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医内科学(七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针灸
    四、移情易性(心理治疗)
   在其康复期,为一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一般分下列几个阶段:
    1.选择和具备良好的环境,树立良好的医风(包括医务人员的仪态),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
    2.发泄  态度和蔼,耐心听病人的叙述,让患者畅所欲言,一吐为快。掌握时机,取得病人的信任。
    3.分析  同病人一起分析病史,找出发病的心理矛盾,着重分析患者的个人性格,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等促使发病的机理,唤醒病人对本病的正确认识。
    4.疏导  在上述有利的掉件基础上,因势利导,进行心理治疗。
    (1)内疏导  要求病人加强个人涵养、应激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进行自我锻炼。
   (2)外疏导  着重使心理矛盾向外疏散,以使之消失。
    ①鼓励宽慰:以平舒情绪
    ②转移法:利用某些良性刺激来代替其不良刺激,以消除其心理矛盾。使病人利用自己的爱好兴趣:书法、绘画、音乐、戏曲、体育、棋艺、垂钓、旅游,以转移其对心理矛盾的注意或和记忆,籍以忘记或冲淡其心理创伤。
    ③支持法:帮助病人解决造成心理矛盾的问题,做到精神上的同情,道义上的支持,同时要宣传法制,使病人得到一种政策保护感。
    ④暗示:曹操的望梅止渴,即是一例。
    名老中医经验
    1.癫证治疗(魏舒和) 明玳瑁10g  珍珠目、茯神、生龙齿、生牡蛎各15g  焦远志10g  石菖蒲4g  天竺黄5g  胆南星10 g 柏子仁10g  川贝10g  青黛3g  半夏曲10g 炙甘草g磁朱丸12g(包) 适用于阴虚肝热,扰及心神。方中取玳瑁气味咸寒,质坚体重,解毒清热之功近于犀角,镇心安神之力相等珍珠,清心热而疗心风,止惊癜而泻肝火;磁朱丸镇惊安神,潜阳纳气;龙齿、牡蛎、珍珠母镇静安神;远志、菖蒲、茯神补心安神,化痰定志;天竺黄、胆南星、川贝、半夏趋清热豁痰,定惊安神;青黛解毒清热,凉血平肝。共凑平肝潜阳,育阴安神,化痰清热之功效。 
    2.癫狂证治疗经验谈(王文鼎)狂证初期,多为痰火蒙蔽清窍,多动少静,《难经》“重阳者狂”是对这一病机的概括。当正盛邪实、痰火内炽之时,每用自拟狂证方,对顿挫病势,确有良效。狂证方:白砒石、雄黄、雌黄各3g  ,绿豆360粒,栀子40枚,急性子9g 。将绿豆泡去皮,晾干,与砒石同研为极细面;栀子不见火烘干,急性子与雄、雌黄均分别研成细粉再将各药混合研匀。服时取上药2克,加牛黄、冰片各0。1,调适量白糖和面粉,烙成饼服下,服后必大吐泻。若不吐,用鸡毛引吐。患者此时困倦思睡,切勿惊动;醒后呼渴,可给铁锈煎水饮之。若无效,次日再用药一次。
    3。癫狂证与“醒脑定”(何任)  基本方:百合、生地、菖蒲、郁金、生大黄、生明矾、白芍、白术、茯苓、丹参、白芥子、生铁落、青礞石、法半夏、陈皮、小麦、珍珠母、生甘草、红枣。水煎服,日1剂,,20…40天一疗程。
     4.癫狂从痰论治(陈元新)  采用下列3方依次进行治疗:
    (1)逐痰、逐瘀:明矾120g  冰糖120 g 水600ml,水煎服200ml;顿服。服后当吐泻3…4次,再服下方:青礞石12 g 郁金6 g 沉香末1。5g 大黄12g煅龙齿6g  琥珀1。5g朱砂1。5g炒枣仁12g石菖蒲6 g  党参6 g 川贝母6 g 连翘6g  ,合研细末,此为2日量,分作4次服,连服4剂,8天服完。在服末药时,先用竹茹12 g  三七15 g 莲子心1 g ,水煎两次水调药进服,日1剂。
    (2)清心、安脑:生地黄、麦冬、白芍、茯神各12 g 石菖蒲、石斛、丹皮、陈皮、木通、知母各9 g石膏20g大黄15g(后下)  磁石15g(先煎)  炒枣仁12g  远志9g  。水煎服,10剂,之后服末药方4剂(8日量)。
    5.风引汤治疗癫狂病(王瑞道) 紫石英30 g 寒水石、生石膏、滑石、赤石脂、白石脂、龙骨、牡蛎各15g生大黄(后入)、干姜、桂枝、甘草各10g。日1剂,两次分服。功用:清热泻火,重镇安神,理气行瘀,祛痰利湿。
    6.增损旋覆代赭汤治狂证(武久思)  旋覆花10g(包)  代赭石15g  半夏10 g 陈皮10 g 茯苓10g香附10g 沉香末3g  黄连9g  。镇心涤痰,泻肝清火。
    预防与调护
    1.重视精神疗法  移情易性:防止环境的恶性刺激,增加社会接触,参加娱乐活动。
    2.加强护理:注意精神护理;不宜从事高空作业及驾驶、操纵机械与危险大的工作。正确对待患者的各种表现,关心、体贴、照顾病人。对重症病人采取防护措施,注意安全,防止以外。
    3.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加强母孕期间的卫生,避免精神刺激,对有阳性家族史者劝阻生育子女。注意幼儿的发育成长,发现精神异常及早诊治。






































        第  五  节             痫        病

    定义
    痫病是种反复发作性的神志异常的病证,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甚则仆倒,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特征。
    释义
    “痫”字为“间”字简体。从“病”从“间”,间者,即指其病发作有时,间隔发作。
    本病亦称“癫痫”,俗称“羊痫风”。《内经》称“胎病”,属“巅疾”范畴;《千金要方》称为“癫痫”。
    分类
根据发病时的叫声——马痫、牛痫、猪痫、羊痫、鸡痫(五痫)
根据发病原因——风痫、惊痫、食痫、痰痫 (〈源候〉)
根据脏腑辨证——心痫、肝痫、肺痫、肾痫、肠痫
    流行  
    我国患病率为3…6‰,且80%在18岁以前发病。男性略多于女性,约1。15:1~1。7:1。70%左右为强直—阵挛型。按我国12亿人口计算,全国共有600万癫痫患者。
    历史沿革
    《内经》初步记载了本病的临床表现,且正确地认识到本病与先天因素有关。〈素问?奇病论〉:“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
    2.《诸病源候论?痫候》:“其发病状,或口眼相引而目睛上摇,或手足掣纵,或背强直,或颈项反折。”
    3.宋金元时代,对本病的发病机理阐述较深刻。张子和认为,本病常由肝经热盛引起。朱丹溪强调痰迷孔窍引发本病。如《丹溪心法?痫》:“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心窍”。
    4.明代医家对癫、狂、痫作了明确的划分。王肯堂:“究其独言癫者,祖素问也;言癫痫、言癫狂者,祖灵枢也。要之癫狂痫,大相径庭非名殊而实一之谓也。”“痫病发则昏不知人,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甚而瘛纵抽掣,目上视,或口眼歪斜,或口作六畜之声。”
    5.《古今医鉴?五痫》:“发则猝然倒仆,口眼相引,手足搐溺,脊背强直,口吐涎沫,声类畜叫,食倾乃苏。”
     6.对于治疗,虞抟指出:“痫病主乎痰,因火动之所作也。治法,痫宜乎吐。”对于实证,他选录了龙脑安神丸、二白丸、朱砂滚痰涎丸、碧霞丹、控涎丹、牛黄泻心汤、牛黄清心丸。
     《临证指南医案?癫病》按语(龚商年):“痫之实证,用五痫丸以攻风,控涎丸以劫痰,龙荟丸以泻火;虚者,当补助气血,调摄阴阳,养营汤、河车丸之类主之”。
    王清任认为痫病的发生与元气虚,“不能上转于脑髓”,与脑髓瘀血有关,并创龙马自来丹、黄芪赤风汤主之。
    范围
     本节之内容,以癫痫大发作的证治为主,但对小发作等类型也可通用。包括西医之原发性与继发性癫痫。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七情失调
大惊大恐 →气机逆乱→肝肾受损→阴不敛阳而生热生风
                     脾胃受损→精微不布→痰浊内聚→遇诱因→痰浊随气上
                           逆,或随火炎,或随风动→蒙蔽心神清窍→发作
〈素问?举痛论〉:“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或素蕴风痰→因于惊恐→易患痫病
    2.先天因素
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惊则气乱→胎气逆乱,脏气不平          发病
                          恐则精却→精伤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