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36-素问经注节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阴盛则内寒,由此寒去热生,则虚实更作,阴阳之气相移也。)阳并于阴 
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阳并于阴,言阳气入于阴分也。阳明,胃脉 
也。胃之脉,自交承浆,却分行,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其支别者,从大迎前下人迎。故气不足,则恶寒战栗 
而颐颔振动也。巨阳者,膀胱脉。其脉从头别下项,循肩 内,挟脊抵腰中,故气不足,则腰背头项痛也。) 
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按∶阳主外,阴主内,邪在阳分则热,邪 
在阴分则寒矣。今三阳并入于阴,阴盛之极,一身尽寒,内之寒也,其实由外而入也。)阳盛则外热,阴虚则 
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冻饮料也。(按∶阴极于内,则复出之阳而阳又盛,是以内外皆热而渴,此又 
由内出外,所谓更虚更实,疟之情状如是也。阳愈盛则阴愈虚,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凡病皆然,不独疟 
也。)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荣气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疏,(按∶空犹 
孔也。)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于阳, 
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搏,是以日作。(按∶前言阴阳更胜则为寒为热,此则推原 
疟之所以为病也。荣主血,卫主气。血属阴,舍于内;气属阳,行于外。灵枢经言∶“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 
皮肤,肥腠理,司关阖者也。”邪气中人,必根据卫气而后发者,正以卫气运会夫一身,卫气循经外达,邪随之 
而发也。此气,邪气也。卫气一日一夜营运于周身,邪气随之而出入,故每日一发。) 
帝曰∶其间日而作者,何也?岐伯曰∶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着,阴与阳争不得出, 
是以间日而作也。(按∶邪入于阴愈深,则去阳愈远,及其返外而与卫气相应也,已多一日矣,故间日发也。) 
帝曰∶善!其作日晏与其日早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风府穴在项上,入发际 
一寸,大筋内宛宛中。膂谓脊两旁。)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此先客于脊 
背也,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节,脊骨之节。然邪 
气远则逢会迟,故发暮也。按∶此言疟发早晏,似以骨节之上下为次。其实元气虚陷,发必日迟,是则日下一节 
者,未必非正气渐虚之故也。)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 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内,注于伏膂之 
脉,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日益早也。(项以下至尾 凡二十四节,故日下一节,二十 
五日下至 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内,注于伏膂之脉也。伏膂之脉者,谓膂筋之间,肾脉之伏行者也。肾之脉 
循股内后廉,贯脊属肾。其直行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以其贯脊,又不正应行穴,但循膂伏行,故谓之 
伏膂脉。以肾脉贯脊属肾,上入肺中。肺者,缺盆为之道。阴气之行速,故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按∶脊 
骨本二十一节,日下一节,止应二十二日,下至 骨止应二十三日,而王本各多三日者,盖连项骨三节而言也。 
全元起及甲乙、太素并作二十一、二十二日,是止照脊骨本数而言,其实初非有异也。) 
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 
故间日乃作也。(按∶卫气一日一周,而邪入既深,故不能与卫俱行也。募原者,膈膜之原。邪之所入深而 
且广,故曰横连也。募,全元起作膜,太素、巢元方并同,举痛论亦作膜原。) 
帝曰∶夫子言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气入,入则病作。今卫气日下一节,其气之发也,不 
当风府,其日作者奈何?岐伯曰∶(按,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经、太素,自‘此邪气客于头项’ 
至下‘则病作故’,八十八字并无。”)此邪气客于头项,循膂而下者也。故虚实不同,邪中异所,则不得当其 
风府也。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 
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风无常府,卫气之所发,必开其腠理,邪气之所合,则 
其府也。(虚实不同,邪中异所,卫邪相合,病则发焉,不必悉当风府而发作也。) 
帝曰∶善!夫风之与疟也,相似同类,而风独常在,疟得有时而休者,何也?岐伯曰∶风气留其处,故 
常在。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按∶风与疟皆能寒热,故云相似。然风邪中人,每有定所,而疟 
则有作止之不同。盖其气与卫合则作,与卫相失则止也。) 
帝曰∶疟先寒而后热者,何也?岐伯曰∶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 
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 
病以时作,名曰寒疟。(按∶夏应热而反凉,天时不正之气,多由阴雨连绵,故云凄沧之水寒也。阴寒既伏, 
又遇秋风,寒因风发,病则为疟矣。时作者,疟发有时,谓每至其时则作也。疟起于寒,故即名寒。)帝曰∶ 
先热而后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按∶ 
疟起于寒,即名为寒,是也。疟起于风,亦宜名风,而更名温者,何也?风为阳邪,阳性温热也。寒温之别, 
原于邪入之先后。 
要之寒疟多而温疟少,辨之宜审也。)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 
名曰瘅疟。(瘅,热也。按∶先绝,非谓阴气败绝也,言火邪炽盛,纯阳独胜,若无阴然,如阳明之疟,宜用 
白虎之类是也。) 
帝曰∶夫经言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今热为有余,寒为不足。夫疟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冰 
水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类。当此之时,良工不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愿闻其说。岐伯曰∶ 
经言无刺 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 ,盛热也。浑浑,言无 
端绪也。漉漉,言汗大出也。按∶此一段言疟当发时,不可针刺,针既不宜,药可知矣,强饮之药,多致呕逆 
也。 音郝。) 
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也。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阳与阴 
复并于外,则阴虚而阳实,故先热而渴。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疟 
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病极则复至。病之发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不可当也。(……阴盛则胃寒,故先寒栗, 
阳盛则胃热,故先热欲饮也。复谓复旧也,言其气发至极,复还如旧。按∶人之无病也,阳卫外,阴守中。及 
邪中于身而为病也,阴阳之气,随之而乱矣。是故邪入于阴,则阳气亦随之而并于阴,唯并于阴,于是阳在内 
而不在外,故外无气。逆极,盛极也,极则必反,阴又与阳出而复并于外,即前所谓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 
夫疟气者以下六句,即是申解上文,前后一意。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不言寒热者,以疟之寒热本于风寒也。 
病极,即上逆极意,言阴极则寒,阳极则热,而疟又复来也。注解寒热并以胃言,误甚矣。) 
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 
为其气逆也。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岐伯曰∶疟之且发 
也,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末始也。阳已伤,阴从之,故先其时,坚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审 
候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并者也。(按∶此段言欲治疟,必于未发之时,与前第八段同 
意。阳已伤二句,谓阳不能胜邪,而令邪入阴分也。真往未得并,言果能治之于未发之时,则真邪自去,不至 
并入于内也。) 
帝曰∶疟不发,其应何如?岐伯曰∶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病在阳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 
而脉静,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