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虚脉弱者,主扶元气,兼解邪热,不可峻攻。)治表证在者,治例与温病同。若夹暑、夹内伤生冷、饮食停滞,随证施
治之。中暑与热病外证相似,但热病者脉盛,中暑者脉虚,以此别之。《甲乙经》云∶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
得之伤暑。盖寒伤形而不伤气,所以脉盛;热伤气而不伤形,所以脉虚。(此辨暑、热,有暴感、伏气,而脉之盛虚异
焉。)暑、 皆脉虚,面垢自汗烦渴。静而热伤心脾为中暑,与夏热病相似,但热病脉洪紧,中暑脉细数而沉。动而热
伤太阳为中 ,脉浮似夏伤风,但汗出恶风,身热而不渴者,伤风也。身热而渴者,中 也。(后人所谓中暑,多指夏
月阴证而言。)夏月有四证∶伤寒伤风,脉证互见;中暑热病,疑似难明。若脉紧恶寒,谓之伤寒;脉缓恶风,谓之伤
风;脉盛壮热,谓之热病;脉虚身热,谓之伤暑。以此别之也。
热病一二日,泻利腹满热甚者死。
三四日,目昏谵语,热甚脉小者死。
五六日,舌本焦黑,燥渴者死。
七八日,衄血吐血下血,燥热脉大者死。
八九日,发痉兼昏沉者死。
凡热病脉,促、结、伏、沉、小,皆难治。热不得汗,脉躁急,亦难治。已得汗,而热反盛,脉躁急者死也。
下编·正宗辑要第三章·辨脉
四、暑病辨脉
属性:仲景曰∶伤暑脉虚。又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脉诀》曰∶暑伤于气,所以脉虚,弦细芤迟,体状无余。《三因》
曰∶中暑之脉,阳弱阴虚,微迟似芤。《本事》曰∶暑脉弦细芤迟。何也?盖寒伤形,热伤气,气伤则气消,而脉虚弱,
所以弦细芤迟。皆虚脉也。《正传》曰∶暑脉虚而微弱,或浮大而散,或隐而不见。夫微弱隐伏,皆虚类也。《活人书》
曰∶中暑与热病相似,但热病脉盛,中暑脉虚,以此辨之。张凤逵曰∶(《脉理论》)刘复真云∶暑脉虚而微弱,按之无
力,又脉来隐伏,弦细芤迟,皆暑脉也。脉虚身热,得之伤暑。中 脉虚而微者是也。寒病传经,故脉日变;温热不传
经,故不变。寒病浮洪有力易治,芤细无力难治,无脉不治;温热不然。温有一二部无脉者,暑热有三四部无脉者,被
火所逼而伏,非绝无也,于病无妨,攻之亦易,照经用辛寒,火散脉起病愈矣。盖温热病发,在一二经,始终在此,更
不传递别经者,其一二经或洪数,则别经弱且伏,根据经络调之,伏者起,洪者平,乃愈征也。(鳌按∶此篇言热病,即
指暑病而言,非谓伏寒夏发之热病也。)
下编·正宗辑要第三章·辨脉
五、湿病辨脉
属性:脉沉而缓,沉而细,微缓者,皆中湿。脉浮风湿;脉浮虚而涩者,寒湿;脉来滑疾,身热、烦喘、胸满、口燥、发
黄者,湿热;脉洪而缓,阴阳两虚,湿热自甚;脉洪而动,湿热为痛也;脉浮而缓,湿在表也;脉沉而缓,湿在里也;
或弦而缓,或缓而浮,皆风湿相搏也。
下编·正宗辑要第三章·辨脉
六、燥病辨脉
属性:脉紧而涩,(燥金主于收敛,其脉紧涩。)或浮而弦,或芤而虚。又脉弦风燥也。脉洪热燥也。脉缓土燥也。脉涩血
燥也。脉迟寒燥也。
下编·正宗辑要第四章·分症
一、春温
属性:雷少逸曰∶经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训人有伏气之为病也。夫冬伤于寒,甚者即病,则为伤寒;微者即不病,
其气伏藏于肌肤,或伏藏于少阴,至春阳气开泄,忽因外邪乘之,触动伏气乃发。又不因外邪而触发者,偶亦有之。其
藏肌肤者,都是冬令劳苦动作汗出之人;其藏少阴者,都是冬不藏精肾脏内亏之辈。此即古人所谓最虚之处,便是容邪
之处。何刘松峰、陈平伯诸公,皆谓并无伏气?悖经之罪。其可逭乎?
又曰∶尝读介宾之书,谓温病即伤寒。又可之书,谓温病即瘟疫。殊不知伤寒乃感冬时之寒邪,瘟疫仍感天地之厉
气,较之伏气温病,大相径庭,岂可同日而语哉?推温病之原,究因冬受寒气,伏而不发,又化为热,必待来年春分之
后,天令温暖,阳气弛张,伏气自内而动,一达于外,表里皆热也。其证口渴引饮,不恶寒而恶热,脉形愈按愈盛者是
也。此病表无风寒,不宜辛散,切忌辛温辛凉之法。若误散之,则变证蜂起矣。如初起无汗者,只宜清凉透邪法;有汗
者,清热保津法;如脉象洪大而数,壮热谵语,此热在三焦也,宜以清凉荡热法;倘脉沉实,而有口渴谵语,舌苔干燥,
此热在胃腑也,宜用润下救津法。凡温病最戒辛温发汗,汗之则狂言脉躁,不可治也。然大热无汗则死;得汗后而反热,
脉躁盛者亦死;又有大热,脉反细小,手足逆冷者亦死;或见痉搐昏乱,脉来促结沉代者皆死。医者不可不知。
程曦曰∶推松峰与平伯,皆谓并无伏气,有由来也,一执《云笈七藏》冬伤于汗之句,一执钱氏冬伤寒水之脏之文。
殊不知两家只顾一面文章,全罔顾春伤、夏伤、秋伤之训作何等解。思二先生天资高迈,亦受其蒙,不正其讹,反助其
说,毋怪后之医者,统称暴感,恣用发散,羌、防、麻、桂,逼汗劫津,误人性命,固所不免,此不得不归咎于作俑之
人也。
陈莲舫曰∶汗出则腠理疏,寒邪即因汗而入,则仍是冬伤于寒也,何必改寒为汗哉?
《金鉴》曰∶《内经》言热病皆伤寒之类也,非谓类乎伤寒,乃谓与伤寒同乎一类之病也。盖伤寒因伤时令之寒而
得名也,温病热病亦随时而易其名耳。经曰∶冬伤于寒,则为病热。此实时而病者也。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
过时而病者也。经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为病温,后夏至为病暑。暑即热之谓也,此随时而病者也。是则秋分
以前,皆得以热病名之;秋分以后,皆得以伤寒名之矣。此轩岐、仲景立伤寒、温病、热病之名义也。《经》又云∶藏
于精者,春不病温,此明过时不病之原也;经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此明过时必病之故也。于此可知伤寒为病,不
在精之藏与不藏,而但有触犯即得为病,非若温病热病,藏精则不病,不藏精则必病也。但能藏精者,纵偶感于邪,或
温或暑,其病自轻;不藏精者,虽微感其邪,或温或暑,其病必重,差为稍异耳。若专以冬不藏精,毫无外感,为少阴
本病,热从内生,则悖仲景温病之旨矣。仲景论中,但言太阳初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辨其非伤寒,非谓
太阳之寒不由表入,竟从少阴之热内生为病也。
又曰∶所谓伏气之病,即四时令气正病,非四时不正之邪,与非常异气之疫邪也。所为伏气者,如感冬令之风寒,
其重者伤于营卫,实时而发者,名为中风、伤寒是也;其感之轻者,伏藏于肌肤,过时而发,名为温病是也。故时气伏
气之为病,二者不可不辨焉。
杨如侯曰∶仲景着《伤寒论》,提出温病与风寒鼎峙而立,实三大纲也。细玩仲景文法,已于伤寒中风之外,示人
以辨别温病之法。曰发热,是指明邪在肌肉也;曰不恶寒,是指明邪不在皮毛也;曰口渴,即是指明热自内发。因冬月
感寒不即病,至春变而为温,既变以后,寒已化热,不得复言为寒矣。仲景因自解之曰此为温病。凡是热由内发者,皆
以为温病三字括之矣。此温热之真面目,不由外至者也。就仲景文法细玩之,已将温病之来历露出,而其示人以异于伤
寒中风之处,皆在言外。
周禹载曰∶温病无阴阳之分,故病惟有阳而无阴,药必用寒而远热。
柯韵伯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虽由于冬时之伤寒,而根实种于其人之郁火。
又曰∶肝胆为发温之源,阳明为成温之薮。
杨栗山曰∶风寒之邪,始中太阳者十八九;温病之邪,直行中道,而起阳明者十八九。
又曰∶伤寒自表传里,里证皆表证侵入于内也;温病由里达表,表证皆里证浮越于外也。又曰∶温病与伤寒,虽曰
不同,而或清或攻,后一节治法,原无大异;惟初病散表,前一节治法,则有天渊之别。
又曰∶伤寒一发汗,而外邪即解;温病一发汗,而里邪愈炽。麻、桂、青龙,用治伤寒,未有不生者;用治温病,
未有不死者。
下编·正宗辑要第四章·分症
一、春温
属性:雷少逸曰∶考诸大家论春温者,惟嘉言与远公,精且密矣。嘉言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一例;冬不藏精,春必
病温,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