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分,牛乳一大升,同煮,取七合去滓,分温再服,瘥。此方出于许仁则。又崔元亮《集验
方》∶凡发背疑似者,须便服秦艽牛乳煎,当得快利三、五行,即瘥。法并同此。又治
黄方,
用秦艽一大两细锉,作两贴子,以上好酒一升,每贴半升,酒绞,取汁,去滓,空腹分两服
。或利便止,就中好酒人易治。凡黄有数种∶伤酒曰酒黄;夜食误餐鼠粪亦作黄;因劳发黄
,多痰涕,目有赤脉,日益憔悴,或面赤,恶心者是。元亮用之,及治人皆得力极效。秦艽
须用新好罗纹者。
雷公云∶凡使,秦并艽,须于脚文处认取∶左文列为秦,即治疾。艽,即发香港脚。凡用
秦,
先
以布拭上黄肉毛尽,然后用还元汤浸一宿,至明出,日干用。圣惠方∶治伤寒,心神热躁,
口
干烦渴。秦艽一两,去苗细锉,以牛乳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分温二服。又
方∶治小便难,腹满闷,不急疗之杀人。用秦艽一两去苗,以水一大盏,煎取七分,去滓,
每
于食后,分为二服。孙真人治黄胆,皮肤、眼睛如金色,小便赤。取秦艽五两,牛乳三升,
煮取一升,去滓,纳芒硝一两,服。
卷第八
百合
属性:r百合pd145。bmpr
味甘,平,无毒。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除浮肿胪胀,痞满,寒
热,通身疼痛,及乳难,喉痹,止涕泪。一名重箱,一名摩罗,一名中逢花,一名强瞿。生
荆州川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陶隐居云∶近道处处有。根如胡蒜,数十片相累。人亦蒸煮食之,乃言初是蚯蚓相缠结
变作
之。俗人皆呼为强仇,仇即瞿也,声之讹尔。亦堪服食。唐本注云∶此药有二种∶一种细叶
,花红白色。一种叶大茎长,根粗花白,宜入药用。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百合,使,
有
小毒。主百邪鬼魅,涕泣不止,除心下急满痛,治香港脚,热咳逆。吴氏云∶百合一名重迈,
一名中庭。生冤朐及荆山。日华子云∶白百合,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治癫邪、啼泣、
狂叫、惊悸,杀蛊毒,气 、乳痈、发背及诸疮肿,并治产后血狂运。又云红百合,凉,无
毒。治疮肿及疗惊邪。此是红花者,名连珠。
图经曰∶百合,生荆州川谷,今近道处处有之。春生苗,高数尺。秆粗如箭,四面有叶
如鸡
距
,又似柳叶,青色,叶近茎微紫,茎端碧白。四、五月开红、白花,如石榴觜而大。根如胡
蒜,重叠生二、三十瓣。二月、八月采根,曝干。人亦蒸食之,甚益气。又有一种,花黄有
黑斑,细叶,叶间有黑子,不堪入药。徐锴《岁时广记》∶二月种百合法,宜鸡粪。或云百
合是蚯蚓所化,而反好鸡粪,理不可知也。又百合作面最益人,取根曝干捣细筛,食之如法
。
张仲景治百合病,有百合知母汤、百合滑石代赭汤、百合鸡子汤、百合地黄汤。凡四方,
病
名百合,而用百合治之,不识其义。
食疗云∶平。主心急黄。蒸过蜜和食之,作粉尤佳。红花者名山丹,不甚良。圣惠方∶
治肺
脏
壅热烦闷。新百合四两,蜜半盏,和蒸令软,时时含一枣大,咽津。又方∶治伤寒,腹中满
痛
。用百合一两,炒令黄色,捣为散,不计时候,粥饮调下二钱服。孙真人食忌∶治阴毒伤寒
。
煮百合浓汁,服一升良。胜金方∶治耳聋疼痛。以干百合为末,温水调下二钱匕,食后服。
衍义曰∶百合,张仲景用治伤寒坏后百合病,须此也。茎高三尺许,叶如大柳叶,四向
攒枝
而
上。其颠即有淡黄白花,四垂向下覆,长蕊。花心有檀色,每一枝颠,须五、六花。子紫色
,圆如梧子,生于枝、叶间。每叶一子,不在花中,此又异也。根即百合,其色白,其形如
松子壳。四向攒生,中间出苗。
卷第八
知母
属性:r知母pd146。bmpr
味苦,寒,无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疗伤寒,
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多服令人泄。一名 (音歧)母,一名连母,
一名野蓼,一名地参,一名水参,一名水浚,一名货母,一名 (音匙,又音提)母,一
名女
雷,一名女理,一名儿草,一名鹿列,一名韭逢,一名儿踵草,一名东根,一名水须,一名
沉燔,一名 (杜含切),臣禹锡等谨按唐本一名昌支。生河内川谷。二月、八月采根,曝
干。
陶隐居云∶今出彭城。形似菖蒲而柔润,叶至难死。掘出随生,须枯燥乃止。甚疗熟结,
亦
主疟热烦也。臣禹锡等谨按尔雅云∶ , 藩。释曰∶知母也,一名 ,一名 藩。郭云
∶
生山上,叶如韭。范子云∶提母出三辅,黄白者善。吴氏云∶知母,神农、桐君∶无毒,补
不足,益气。药性论云∶知母,君,性平。主治心烦躁闷,骨热劳往来,生产后蓐劳,肾气
劳,憎寒虚损,患人虚而口干,加而用之。日华子云∶味苦、甘。治热劳,传尸疰病,通小
肠,消痰止嗽,润心肺,补虚乏,安心,止惊悸。
图经曰∶知母,生河内川谷,今濒河诸郡及解州、滁州亦有之。根黄色,似菖蒲而柔润。
叶
至
难死,掘出随生,须燥乃止。四月开青花如韭花,八月结实。二月、八月采根曝干用。《尔
雅》谓之 (徙南切),又谓之KT (直林切)藩是也。《肘后方》用此一物治溪毒大胜。
其法
∶
连根、叶捣作散服之。亦可投水捣绞汁,饮一、二升。夏月出行,多取此屑自随。欲入水,
先取少许投水上流,便无畏。兼辟射工,亦可和水作汤浴之,甚佳。
雷公云∶凡使,先于砧上细锉,焙干,木臼杵捣,勿令犯铁器。圣惠方∶治妊娠月未足
似欲
产,
腹中痛。用知母二两末,蜜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粥饮下二十丸。《杨氏产乳》同。
卷第八
贝母
属性:r贝母pd147。bmpr
味辛、苦,平、微寒,无毒。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
痉,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目眩项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安五脏,
利骨髓。一名空草,一名药实,一名苦花,一名苦菜,一名商草,一名勤母。生晋地。十月
采根,曝干。(浓朴、白薇为之使,恶桃花,畏秦艽、 石、莽草,反乌头。)
陶隐居云∶今出近道。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断谷服之不饥。唐本注云∶此叶似大蒜。
四
月蒜熟时,采良。若十月苗枯,根亦不佳也。出润州、荆州、襄州者最佳,江南诸州亦有。
味甘、苦、不辛。按《尔雅》一名KT (忙庚切)也。臣禹锡等谨按尔雅云∶KT ,
贝母。注∶
根
如小贝,圆而白华,叶似韭。疏引陆机云∶其叶如栝蒌而细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
,四方连累相着,有分解也。药性论云∶贝母,臣,微寒。治虚热,主难产,作末服之。兼
治胞衣不出,取七枚末酒下。末,点眼去肤翳。主胸胁逆气,疗时疾、黄胆。与连翘同主项
下瘤瘿疾。日华子云∶消痰,润心肺。末和沙糖为丸,含止嗽。烧灰油调敷人畜恶疮。
图经曰∶贝母生晋地,今河中、江陵府、郢、寿、随、郑、蔡、润、滁州皆有之。根有
瓣子
,
黄白色,如聚贝子,故名贝母。二月生苗,茎细青色,叶亦青,似荞麦,叶随苗出。七月开
花碧绿色,形如鼓子花。八月采根,晒干。又云∶四月蒜熟时采之良。此有数种。《 诗》
言采其KT (音虻)。陆机疏云∶贝母也。其叶如栝楼而细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
四
方连累相着,有分解。今近道出者正类此。郭璞注《尔雅》云∶白花,叶似韭,此种罕复
见之。此药亦治恶疮。唐人记其事云;江左尝有商人,左膊上有疮,如人面,亦无它苦。商
人戏滴酒口中,其面亦赤色。以物食之,亦能食,食多则觉膊内肉胀起。或不食之,则一臂
痹。有善医者,教其历试诸药,金石草木之类,悉试之无苦,至贝母,其疮乃聚眉闭口,商
人喜曰∶此药可治也。因以小苇筒毁其口灌之,数日成痂,遂愈,然不知何疾也。谨按
《本经》主金疮,此岂金疮之类欤!
雷公云∶凡使,先于柳木灰中炮令黄。擘破。去内口鼻上有米许大者心一小颗。后拌糯
米于
鏊上
同炒,待米黄熟,然后去米,取出。其中有独颗团,不作两片无皱者,号曰丹龙精。不入用
。
若误服,令人筋脉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