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75-姚贞白医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阿胶30克(化服) 炒黄芩6克炒黄连2.4克 生杭芍30克
焦栀子6克 生大黄9克 生甘草3克 玄明粉9克 鲜鸡
子黄1枚(分三次兑服)
二诊:上方服后,效果不显,家属焦虑,于深夜邀余再往复诊。脉仍微细,舌苔黑裂稍减,但黄厚而干。壮热,神昏,谵语,烦乱不休,循衣摸床,扬手掷足。此仍属黄连阿胶鸡子黄症,邪热未除,故病势不减。续用下方,背水一战。处方:
东阿胶30克(化服) 生地黄30克 生杭芍30克 野黄连3克
焦栀子6克炒黄芩6克生大黄9克生甘草3克玄明
粉9克 细枳实4.5克(炒冲) 鲜鸡子黄1枚(三次兑服)
三诊:上方服后,便下乌黑,中有硬结燥屎多枚,小便有知。神识稍清,谵语烦乱较平,壮热略减。脉转细弦而数,舌苔黄厚而干,中心乌黑逐退。此腑积得通,阴液渐回,心神较安,病趋好转,仍守原意出入。处方:
东阿胶1 8克(化服) 大生地15克京元参9克 大寸冬9克
生杭芍15克 野黄连2.4克 焦栀子6克 炒黄芩4.5克 生
甘草3克鲜鸡子黄1枚(三次兑服) 自粳米30克(煎汤代水煨药)
四诊:上方服后,壮热烦渴轻减,下利已止,神识渐苏,脉弦数,舌红,苔黄厚退薄,有津。但耳听不聪,此病已脱险,真阴未复,续用下方二剂,滋养调理。处方,
东阿胶18克(化服) 大生地15克 京元参9克 大寸冬9克
生杭芍12克 野黄连2.4克 鲜石斛9克 生甘草3克 鲜鸡
子黄1枚(三次兑服) 白粳米30克(煎汤代水煨药)
五诊;脉缓和,舌润,苔退。神识清楚,热净身凉,可纳薄粥,夜能静卧,并可起坐。听觉仍差,形体消瘦,此病已脱险,势趋稳定。仍宜滋养调理。处方:
干地黄18克 京元参9克 生杭芍9克 白茯神15克 金石
斛9克 生苡仁15克 大寸冬9克 生甘草3克 野黄连2.4克
东阿胶15克(化服)
六诊:上方连服三剂,食眠增加,二便正常。已能行走,肌肤润泽,脉缓舌润,病已全瘥,再拟下方调理善后。
干地黄12克 淮山药12克 白茯苓15克 粉丹皮6克 山萸
肉4.5克 炒泽泻9克 金石斛9克 建莲子15克(去心)
上方连进多剂,体力日增,听觉恢复。患者至今健在,与余往来未绝。
'按'少阴热化症,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育阴清热,正法也。本案又兼热结旁流,能于一派危象之中,察其脉根禾绝,而加入承气,急下救阴,逆流挽舟。
厥阴伤寒
陈××,女,三十四岁,昆明市人。1940年3月。
初诊:始因伤食感寒,发热恶冷身痛,经服发散消导之药两剂,虽得微汗不彻,后即气冲上逆撞心,疼痛甚剧,昼夜烦躁不宁。颜面潮红,咽干喉痛,呕吐痰涎甚多,吐甚气即上冲,四肢厥冷,昏厥不省人事,已十余日。屡更数医,或谓汗出未彻,病仍在表,当以汗解,或谓气逆呕吐,此里寒积滞,当再消导宽中和胃,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后延余往诊,脉弦细微浮,舌苔黑,边尖俱红。根据临床症状,此系伤寒厥阴症,阴盛格阳,兼有太阳未净表邪,治则当平肝和胃,回厥止呕,急以仲景原方乌梅丸三丸,加生姜三片,大枣三枚,煎化分次灌服。
二诊:昨方服后,呕吐渐止,气撞心痛较平,仍不时烦躁。肢冷,厥逆,面赤,咽干。脉舌如前。此肝胃稍安,冲气渐平,厥阴伏寒尚盛,格阳于外,改用下方:
当归15克 炒杭芍12克 桂枝9克 附片24克(开水先煨透)
细辛3克 甘草3克 通草3克 法夏9克 云连2.4克 吴
萸3克 生姜3片 大枣5枚(每服点清酒十余滴为g1)
三诊:上方连服两剂后,呕止厥回,心中冲气疼热由缓解而逐渐消失,烦躁及痰涎亦减,面转黄瘦,稍能饮食。脉转缓和,舌黑全退,苔薄白。此厥阴寒邪已散,肝胃渐调,患者唯感头昏神倦,嗜卧。拟方仍守原意出入;
桂枝9克 当归12克 杭芍9克炒云连3克吴萸3克 党
参9克 法夏9克 砂仁6克 茯神15克 甘草3克 乌
梅3枚 生姜3片 大枣3枚
上方服十余剂而愈。
'姚按'本证是伤寒,误用发表消导,病入厥阴,势已垂危。若因咽痛面赤烦躁,再服清凉,必致于死,即用一般普通方剂或纯用辛温助阳,亦恐难于挽救。余在诊治本病时,根据临床脉症,认为是病入厥阴,势已危殆,急以仲景乌梅丸原方调和肝胃,安中止呕。继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回阳救逆。后以当归建中加人参左金等药加减,使病转危为安,遂获全愈。
蛔 厥
张××,女,四十三岁,昆明市郊区。1939年秋末。
初诊:患者烧热十余日,胸腹胀满疼痛,呕逆不食,泄泻,耳聋。数日前,服汗下剂后,吐蛔三条,泄利更甚,日廿余行,病转剧,深夜约余前往诊治。
症见脉象细弱无力,舌质淡、苔白夹黄、中心干黑。神识昏迷,呼之不应。发热,肢厥,吐蛔,下利清谷。审因辨证,此伤寒,病入厥阴,误服汗下,上热未退,下寒弥增,中焦不运,蛔无阳温,与呕俱出,症属烷厥。急拟乌梅丸方煎服。
黑附片30克(开水先煨透) 北细辛3克 桂枝木9克 川干姜
9克炒川椒2.4克炒云连2.4克焦黄柏2.4克全当归12克
上党参12克 烧乌梅lO+
二诊:上方服一剂,神识较清,肢厥转温,吐蛔已止。
但发热,呕逆,不能进食,胸腹时作胀痛,下利清谷仍频。
诊脉虚数,苔黑渐退,仍宗原方加减。
黑附片30克(开水先煨透) 北细辛3克 川干姜9克 甘草
3克 桂枝木9克 炒杭芍9克 白茯苓15克 当归12克
炒云连2.4克 炙吴萸4.5克 烧乌梅10个
三诊:上方进二剂,烧热减,下利日仅二、三行。神清,纳少,呕逆及胸腹疼痛已止。脉细而弦,苔黑全退,呈现薄自。此蛔厥已平,土虚木克,再拟温运,扶正祛邪。
黑附片30克(开水先煨透) 上党参12克 白茯苓15克 炒杭
芍9克砂仁9克(冲) 北细辛1.5克炙吴萸6克 炒黄连
2.4克 桂枝木6克 生甘草3克 川干姜9克 炒老米12克
四诊:烧热全退,下利已止,思饮食。脉缓和,舌粉润。病势渐愈。继拟归芍六君煎调脾健胃,温养气血。
党参12克 白术12克 茯苓15克 当归15克 炒杭芍9克
砂仁6克(冲) 陈皮6克 烧姜2片 大枣5枚 甘草3克
(嘱兼服桂附理中丸十丸,日二次,早、晚各一丸。)
'按'病入厥阴,神昏,吐蛔,发热,肢厥,故名蛔厥。
连进大剂温运回阳,救逆安蛔之剂得效。可与十九案互参,愈证六经理法善变。

温 病
春 温
陈××,女,廿五岁,昆明市人。1939年春。
初诊:烧热多日,脉象虚数,舌绛卷缩难伸,苔黑龟裂。面垢齿焦,神昏谵语,手足抽搐。自汗淋漓不收,二便失禁。此春温坏证,因烧热日久,肝肾阴亏,津枯风动,病情危笃。勉拟下方,急救其阴,希图万一。
生龟板18克 大生地15克黑玄参9克大寸冬9克生杭
芍9克 醋别甲15克野黄连3克生牡蛎12克生甘草3克
东阿胶15克(烊化兑服) 鸡子黄1枚(分次兑服)
每服点童便三匙。因患者神昏,服药困难,嘱采用频频滴喂法。
二诊:服药后神识稍苏,抽搐渐停,自汗减少。能进少量薄粥,痰凝微咳。脉转虚弦滑数,舌绛能伸,苔黑龟裂已减,仍干燥少津。此风势渐平,阴津未复,伏热未清,再以育阴、生津、化热为治。
东阿胶24克(烊化服) 炙龟板21克醋别甲15克黑玄参9克
野黄连3克大寸冬9克生杭芍9克广桔络9克生甘草
3克 淡菜5枚 鸡子黄1枚(分次兑服)
三诊:上方服二剂,神识渐清,但语言蹇涩。烧退,午后仍潮热。咳嗽自汗,神倦,二便能自约,溺尚黄赤。纳可,脉象滑数,舌红苔黑,龟裂较退,略布津液,续宗前法,嘱服四剂。处方:
大生地2l克醋别甲15克生杭芍9克地骨皮15克炒知
母4.5克广桔络9克茯神木15克 野黄连3克 鲜芦根
30克 生甘草3克 竹茹6克 鸡子黄1枚(分次兑服)
四诊:上方服二剂,神识、语言已清,潮热、自汗、咳嗽均减。抽搐全止。思饮食,能起坐,舌红润,黑苔龟裂已退,脉尚滑数。仍用原方加减。
大生地15克 黑玄参9克 大寸冬9克地骨皮12克鲜芦
根21克 生甘草3克 净竹茹6克 鸡子黄1枚(分次兑服)
五诊:服上方后,潮热退,自汗收,咳嗽止,纳谷佳,二便正常。舌红润有津,脉滑微数。症至此已转危为安。续用下方,以善其后。处方:
大生地12克 空沙参12克 广玉竹9克 天门冬9克 金石
斛9克大寸冬9克生杭芍9克茯神木15克 净杷叶3片
广桔络9克 生甘草3克 竹茹6克
'按'此例春温,因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