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11-医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所当辨于其微,辨于其早也已! 

卷下
论张仲景《伤寒论》
属性:汉·张太守仲景着《伤寒》一书,立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随病之变迁用之,千 
变万化,灵妙无穷,万病皆当仿之为法,不可仅作伤寒书读也。乃后之注是书者,五十余家 
,移前易后,互相訾议,迄无定论。愚按∶是书,当分两大段看法,其前一段为表寒而作, 
寒 
段为里寒而作,里寒或由外直中于内,或虚则寒自内生,总不外脾肾阳虚,阳虚则不独不能 
御寒,而且脾阳虚则不能散精,肾阳虚则不能行水,不能散精行水,故化湿者多,化火者少 
。其法虽分六经,亦不外三焦。言六经者,明邪所从入之门、经行之径,病之所由起、所由 
传也;不外三焦者,以有形之痰涎水饮渣滓,为邪所搏结,病之所由成也。观其论中,曰胸 
中,曰心中,曰心下,曰胸胁下,曰胃中,曰腹中,曰少腹,虽未明言三焦,较言三焦者更 
细也。人身一小天地,膈膜以上,天气主之,肺与心也。膈膜以下,地气主之,脾、胃、二 
肠、膀胱、三焦、肾也。界乎天地之间者为膈膜,膈膜乃肝、胆部位,如地之有树木者然。 
行乎肌肉之里,筋骨之外,以营运血脉者为经络,如地之有脉络沟渠,以通天气者然。从膈 
下而上,上至胸,旁至胁,皆清气与津液往来之所,其病不外痰涎水饮,为邪所击搏,与气 
相结,由胃中脘及腹中,下抵少腹,乃有渣滓秽浊之物,邪气得以根据附之,而成下证。一为 
清阳,一为浊阴,人身所以为一小天地也。观仲景先师所立方、法,确就邪伤人身之天地者 
治之,六经固不爽毫厘,三焦亦不逾分寸,千古医圣之称,舍仲景其谁与归? 
以太阳论,太阳经脉行背,背者胸中之府,胸中为肺之外廓,肺主皮毛。凡邪从太阳入 
者,必自毛窍始,且六经之气,皆天气所营运,未有经气郁而天气不郁者。故《伤寒论》云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痛、恶风、无汗而喘。又曰∶喘而胸满,剧者必 
衄,衄乃解。夫头痛以下,皆太阳见证;喘而胸满,乃邪阻肺气不舒也;衄者,寒燥化热, 
热甚动血,由肺之清道出也;衄解与汗解同,故曰衄乃解。经言太阳,固明明兼言肺矣。且 
邪由皮毛而肌肉,由肌肉而经脉,一层收近一层,是横入。邪由外横入,药由内横托,故用 
轻虚之麻黄汤,由肺化汗外达皮毛,以出肺之空窍,即以出太阳之门户(经云∶轻可去实。 
又云∶薄则发泄,浓则发热。麻黄体极空虚,气味俱薄,轻薄、上浮、空虚、外达,太阳药 
,即肺药也,故用以为君,即以为使。桂枝辛温微润,主温肌肉,枝亦横达,故以为臣。杏 
仁质润,微辛微苦,苦重于辛,开而能降,且仁含生意,又能入心化汗。炙甘草微润而甘, 
能缓药性于上,故以为佐。方虽四味,神妙无穷,奈后世舍而不用,偏用羌、独、荆、薄辛 
燥浊烈之品,不知浓则发热,服之徒增烦躁。且麻黄主开,是横力;羌、独等主升,是竖力 
。肺主天气,天气宜开、宜降,而不宜升,故羌、独等味,自《神农本经》已有之,但非为 
治伤寒、温病设也,仲景所以不一用之)。若发汗,汗不出,而烦躁者,此邪郁热生,内灼肺 
津也,用大青龙汤,辛凉润以解之。(麻黄汤加石膏、姜、枣。麻黄、生姜、石膏并用,神妙 
已极。汤名青龙者,以龙为水族,行津发汗之义也)。其有表邪未解,搏束在里之湿热,走 
于肌肤发黄者,麻黄连翘赤小豆生梓皮汤,辛凉燥以解之。其有发汗后,汗出而喘,或饮水 
多而喘,此表邪虽解未尽,肺中尚有留邪,与水邪相搏,故取麻杏甘膏汤,辛凉解表,表解 
则水邪自从汗而出。若停水之重者,发热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而咳、而喘、或噎、 
或渴、或不渴,或大便利,或小便不利,一派皆停水见证,主小青龙汤。(麻、桂开表,芍、 
草护营,尤妙在细辛之辛润行水,半夏之辛滑降逆,干姜、五味子并用,温肺阳而固肺阴, 
无微不到,真神剂也。方下对证加减,亦毫厘不爽。微利者,去麻黄,加芫花;渴者,去半 
夏,加栝蒌根;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喘者,去麻黄,加杏仁;误饮冷水, 
令汗大出,寒水相搏,其人噎者,去麻黄,加附子)。盖汗为水类,肺为水源。汗不解则邪 
搏肺气,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致水停肺胃之间。若不开表而徒利水,无以解其搏束 
;若一味开表,而不用辛以行水,又无以祛其水邪。此方升中有降,开中有阖,真如神龙, 
变化不测,后人何曾梦得?论曰∶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颈不强,寸脉浮微,或脉乍紧,或 
手足厥冷,胸中痞硬,气上冲咽,不得息者,此胸中有寒也,当吐之(药后探吐),宜瓜蒂散 
。夫所谓寒者,即寒饮也。观《神农本草》瓜蒂、赤小豆吐下胸腹中水邪可知。更有汗、吐 
、下后,正气不运,痰涎结气留于心胸之间,扰动清阳,虚烦不寐,剧者反复颠倒,心中懊 
,栀子豉汤吐之。(药后探吐,栀子轻虚上浮,微苦泄热,豆豉本蒸晒酝酿而成,故能宣发 
蕴蓄之痰涎结气)。若心中懊 ,饥不能食,但头汗出(阳邪在上,欲泄不得)。或烦热汗出, 
胸中窒者,胸满而喘者,心中结痛者,则皆主以栀豉宣化,而不用探吐之法,以汗出故也。 
他如呕者,栀豉生姜汤;虚者,栀子甘草汤;误下微烦者,栀子干姜汤;湿热发黄者,栀子 
柏皮汤;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浓朴枳实汤;食复者,枳实栀豉汤;有宿食者, 
加大黄如博棋大一块。(此二汤,治心中,并治腹中)。观麻杏甘膏以下诸汤,皆兼治胸中心中 
水饮、痰涎、结气者也。所谓六经不外三焦者如此,所谓寒燥搏湿者如此。而未已也,更有 
六七日发热不解而烦,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水逆,此表邪未解,里又停水,其人无恶 
寒见证,与小青龙证有别,但发热不解,又不可不兼治,主以五苓散(桂枝、白术、茯苓、 
猪苓、泽泻)。多饮暖水,汗出愈。盖取方中桂枝,化膀胱之气,又能解肌,一药而两用之 
者也。他如发汗后,水停胸中不下,烦渴,小便不利,或因误下而痞,口燥烦渴,小便不利 
,或病本应汗,而反以冷水浴之,致水气结于皮肤肌肉之间,肉上粟起,意欲饮水(意欲二 
字宜玩,是欲饮而又不饮之意)。而反不渴,皆与五苓散,导胸中水邪,从小便解。若阳明 
发热,渴欲饮水,用猪苓汤,是不取五苓散中之桂枝解表、化气,而取猪苓汤中之阿胶、滑 
石润燥清热矣(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若少阴下利,咳而呕,心烦不得眠(停水 
见证),用文蛤散,引心下湿热从小便出,以文蛤燥湿清热,又能滋阴,一举而三善备焉。 
又有汗出不渴者,水邪外溢也,厥而心下悸者,水邪凌心也,皆主以茯苓甘草汤,镇水邪下 
降;不尔,汗多则亡阳,水由心下入胃则作利也。凡此皆治膀胱腑邪者也。夫膀胱为至下之 
腑 
寒燥搏湿,病见膈上者,又如此。 
若太阳中风(中即伤也),又自有说。夫太阳中风,为寒中之风,由毛窍仅袭肌肉,虽由 
太阳(穴道)、太阴(毛窍)门户而来,而未入于经脉之中。见证鼻鸣、干呕,肺气虽亦被伤, 
而未甚遏郁,所以脉来阳浮(寸)阴弱(尺)。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 
淅淅恶风,(恶风未有不恶寒者,但恶寒甚轻,非若伤寒及阴经之甚也)。翕翕发热(翕翕,鸟 
羽掀张之貌状,其在外之热势,非若阳明蒸蒸发热之由里出也)。此卫分有邪,不能卫外, 
又不能护营,营气不共卫气和谐之象。卫行脉外,主温肌肉、肥腠理(腠,谓津液渗泄之 
所。理,谓文理会逢之所)。所以主桂枝汤,取桂枝、甘草、生姜温卫,芍药、甘草、大枣 
护营,营卫两和,病自可已,服后须臾, 热稀粥,以助药力,温覆取 微似有汗者 
佳,不可令如水淋漓,病必不除,以汗多动营,汗从营出,卫邪仍在故也。凡解肌法,皆当 
如此,与伤寒发汗不同,与温病由里达表亦不同。若发汗太过,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 
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津液少之故),此卫分表邪未尽,而又有津脱阳虚之象,主桂枝 
加附子汤,疏卫护营,回阳止汗。若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