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证类本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脊,味苦、辛,微热。能治男子、女人毒风,软脚邪气湿痹,肾气虚弱,补益男子,续筋骨 
。 
图经曰∶狗脊,生常山川谷,今太行山、淄、温、眉州亦有。根黑色,长三、四寸,两 
指许 
大 
,苗尖细碎,青色,高一尺以来,无花。其茎、叶似贯众而细,其根长而多歧,似狗脊骨, 
故以名之。其肉青绿,春秋采根,曝干用。今方亦用金毛者。 
雷公云∶凡使,勿用透山藤,其大 根与透山藤一般。只是入顶苦,不可饵之。凡修事, 
细 
锉了,酒拌,蒸,从巳至申,出,晒干用。 

卷第八
石龙芮
属性:r石龙芮pd152。bmpr 
味苦,平,无毒。主风寒湿痹,心腹邪气,利关节,止烦满,平肾、胃气,补阴气 
不足,失精茎冷。久服轻身,明目,不老,令人皮肤光泽,有子。一名鲁果能,一名地椹, 
一名石能,一名彭根,一名天豆。生泰山川泽石边。五月五日采子,二月、八月采皮,阴干 
。(大戟为之使,畏蛇蜕皮、吴茱萸。) 
陶隐居云∶今出近道,子形粗,似蛇床子而扁,非真好者,人言是蓄菜子尔。东山石上 
所生 
。其叶芮芮短小,其子状如葶苈,黄色而味小辛,此乃实是也。唐本注云∶今用者,俗名水 
董(音谨)。苗似附子,实如桑椹,故名地椹。生下湿地,五月熟,叶、子皆味辛。山南者 
粒 
大如葵子。关中、河北者细如葶苈,气力劣于山南者。陶以细者为真,未为通论。又《别录 
》 
水董云∶主毒肿,痈疖疮,蛔虫,齿龋。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石龙芮,能逐诸风,主 
除心热躁。 
图经曰∶石龙芮,生泰山川泽石边。陶隐居云∶近道处处有之。今唯出兖州。一丛数茎, 
茎 
青 
紫色,每茎三叶,其叶芮芮短小多刻缺。子如葶苈而色黄。五月采子,二月、八月采皮,阴 
干用。能逐诸风,除心热躁。苏恭云∶俗名水堇,苗如附子,实如桑椹。生下湿地,此乃水 
堇,非石龙芮也。今兖州所生者,正与《本经》、陶说相合,为得其真矣。 
陈藏器云∶芮子,味辛。按苏、《别录》云∶水堇,主毒肿,蛇虫,齿龋。且水堇如苏 
所 
注 
,定是石龙芮,更非别草。《尔雅》云∶芨,堇草。郭注云∶乌头苗也。苏又注天雄云∶石 
龙芮,叶似堇草,故名水堇。如此,则根据苏所注是水堇,附子是堇草。水堇、堇草二物同名 
也。 
衍义曰∶石龙芮,今有两种∶水中生者,叶光而末圆。陆生者,叶有毛而末锐。入药须 
生水 
者 
。陆生者又谓之天灸,取少叶揉系臂上,一夜作大泡,如火烧者是。唯陆生者,补阴不足, 
茎常冷,失精。余如《经》。 

卷第八
茅根
属性:r茅根pd153。bmpr 
味甘,寒,无毒。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下五淋, 
除客热在肠胃,止渴,坚筋,妇人崩中。久服利人。其苗主下水。一名兰根,一名茹根,一 
名地菅,一名地筋,一名兼杜。生楚地山谷、田野。六月采根。 
陶隐居云∶此即今白茅菅(音奸)。《诗》云∶露彼菅茅,其根如渣芹,甜美。服食此, 
断谷 
甚良。俗方稀用,唯疗淋及崩中尔。唐本注云∶菅花,味甘,温,无毒。主衄血,吐血, 
灸疮。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白茅,臣,能破血,主消渴。根治五淋,煎汁服之。陈藏 
器云 
∶茅针,味甘,平,无毒。主恶疮肿,未溃者,煮服之。服一针一孔,二针二孔。生挪敷 
金疮,止血。煮服之,主鼻衄及暴下血。成白花者,功用亦同。针即茅笋也。又云∶屋茅, 
主 
卒吐血。细锉三升,酒浸煮,服一升。屋上烂茅,和酱汁研敷斑疮,蚕啮疮。一名百足虫。 
茅屋滴溜水,杀云母毒。日华子云∶茅针,凉。通小肠,痈毒、软疖不作头,浓煎和酒服。 
花刀箭疮,止血并痛。根主妇人月经不匀。又云∶茅根,通血脉淋沥,是白花茅根也。又 
云∶屋四角茅,平,无毒。主鼻洪。 
图经曰∶茅根,生楚地山谷、田野,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布地如针,俗间谓之茅针, 
亦可 
啖 
,甚益小儿,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洁白,亦甚甘美,六月采根用,今人取茅 
针 
,挪以敷金疮,塞鼻洪,止暴下血及溺血者,殊效。刘禹锡《传信方》∶疗痈肿有头,使必 
穴 
方,取茅锥一茎正尔,全煎十数沸,服之,立溃。若两茎即生两孔,或折断一枝为二,亦生 
两穴。白茅花,亦主金疮,止血。又有菅,亦茅类也。陆机《草木疏》云∶菅似茅而滑无毛 
,根下五寸中有白粉者,柔韧宜为索,沤之尤善。其未沤者名野菅。《诗》所谓白茅菅兮是 
此也。入药与茅等。其屋苫茅经久者,主卒吐血。细锉三升,酒浸,煮服一升,良已。肘后 
方 
∶ 
疗热。取白茅根四升锉之,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适冷暖饮之,日三服。又方∶诸竹木 
刺在肉中不出。取白茅根烧末,脂膏和涂之。亦治因风致肿。 

卷第八
紫菀
属性:r紫菀pd154。bmpr 
味苦、辛,温,无毒。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蹶,安五脏,疗咳唾 
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一名紫茜,一名青苑。生房陵山谷及真定、 
邯郸。二月、三月采根,阴干。款冬为之使,恶天雄、瞿麦、雷丸、远志,畏茵陈蒿。陶隐 
居云∶近道处处有,生布地,花亦紫,本有白毛,根甚柔细。有白者名白菀,不复用。唐本 
注云∶白菀即女菀也。疗体与紫菀同。无紫菀时亦用白菀。陶云不复用,或者未悉。臣禹锡 
等谨按药性论云∶紫菀,臣,味苦,平。能治尸疰,补虚,下气及胸胁逆气,治百邪鬼魅 
, 
劳气虚热。日华子云∶调中及肺痿吐血,消痰止渴,润肌肤,添骨髓。形似重台,根作节, 
紫色,润软者佳。 
图经曰∶紫菀,生房陵山谷及真定、邯郸,今耀、成、泗、寿、台、孟州,兴国军皆有 
之。 
三 
月内布地生苗叶,其叶三、四相连,五月、六月内开黄、紫、白花,结黑子。本有白毛,根 
甚柔细。二月、三月内取根阴干用。又有一种白者名白菀。苏恭云∶白菀即女菀也。疗体并 
同,无紫菀时,亦可通用。女菀下自有条,今人亦稀用。《古今传信方》∶用之最要,近医 
疗 
久嗽不瘥,此方甚佳。紫菀去芦头、款冬花各一两,百部半两,三物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 
。生姜三片,乌梅一个,同煎汤调下,食后、欲卧各一服。 
唐本余∶治气喘,阴痿。雷公云∶凡使,先去髭,有白如练色者,号曰羊须草,自然不 
同。 
采得 
后,去头土了,用东流水淘洗令净,用蜜浸一宿。至明于火上焙干用。凡修一两,用蜜二分 
。千金方∶治妇人卒不得小便。紫菀末,以井花水服三撮,便通。小便血,服五撮立止。斗 
门方治缠喉风,喉闭饮食不通欲死者。用返魂草根一茎,净洗纳入喉中,待取恶涎出即瘥, 
神效。更以马牙硝津咽之,即绝根本。一名紫菀,又南中呼为液牵牛是也。 
衍义曰∶紫菀,用根。其根柔细,紫色,益肺气,《经》具言之。《唐本》注言无紫菀时, 
亦用白菀。白菀即女菀也。今本草无白菀之名,盖唐修本草时已删去。 

卷第八
紫草
属性:r紫草pd155。bmpr 
味苦,寒,无毒。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疗腹肿胀满痛。 
以合膏,疗小儿疮及面 (侧加切)。一名紫丹,一名紫 (衰老反)。生砀山山谷及楚地。 
三 
月采根,阴干。陶隐居云∶今出襄阳,多从南阳、新野来。彼人种之,即是今染紫者,方药 
家都不复用。《博物志》云∶平氏阳山紫草特好。魏国以染色,殊黑。比年东山亦种,色小 
浅于北者。唐本注云∶紫草,所在皆有。《尔雅》云∶一名藐。苗似兰香,茎赤节青,花紫 
白色,而实白。臣禹锡等谨按广雅云∶紫草,一名茈 。药性论云∶紫草亦可单用。味甘 
,平。能治恶疮 癣。 
图经曰∶紫草,生砀山山谷及楚地,今处处有之,人家园圃中或种莳,其根所以染紫也。 
《 
尔 
雅》谓之藐,《广雅》谓之茈 。苗似兰香,茎赤节青。二月有花,紫白色,秋实白,三月 
采根,阴干。古方稀见使。今医家多用治伤寒时疾,发疮疹不出者,以此作药,使其发出。 
韦宙《独行方》∶治豌豆疮,煮紫草汤饮。后人相承用之,其效尤速。 
雷公云∶凡使,须用蜡水蒸之,待水干,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