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医内科学(七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肝胃百合汤  柴胡、黄芩、乌药、川楝子、郁金各10g  百合30g  丹参15g  党参、蒲公英各12g  牡蛎15g。水煎服,日1剂。疏肝理气,泻热和胃。现代药理:柴胡含挥发油(内有柴胡醇)、植物甾醇,有镇静、镇痛、镇吐、镇静作用;黄芩含黄芩甙、黄芩素,有解热、镇静、利胆助消化作用,对肠管有抑制作用;郁金含姜黄素,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作用,减少尿内的尿胆元,郁金还有轻度的镇痛作用;丹参含丹参酮甲,维生素E,有镇静、镇痛作用;川楝子对肝硬化有一定疗效;乌药含挥发油等,乌药煎剂能促进肠蠕动,促进肠道气体之排出;牡蛎所含的碳酸钙具有收敛、制酸止痛作用,有利于溃疡的愈合;公英能使胆囊收缩,后利于胆汁排入肠中,有较强利胆健胃作用,并有止痛、止呕、排除胀气、促进食欲的作用。党参含皂甙、生物碱,能增强肌体的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消化。宗上所述,本方有镇痛、利胆、健胃、收敛、制酸、消除胀气作用。故可治疗胃及上二指肠炎或溃疡等疾患。
    预防调护
    1.饮食调摄  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忌暴饮暴食,饥饱无常。胃痛发作时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忌食粗糙多纤维食物、尽量避免进食浓茶、咖啡和辛辣食物,进食宜细嚼慢咽。
    2.精神调摄  保持精神舒畅,避免精神紧张、恼怒。
    3.慎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  如水杨酸、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附    吐酸
    定义
    是指胃中酸水上泛,又称泛酸。若随即咽下——吞酸;随即吐出——吐酸
可单独出现,但常与胃痛兼见。
    历代尚有“醋心”、“噫醋”之称。
    病因病机
    1.肝气犯胃,肝郁化火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2.脾胃虚寒  脾胃虚弱,肝气以强凌弱犯胃
    基本病机——肝气犯胃,肝郁化火;食之滞作腐;湿热郁正蒸,寒湿停阻;脾虚失运→胃失和降
    证治分类
    1.脾胃虚寒
症状——吐酸时作,兼吐清水,口淡喜暖,脘闷食少,少气懒言,肢倦不温。
        大便时溏,舌淡苔白,脉沉弱或迟缓
治法——温中散寒,和胃制酸
代表方——吴茱萸汤合香砂六君子汤
常用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甘温益胃
          陈皮、半夏、香附、砂仁—行气降逆
          吴茱萸—辛通下达以开郁结
          生姜、大枣—温胃散寒补虚
    2.肝胃郁热                                                   数
症状——吐酸时作,胃脘灼热,口苦而臭,心烦易怒,两胁胀闷,舌红,脉弦
治法——泄肝和胃
代表方——左金丸加味
          黄连—直折肝火
          吴茱萸—辛通下达开郁结
          白芍—敛肝养阴
          竹茹—清热化痰
          川楝子—行气导滞
          鸡内金—消积化滞
          牡蛎、石决明—制酸   或加乌贼骨、煅瓦楞
    3.湿阻于胃
症状——吐酸时作,喜唾涎沫,时时欲吐,胸脘痞闷,嗳气则舒,不思饮食,
        舌淡红,苔白滑,脉弦细或濡滑
治法——化湿和胃,理气解郁
代表方——越鞠丸加减
          苍术、白豆蔻—燥湿化痰
          香附、厚朴、枳壳—行气导滞
          神曲—健胃消食
          栀子—清化郁热
          生姜—温胃和胃
  
       附     嘈杂
       定义   
    是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作时止的病证。可单独出现,又常与胃痛、吞酸并见。

    病因病机
    痰、湿、热、郁、虚→气阻于胃,胃失安和→嘈杂
    1.饮食不节
多食粘腻难消化食物→积滞中焦→阻碍胃府通降
过食辛辣香燥,醇酒肥甘→戕伤胃体→郁热内扰       →嘈杂
    2.情志不和
郁怒忧伤→肝失条达→横犯脾胃→胃府不安
    3.脾胃气虚
脾胃素虚,饮食劳倦,过服寒凉→胃阳(气)虚→纳运失常→嘈杂
    4.阴血不足
失血过多,热病之后阴津耗伤,过食辛辣→损伤脾胃阴津→燥热内扰
    辨证论治
    1.胃热
症状——嘈杂而胃中灼热,恶心吐酸或口苦,渴喜凉饮,或善食易饥,或不饥
        纳呆,嗳腐臭气,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干,脉滑数
治法——清热和胃
代表方——温胆汤加减
          黄芩、黄连、竹茹—清胃脘之热,安中除烦
          半夏、陈皮、枳壳—降逆和胃
          茯苓—甘淡渗湿宁神
          甘草—调和诸药
    2.胃虚证
症状——嘈杂时作时止,口淡无味,食后脘胀,体倦乏力,大便干结,舌淡,
        脉虚
治法——健脾益胃和中
代表方——四君子汤加味
常用药——党参—益气补中
          白术—健脾燥湿
          茯苓—渗湿健脾
          甘草—甘缓和中
          加山药—补脾养胃;蔻仁—养血和中
    3.血虚证
症状——嘈杂而兼面白唇淡,头晕心悸,失眠多梦,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和中
代表方——归脾汤
常用药——黄芪、党参—补气健脾
          当归、龙眼肉—养血和营
          木香—健脾理气
          茯神、远志、枣仁—养心安神
          生姜、甘草、大枣—和胃健脾,以助化源





       第二节        痞         满

     定义
    是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按部位可分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痞即胃脘部
    本节主要讨论以胃脘部出现上述症状的痞满,又可称为胃痞。
    历史沿革
    1.《内经》有“痞”、“痞塞”、“痞隔”等。病因——饮食不节、起居不适和寒气为患等。《素问?太阴阳明论》:“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   满闭塞。”《素问?异法方异论》:“脏寒生满病”。
    2.痞满病名首见于《伤寒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半夏泻心汤主之。”
    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否候》:“诸否者,营卫不和,阴阳隔绝,脏腑痞塞而不宣,故谓之否。”“其病之候,但腹内气结胀满,闭塞不通。”
    4.朱震亨《丹溪心法?痞》:“痞者与否同,不通泰也。”“胀满内胀而外亦有形;痞者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
     5.张景岳《景岳全书?痞满》:“痞者,痞塞不开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 并将痞满分为虚实两端:“凡有邪有滞而胀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满也。实痞实满者,可消可散,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不补不可。”
    范围
西医——慢性胃炎(包括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神经官能症、胃下垂等疾病,若以上腹胀满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病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外感六淫,表邪入里
误下伤中           →邪气乘虚内陷→结于胃脘,阻塞中焦气机→升降失司→
    《伤寒论》:“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2.内伤饮食
暴饮暴食,咨食生冷,过食肥甘,嗜酒无度→损伤脾胃→纳运无力→食滞内停
                        →痰湿中阻→气机被阻→痞满
    《伤寒论》:“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
    3.情志失调
抑郁恼怒,情志不遂→肝气郁滞,失于疏泄→乘脾犯胃→脾胃升降失常→痞满
忧思伤脾→脾气受损,运化失职→胃府失和→气机不畅→痞满
    二、病机
    1.基本病机——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等导致肝脾胃功能失调,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而发痞满
   
    2.病位——胃,与肝脾密切相关。
生理——脾胃同居中焦,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司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