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36-素问经注节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曰∶病成而变何谓?岐伯曰∶风成为寒热,(按∶风邪中人,必为寒热。)瘅成为消中,(瘅谓湿热也, 
积热于内,故变为消中也。按∶新校正云∶“详王注以善食而瘦为消中,按本经多食而数溲为消中,善食而瘦, 
乃是食 之证,当云善食而溲数。”)厥成为巅疾,(厥谓气逆也,气逆上而不已,则变为上巅之疾也。) 
久风为飧泄,(肝气内合而乘脾,故为是病焉。按∶风者木之化,久风不去,则木盛凌脾,故为飧泄。夕食为 
飧,飧泄者夜泄利也。)脉风成为疠。风论曰∶“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又曰∶“疠者,有荣气 
热附,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然此则癞也。按∶疠,原读作癞。病之变化,不可胜 
数。(按∶新校正云∶“详此前对帝问知病之所变奈何。”) 
帝曰∶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岐伯曰∶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八风,八方之风也。)帝曰∶治之 
奈何?岐伯曰∶此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胜谓胜克,如金胜木,木胜土之类。) 
帝曰∶有故病五脏发动,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征其脉小色不夺 
者,新病也;(气乏而神犹强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神持而邪凌其气也。)征其脉与五色 
俱夺者,此久病也;(神与气俱衰也。)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此新 
病也。(……神与气俱强也。) 
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内,谓尺泽之内也。两旁,各谓尺之外侧也。季胁近肾,尺主之,故尺内两旁 
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按∶尺外,注谓尺之外侧,尺里,注谓尺之内侧,是与上言两旁 
无异,误矣。盖两旁以横开言,外里以上下直接处言,此兼左右两手也。)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 
外以候胃,内以候脾。(按∶此举两关而言也。关虽居中,然亦有内外焉,内者关之上半部,外者关之下半部。 
关上联寸,故云附上,附上,附寸也。)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按∶ 
此举两寸而言也。寸位本上,上联鱼际,故云上附上。然前言关脉以上半部为内,下半部为外,而寸脉则反是 
者,盖合三部而论,关居中间为内,尺寸居两头为外也。灵兰秘典论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注云位在两乳间,是也。此注云是嗌,误矣。) 
前以候前,后以候后。(按∶王注分上前为左寸口,下前为胸之前膺及气海,上后为右寸口,下后为胸之 
后背及气管,其言怪诞不经。余谓此与下二段皆总上三节寸关尺而言,此言前后者,以三部言,寸为前,尺为后, 
诊寸以候心肺之疾,诊尺以候两肾之疾也;以一部言,上半部为前,下半部为后,如诊右外候肺,内候胸中, 
左外候心,内候膻中之类是也。此以脉之部分,诊脏腑之疾病,就内而言,盖脉有三部,部各有前后,故云前 
后也。下节言脉之上下而分发胸喉腰足者,是以脉诊一身之疾病,就外而言,故云竟上竟下也。)上竟上者, 
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上竟上,至鱼际也;下竟下,谓尽尺之脉动处也。按∶此节 
总论一身,而止言上下,要之胸喉以下,少腹以上,中部所主之事,在不言中矣。注但顺文平释,全未发明。) 
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粗大谓脉洪大 
也,脉洪为热,故云热中。按∶粗大者,浮大有力之脉,是为实火,不但热浮于外而已,故谓之热中。)来疾 
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谓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按∶疾,急数也。 
徐,缓弱也。脉之至曰来,回曰去,来主上,去主下。实者邪气实也,虚者正气虚也。邪实于上,故病逆于顶 
巅;气虚于上,故风邪易入而为恶风之病。然风之得以中人者,非真风之恶也,阳虚不能捍邪故也。)有脉俱 
沉细数者,少阴厥也。(尺中有脉沉细数者,是肾少阴气逆也。尺脉不当见数,有数故言厥也。俱沉细数者, 
言左右尺中也。按∶沉细而缓,肾之平脉也,数则为火。今沉细兼数,是阴虚水亏而火上逆,名曰少阴厥。 
厥,逆而上也,所谓阴虚火动是矣。)沉细数散者,寒热也。(按∶沉细为阴,数散为阳,阴阳相杂,故其为 
病或寒或热也。)浮而散者为 仆。(脉浮为虚,散为不足,气虚而血不足,故为头眩而仆倒也。按∶ 音瞬。) 
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言大法也。阳为水气,故为热。)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 
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阴主骨,故骨痛。按∶浮为阳为热,沉细为阴为骨痛,此易明也。其有躁者在手, 
静者在足二句,注作手阳脉、足阴脉解,未确。其中必有脱误,阙疑可也。)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 
及便脓血。(代,止也。按∶凡血必随气而行,代则气断续而血内壅,血内壅则小大二便皆见脓血矣。) 
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阳有余则血少,故脉涩,阴有余则血多,故脉滑也。) 
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按,身热无汗者,火盛而气闭,外感伤 
寒,阳分病也。多汗身寒者,气虚自汗,治宜温补者也。阳盛无汗,阴盛身寒,治宜温散,仲景 
之用附子细辛汤是也。证治之妙,可即是而推矣。) 
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按∶浮按不见,沉着于内,心腹之间必有蓄积。)推而内之,外而 
不内,身有热也。(按∶重按不见,脉浮于外,邪热在表也。)推而上之,下而不上,腰足清也。推而下之, 
上而不下,头项痛也。(按∶上谓寸,下谓尺也。寸主头项,尺主腰足。是故上推之而病脉见于下,是下部虚寒; 
下推之而病脉见于上,为火升头项。知脉之升降浮沉,则知病之所在而可以施治矣。王本推而上之,上而不下, 
推而下之,下而不上,误矣。按甲乙经,推而上之作下而不上,推而下之作上而不下,是也。今改从之。)按 
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阴气大过故尔。按∶重按之而脉微欲绝者,是为阳虚无气,命门火 
衰,在腰脊则阴寒而痛,在身中必有不知痛痒处也。) 

内篇卷之二
平人气象论
属性:平人,无病之人也。脉有常道,反常则病。有病无病,气象自是不同也。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患,医不病,故为病患平息以调之为法。(经脉一周于身,凡长十六丈二尺。 
呼吸脉各再动,定息脉又一动,则五动也。计二百七十定息,气可环周。然尽五十营,以一万三千五百定息, 
则气都行八百一十丈。如是则应天常度,脉气无不及太过,气象平调,故曰平人也。按∶人身之脉,与天合度, 
是故推演其数,为千为万,为尺为丈,理自不诬。然欲以之治病,则未免迂阔,不若就文诠释之为真切也。再 
动者脉二至,一呼一吸脉各再动,是脉四至也。呼吸定息脉五动者,谓呼吸之间,气稍一停,脉又一至,是共 
五动也。闰以太息者,天地之气,积余而成闰,故闰者气之余 
也。太息者息之半,谓脉既五动,而复有余气氤氲于指下,所谓脉有神者也。如是则谓无病,不如是则病, 
而医可以施治矣。) 
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呼吸脉各一动,准候减平人之半。按∶脉者气血之精华,气弱血 
虚,则脉来不及。曰少气,而少血在不言中矣。)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 
曰病风,脉涩曰痹。(呼吸脉各三动,准过平人之半。尺者阴分位也,寸者阳分位也。然阴阳俱热,是则为温; 
阳独躁盛,则风中阳也;滑为阳盛,故病为风;涩为无血,故为 痹也。躁谓烦躁。按∶呼吸脉各三动,是六 
至之数脉也,躁则数之极矣。尺谓尺泽肤也,注作尺寸,误矣。言脉既有六至之数躁,而尺内皮肤又且焦热, 
为温热之病无疑。若尺肤不热,其脉但数而滑,是火因风炽,为病起于风。若尺肤不热,脉亦不滑,惟数而涩 
者,是火盛燥血,其病为痹而不仁也。滑涩俱根数躁言,脉涩又根尺不热言。经衣冠文物说脉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