痛,畏寒发热而乏汗,脉象举之而有余,宜辛 
温解表法治之。服药之后,务宜谨避风寒,覆被而卧,俾其微微汗出而解,否则传经入里, 
当审何经而分治之。倘或伏而不发,来年必发为春温、风温等病,不可以不知也。 

卷之八冬伤于寒大意
冬温
属性:昔贤谓冬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人感之而即病者,名曰冬温是也。其劳力辛苦之人,动作汗出, 
温气乘袭,多在于表;其冬不藏精之人,肾经不足,温气乘袭,多在于里。冬温虽发于冬时,然用药之法,与 
伤寒迥别。盖温则气泄,寒则气敛,二气本属相反,误用辛温,变证迭出矣。其证头痛有汗, 
咳嗽口渴,不恶寒而恶热,或面浮,或咽痛,或胸疼,阳脉浮滑有力者,乃温邪窜入肺经也,宜用辛凉解表法 
加连翘、象贝治之,口渴甚者,温邪入胃腑也,再加芦根、花粉治之。如或下利,阴脉不浮而滑,温邪已陷 
于里也,宜以清凉透邪法加葛根、黄芩治之。倘热势转剧,神气昏愦, 语错乱,舌苔转黑者,不 
易治也,勉以祛热宣窍法治之,紫雪丹亦可用之。种种变证,不能尽述,须仿诸温门中之法可也。 
或问∶冬温发热而不恶寒,倘恶寒者,为何病也?答曰∶冬温恶寒,偶亦有之,良由先感温气,即被严 
寒所侵,寒在外而温在里,宜用辛温解表法先去寒邪,继用凉解里热法而清温气。又问曰∶伤寒冒寒皆恶寒, 
何以别之?曰∶伤寒冒寒初起无口渴,以此别之?曰∶温邪当发为冬温,倘其微者,伏而不发,为何病也? 
曰∶伏而不发,来春必变为温毒也。凡治时病者,新邪伏气,切要分明,庶不至千里毫厘之失。 
又问∶先生之书,专为六气而设,风、寒、暑、湿、燥,皆已详明,何独火证不详?恐为不全之书, 
而火证可补述否?答曰∶子不知君火秉权之候,有温病、温毒也;相火主政之时,有热病、暑病也。君相司 
令而病者,非火证而何?何不全之有哉!况火为阳邪,其证最着,如脉数有力,舌苔黄燥,或目赤, 
或口渴,或喉痛,或溺红,皆火证也,法当清凉治之。其余五志之火,龙雷之火,悉属内伤,兹不论之。 

卷之八
拟用诸法
属性:x辛散太阳法x∶(见前) 
x挽正回阳法x∶(见前) 
x甘热祛寒法x∶治寒邪直中三阴之证。 
甘草(二钱,炙) 淡干姜(一钱) 淡附片(一钱) 淡吴萸(一钱) 
用开水略煎,冷服。 
此即仲景四逆汤也。拟加吴萸之大热,祛厥阴之寒邪,以之治寒中三阴,最为中的。 庵原解曰∶寒淫 
于内,治以甘热,故以姜、附大热之剂,伸发阳气,表散寒邪;甘草亦散寒补中之品,又以缓姜、附之上僭 
也。必冷服者,寒盛于中,热饮则格拒不纳,经所谓“热因寒用”,又曰“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是也。 
x辛凉解表法x∶(见前) 
x清凉透邪法x∶(见前) 
x祛热宣窍法x∶(见前) 
x辛温解表法x∶(见前) 
x凉解里热法x∶(见前) 

卷之八
备用成方
属性:x麻黄汤x∶治伤寒太阳病,恶寒发热,头痛项强,无汗而喘,脉浮而紧者。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水煎,温服,覆取微汗。 
x葛根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