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36-素问经注节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曰∶人生而有病巅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 
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按∶巅,注作顶巅解,恐非是,疑即癫字之讹也。今世生 
而有癫疾者甚多,如五痫是也。帝不言其病状何似,但言巅疾。岐伯对以得之母腹中时,有所大惊,其为癫痫 
明矣。若谓是顶巅之上有所疾苦,或肿或痛,或为疮疡,则又岂惊之所致,而岐伯之对为非,且亦非奇病而帝 
亦不必问也。) 
帝曰∶有病 然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为何病?( 然谓面目 
浮起而色杂也。大紧谓如弓弦也。大即为气,紧即为寒。寒气内薄而反无病,与众别异常,故问之也。)岐伯曰∶ 
病生在肾,名为肾风。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死。帝曰∶善!(按∶言肾风之证,食虽少,犹 
可治也。若不能食而善惊,则木盛凌土,更 
且心气痿弱,则火又不能生土,死无疑矣。) 

内篇卷之三
大奇论
属性:此篇因脉辨证,洵医家要领。然尚未详备,当与平人气象、玉机真脏等篇参看。然彼言其常,而此近于异, 
故以大奇名篇焉。 
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即为肿。(满为脉气满实也。肿谓痈肿也。脏气满,乃如是。按∶阴阳应象大论 
曰∶“热胜则肿。”今三经之脉皆满而实,其为实热之病无疑也。) 
肺之雍,喘而两 满;(肺藏气而外主息,其脉支别者,从肺系横出腋下,故喘而两 满也。按∶雍犹壅 
也,唯气壅遏,故喘而满也。王氏不解其所以,甲乙经又作痈,误矣。)肝雍,两 满,卧则惊,不得小便; 
(按∶肝本恶郁,壅则郁之甚矣。 者,腋也。腋为肝之部分,故壅则两 满也。人卧则气敛,肝壅矣而复偃 
卧,则气欲达而不能,故惊也。肝经环阴器,故肝壅则小便不利也。王注滥引经脉,甚属肤陋。)肾雍, 下 
至少腹满,(按∶腰以下,肾主之,故肾壅则以下俱满也。原本脚下,脚当作 。若作脚,则反自下而上,不 
当言下至矣。今正之。)胫有大小,髀 大,跛易偏枯。(按∶此亦腰以下之事,亦肾病也。言肾气既壅,不 
特下有胀满之患,而且两足有跛易偏枯之病也。肾为生气之源,故壅则气凝而血滞,所以病则如是也。膝以 
上为髀,膝以下为 ,胫与 一也。大小者,不等也。跛者,足不齐也。易者变易,言或左或右无一定也。是 
名偏枯之证,亦肾壅之为害也。髀音卑。 音杭。跛,波上声。) 
心脉满大,痫螈筋挛。肝脉小急,痫螈筋挛。(按∶心与肝,异脏也,一满大,一小急,异脉也,而病同 
何也?盖心者,火也,主生血,脉满大,则火盛燥血矣。肝藏血而主筋,脉小急,则气寒血凝矣。是皆足以致 
痫螈之病者,总由血不能养筋之故,心以热而肝以寒也。痫,癫痫。螈音炽,螈 。)肝脉骛,暴有所惊骇,(按∶骛, 
马乱驰也。肝脉乱驰,是其气奔乱,必有所惊骇而然也。)脉不至若喑,不治自已。(按∶不至者,脉体沉伏。 
喑,不能言也。惊骇之极,则脉伏而口不能言,惊去自已,不必冶也。) 
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按∶小为气血两虚,急则寒矣。不鼓者,脉来无力, 
不能鼓动也。瘕者假也,气血虚寒,则凝滞而不行,如有所积聚者然也。) 
肾肝并沉为石水,(按∶肾,少阴也。肝,厥阴也。二脏俱阴,而其脉并沉,则为阴寒不化、水气凝结之 
病,是名石水也。今有病胀而按之坚硬者,是也。)并浮为风水,(按∶肾本主水,而肝则主风。若其脉并浮, 
则病起于外感,而为虚浮肿胀也。)并虚为死,(肾为五脏之主,肝为发生之主,二者不足,是生主俱微,故 
死。)并小弦欲惊。(按∶小为虚,弦为邪,虚而有邪,病恐欲惊。欲惊者,未即惊也。) 
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疝者,寒气结聚之所为也。按∶肾急沉则水寒气滞,肝急沉则筋 
急血凝,聚而成形,痛不可忍,是为疝也。) 
心脉搏滑急为心疝,肺脉沉搏为肺疝。(按∶心肺亦有疝,伯不言其病状何似,而止言脉状。故二疝为病, 
世但存其名,而不得其真也。注言皆为寒薄于脏之故,良不诬云。) 
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太阳受寒,血凝为瘕;太阴受寒,气聚为疝。)二阴急为痫厥,二阳急为惊。 
(二阴,少阴也。二阳,阳明也。按∶急者,脉至击手也。痫厥之证,多属风痰,少阴急数,是痰入心肾也。 
惊病半实半虚,阳明急数,为胃火冲突也。) 
脾脉外鼓沉为肠 ,久自已。(外鼓为鼓动于臂外也。按∶肠 ,痢证也。痢脉多沉,有积故也。若兼外 
鼓,则气既不滞,其积易净,虽久自愈也。外鼓即浮动之意,注作动于臂外,太拘。)肝脉小缓为肠 ,易治。 
(按∶肝脉忌见强急及沉数,今见小缓,是虽弱 
而有胃气也,故易治。)肾脉小搏沉,为肠 下血,(小为阴气不足,搏为阳气乘之,热在下焦,故下血也。) 
血温身热者死。(血温身热是阴气丧败,故死。)心肝 亦下血,二脏同病者可治。(肝藏血,心养血,故 
皆下血也。若二脏同病,是木火相生,故可治。)其脉小沉涩为肠 ,其身热者死,热见七日死。(……心肝 
脉小而沉涩者, 也。肠 身热,是火气内绝,去心而归于外也,故死。火成数七,故七日死。按∶通评虚实 
论云∶“肠 身热则死,寒则生。”此云肠 身热者死,热见七日死。盖谓下痢脓血之病,内积正多,而复外 
感风邪,以致身热,欲表其邪,则里积未净,直攻其积,则外邪随之而入于内,治之最难,故曰死。今注言火 
气内绝,去心而归于外,是以此身热为泻脱元气,火无根而浮于外也。且以七为火之成数,谬误甚矣。夫人 
之病,有专证,有兼证,专证治之易,兼证治之难。肠 者,思虑劳役之人,伤于饮食,积而成痢。痢成将发, 
中气既虚,风邪易入,偶感风寒,遂致身热,是内伤而兼外感也。诸凡内伤外感之病,治之虽难,未必尽死。 
惟此内伤外感,与他证不同,脾胃之病,至于下痢脓血,其虚已极,复感风邪,土不胜刑,故有死者,宜乎经 
言断之以死也。予阅内经至此一节, 绎再三,未得其义。及予为人治病,再四熟筹,因得其解。凡遇此证, 
必先升表外邪,后治其痢。或痢重而身不大热,或痢而寒热往来有如疟状,或疟痢相兼而胸满呕吐,或痢重 
微热,而人不识,单治其痢,邪随治痢之药而入愈深,以致外竟不热,邪陷于内,急重不休,脓血不止,终至 
不救者。常用柴胡、桔梗、黄芩、芍药、人参、当归、广皮、甘草,扶正气而托外邪,使木不伤土,外邪既去, 
内痢自减,病势虽重,十痊五六。此予治兼证之苦心,盖窃东垣内伤外感之法而行之,有志斯道者,不可不知也。) 
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血衄为虚,脉不应搏,今反脉搏,是气极乃然,故死。) 
脉至浮合,浮合如数,一息十至以上,是经气予不足也,微见九十日死。(如浮波之合,后至者凌前, 
速疾而动, 
无常候也。按∶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十至以上,则数之极矣。浮合者,状其举按泛泛而无根也。是脉之不足, 
谁予之?其诸经之气败散无根而然欤。)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夺也,草干而死。(薪然云,火焰瞥瞥, 
不定其形而便绝也。)脉至如散叶,是肝气予虚也,木叶落而死。(如散叶之随风,不常其状。)脉至如省客, 
省客者,脉塞而鼓,是肾气予不足也。……枣华而死。(脉塞而鼓,谓才见不行旋复去也。)脉至如丸泥, 
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荚落而死。(如珠之转,是谓丸泥。)脉至如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禾熟而死。(脉长 
而坚,如横木之在指下也。)脉至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胞之脉系于肾, 
肾之脉挟舌本,人气不足者,则当不能言。今反善言,是真气内绝,去肾外归于舌也,故死。)脉至如交漆, 
交漆者,左右傍至也,微见三十日死。(左右傍至,言如沥漆之交,左右反戾。)脉至如涌泉,浮鼓肌中,太 
阳气予不足也,少气味,韭英而死。(如水泉之动,但出而不入。)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 
足也,五色先见黑白,垒发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