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不可服。以白虎解里热故也。小便不利者。固当用五苓散。然渴饮
水者宜服。其大便硬者。用调胃承气汤。亦小便不利则可服。小便利
者反不可服。振 反汗出者。若自下利。皆不宜服。若无上诸证而大
便硬。或不通。谵语仍在者。然后可服。此一论证多。宜审之。若欲解
诸证未生时势。须先去火邪。宜救逆汤。
又曰。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
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阴阳俱
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
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
治。常氏云。可桂枝去芍药加龙骨牡蛎救逆汤、五苓散、大承气汤。雍
曰。救逆则可。阴阳俱虚。身体枯燥。大承气不敢用。小便不利。与
五苓散。发黄者。茵陈蒿汤。
又曰。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
又曰。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常氏云。可根据前
救逆汤。
又曰。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圊血。名为火邪。常氏云。可根据前救逆汤、黄芩芍药
汤。
又曰。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常氏云。可根据前救逆汤。
又曰。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
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常氏云。可根据前救逆汤。欲其有汗。宜柴胡桂枝汤。
又曰。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
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
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雍曰。宜少与救逆汤。(活人书第十方)
又曰。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
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
又曰。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又曰。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常氏曰。可根据前救逆汤。
又曰。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
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
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
逆。常氏曰。可与小半夏汤、小温中汤。亦可与半夏干姜汤。(出金匮
方)雍曰。活人书大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生姜汤。皆可选
用。
又曰。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
此为吐之内烦也。常氏曰。可与竹叶石膏汤。
又曰。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
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
也。常氏云。可与小半夏汤、小温中汤。
又曰。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
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
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故知极吐
下也。雍曰。与调胃承气汤者。谓前证也。后证但欲呕以下。非柴胡
证。宜桔皮汤、大半夏加桔皮汤。
又曰。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
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
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又曰。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
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常氏云。小便不利
无血者。与五苓散。
又曰。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
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又曰。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
里急也。常氏曰。可茯苓桂枝甘草生姜汤、猪苓汤。雍曰。小便利。用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小便少。应用猪苓汤。
仲景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
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又曰。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口脉
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常氏曰。可刺关元穴。
又曰。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
上苔滑者。不可攻也。常氏云。可刺关元穴。雍曰。宜灸。
又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
之。(一作汗之千金方同)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又曰。结胸者。项亦强。如柔 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又曰。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不。下之则死。常氏云。可与增
损理中丸并蜜丸服。如未效。用黄连七寸。巴豆七粒。二味捣如泥。
封脐上。灼艾灸热。渐效。
又曰。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又曰。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
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
数变迟。膈内拒痛。(一云头痛则眩千金方同)胃中空虚。客气动膈。
短气躁烦。心中懊 。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
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也。常氏云。发黄者。与茵陈蒿汤。煎茵陈浓汁调五苓散亦可。
又曰。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又曰。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
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又曰。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
日哺所小有潮热。(一云日哺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又曰。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又曰。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其脉微弱者。
此本有寒分也。常云。可增损理中丸。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常
云。可大小陷胸汤主之。利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常云。白头翁汤。
又曰。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一作纵)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
脉浮者。必结胸。常云。可增损理中丸。脉紧者。必咽痛。常云。可桔
梗甘草汤。脉弦者。必两胁拘急。常云。小柴胡汤。脉细数者。头痛未
止。常云。可葱须汤。脉沉紧者。必欲呕。常云。可七物黄连汤。脉沉
滑者。协热利。常云。可白头翁汤。脉浮滑者。必下血。常云。可与类要柏皮汤。
又曰。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 之。若灌之。其热被劫
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
瘥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
服。
又曰。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
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
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又曰。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
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
随其实而泻之。常氏云。随其实而泻。谓针家当行泻法也。亦可用小
柴胡汤。
又曰。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
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又曰。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
状。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雍曰。上焦中焦。
营卫所出也。如不自愈者。服小柴胡汤。
又曰。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
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又曰。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
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
汤主之。
又曰。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
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
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