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5-张氏医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 白芍(酒炒。一钱五分) 
陈皮(略去白。八分。干咳用蜜制) 薄荷叶(五分) 煨姜(三片) 
上九味。水煎。半饥时服。 
加味逍遥散。 
逍遥散加牡丹皮一钱五分。炒黑山栀一钱。 脾虚食少便溏。去山栀易香附。 此本八珍汤。 
去参之益气。芎之上窜。地之腻膈。而加入柴胡、陈皮、薄荷以疏肝气。姜用煨者。取其守中而不 
致于辛散僭上也。加丹皮、山栀者。以清上下之火也。 
芎归血余散 治传尸劳瘵面赤。五心烦热。 
室女顶门生发(一团。洗净。 存性。) 芎 (童便浸。切五钱) 当归(三钱) 木香 
桃仁(去皮。各二钱) 
真安息香(如无。苏合香油代之) 雄黄(各一钱) 全蝎(三枚。不去毒。炒香) 降真 
香(五分) 
獭肝(一具。如无。以江上大鲤鱼头活截一枚代之。酥炙。) 
为散。新汲水煎。月初五更。空腹服头导。日午服二导。 
鳖甲生犀散 治传尸劳瘵。脾虚唇面手足清。 
天灵盖(一具。酥炙。男者色不赤黑。可用。女者有赤黑色勿用。) 鳖甲(九肋者。一枚。 
酥炙) 虎长牙(一枚。酥炙) 安息香 桃仁(去皮) 
尖槟榔(各半两) 生犀角(镑。) 木香 甘遂 降真香 干漆(炒令烟尽) 真阿魏(酒 
研。各三钱) 
雷丸(二钱) 穿山甲(取四趾尾尖上者。土炒。三钱) 全蝎(三枚。醋泡。炒香) 地龙(七 
枚。生研和药) 
上为细末。每服半两。先用香豉四十九粒。连须葱白七茎。石臼杵烂。新汲水碗半。童便半碗 
。纳药末。煎取七分。入麝香一字。月初五更空腹温服。少时必泻出虫。以净桶盛之。钳取付烈火 
焚之。如泻不止。 龙骨、炒黄连等分为末。沸汤下五钱。次日用白梅粥补之。 
传尸丸 治传尸劳瘵。初起元气未败者。 
鳗鲡鱼(半斤外者。七条) 
甑中先铺薄荷叶四两。入鳗在内。掺干山药粗末斤余。锅内入去心百部一斤。煮三炷香。候鳗 
烂极去薄荷。取鳗与山药连骨捣烂。焙为末。炼白蜜丸。侵晨临卧沸汤各服五钱。 
桂枝龙骨牡蛎汤(桂枝汤下) 小建中汤(桂枝汤下) 黄 建中汤(桂枝汤下) 肾气丸(崔 
氏八味丸下) 理中丸(方祖) 
固本丸(二冬膏下) 集灵膏(二冬膏下) 四物汤(方祖) 犀角地黄汤(伤寒门) 独参 
汤(保元汤下) 
保元汤(方祖) 圣愈汤(保元汤下) 异功散(四君子汤下)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纳气丸(崔氏八味丸下) 
十补丸(崔氏八味丸下) 香茸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枳实理中汤(理中汤下) 甘草干姜 
汤(理中汤下) 炙甘草汤(桂枝汤下) 
白凤丸(平胃散下) 生脉散(方祖)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归脾汤(保元汤下) 增损 
柴胡汤(小柴胡汤下) 
滋肾丸(大补丸下) 玉烛散(四物汤下) 苏合香丸(中风门) 四君子汤(方祖) 六君子 
汤(四君子汤下) 
桂枝人参汤(理中汤下) 当归补血汤(保元汤下) 泽术麋衔汤(汗门) 

卷十三·专方
潮热门
属性:凉膈散(方祖) 大柴胡汤(小柴胡汤下) 逍遥散(虚损门) 小柴胡汤(方祖) 加味 
逍遥散(虚损门)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当归补血汤(保元汤下) 加减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卷十三·专方
恶寒门
属性: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指迷茯苓丸(二陈汤下) 理中丸(方祖) 升阳益胃汤(保元汤 
下)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枳实理中汤(理中汤下) 二陈汤(方祖) 火郁汤(升麻汤下) 升阳散火汤(升麻汤下) 
大建中汤(保元汤下) 
金花汤(伊芳尹三黄汤下)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生脉散(方祖) 异功散(四君子汤 
下) 附子汤(术附汤下) 
崔氏八味丸(方祖) 人参白虎汤(白虎汤下) 清暑益气汤(保元汤下) 苓桂术甘汤(桂枝汤 
下) 桃核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犀角地黄汤(伤寒门) 

卷十三·专方
振寒门
属性: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下) 竹叶石膏汤(白虎汤下) 黄 建中汤(桂枝汤下) 桂枝加附 
子汤(桂枝汤下) 

卷十三·专方
战栗门
属性: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麻黄汤(方祖) 

卷十三·专方
寒热门
属性:小柴胡汤(方祖) 柴胡四物汤(小柴胡汤下)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理中汤(方祖 
)逍遥散(虚损门) 
黄建中汤(桂枝汤下) 越婢汤(麻黄汤下) 火郁汤(升麻汤下) 栀子豉汤(方祖) 
桂苓丸(五苓散下) 
既济汤(白虎汤下) 既济解毒汤(伊芳尹三黄汤下) 崔氏八味丸(方祖) 滋肾丸(大补丸 
下) 加减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五苓散(方祖) 

卷十三·专方
疟门
属性:金匮蜀漆散 治牝疟多寒。 
蜀漆(即常山苗。) 云母(烧二昼夜。) 龙骨(熬。等分。) 
上杵为散。发前以浆水调半钱。(即酸浆。浆水散下) 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 
按蜀漆性升。上涌顽痰最速。云母性温。开发阴邪最猛。二味相需。较之常山、阳起石更捷。又恐 
涌泄太过。即以龙骨敛固其津。仍取龙性纯阳。同 
气相求。佐上药以发越阴分伏匿之邪。则牝疟之寒自已。与桂枝龙骨牡蛎汤、火逆汤之义不殊。其 
外台牡蛎汤。用吐蛎、蜀漆、麻黄、甘草四味。药虽异而功用则同。盖蜀漆得云母。则温散顽痰于 
内。蜀漆得麻黄。则温散寒邪于外。亦恐发泄太过。即以牡蛎收敛阴津。仍取其性入阴。有软坚散 
结之功也。用甘草者。令以协和中外。则胃气有权。方得振祛邪作汗之力耳。 
达原饮 治疫疟壮热。多汗而渴。 
黄芩(一钱五分。) 甘草(炙。一钱) 白芍(一钱) 知母(二钱) 浓朴(一钱) 槟 
榔(二钱) 草果(一钱) 生姜(七片。) 大枣(一枚。擘) 
水煎。发前热服。温覆取微汗。或问疫邪初犯募原。吴又可以达原饮为主方。详方中槟榔、草 
果、浓朴。俱属清理肠胃之品。知母直泻少阴邪热。与募原何预而用之。答曰。募原虽附躯壳。贴 
近于里。为经络脏腑之交界。况湿土之邪。从窍而入。以类横连。未有不入犯中土者。所以清理肠 
胃为先。非若伤寒传次。表证未罢。误用里药。则有结胸传里之变。即尚未离表。但须姜、枣。佐 
芩、芍、甘草以和解之。若见少阳阳明太阳。必兼柴胡、葛根、羌活以开泄之。 
设里气不通。势必盘错于中而内陷。则加大黄以攻下之。又可专工瘟疫。历治有年。故立此为 
初犯募原之主方。其殿后则有白虎、凉膈为鼎足之任。以此推原。其他变证。则三黄双解、清热解 
毒、人中黄丸等方。可默识其微。而用之必当矣。余尝以此治疫疟、时疟。靡不应手获效。总借以 
分解中外寒热诸邪之力耳。 
何首乌散 治疟积滞去后。寒热不止。至夜尤甚。 
生何首乌(五钱。碎) 青皮 陈皮 甘草(炙。各一钱) 生姜(七片) 大枣(三枚。擘 
) 
水煎。露一宿。侵晨热服。 多汗而渴。加知母、乌梅。虚人腹痛。加人参、浓朴、木香。 
七宝饮 治一切实疟。服调理药不止。 
浓朴 常山(醋炒。) 槟榔 陈皮 青皮 草果(各一钱。) 甘草(炙。七分) 
生姜(七片) 
水酒各半煎。露一宿。侵晨热服。(一方。多半夏一钱。大枣一枚。) 
常山饮 治疟发晡时。至夜数不止。脉实邪盛者。 
常山(醋炒) 槟榔 青皮(炒) 甘草 当归(各一钱) 穿山甲( 八分。世本。作木通 
。) 黑豆(四十粒) 生姜(七片) 
水酒各半煎。露一宿。侵晨热服。 
鳖甲煎丸(金匮) 治疟母一切痞积。 
鳖甲(炙。一两二钱) 柴胡 芍药 牡丹 虫(熬) 乌扇(烧) 鼠妇(熬) 
蜣螂(熬。各四钱) 桂枝(千金。作桂心) 阿胶(各三钱) 黄芩 桃仁 干姜 大黄 
半夏 人参 浓朴 蜂房(炙。各二钱) 石韦(去毛) 紫葳(各二钱半) 葶苈 
瞿麦(各一钱半) 赤硝(一两) 
上二十三味。为末。取锻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浸灰候酒尽一半。滤去灰。着鳖甲于中。煮 
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纳诸药末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千金。无鼠妇赤。 
硝。多海藻大戟)此方妙用。全在鳖甲之用灰淋酒。煮如胶漆。非但鳖甲消积。酒淋灰汁。亦善消 
积。较疟母丸之用醋煮。功用百倍。 
疟母丸 治疟痞结于左胁硬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