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67-脉因证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因则火一也,病则有上、中、下三也。盖心火盛于上,为膈膜之消。病则舌上赤裂, 
大渴引饮。论云∶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是也,以白虎加参汤主之。 
火盛于中,为肠胃之消。病则善食身瘦,自汗,大便硬,小便数。论云∶瘅成为消中者 
是也。以调胃承气、三黄等治之。 
火盛于下,为肾消。病则烦躁,小便浊,淋如膏油之状。论云∶焦烦水易亏者是也。六 
味地黄丸主之。 
x【治法】x 热淫所胜,治以甘苦,甘以泻之。热则伤气,气伤无润,则折热补气 
,非甘寒不治。 
李以补肺、降火、生血为主。 
x秘丹x 生血为主,总治三消。 
黄连 花粉 人乳 地黄汁 藕汁 
上蜜为膏,徐徐留舌上,以白汤下。 
x参膏汤x 治膈消,上焦渴,不欲多饮。 
人参(五钱) 石膏(一两) 知母(六钱) 甘草(三钱五分) 
水煎。或方加寒水石妙。 
x顺气散x 治消中,能食,小便赤。 
川朴(一两) 大黄(四两) 枳壳(二两) 赤芍药(一钱) 
x茴香散x 治肾消,小便如油。 
茴香 苦楝(炒) 五味 
上为末,酒下二钱,食前服。 
x珍珠丸x 治白淫滑泄,思想无穷,所愿不得之证。 
黄柏(一斤,烧) 真蛤粉(一斤) 
水丸,空心酒下。柏降火,蛤咸补肾。 
x又方x 芦根 栝蒌根 麦门冬 知母 竹叶 牛乳 
x生津甘露饮x 已下出李。 
石膏 甘草(滋水之源) 黄连 山栀 黄柏 知母(泻热补水) 杏仁 麦冬 全蝎 连 
翘白葵 白芷 归身 兰香(和血润燥) 升麻 柴胡(经行) 木香 藿香(反佐取之) 桔 
梗(为末,舐之) 
x酒煮黄连丸x 治中暑热渴。 
太阳渴,脉浮无汗,五苓、滑石类;阳明渴,脉长有汗,白虎、凉膈等;少阳渴,脉弦 
而呕,小柴胡加栝蒌;太阴渴,脉细不欲饮,不思水;少阴渴,脉沉而自利者,猪苓、三黄 
汤;厥阴渴,脉微引水,少与之。 
x神芎丸x 已下出张。 
黄连(入心) 牵牛(逐火) 滑石(入肾) 大黄(逐火) 黄芩(入肺) 薄荷(散热) 
x三黄x 治消渴。大黄,春秋二两,夏一两,冬五两;黄芩,春四两,秋夏六两, 
冬三两;黄连,春四两,秋夏七两,冬三两。桂苓甘露饮调之。白虎汤调之。 
生藕节汁、淡竹沥汁、生地黄汁,相兼服之、润之。 
寒水石、甘草、蛤粉等分,浓煎麦门冬苗,下二钱。 
x神白散x 治真阴虚损。 
x猪肚丸x 治消中。 
猪肚(一个) 黄连(五钱) 麦冬(去心) 知母 栝蒌 
上四件末,入肚缝之,蒸烂熟,于砂盆内杵而丸之,如坚少加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 
丸。 
x葛根丸x 治肾消。 
葛根 栝蒌(各二两) 铅丹(二两) 附子(一两,炮) 
蜜丸,如梧子大,一日三服,春夏去附。 
x胡粉散x 治大渴,又治肾消。 
栝蒌根(二两五钱) 胡粉(五钱) 铅丹(五钱) 泽泻 石膏 白石脂 赤石脂(各五钱) 
甘草(炙,三两五钱) 
上杵为末,任意服,痛者减服。 
x人参白术汤x 人参 白术 当归 白芍 山栀 泽泻 大黄(各五钱) 连翘 栝 
蒌根 茯苓(各一两) 肉桂 藿香 木香(各一钱) 寒水石(二两) 滑石 朴硝(各半斤) 
甘草(三两) 石膏(四两) 
姜煎,入蜜少许。 
口燥、口干、口渴、咽干,须详之。 

卷三
三十二、痞
属性:x【因】x 误下阴虚。食积痰滞。湿土虚痞。 
论曰∶太阴湿土为积饮痞膈,乃土来心下痞满也。 
x【证治】x 误下多则亡阴,胸中之气,因虚而下陷于心之分野。宜升胃气,以血 
药治之。亡阴谓脾胃水谷之阴亡也。 
痰积痞膈,胸中窄塞,宜消导之,谓之实痞。 
湿土虚痞有二。大便秘能食者,浓朴、枳实主之;大便利者,芍药、陈皮主之。 
x【治法】x 以泻心汤。黄连为君,泻心下之土邪;浓朴降气。 
《三因》论状 心下坚满,痞急痛如刺,不得俯仰,其胸前皮皆痛,短气,咳唾引痛, 
咽塞不利,习习如痒,喉中干燥,呕吐烦闷,自汗时出,痛引彻背。 
外有心热而痞之,痞则满硬。结胸则痛,属胸痹。 
x大消痞丸x 治湿土痞、虚气痞。 
黄连(炒) 黄芩(各三钱) 姜黄(一钱) 白术 半夏(各一两) 甘草(炙,一钱) 缩砂 
(一钱) 枳实(炒) 生姜(各五钱) 陈皮(二钱) 神曲(一钱,炒) 浓朴(三钱) 泽泻 猪 
苓(各一钱五分) 
丸梧子大,白汤送下。木香,有忧气结中脘,心下痞满,肚皮底微痛加之,否则不用。 
x利膈丸x 除痰利膈。 
黄芩(生炒各一两) 黄连 南星 半夏(各五钱) 枳壳 陈皮(各三钱) 白术(二钱) 
白矾(五分) 泽泻(五钱) 神曲(五钱,炒) 
x栝蒌丸x 治胸痞,或胁下逆抢心。 
栝蒌子 枳实 陈皮 
取栝蒌皮,穣末熬丸。胸痞切痛,加栀子烧存性、附子炮,各二两。 

卷三
三十三、肿胀
属性:x【脉】x 迟而滑者胀。盛而紧曰胀,阳中有阴也,故下之。趺阳紧而浮,紧为痛 
而坚满,浮 
为虚则肠鸣。弦而迟者,必心下坚。又肝木克脾,土郁结涎,闭于脏气,腑气不舒,胸则胀 
闭。脉浮而数,浮则虚,实则数。脉浮,风水、皮水皆浮。虚紧涩者胀。忧思链接,脾肺气 
凝,大肠与胃,不平而胀。脉,石水、黄汗皆沉。脉浮而滑,名风水。浮而迟,浮热迟湿, 
湿热相搏,石水必矣。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水走肠间。水满腹大如鼓,脉实者生,虚者 
死;洪大者生,微者死。腹胀便血,脉大时绝,极脉小疾者并死。中恶,腹大四肢满,脉大 
而缓者生,紧大而浮者死,紧细而微者亦生。 
x【因证】x 盖肿胀之因,其始则一,其变则二,皆脾胃之土生焉。 
水肿之因 盖脾虚不能制水,肾为胃关,不利则水渍妄行,渗透经络。其始也,目窠上 
微肿 
,颈脉动、咳,阴股寒、足胫胀,腹乃大,其水已成矣。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短 
气不得卧者,为心水;小腹急满,为小肠水;大便鸭溏,为肺水;乍虚乍实,为大肠水;两 
胁痛,为肝水;口苦咽干,为胆水;四肢重,为脾水;小便涩,为胃水;腰痛足冷,为肾水 
;腹急肢瘦,为膀胱水。然此十水,谓之正水,审脉证,分经络而治之。 
风水,脉浮恶风,归肝;皮水,脉亦浮,不恶风,喘渴,按没指,归肺;石水,脉沉, 
不恶风归肾;黄汗,脉沉迟,发热而多寒,归脾。 
x【治法】x 腰以上肿宜汗,腰以下肿宜利小便。主治,使补脾气,实则能健运, 
以参、术是 
也,佐以黄芩、麦冬制肝木。腹胀加浓朴,气不运加沉、木香,使以通利,是必痊矣。开鬼 
门、洁净府,正此谓也。外有湿肿,用加附子,脉沉细是也。又有肿痛,为中寒也,加炮附 
是也。 
胀满皆脾土转输失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精微,聚而不散,隧道壅塞,清浊相混,湿 
郁于热,热又生湿,遂成胀满。 
又寒湿抑遏,遏于脾土之中,积而不散而胀。即经云脏寒生满病是也。 
又五积痰饮聚而不散,或宿食不化,皆成胀满。 
烦心短气,卧不安,为心胀;虚喘咳满,为肺胀;胁痛引小腹,为肝胀;善哕四肢脱, 
体重 
不胜衣,卧不安,为脾胀;引背央央然。腰髀痛,为肾胀;腹满胃脘痛,妨食闻焦臭,大便 
难,为胃胀;肠鸣痛,冬寒飧泄,为大肠胀;小腹 满引腰而痛,为小肠胀;小腹气满而气 
癃,为膀胱胀;气满于肤 然,为三焦胀;胁痛胀,口苦,善太息,为胆胀。 
寒气客于皮中, 然不坚,腹身大,色不变,按之不起,为肤胀;腹胀身皆大,色苍 
黄,腹筋起者,为鼓胀。 
寒气客于肠外,与卫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着,其大也如鸡子,至其成如 
怀胎 
,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不以时下,名肠覃;寒气结于子门,闭塞不通,恶血当泻而不 
泻,血留止,日以益大如胎,月事不时,此生于胞中,为石瘕。此二者,皆生于女子,可道 
而下。 
x【治】x 虚则宜补脾以养肺,流湿以散气。治以参、术,佐以平胃、茯苓。热加 
芩、连,血虚四物,死血桃仁。 
风寒外邪,自表入里,寒变为热而胃实满,宜大承气下之;痰积宿食,宜以消导,或大 
黄丸下之。经云∶去菀陈 是也。 
前者之外,有胃寒肠热,腹胀而且泄。胃寒则气收不行为胀,肠热则水谷不聚而泄。黄 
连、木香、大黄、浓朴、茯苓、青皮、茱萸。 
又有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