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93-辨证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邪,实春温之气,而非冬寒传经之邪也。夫传经之邪,最为无定;春温之邪,最 
有定者也。何以有定者反至变迁不常?正以时气乱之也。时气之来无方,与疫气正 
复相同,但疫气热中带杀,而时气则热中存生。虽时气之病亦多死亡,然皆治之不 
得其法,乃医杀之,非时气杀之也。惟是沿门阖宅,各相传染者何故?以时气与疫 
气同是不正之气也,故闻其邪气而即病耳。虽然世人有闻邪气而不病者何?以脏腑 
坚固,邪不能入也。春温之传染,亦脏腑空虚之故耳。治法补其脏腑,而少佐以解 
火祛邪之药,则正气生而邪气自退矣。方用远邪汤∶ 
人参(一钱) 苍术(三钱) 茯苓(三钱) 柴胡(一钱) 苏叶(五分) 生甘草(一钱) 
玄参(一两) 荆芥(三钱) 黄芩(一钱) 白菊(五钱) 天花粉(二钱) 水煎服。一剂头 
痛止,二剂身热解,三剂斑散,狂躁皆安,四剂全愈。 
此方却邪而不伤正气,治不正之时症最效,不止治春温之时病也。 
此症用正气汤亦佳。 
玄参(一两) 麦冬(五钱) 荆芥(三钱) 升麻(八分) 甘草 黄芩(各一钱) 天花粉(三钱) 
蔓荆子(五分) 水煎服。 

卷之六
火热症门(十六则)
属性:阳明火起发狂,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妄言,人皆谓内热之极也。然而 
阳明属土,而不属火,何以火出于土,谓是外邪之助乎?既非暑气之侵,又非寒气 
之变,乃一旦火起,以致发狂,人多不解。不知土中之火,乃心中之火也,心火起 
而阳明之火翕然而发。阳明胃经乃多气多血之腑,火不发则已,一发而反不可制, 
往往卷土而来,火焰升腾,其光烛天,而旁且沿烧于四境,有不尽不已之势,非惟 
焚尽于胃,而且上烧于心,心君不宁,且有下堂而走者,神既外越,自然妄有所见, 
既有妄见安能止其妄言?此谵语之所以生也。然则阳明之火乃内因而成,非外邪所 
致也。治法宜与伤寒之狂,伤暑之狂俱不可同日而论矣。然而阳明之火,其由来虽 
有内外之殊,而治阳明之火,其方法实无彼此之异。必须急灭其火,以救燎原之势, 
而不可因循观望,长其火焰之腾,以致延烧各脏腑也。方用人参竹叶石膏汤治 
之。 
人参(五钱) 石膏(一两) 麦冬(一两) 竹叶(三百片) 知母(三钱) 甘草(一钱) 
糯米(一撮) 水煎服。一剂狂定,再剂腹满不能卧之病除,而妄见妄言之症亦 
去矣,不必三剂。 
此方退胃火之神剂也,凡有胃热之病,用之皆宜。然止可救一时之急,而不可 
泻长久之火。论理内热之火既起于心,宜泻心,而反泻胃者,恐胃火太盛,必致变 
生不测也。盖心火不止,不过增胃火之炎;而胃火不止,实有犯心火之祸。所以治 
心火者,必先泻胃也。胃既泻矣,而后减去石膏、知母加入黄连一钱,玄参一两, 
再服二剂,不特胃火全消,而心火亦息也。 
此症用苦龙汤亦神。 
地龙(二十条,捣烂) 苦参(五钱) 水煎服之。一剂既止狂,不必再服。 
热病有完谷不化,奔迫直泻者,人以为大肠之火也,谁知是胃火太盛乎。夫胃 
火上腾而不下降,胡为直下于大肠而作泻耶?盖胃为肾之关,肾虚则胃之关门不守, 
胃乃挟水谷之气而下行矣。第肾虚为寒而胃何以反能热耶?不知肾虚者水虚也。水 
虚则火无所制,而命门龙雷之火下无可藏之地,直冲于胃,见胃火之盛,亦共相附 
会,不上腾而下泄矣。胃火既盛,又得龙雷之火,则火势更猛,以龙雷之性甚急, 
传于大肠不及传导,故奔迫而直泻也。治法似宜先治肾矣,然而胃火不泻,则肾火 
断不肯回,但遽泻胃火,则胃土因火而崩,胃水随土而泄,又不能底止,必须先健其 
土,而分利其水,则水清而土可健,火可安,而龙雷之火亦易于收藏也。方用缓流 
汤∶ 
茯苓(一两) 芡实 山药(各三两) 车前子(五钱) 薏仁(一两) 甘草(一钱) 
人参(一两) 五味子(一钱) 
此方无一味非健土之药,又无一味非利水之品。然利水之中不走其气,下气不 
走而上火自升矣。况健土之品,无非补肾之味,肾得补而真阴生,龙雷之火自仍归 
于肾脏。肾火既安,则胃火失党,而胃土又健,则水谷之气,更易分消,自然火衰 
而泻止也。 
此症用滑苓汤亦甚效。 
滑石 茯苓(各一两,同研为末,井水调服即止。) 
人有口干舌燥,面目红赤,易喜易笑者,人以为心火热极也,谁知是心包膻中 
之火炽甚乎。夫心包之火,相火也,相火者,虚火也。膻中为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是膻中乃心之辅佐,代心而行其赏罚者也。喜怒者,赏罚之所出也,心内神明则赏 
罚正;心内拂乱,则赏罚移。譬如下人专擅借上之赏罚,以行其一己之喜怒,久 
则忘其为下,以一己之喜怒,为在下之赏罚矣。治法宜泻心包之火。然而泻心包必 
至有损于心,心虚而心包之气更虚,必至心包之火更盛。不如专补其心,心气足而 
心包之火自安其位,何至上炎于口、舌、面、目,而成喜笑不节之病乎。方用归脾汤∶ 
人参(三钱) 茯神(三钱) 炒枣仁(五钱) 远志(一钱) 麦冬(三钱) 山药(三钱) 当归(三钱) 
广木香末(三分) 黄 (二钱) 甘草(三分) 水煎调服。一剂面目之红赤减,二剂口舌之干 
燥除,三剂易喜易笑之症亦平矣。 
此方补心气之虚,仍是补心包之火,何以火得之而反息也?不知心火宜泻以为 
补,而心包之火宜补以为泻。心包之火旺,由于心君之气衰,补其心而心包不敢夺 
心之权,何敢喜笑自若,僭我君王哉。 
此症用参术二仁汤亦效。 
人参 茯神 炒枣仁(各三钱) 白术(五钱) 远志 半夏(各一钱) 砂仁(二粒)水煎服。 
鼻中出黑血不止,名曰衄 ,乃心热之极,火刑肺金也。夫肺金为心火所克, 
宜出红血,不宜出黑血矣,得毋疑为肾火之刑母乎。夫肾为肺金之子,安有子杀 
其母者?然而黑血实肾之色也。心火太盛移其热于肺,而肺受火刑,必求救于肾, 
肾恶心火之克母,乃出其全力以制心,而心已移热于肺矣,肾即随火而奔入于肺, 
怒心火之肆恶,并力以相战,肺无可藏之地,肾即逐血而出于鼻,红血而变为黑色。 
真有不共戴天之仇,焦头烂额,白日俱昏者矣。治法单泻心中之火,不必泻肾中之水。 
盖火息而金安,金安而肾水何至与心相斗哉。方用救 丹∶ 
黄连(二钱) 丹皮(三钱) 茯苓(二钱) 麦冬(五钱) 玄参(一两) 生枣仁(三钱) 
生地(三钱) 柏子仁(一钱) 水煎服。连用二剂黑血即止,四剂不再衄。 
此方制心火之有余,不损心气之不足,肾见君火之衰,肺金之旺,则报仇之恨 
已泄,复国之谋已成,自然返兵旋旅,何至穷寇之再追哉。或谓心君已为肾子所 ,则 
心气必伤,自宜急泻肾气,毋使追奔为是,何反泻心以助其虐耶?不知肾水原非有余, 
不过因肺母之难,故奋罔顾身,因心火之起舋?而转伐肾子,非理也。况方中虽泻 
心火,而正未尝少损心气,名为泻心而实补心也。不过少解其炎氛,以泄肾子之愤, 
而火即解矣。且肾有补而无泻,何若泻心火之为得哉。 
此症用生地冬芩汤 
麦冬 生地(各二两) 黄芩(三钱) 水煎服。 
人有热极发斑,身中如红云一片者,人以为内热之极而外发于皮肤矣,孰知此 
热郁于内,而不能外发之故乎。此等之病,寒热之药,两不宜施。夫火热宜用凉药, 
内火未有不从外泄者。但火得寒则又闭,微火可以寒解,而盛火不可以寒折,往往 
得寒凉之味,反遏其外出之机,闭塞而不得泄,有成为发狂而不能治者。若用热药投 
之,则火以济火,其势必加酷烈,欲不变为亡阳而不可得矣。治法必须和解为得。 
第火盛者,水必衰,徒解其火而不益之以水,未必火之遽散也。宜用补水之中而行 
其散火之法,则火无干燥之虞,而有发越之易也。方用风水散斑汤∶ 
玄参(二两) 当归(二两) 荆芥(三钱) 升麻(一钱) 生地(一两) 水煎服。一剂 
斑少消,二剂斑又消,三剂斑全消。 
此方玄参补阴,以解其浮游之火,当归、生地以补其心胃之血,多用荆芥、升 
麻风药以解散郁热,则火得水而相制,亦火得风而易扬,全无泻火之品,而已获泻火 
之效,实有深义耳。 
此症用化云汤亦神。 
黄连(三钱) 当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