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头痛 天门真痛。上引泥丸。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脑为髓海。真气所聚。卒不受邪。受
邪则不可治。古法。用黑锡丹。灸百会穴。猛进参、附。可救十中之一。然天柱折。手足寒至节。
必死不治。
头重 湿热上攻。所以头重。秋冬春俱宜羌活胜湿汤。夏暑苍术白虎汤。并瓜蒂搐鼻。若时
行疫疠之时。患头重者。败毒散加苍术、 本。内伤元气。头重气乏。补中益气加苍术、蔓荆子。
头摇 头摇有二证。风火相煽。卒然头摇。项背强痛。少阳经证也。小柴胡去参加防风。里
实腹痛。不大便而头摇者。阳明府证也。凉膈散、大柴胡选用。若老人及病后辛苦人。因气血虚。
火犯上而鼓动者。十全大补汤、大建中汤并
加羌活。
颈项强痛 邪客于三阳则痛。寒搏则筋急。葛根汤。风搏则筋弛。桂枝汤加葛根。然多有挟
痰。难以回顾者。乃痰客太阳。二陈加酒芩、羌活、红花。
天白蚁 头内如虫蛀响者。名天白蚁。多属于火。亦有因痰湿在上者。丹溪云。瘦人皆属于
火。宜薄荷、栀子、茯苓、甘草、细辛、川芎、黄芩、石膏、芽茶之类。肥人皆属湿痰。半夏、
茯苓、枳实、黄连、天麻、胆星、苍术、黄柏、芽茶之类。戴复庵云。头中鸣响。有虚有实。实
者用凉膈散、礞石丸下夺之。虚者非独参、保元、六味、八味、茸朱丹、鹿茸丸等药调补不应也。
丹方。用茶子为细末。吹鼻中。盖响属火。茶子轻清。行清道。散遏伏之火故也。凡头风药中必
用茶引。即此可悟。
程文彬治一妇患头风。虽盛暑必以帕蒙首。稍见风寒。痛不可忍。百药不效。盖因脑受风寒。
气血两虚。气不能升。故药不效。令病患口含冷水仰卧。以姜汁灌入鼻中。痛立止。与补中益气
加细辛、川芎、蔓荆、白芍。数服而愈。用姜汁滴鼻中。开久郁之风寒也。若寒湿郁痛。用独颗
葱汁滴之。火郁头痛。以白莱菔汁滴之。左患滴右鼻。右患滴左鼻良。
李士材治顾淡之。劳神之后。躁热甚。头角掣痛。时作时止。医禁其食而解表。四日议攻里。
诊之脉不浮紧。安得表邪。又不沉实。安得里邪。只手太阴大而无力。为神劳太过。乃虚烦类伤
寒也。先饮糜粥。用大剂归脾汤而愈。
卷五诸痛门
面痛
属性:面为阳明部分。而阳维起于诸阳之会。皆在于面。故面痛皆因于火。而有虚实之殊。暴痛多实。
久痛多虚。高者抑之。郁者开之。血热者凉之。气虚者补之。不可专以苦寒降火为事。许学士治
鼻间痛。或麻痹不仁。如是数年。忽一日连口唇颊车发际皆痛。不能开口言语。饮食皆妨。在
与颊上常如糊。手触之则痛。此足阳明经络受风毒。传入经络。血凝滞而不行。故有此证。或
以续命与之不效。以犀角升麻汤与之。数目愈。夫足阳明胃也。胃中腥膻五味。无所不纳。其腐
熟水谷之毒。皆聚于胃。故方以犀角为主。升麻佐之。专解饮食之毒。余皆涤除风热之药也。有
老人过劳。饥则面痛。补中益气加芩、栀、连翘、鼠粘、黑参。因郁结积成胃热。遂患面痛。越
鞠丸加山栀、连翘、贝母、橘红之类。
卷五诸痛门
心痛胃脘痛(心疝、心瘥)
属性:灵枢云。邪在心则心痛。喜悲时眩仆。(此言胞络受邪。在腑不在脏也。)手少阴之脉动。
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此言别络受邪。在络不在经也。)厥心痛。与背相控。善 。如从
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腹胀胸满。心痛尤甚。胃心痛也。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
脾心痛也。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色不变。
肺心痛也。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五脏之滞。皆为心病肾心痛者。多由阴火上冲之故。胃心痛者。多由停滞。脾心痛者。多由
寒逆中焦。肝心痛者。多由木火之郁。病在血分。肺心痛者。多由上焦不清。病在气分。若知其
在气则顺之。在血则行之。郁则开之。滞则通之。火多实。则或散或清之。寒多虚。则或温或补
之。必真心痛者。乃不可治。否则但得其本。则必随手而应也。
金匮云。九痛丸治九种心痛。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
并冷冲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等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仲景于胸痹后附此方。治九种心痛。以其久着之邪不同暴病。故药则加峻。而汤改为丸。取
缓攻不取急荡也。九种心痛。乃久客之剧证。即肾水乘心。香港脚攻心等别名也。痛久血瘀。阴邪
团结。故用参、附温气散邪。药中加生野狼芽、巴豆、吴茱萸驱之使从阴窍而出。以其邪据胃中。
结成坚垒。非直捣其巢。终不去也。后人心痛分为九种。曰饮。曰食。曰气。曰血。曰冷。曰热。
曰悸。曰虫。曰疰。虽祖此义。而实未详内经金匮之旨也。
论曰。诸心痛者。皆手少阴厥气上冲也。有热厥心痛者。身热足寒。痛甚则烦躁而吐。额上
自汗。其脉洪大。知为热也。先宜越婢汤汗之。次用金铃子散清之。有火实心痛者。因受时气。
卒然发痛。大便或秘。久而注闷。心腹高起。按之愈痛。不能饮食。急以凉膈散利之。不应。为
食积痰饮留结也。煮黄丸、水煮金花丸选用。有寒厥心痛者。手足逆而通身冷汗出。或大便利而
不渴。气力微弱。其脉沉细。急以术附汤温之。寒厥暴病非久病也。朝发夕死。当急救之。久痛
非寒。暴痛非热。不可不察。凡言心痛。都属胃脘。丹溪云。外受寒者。当温散。内受寒者。当
温利。病久属郁。郁则热。用山栀为热药之向导。必佐以生姜汁。多用台芎开之。或二陈加川芎、
苍术。倍加姜汁炒山栀。如痛甚者。加炮姜。为从治之法也。外吸凉风。内伤冷物。寒客于胃。
则卒然而痛。二陈加草豆菀、干姜、吴茱萸。日久发热。加姜汁炒川连、山栀。心腹绞痛如刺。
两胁胀满。千金高良姜汤。脉实坚。按之心下满痛者为实。大柴胡汤。脉弦数者。是木克土也。
治之以小建中汤。取芍药味酸。于土中泻木。如脉沉细。是水来侮土。治以理中汤。取干姜味辛。
于土中泻水。大寒
客于心胸作痛。则呕逆不能食。腹中寒气上冲。痛不可按者。金匮三物大建中汤。上散浊饮寒气。
下安太阴。寒气作痛。绵绵不绝。无增无减。术附汤加草豆蔻、浓朴。风冷邪气。入乘心络。或
腑脏暴感寒气。上乘于心。卒然心痛。或引背膂。经久不瘥。崔氏乌头丸。凡心痛脉沉而迟者易
治。坚大而实。浮大而长滑数者难治。因冷积痰气而痛者。理中汤去人参。加苓、半、丁香、木
香、白豆蔻。或四七汤加木香、肉桂。痛而气上急者。苏子降气汤去前胡加木香。痰涎壅盛而痛。
小半夏茯苓汤加枳实。间进半硫丸。郁痰作痛。或因恚怒劳力酒食而发。发则自下逆冲而上。后
必作寒热。以郁必从少阳而发出于外。其脉必数。其热与痛忽重忽轻。其证多渴而大便秘。治宜
清中蠲痛汤。痰积作痛。脉滑而实。恶心烦满。时吐酸水。此因气滞。碍其道路。不得营运而作
痛。清中汤加香附、苍术、南星、滑石、木香、海石之类。如痰甚者。导痰汤加白螺蛳壳 过一
钱。停饮恶心烦闷。时吐黄水。腹中辘辘有声而痛。胃苓汤。胸痛短气者。水气在脏腑也。轻者
五苓散。重者用子和法取之。有痰。二陈汤加姜汁。气郁脉沉伏。或结或弦。胸中气壅。攻刺胀
痛。沉香降气散。中气虚。按之则痛定。二陈加炮姜。不应。理中汤。病久服耗气药太过。脉大
或数无力。亦为中气虚。六君子加炮姜。心膈大痛。发厥呕逆。诸药不纳者。趁势以鹅翎探吐。
痰尽而痛愈。凡按之痛减者为虚。宜酸收。不宜辛散。心痛属火。不时举发者。山栀姜汁炒黑。
少加炮姜、甘草。一服立止。平日好饮热酒。致死血留于胃口作痛。脉必涩或芤。饮下作呃。口
中作血腥气。手拈散加桔梗开提其气。胃气虚人。不能行其药力者。加人参二三钱。用相反之味。
激其性以搜血也。壮盛者代。抵当丸加干漆灰。虚弱人。四物汤加桃仁、穿山甲、桂心、蓬术、
赤降香煎服。卒中恶心痛。用苦参一两。酢煮顿服。老弱者。分二三服。若脉微欲绝。手足逆冷。
肉桂一两。水煮分三服
效。虫痛。鹤虱一味为末。蜜丸。蜜汤下四五十丸。慎酒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