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医内科学(七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邪入侵,发病与否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卫气的防御功能;邪气的强弱。
    (2)病位——主要在肺卫。病邪传变,由表入里,可涉及内在脏腑
    (3)基本病机——卫表不和
    (4)病机转化    初起——多以风寒或风热之邪为主 风热不解或寒邪郁而化热——肺热证  病邪传里化热,表寒未解——表寒里热证  反复感邪,正气耗散——由实转虚;体虚感邪——正气愈亏,均可形成正虚标实之证
    预后多良好,病程较短而易愈;
    老年、婴幼儿、体弱者、时行感冒重症——防止发生传变,或夹杂其他疾病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临床特征:卫表及鼻咽症状——恶风或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头痛、咽痛、肢体痛楚等。夹暑、夹湿、夹燥等兼症。
    2.时行感冒——呈流行性,在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症状类似,病情较普通感冒为重: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常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
    3.病程一般为3~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时行感冒可传变入里,变生它病。
    4.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两季为多。
    二、病证鉴别
    1.感冒与风温
    风温——初起症状与感冒类似,但病势急骤,热势较高,汗出后不易迅速退清,咳嗽、     胸痛、头痛较剧,传入营血可见神昏、谵语、惊厥。
    感冒——发热多不高,或无热,以解表宣肺药即可汗出热退身凉,病势轻,病程短,不传变,预后好。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普通感冒——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若感冒1周以
             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继发它病
   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
               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三、相关检查     
    WBC+DC   WBC ↑ N↑。  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紊乱。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本病邪在肺卫,辨证属表实证。
    1.分清风寒寒、风热、暑湿
 风寒——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口不渴,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风热——发热重,恶寒轻,鼻塞流浊涕,口渴,咽痛,苔薄黄,脉浮数
    2.明晰体虚感冒
气虚感冒——气虚证+风寒表证
阴虚感冒——阴虚证+风热表证
    二、治疗原则
 《素论?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李健斋:“伤风证,属肺者多,宜辛温或辛凉之剂散之。”张景岳:“外感之邪多有余,若实中有虚,则宜兼补以散之。”
    基本原则——解表达邪、宣肺和营、照顾兼证
    1.解表达邪——解除表证、祛除表邪。通过发汗使邪从汗解:风寒…辛温解表;风热…辛凉解表;暑湿…清暑解表
    2.宣肺和营——宣通肺气,调和营卫。宣肺以恢复肺之宣肃功能,又与解表相辅相成;和营可振奋卫阳,调和营卫
    3.照顾兼证——挟暑…兼以清暑;挟湿—化湿;湿困脾胃…和胃、理气;时行感冒—清热解毒;体虚感冒—益气、养血、助阳、滋阴。小儿感冒,易夹惊夹食。夹惊—熄风止痉(钩藤、薄荷、蝉蜕、僵蚕);夹食—消食导滞(神曲、山查、谷麦芽、莱菔子)
    注意事项:感冒的治疗,一般不宜表散太过,亦不可补益太早,以免留邪;对体虚者,宜扶正固本,兼解风邪,不宜专行发散,重伤肺气。
       风寒误用辛凉——汗不易出,病邪难以外达,反致不能速解,甚则发生变证;风热误用辛温——助热燥液动血,或引起传变。
    除虚体感冒可兼扶正补虚外,一般均忌用补敛之品,以免留邪。
    三、证治分类
    1.风寒束表证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风寒外束,腠理闭塞,卫阳被遏;  头项疼痛、肢节酸痛——寒邪犯表,太阳经气不舒;  鼻塞、声重、喷嚏、流涕、咳嗽——邪客于肺,肺气失宣,肺窍不利;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表寒无热;苔薄白,脉浮紧——风寒在表之象
    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达表汤(轻证);荆防败毒散(重症)
    方解——荆芥、防风、淡豆豉、葱白、生姜—驱散风寒;前胡、杏仁、桔梗、橘红、甘草—宣肺止咳
    备选方——轻症—葱豉汤;夹湿—羌活胜湿汤(《伤辨惑论》):羌独活、川芎、蔓荆子、藁本、防风、甘草)风寒表实证—麻黄汤;风寒表虚证—桂枝汤。
    加减——表寒重:麻黄、桂枝。表湿重:羌活、独活或羌活胜湿汤。湿蕴中焦:苍术、厚朴、半夏。头痛:白芷、川芎。身热较著:柴胡、薄荷
    临证备要——葛苏汤:为山东名老中医王逢寅的经验方:葛根30~60g 苏叶8~10g 荆芥、防风、白芷各10~12g 麻黄6~9g 甘草3g  功用:解表发汗,解肌退热。主治风寒表证,加减可用于风热证。
    2.风热犯表证
    症状:恶寒轻,或微恶风、发热较著—风热外袭,卫表失和。头胀痛、面赤—风热上攻。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喷嚏、流涕稠涕—风热上犯,肺窍不利。咳嗽痰稠—风热犯肺,肺气不宣。口干欲饮——风热伤津。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风热在表
    证机概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方药——①葱豉桔梗汤(葱白、桔梗、栀子、豆豉、薄荷、连翘、甘草)发汗解肌、清热肃肺之力较桑菊饮强。②银翘散:长于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表证热毒重者。
    方解——薄荷、荆芥、豆豉—辛凉解表;银花、连翘、山栀—清热解毒;桔梗、芦根、竹叶—清热生津。牛子、桔梗、甘草——利咽化痰
    应用本方时,应重用银、翘,芦根鲜者佳,且煎汤候香气大出即可,勿过煮。汤剂每日可服1~2剂,煮散一昼夜服4次,每次煮服6~10克,勿过煮。
    备选方——桑菊饮—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之轻症;
   加减——头胀痛甚:桑叶、菊花。咳嗽痰多;贝母、前胡、杏仁。可、咯痰黄稠:黄芩、知母、栝楼皮。身热较著:石膏、鸭跖草。乳蛾红肿疼痛:一枝黄花、土牛膝、玄参。时行感冒——大青叶、蒲公英、草河车。热郁寒遏:石膏合麻黄。风热化燥伤津:沙参、花粉、梨皮。
    临证备要——(1)表未入里,无里热者,忌用桑白皮、黄芩、黄连等苦寒之品,否则冰伏其邪,延长病程。(2)自拟加减银翘散(常清):银花30g 连翘25g 大青叶30g 黄芩10g 桔梗10g 薄荷12g(后下)竹叶10g生甘草7g淡豆豉10g牛蒡子12g 苇根30g针对患者内有蕴热,故去原方中荆芥,加清肺热之黄芩,清热解毒之大青叶,以治风热表证,发热重者服药不过一二剂而愈。
    (2)感冒轻证,或感冒初起,偏寒偏热不明显,仅有恶风、微热、头胀、鼻塞者——辛平轻剂,疏风解表:桑叶、薄荷、荆芥、防风以微辛轻清透邪。咽痒咳嗽者——前胡、牛蒡子、贝母、橘红、桔梗、甘草。
    3.暑湿伤表证
症状:发热、微恶风、汗少、汗出热不退—暑湿伤表,表卫不和;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暑湿上扰;胸闷脘痞、泛恶—湿热中阻,气机不展;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暑热内扰,热灼津伤;口渴粘腻、渴不多饮——暑湿伤津。苔薄黄腻,脉濡数—暑热夹湿之象。
证机概要——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
方解——香薷—祛暑发汗解表;扁豆花、厚朴—和中化湿;金银花、连翘、鲜荷叶、鲜芦根—清暑解热
加减——暑热盛者:黄连、山栀、青蒿、黄芩。湿困卫表:豆卷、藿香、佩兰。汗出多—去香薷。头痛—加桑、菊、芷。心烦、小便短赤—加竹叶、赤茯苓、六一 散;呕恶—陈皮、半夏、竹茹;胸闷—厚朴、砂仁;纳呆—神曲、麦芽、内金。
    4. 表寒里热
症状: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声重—表寒未解;心烦、口渴、咽痛—内有蕴热,热攻于上;咳嗽气急、痰黄粘稠—邪热郁闭于肺,肺失宣降;便秘尿赤—热结于下;苔黄脉数—里热之象。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